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在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更新?lián)Q代,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進行任務群教學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在任務群教學的過程中,重點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的相關問題。因此,文章就任務群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的相關問題展開論述,希望可以對語文教師有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實施策略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立德樹人”的辦學指導思想,強調以人為本、自主選擇、優(yōu)化整合的教學辦學原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渴望打破以往舊有束縛的教育格局,打造靈動的教育模式?!笆奈濉币?guī)劃則明確提出教育強國的目標,高中教育系統(tǒng)備受關注,但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讀、寫不結合的情況,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分離,嚴重阻礙了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研究語文學科前沿問題的新方向,本文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探索了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構建話語情境的問題,下面展開相關論述。
一、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的學科背景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飛快,傳統(tǒng)學科教材中的知識和資源已經(jīng)很難滿足當代高中生的學習需要,教育面臨著多元化革新的迫切需求,高中語文教材內容和教學體系也應當隨著現(xiàn)實的變化進行豐富和補充?!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為發(fā)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設計了18個任務群,其中“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被列為第一位,此外還有“文學閱讀與寫作”“當代文化參與”等任務,這些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圍繞某一特定主題展開語文學習,提升其語文學科素養(yǎng)。高中階段是學生很重要的一個成長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時期。新課標在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做了明確的要求,語文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漢語這門博大精深的語言,更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更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探索,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塑造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
語文教學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對學生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新課標指出要“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提高獨立寫作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任務群教學可以將閱讀、寫作與口語交際等多方面能力綜合起來進行培養(yǎng),符合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二十大精神對建設教育強國、落實立體化育人目標的要求,有利于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具有較強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同時,現(xiàn)代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學生的生活整體節(jié)奏偏快,任務群教學能夠讓他們慢下來細致觀察生活,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高中語文開展任務群教學有利于使高中生增強辨別是非的判斷力,讓他們從內心深處引發(fā)共鳴,培養(yǎng)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也為科學規(guī)劃中等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指導方向,要把中等教育的宗旨和服務人民教育的大眾文化精神融入線上教學的每日工作中,優(yōu)化校內外教育資源,更好地喚醒和激發(fā)師生內在的崇高情感和力量。
二、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時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對于任務群教學的理解逐漸加深,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候會把任務群教學當成擺設,沒有真正地將學習情境和任務群結合轉化為情境任務。
(一)偏向情境氛圍,脫離現(xiàn)實情境
情境氛圍創(chuàng)設就相當于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1]。但是,一些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將情境創(chuàng)設只是單純地認為是欣賞圖片,欣賞視頻、音頻等,比較單一。例如:在學習《蜀道難》的時候,教師就會給學生播放關于李白的相關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教師就直接給學生播放紅樓夢的相關片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些都是傳統(tǒng)教學氛圍的營造,但是并不是學習任務群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習任務群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是要求教師通過一定的背景、場景來進行設定相關情境。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已有經(jīng)驗,才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代入感,引導學生參與到情境中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這個情境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真實性,才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任務群學習。
(二)注重問題教學,脫離認知
提問是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了解。但是,在學習任務群中,進行問題教學的時候,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不能夠脫離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生活實際。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的時候,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文中的荷塘美在哪里,就設置了一種動態(tài)情境: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將自己認為最美的語句進行摘抄并放上與語句最符合的景色圖片,制作成明信片。上述情境只是為了創(chuàng)建情境而組織了學生活動,沒有設置任何與教材內容相關聯(lián)的問題,這樣就是脫離學生認知。對于學生而言,只靠文字難以真正體會文章所描寫的景色有多美麗,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教學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比如可以提問:大家有沒有見過夜晚的荷塘呢?它是什么樣子的?如果用一個詞、一句話怎么形容呢?不同時間、不同季節(jié)的荷塘又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呢?朱自清的荷塘和你們筆下的荷塘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使用朱自清的修辭手法來描寫你們眼中的荷塘月色?通過這樣由淺到深的問題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已有認知經(jīng)驗中進行語文學習了。因此,學習任務群的情境一定是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幫助的,要將語文知識轉化為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清楚認識到任務教學不等同于問題教學。
(三)注重活動開展,脫離評價情境
情境創(chuàng)設是要在一定環(huán)境中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后,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評價。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過程中,組織一定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2]。但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活動教學,將語文課變成了活動實踐課。例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的時候,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就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表演。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直接安排學生根據(jù)角色表演自己喜歡的片段,這樣雖然能提起學生參與進教學的興趣,但也容易出現(xiàn)學生僅為了玩樂而展開表演的情況,學生不熟悉也不想了解文言文的本義,只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當作一場游戲而已,表演完后還是什么都沒學到。有些學生在表演第十四至十六段荊軻“圖窮匕見”的內容時,仗著演員的身份只顧嬉戲打鬧,當教師問及荊軻、秦武陽的內心活動和行為動機時,他們根本答不上來,這樣的表演就是非常淺顯、無用的。在教師組織這類活動的時候,就偏離了語文教學的實質,而且這類活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差比較遠,學生在通過表演的過程中,并沒有對學習語文知識有太大的幫助,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進行學習任務群教學的過程中,對語言的應用才是評價情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優(yōu)化策略
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通過任務與情境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來完成學習任務群的教學,達到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審美鑒賞、文化素養(yǎng)等的提升。
(一)注重相互轉化,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
在任務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時候,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相關的設計。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理解課文內容的思考過程,并將獲得的閱讀策略還要遷移運用到不同的情境或其他文本中去?;凇叭蝿杖航虒W”的內涵,教師還應對整個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進行優(yōu)化,借助新穎多樣化的信息媒介活化高中語文課堂,將情境創(chuàng)設的價值擴大化。教師以一種如游戲闖關般“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局面,真正把課堂主體還給學生,引領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凝聚自身獨特的、個性化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將語文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結合,幫助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到有用的語文知識。語文教學與德育在這個過程中實現(xiàn)了結合,情境的真實性與學習任務進行了融合。
例如:在學習《動物游戲之謎》的時候,這篇文章讓人們對于這些動物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神秘。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事件“丫丫、樂樂在美國動物園受到虐待”的情況,來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與布置任務: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有一個新聞頻繁出現(xiàn)在眼前,就是國寶大熊貓在美國的動物園遭到了虐待,身體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我們都知道動物是好朋友,每一個動物都應該得到善待,不應該對于它們施加惡行,這是不值得原諒的?,F(xiàn)在請以“動物-我的朋友”為題完成以下的任務:1.請閱讀《動物游戲之謎》,找出動物們游戲的主要類型,并結合相關的資料找出動物游戲的例子。2.根據(jù)文中給出的游戲類型,結合動物的行為,寫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描寫小動物游戲的短文,文體不限。3.回想一下生活中的小動物是怎樣游戲的,請結合動物的天性,為小動物們寫一篇介紹自己的報道,讓所有人閱讀后,不再對小動物感到害怕。
(二)注重概念引領,創(chuàng)設認知情境
在進行任務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突出“群”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語文的綜合性教學,重視核心知識、大方面的概念學習,能夠讓學生通過認知情境實現(xiàn)舊知識的復習和新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讓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3]。教師在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外還應積極在課外進行生活考察,收集大量的資料整合語文任務群教學的內容,這樣才能在創(chuàng)設認知情境的過程中為學生的審美體驗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提升閱讀審美體驗和陶冶情操,為后期寫作奠定豐厚的情感基礎。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四的時候,有一個單元是《表達交流》選擇了好幾種體裁,讓學生能夠學習到一些作文的寫作技巧,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大概念創(chuàng)設認知情境:學校準備舉辦辯論會,希望同學們能夠從以下幾個內容中,選擇其中一個進行任務。辯論賽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文斗,就是學生將選擇的內容用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jù)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內容進行寫作。武斗,就是學生通過語言去描述自己的觀點。
(三)搭建學習框架,組織評價情境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起到檢測教師的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不僅要補充諸多優(yōu)質課外文章供學生閱讀,還要以學生寫的作文為素材進行指導教學,多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和發(fā)表意見,讓學生在與同齡人作文的對比分析中增強自己的個人情感體驗,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師運用任務群教學不僅需要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要在情境完成后對其展開效果評價。因為情境教學帶來的訓練使語文學習任務具體化、趣味化,縮短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組織評價情境就是要反饋教學成果,也保障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自由表達的權利,可以與教師、其他同學進行思想交鋒。
例如:在講解《雷雨》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以下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校要舉辦文化節(jié)活動,我們班需要進行《雷雨》的戲劇表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你們分成兩組,一組進行表演,一組進行評價。教師對表演組進行了任務布置,要求:1.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進行分析,分析人物的內心表白和行為動機。2.對即將表演的片段進行舞臺設計,如衣服、動作、燈光等。對于評價組進行了任務布置,要求:1.從舞臺表演的外在因素分析,評價舞臺是否適合表演。2.評價演員的表演,并給出評價理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倡導素質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習任務群”是對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革新,與其說是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不如說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給學生充分提供了可以自由發(fā)散思維的空間,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和言語實踐,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而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可以幫助語文教師更好地實施教學計劃,而不合時宜的情境會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在新常態(tài)下,教育系統(tǒng)曾一度陷入癱瘓,身為教師更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維護教育公平,深度探究學科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師進行任務群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在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已有經(jīng)驗來創(chuàng)設情境,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有代入感,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讓學生在生活和社會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性。
參考文獻
[1]生升.高中語文任務群教學中情境構建的實施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22,41(1):7-9.
[2]王榮生.略述“問題情境”中的探究學習:基于相關譯著的考察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21(3):71-76,81.
[3]趙曉霞,王光宗.學習情境:撬動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支點[J].中學語文教學,202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