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診斷方法,評估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彩超的診斷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94例,按照入院時間順序分組診斷,每組各47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心電圖檢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診斷基礎上聯(lián)合心臟彩超檢查。對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性、臨床診斷情況等展開分析。結果 相比對照組,觀察組診斷準確率更高、漏診率更低于(P<0.05)。觀察組不同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檢出率比對照組顯著更高(P<0.05)。通過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臨床指標檢出結果,兩組左室壁厚度比較;觀察組較?。≒<0.05);兩組左室重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左室末舒張期內(nèi)徑對比,觀察組較低(P<0.05);兩組室壁厚度對比,觀察組較高(P<0.05)。結論 應用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彩超可有效提升臨床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準確性,且能鑒別疾病類型,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電圖;心臟彩超;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病因在于患者血壓長時間處于高水平,體循環(huán)動脈壓力持續(xù)上升,加重了左心室負荷,造成左心室因代償開始逐漸增厚、擴張,出現(xiàn)器質性的心臟病。該病早期診斷十分關鍵,能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1]。當前,心電圖及心臟彩超作為心臟活動檢查的首選,雖可了解患者的心動情況,但各有利弊。本研究對單一心電圖檢查及其聯(lián)合心臟彩超檢查的實際診斷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中抽選94例,按照入院時間順序分組診斷,每組各47例。對照組應用心電圖檢查,觀察組在對照組診斷基礎上,聯(lián)合心臟彩超檢查。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36~76歲,平均(53.55±6.74)歲;病程2~11年,平均(7.36±3.93)年。觀察組男24例,女23例;年齡35~77歲,平均(54.09±6.67)歲;病程1~12年,平均(7.33±3.8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患者經(jīng)冠脈造影檢查,均確診為高血壓性心臟病,且均自愿參加調查,已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排除合并冠心病或心肌病、心臟瓣膜病變、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異常、肝腎等嚴重臟器病變等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心電圖檢查?;颊咴陟o息狀態(tài)下0.5 h后,取平臥位,選擇心電圖記錄儀,紙速設置為25 mm/s、增益為10 mm/mV;使用酒精對患者連接導聯(lián)線的體表皮膚部位進行擦拭,隨后連接導聯(lián)線,并按照相關操作規(guī)范,測定患者心電表現(xiàn)。由同一醫(yī)師對患者實施檢查,保證導聯(lián)基線的平穩(wěn)、圖像清晰的情況下,打印出心電圖[2~4]。
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診斷基礎上,聯(lián)合心臟彩超檢查。選擇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設置為2.5~3.5 MHz。取患者左側臥位,將探頭放置第3~4肋間隙、心尖部位,并于常規(guī)二維模式、M型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模式下,對左室長軸切面取樣、心尖四腔切面、胸骨旁左室長軸切面進行檢查;同時測量患者的室壁厚度、左室收縮功能[5~7]。
1.3 觀察指標
(1)詳細記錄兩組高血壓性心臟病檢查的結果,計算其診斷準確率、漏診率。
(2)統(tǒng)計兩組不同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檢出情況。其中,心臟彩超檢查的陽性指標:男性主動脈內(nèi)徑、左心房內(nèi)徑、左心室內(nèi)徑>3.5 cm;左室后壁厚度、室間隔厚度>1.1 cm,左室射血分數(shù)小于55%,E/A比率大于1。Ptfv1的絕對數(shù)>0.04 mm,P波形有雙峰切痕,峰值間隔大于0.04 s,P波寬和 PR段之比大于1.6。診斷標準為,女性SV1+RV5≥3.5 mv,男性SV1+RV5≥4.0 mv,RV5≥2.5 mv,RI+ SIII≥2.5 mv。
(3)記錄主動脈擴張、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等病變情況。左心室肥大:患者左室和后室的間隔應在11 mm以下,舒張時內(nèi)徑在12.5 mm以下;主動脈擴張:患者的主動脈直徑在4 cm以下;后心室肥大:舒張期,內(nèi)徑不小于13 mm;左室擴張:舒張終末時,內(nèi)徑不小于50 mm;左房擴大:PV1向下深度>1 mm,負相波>0.04 s,PⅡ時間>0.11 s,峰距>0.04 s,P/PR指數(shù)>1.6,ptfV1<-0.04 mm/s;主動脈的彈力下降:主動脈的彈性低于1 mm。
(4)對兩種檢測方法的診斷時間和診斷數(shù)量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診斷準確率,明顯觀察組更高,且漏診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檢查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不同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檢出率對照組患者顯著更高(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檢出情況
通過對比臨床指標檢出結果,兩組的左室壁厚度比較,觀察組較?。≒<0.05);左室重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左室末舒張期內(nèi)徑對比,觀察組較低(P<0.05);兩組室壁厚度對比,觀察組較高(P<0.05)。見表3。
2.4 比較兩組診斷時間和次數(shù)
觀察組診斷時間和診斷次數(shù)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是機體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tài),明顯加重左心室負荷所引發(fā)。隨著病情的進展,還會出現(xiàn)左心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心室肥厚擴大等問題,很容易誘發(fā)左心衰竭癥狀[8]。在疾病早期階段患者多以頭暈、頭痛及胸悶為主要癥狀,與高血壓癥狀較為相似,極易被患者忽略。當疾病遷延,患者會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雙下肢水腫等癥狀,表明進展到心力衰竭,此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當前,臨床上常用心電圖、心臟彩超兩種檢查方式,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心電圖是檢測心臟功能的基本方法,通過將心電圖與受檢者的體表相連,記錄各心室的心電活動;然后以秒計的心電圖為基礎,進行心率、節(jié)律的評定,以確定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情況,并能迅速確定心肌梗死的病灶所在,從而確定心肌肥厚、擴大等癥狀以及相關電圖。但缺點是有一定的延遲性,對左室肥厚、左房增大等診斷準確率較低[9~10]。另外,心電圖中的ST-T和左室高電壓的變化雖可判斷出左室肥厚,但大多數(shù)心電圖伴ST-T變化的患者病變已發(fā)展到了心肌收縮功能的異常,往往失去了治療的最好時機。因此,其綜合評估值還需要進一步提升[11]。
心臟彩超是一項新的心臟檢查技術,可以檢測心臟內(nèi)部結構、血液循環(huán)和心臟搏動。心肌的運動表現(xiàn)為動態(tài)顯示,能夠準確評估心臟的大小、收縮和舒張功能,從而判斷心臟是否存在病變及嚴重程度[12]。同時,心臟彩超還可以顯示心臟間隔、瓣膜變化,包括畸形、缺損、增厚、血流路徑、心肌運動方向、心肌肥厚的部位和程度[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左室壁厚度比較;觀察組較?。≒<0.05);兩組左室重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左室末舒張期內(nèi)徑對比,觀察組較低(P<0.05);兩組室壁厚度對比,觀察組較高(P<0.05)。超聲主動脈彈性降低、左室擴大等病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心電圖,兩者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診斷時間和診斷次數(shù)上,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證明與心電圖相比,心臟彩超對高血壓心臟病的診斷更有優(yōu)勢。
所以,臨床上將上述兩種檢查方式有機結合,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的作用。通過心電圖的ST-T波變化,觀察患者的心臟供血與傳導的情況。當患者出現(xiàn)胸痛、胸悶等癥狀時,可給予其初步診斷;同時借助心臟彩超,分析患者的心臟血流變化與心臟結構性變化,便于對病情做出更為清晰、準確的診斷,從而為臨床疾病的診療提供可靠的參考數(shù)據(jù)[15]。研究結果表明,相比對照組,觀察組診斷準確率更高、漏診率更低于(P<0.05)。觀察組不同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檢出率對照組顯著更高(P<0.05)。
綜上所述,針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采用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彩超檢查的準確性更高,利于鑒別患者疾病類型,及時發(fā)現(xiàn)病變,指導臨床治療。
參考文獻
[1] 李玉.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彩超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22,16(4):115-118.
[2] 楊國慶.心臟彩超與心電圖在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23):43-44.
[3] 林勤英.心臟彩超與心電圖在高血壓性心臟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13(18):118-121.
[4] 陳蘇云.心臟彩超與心電圖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效果對比[J].中外醫(yī)療,2021,40(15):189-191,194.
[5] 蘇艷. 對比心臟彩超與心電圖在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1,5(6):132-133.
[6] 趙崢. 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超聲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21,27(4):166-168.
[7] 張瑾文.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彩超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1,25(5):679-680.
[8] 周敏,楊明芳.心電圖以及心臟彩超在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24):249-250.
[9] 吳小華.心臟彩超與心電圖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對比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23):70-72.
[10] 張麗珍.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超聲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20,4(20):151-153.
[11] 常心聰.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心電圖聯(lián)合心臟彩超檢查的價值:評《心臟瓣膜病診斷圖典》[J].實用肝臟病雜志,2022,25(1):152.
[12] 解京洋.心電圖測量冠心病患者左房室間期與患者病情、心臟彩超及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分析[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21,44(9):790-795.
[13] 張婧,沈瀟,湯涌.24h動態(tài)心電圖聯(lián)合CyPA檢測在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22,37(2):202-204.
[14] 楊朝霞,周寧,夏黎明.心臟磁共振成像在高血壓性心臟病左心室評價中的研究進展[J].磁共振成像,2020,11(5):377-381.
[15] 趙愛紅,賀永明.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1,25(2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