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學模式是根據不同課程內容進行動態(tài)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行不斷地改進的教育模式。對于高中生來說,大量的學習內容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配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展開教學。本文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分析了多元化教學模式具體落實的策略,希望可以為教師的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對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繁重的學習任務使他們壓力倍增,這種狀態(tài)長時間得不到疏解會引起較多問題,體育課堂便正是為他們提供了疏解內心、放松壓力的平臺。素質教育背景下,面對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要求,作為體育教師應對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進行全面的審視,轉變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內容,不斷提升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以更好地落實學科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開展有效的體育鍛煉,可以進一步活躍體育課堂氣氛,使學生暫時忘記學習的煩惱,促進身體素質發(fā)展,提高學習效率。多元化教學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其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增強學生的意志力等,真正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1 多元化教學概述
多元化教學理念是指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教學情境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構建多元化的教學體系。高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元化教學是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們時刻保持新鮮感,具有強大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各種體育知識,強身健體,也能很好地緩解了平常的學習壓力。
2 高中體育多元化教學的意義
高中階段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銜接時期,不僅是學生思維意識巨大改變的時期,更是學生與社會初步接觸的過渡時期。經過了中小學階段知識的積累與生活經驗的疊加,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了自身清晰的思維認知模式,對于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掌握以及對于知識學習本身的內涵了解得更加全面。與此同時,很多學生對一些課程提不起興趣。即使是體育課,因為高中壓力大,難以放下學習包袱,從而嚴重影響體育課開展質量,也影響到個人身體素質,因身體素質不佳,對學習也造成負面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新課程改革進程推行至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已經成為各個階段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根據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檢數據的不斷下降,讓社會各界對于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體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不容忽視。高中階段體育課程的設置,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加健康的體魄,更是為了學生能夠抗住高考的壓力,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品格和意志力,為學生邁入更高的學府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
3 高中體育多元化教學探索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落實多元化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學習理念,讓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然后通過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等來引導學生完成有效的體育學習,讓學生完成輕松、快樂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效率。
3.1 利用合作訓練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1世紀的主基調是創(chuàng)新,而合作則是進步與發(fā)展的主要形式。高中階段的學生即將邁入有著“微型社會”之稱大學階段,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啟發(fā)與進步,不僅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輔助,更是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啟發(fā)。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內容一直都是枯燥辛苦的,如果讓學生單獨進行訓練的話,會無形中加大這種難度。針對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必須拋棄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不足,優(yōu)化教學模式,用新型的教育模式教育新時代的人才。教師必須從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中脫離開來,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體現,而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中最能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就是合作訓練法。學生在合作訓練的過程中,能看到自己薄弱的地方,進而在小組成員的通力配合下不斷完善自己的體育技能,讓學生在體育合作訓練中對于自身所應承擔的責任更加清晰,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的全面性埋下伏筆。
例如,在乒乓球訓練教學中,教師講解完打乒乓球的技術要點后,組織學生劃分合作小組。劃分合作小組的要求是每個小組內都要有對打乒乓球技術熟練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初步的測試,挑選幾名掌握乒乓球技術要點比較熟練的學生擔任本節(jié)課的小組長,然后讓學生自主組隊。組隊完成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乒乓球接發(fā)球訓練。在乒乓球接發(fā)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讓學生不斷地嘗試和摸索該如何操作乒乓球拍,如何使用手腕帶動身體、身體帶動小腿肌肉發(fā)力。教師在學生合作訓練的過程中要及時跟蹤每一個小組的訓練情況,當學生在合作訓練中遇到技術困難或者對接發(fā)球的方式存在疑問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在給予學生技術幫助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相應的訓練。待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接發(fā)球技巧后,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比賽,看一看哪個學習小組的內部成員都學會了乒乓球的接發(fā)球操作。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既保證了學生乒乓球接發(fā)球技術的鍛煉,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體會到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帶來的集體榮譽感。例如在排球運動的訓練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體育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分配,保證每個小組的綜合水平保持在同一高度,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夠凸顯合作的意義。然后挑選兩個小組進行合作模式的專門指導,其他的小組自行進行練習。然后由這兩個小組的學生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賽,高下立現。在對比中學生對于合作帶來的改變更加清晰,并且更加意識到了在團體活動中,合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更多的合作案例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合作帶來的好處,不斷的啟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責任感。
3.2 利用競賽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體育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不同,體育學科更注重教學方式的實踐性,這也是體現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的特點之一,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體育競賽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例如,在教學三級跳這節(jié)課時,教師在課前向學生說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教師先講解三級跳的技巧,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技巧進行練習,然后教師會在課程進行到一半的時間后,組織學生進行三級跳運動技能大賽。教師根據學生對三級跳的起跳、空中發(fā)力以及完美落地姿勢的學習情況選定評審團,剩下的學生抽簽決定參賽的先后順序。在學生知道了這個消息以后,會認識到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講授三級跳的起跳、空中發(fā)力動作和落地技巧時,學生們都聽得非常認真,對體育學習的專注力也比平時提高了很多。教師講授完畢以后,有的同學會主動上前詢問老師自己沒有理解的地方,還有的同學主動要求老師對其進行動作指導。利用競賽教學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課堂關注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運動意識。當學生對三級跳的基本動作有了掌握以后,每個人都自信滿滿,躍躍欲試,在經過教師和評審團的公平裁決下,成功地完成了本次的三級跳體育競賽。學生在比賽結束以后仍然意猶未盡,表明自己在經過系統(tǒng)的訓練以后,還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提高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意識,激發(fā)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樂趣。
3.3 利用游戲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課程就應該是充滿趣味和歡樂的,不能像文化學科那樣沒有一絲快樂的漣漪。教師在授課時,應遵從學生的內心,設計豐富有趣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給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釋放學習壓力。
例如,教師在鍛煉學生的加速跑能力時,可以設計追逐跑、花式接力跑等游戲活動。以追逐跑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丟手絹的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意選擇一個游戲道具,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片樹葉,只要是比較輕的物品都可以。全班同學以大圈的形式列隊,找好間距并坐下,在學生把游戲道具從手里放下之前不可以回頭,當學生把游戲道具放在某一個學生的背后以后,這名同學要迅速起來追逐放下道具的學生,這個學生需要在圍繞學生組成的圓圈跑2圈以后才可以找位置坐下,在這期間被追逐的學生需要全力奔跑不被追逐的學生抓到,否則還要繼續(xù)進行游戲。參與過追逐跑的學生身后不可以再放置游戲道具。
3.4 開展趣味教學,增加課堂趣味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需要學生學生的主動參與和配合,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體育學習理念,保持充足的體育學習熱情,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師生之間完成有效的配合,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積極性,使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單一、枯燥的課堂氛圍,讓體育課堂“活”起來,幫助高中生緩解其余理論課堂中積攢下來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堂。相比于傳統(tǒng)古板單一的授課方式,這種更易被學生接收,在高效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能放松心情,減輕壓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授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制定良好的學習計劃,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由此一來,學生們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既提高了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學習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喊數抱團的游戲,讓學生站成兩個圓圈,順時針慢跑,當教師或指定一位學生喊出數字,學生應立即與鄰近同學,根據數字進行抱團,剩下的人進行表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也讓每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其中,為課堂增添了趣味性。教師在課下時間可以多尋找一些奧運會或相關體育競賽的精彩片段,然后在課堂上選擇幾分鐘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員身上優(yōu)秀的體育精神,以及體育運動、競技比賽的魅力,改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觀點。同時,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發(fā)現一些體育運動的技巧。例如,為學生播放NBA的相關賽事內容,因為是學生在日常體育學習中會結束的內容,所以很多學生都會被其吸引,并且認真觀看比賽內容,從中找到籃球運動技巧,如運球、投籃等。這樣的方式有利于緩和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學習觀點,為多元化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3.5 創(chuàng)設生活教育情境,培養(yǎng)學生健康習慣
學習的過程與生活發(fā)展的過程是不謀而和的,無論是哪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生活類知識的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以傳統(tǒng)思想為主導的高中體育課堂,學生熱情不足、學習效果不佳,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運動習慣,這不僅影響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也直接降低了體育教學的實效。高中階段體育課堂上生活化內容的引入,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更能夠讓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意義理解的更加深入,同時在生活類體育活動的開展中,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感受的更加深入。以生活化的情境作為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路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習慣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改革課堂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呈現體育健康知識的形式,利用多媒體、智能教學平臺等,以直觀化的形式展示生活案例,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沉悶、單一的弊端,深化學生趣味性學習體驗。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逐漸被激發(fā),能主動學習健康知識,規(guī)劃自己的作息和運動習慣,為落實核心素養(yǎng)準備了基本條件,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得以高效提升。
例如,在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生活中對于籃球運動的關注度,借助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一起觀摩現實生活中非常著名的籃球賽事以及解說的動畫視頻等,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籃球運動與自己的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生活場景的重現,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體育鍛煉對于生活問題解決的意義。比如在跑步練習中,教師可以將操場兩端分別假設成為“家”和“菜市場”,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跑步訓練,看看誰從家到菜市場所用的時間最短。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場景,比如火災逃生、抓小偷等情境,讓學生深刻的明白身體素質在現實問題中的重要性。
3.6 采用分層教學法,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
每個學生成長進步的歷程都是不盡相同的,基于家庭環(huán)境、個人成長等因素,每個學生所表現出的水平都是不同的。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各科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中要充分的考量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分層教學模式開展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在高中體育課堂上,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層次的劃分,然后根據不同的水平階層,設置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并設計出配套的教學形式,讓每一個階層的學生都能夠提升自身綜合水平,并依循自身個性化的成長過程,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例如,在學習健美操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根據學生興趣以及健美操水平進行層次劃分,然后制定出層次分明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形式,配套的評價標準也要隨之而變。在學生主體的分層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化的成長特點被尊重,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了學生成長進步的個性化。
4 結語
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們時刻保持新鮮感,提升學習與參與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各種體育知識,強身健體,也能很好地緩解了平常的學習壓力。多元化教學使學生們的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從合作教學法、競賽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面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了論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制約、減少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精彩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消除學生原本對體育學習消極的想法,積極配合教師完成體育鍛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以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來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為提高多元化教學質量,也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跟隨時代的發(fā)展不斷進步,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中找到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yè)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