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拓展訓練模式是一種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形式,源于西方,該種訓練模式具有極強的運用價值及推廣價值,可有效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育教學模式,充分拓展、激發(fā)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和素質,確保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得以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切實落實與實施。素質拓展訓練對教師、學生均提出了較需求,需要體育教師能不斷改進和完善體育教學形式及指導方法,同時還需學生全面發(fā)揮自身自主能力,以促使體育拓展訓練相關活動的順利開展得到保障,不斷完善體育課堂教學,從而打造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教育教學新模式。
隨著基礎教育政策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與逐步深入,各類教學課程均有了不同程度的調整與完善,尤其是作為承擔了學生體育運動鍛煉功能的體育課程,在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和調整。但在實際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體育新課改中具體提出的加強組織教育的這一理念仍未得到較好執(zhí)行和貫徹,且因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及觀念的影響,當前的體育課程教學現(xiàn)狀依然并不樂觀,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學,作為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許多較為落后、單調且陳舊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和內容等,仍被當前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師進行采用。在不斷深入探究和尋求可有效處理傳統(tǒng)體育課程教學弊端,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實現(xiàn)新突破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研究組成員根據(jù)自身實際需求,結合國外相關學校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方面的先進模式和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將素質拓展訓練合理融入到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十分廣泛的價值和運用意義?;诖耍疚木陀谛W體育教學中合理融入素質拓展訓練模式進行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及價值進行探究。
1 素質拓展訓練的由來和發(fā)展
1.1 來源回顧
素質拓展訓練模式是當代西方園家較為時興和流行的一種教育及培訓形式,英文名叫作“Outward Bound”,可翻譯為“外展”“拓展”,他起源自英國,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人再對英國大西洋商務船隊發(fā)起襲擊時,常去的成功,從而造成英國船員傷亡慘重。但在此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那些幸存的人員往往是極具頑強求生意志的人,而并非那些體能相對較好的人,于是,以此為依據(jù),漢斯等人開始著手創(chuàng)辦了“阿伯德成海上學?!?,以對招收的年輕海運進行訓練,以訓練其能掌握較好的海上生存技能與技巧。因此,素質拓展訓練這種較特殊且與眾不同的教育、培訓方式逐漸被應用到職業(yè)培訓及團隊訓練等更加廣泛的領域,且訓練目標也從單純的體能訓練、生存訓練逐步擴展至人格以及交際和心理訓練等多個方面。
1.2 概念闡述
現(xiàn)代化的素質拓展巡禮主要是指通過利用各種類型的活動方式與典型場所的有效組合,在通過將陌生情景設定為特定環(huán)境基礎下,利用專門針對進行設計的,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教學課程以個人挑戰(zhàn)為與團隊學習方式為具體組織形式,以機體感官運動為主要依托,并將極具趣味性的游戲作為活動的主要開展形式,同時一分享自身感悟及想法等為主要反饋手段,讓個人、團隊切實經(jīng)歷一些利的考驗,從而實現(xiàn)促進訓練參與者不斷增強自身體質健康,進而培養(yǎng)參與者形成良好心理素質,以及形成良好團隊合作意識等的全新學習、訓練方法和方式。該種訓練模式具有典型的互動性和體驗性等特征,屬于一種兼具實踐與機體體能的綜合性素質教學模式。
2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
2.1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育
通過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融入素質拓展訓練模式,與小學生身心生成與發(fā)育特性相符合,因為在具體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時,所開展的多項拓展項目都能有效對小學生的機體能力、身體素質、技能等起到較好培訓效果和作用,還能針對小學生個人意志及心理素質等情況開展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培訓活動,且還能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起到良好鉆研作用,因此,合理且有效地將素質拓展訓練充分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去,可對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的良好發(fā)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2.2 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體育教師在具體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根據(jù)實際教學任務及學生學習需求,將素質拓展訓練有效融合進教學活動中去,有助于增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教學方式及素材,且這能為體育教學活動增添更多新穎且有趣的體育項目。例如,組隊撕名牌等,此類體育活動與游戲具有一定相似性,對小學來說,有著極大吸引力和參與興趣,可促進小學生的體育項目知識學習更加有動力,促使其能在體育項目活動中充分感悟到蘊藏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意義和趣味,從而推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并更加主動且積極地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等。
2.3 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基于素質拓展訓練開展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涉及多種知識內容,處理最基礎的體育項目的相關動作以外,其所包含的急救救援、養(yǎng)生和健康等知識也和體育教學息息相關。大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具體開展相關體育知識教學時,往往會更加注重運動技巧和動作的教學,其他相關內容這僅是“一筆帶過”,考慮到存在的這類問題,體育教師可借助素質拓展訓練保護的訓練知識內容,結合學生日常體育運動訓練進行知識整合,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建并制定更多行之有效的課外知識觀察和訓練的機會,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體育學習激情及持久度,從而促進小學生更好實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另外,有效引進和積極引用素質拓展訓練模式還可促使體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效率,有利于構造較良好且輕松的體育教學氛圍和環(huán)境,使學生的體育學習效率得以顯著提升,從而促進整個體育教學不斷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及完善。
2.4 提升小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說,在小學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會對學生學習造成的影響的因素比較多,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最主要且最現(xiàn)實的一大影響因素。而當前,積極在積極引進素質拓展訓練這一教學模式后,將其科學且合理有效地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來,并將其與小學體育教學理念進行有機結合,并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切實落實,為小學體育教學領域帶來全新變革及發(fā)展機遇。與此同時,它還為小學生們帶來了好奇心和新鮮感,并帶來了更為有趣、新穎、積極的感官刺激,引導小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和啟發(fā),從而充分激發(fā)并調動了小學生積極學習體育知識及相關技能的激情和興趣。以田徑體育活動為例,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等設備為學生播放如奧運會等大型田徑賽事視頻,或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的參賽視頻等,以激發(fā)學生體育愛好。尤其是小學段的學生,他們有著十分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他們會相應地模仿那些專業(yè)體育運動員的運動姿勢,教師可抓住學生這一特性來設計與其相適宜的體育運動技巧教學活動,并以此幫助學生設計與其自身鍛煉需要及特點相適應的體育運動訓練計劃,以生動、形象且較為直觀的方式引導學生快速了解并掌握體育運動項目的相關知識。
2.5 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
當在所開展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切實落實素質拓展訓練教學模式之后,會有許多體育活動項目需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簡而言之,就是將班級學生分別劃分為多個小組,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各活動小組需充分考慮整個團隊,這樣一來,能有效提高小學生對小組及團隊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并且通過構建小組活動方式,可促進全體學生在小組中與其他組員進行溝通,相互學習、合作及互幫互助,如此一來,可在學生進行小組溝通過程中培育其溝通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在學生互相幫助和被幫助時,可有效培育小學生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及良好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且在學生進行合作途中,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較好團結意識,進而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得以全面培養(yǎng)和發(fā)展。
3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應用的策略
3.1 優(yōu)化素質拓展訓練內容,提升課堂趣味性
向來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興趣是對學生參與體育課堂學習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而若是想充分調動并深入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首先,應以不斷提升體育教學趣味性為要點。為了能進一步將素質拓展訓練教學模式合理融進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去,教師在設計體育訓練內容時,應將極具趣味性的體育訓練內容作為活動教學活動首選,以此充分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增強體育課堂教學吸引力,從而達到全面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
在素質拓展訓練教學形式中,除卻具有相應趣味性以外,還會設置具有一定嚴格力度的規(guī)則,并要求體育教師在具體開展體育訓練活動時,要讓學生能發(fā)現(xiàn)活動樂趣,并不斷優(yōu)化訓練內容,尤其是在體育訓練內容的設計及具體實施措施方面。例如,急流勇進和穿出電網(wǎng)等類型的拓展訓練項目,若想真正意義上的切實實施,仍存在著很大的實行難度,因此,教師可根據(jù)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及小學生具體情況來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在構建相關虛擬場景的條件下,利用相對較簡單的運動器材配合完成此類訓練活動項目。而在進行適當改進之后,實際訓練難度被相應地降低了,但活動趣味性也隨之得到了較好增加,能讓小學生用飽滿且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訓練活動,繼而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3.2 合理安排拓展訓練強度,提升課堂科學性
小學開展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關注并輔助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長與發(fā)展,在合理提高小學生體育相關知識與技巧的認知度與掌握水平以外,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品質。但在開展和具體實施所有體育學習活動的根本便是學生擁有一個優(yōu)質且健康的身體體能,只有具備了一個健康、強健的體魄,才能實現(xiàn)認真學習的目的,才能有效并有能力完成極具多元化的學習任務。
基于素質拓展訓練模式開設的運動項目兼具了體力鍛煉和智力鍛煉,在全面提升學生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起到了良好重要促進作用。但僅僅是單純的增加素質拓展的訓練強度并不足以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私自,相反,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學生的學習難度和負擔,嚴重的,甚至還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極大傷害。因此,教師所安排的訓練強度必須要合適并恰當,需充分考慮學生發(fā)展需要與身體特征,應一健康第一、運動第二為首要訓練理念。
譬如,在開設的跋山涉水和翻山越嶺的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雖學生們是在教師預設的訓練環(huán)境中完成相關訓練項目,但這類訓練活動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及體力有著很高要求,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訓練難度系數(shù)的話,會增加學生的體力負擔,甚至還會導致一些訓練安全事故發(fā)生。
3.3 適度增加挑戰(zhàn)性的內容,提升課堂延伸性
以往的體育教學往往是以讓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體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為主,因此會在無形中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發(fā)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課堂教學的延伸線,難以實現(xiàn)體育課程教學倡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發(fā)展的目的。為完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欠缺部分,全面提升學生心理健康質量,教師可借助素質拓展訓練教學內容來彌補體育教學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素質拓展訓練極具訓練針對性,尤其是在提升心理素質方面,借助自然環(huán)境,或是人為設置的訓練情景,將心理鍛煉作為重點,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及意志素質的良好獲得。
為了能將素質拓展在全面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教師需在訓練中增加學生心理挑戰(zhàn)方面的拓展訓練內容,延伸體育課堂。譬如,在開展空中斷橋一類的圖紙拓展訓練活動時,只有在學生具備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心后,才能大膽克服自身弱點,激發(fā)個人潛在能力,才能順利完成挑戰(zhàn)。因此在學生完成磁力訓練項目后,也會潛移默化地收獲到這樣的能力,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得以良好提升。
3.4 科學設置協(xié)作訓練形式,提升課堂合作性
所開設的素質拓展訓練活動,大多是以團隊共同合作形式完成的,所以能在體育課堂運用中提升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能力和精神,促進學生彼此加強配合及溝通度。教師在課堂中設置體育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時需注重協(xié)作性訓練內容及形式的設計,許多特定訓練場景需學生在訓練中與他人進行嚴密合作,即讓學生表明個人主張和意見,有讓學生學會接納和理解他人主張和意見,最終以團隊良好協(xié)作的能力共同完成訓練目標。
譬如,在實施盲人方陣這一拓展訓練活動過程中,要求參與項目的所有學生均蒙上眼睛,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一根繞亂且打結的繩索給解開,理好好,撿起拉為正方形。若想成功完成此類訓練項目,學生必須在進行項目時候確保意見統(tǒng)一,而確保意見統(tǒng)一的前提則是需學生進行充分溝通交流,以及傾聽與合作;通過進行這樣的拓展訓練項目,可大大提升學生的交流、合作及協(xié)調能力,也能促進學生的社會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4 結語
作為一種全新的體驗式學習形式,素質拓展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還能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得到較好鍛煉,其是小學階段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有效補充,同時也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但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主要是以直觀形象為主,且年齡及身體素質等相對還較薄弱,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活動時,還需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及身體承受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科學性及延伸線和合作性的訓練課程設計,才能更好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根據(jù)體育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開展體育素質拓展訓練教學活動,不但有著巨大教學價值,而且還具有較高可行性。
(作者單位:上海市徐匯區(qū)愛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