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呵!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繁星·二》
冬日的陽光踱著細碎的步子走進了房間,照耀著書桌上的幾本新書《繁星·春水》《小桔燈》《寄小讀者》。下個學期要學習的單元,有一個主題是
“童年歲月”,是時候重溫一下冰心的文字了。
在冰心的詩歌和散文中,溢滿對兒童真、善、美的欣賞和贊嘆,因此常常發(fā)現(xiàn)冰心也如孩童般借助文字吐露
真誠。
時常在想,與孩子們交朋友的兒童文學作家是赤誠而坦蕩的,那么每日與孩子們生長在一起的老師,也難免獲得了來自兒童的饋贈——追求一種簡單、純粹,同時又不乏活力的詩意生活。
一如此刻,在書香中掩卷沉思,正是“教師”這個職業(yè)所帶來的一種雅趣。
回望從教的時光,雖不長,但卻常常令人感喟:教育,塑造的是一種詩意生活。這份“詩意”是在與學生、家長、同事及自我相處的過程中,彼此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它不在虛無縹緲的概念里,也不在遠離人間煙火的樓閣中,而在每一次的對話和互動里……
親愛的孩子,謝謝你的真誠
年終歲末整理手機相冊時,發(fā)現(xiàn)拍的最多的照片還是學生的,相信許多老師亦然。
除了記錄功能之外,照片還有著強大的敘事力量,把細碎的日子串連成一條完整的項鏈,讓戴上它的人抓住了歲月的榮光。這個學期,我繼續(xù)陪伴蒲公英教室的孩子們成長,仔細想來也是他們陪伴著自己度過每一個充實的日子。
教師節(jié)的時候,收到了全體學生錄制的祝福視頻,每個孩子面對鏡頭表達著對老師的愛、感激和欣賞。那一刻,內(nèi)心被一股股暖流包裹著,還有什么比孩子們真誠的情感更寶貴的嗎?
師者榮耀不只在教師節(jié)這一天,而在每一個樸素而平凡的日常里?!袄罾蠋煟?5歲了嗎?”“啊,我看起來有那么大嗎?”“是啊,我媽39歲、我爸41歲,感覺你比我爸還老!”“這樣嗎?我才34歲,和你聊天太愉快了!”和學生之間的這段對話惹得我笑出淚來!向朋友提起,他們安慰我說孩子實際上對年齡并沒有概念,不要太在意。我笑著回答:“沒事,太喜歡這個孩子的真誠了!”朋友說:“因為孩子在你面前很放松,所以才不掩飾真實的想法?!比羧邕@樣,我真的感激這份信任。
時常在想,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或許,應該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多幾分彼此的欣賞。教師憑借一定的年齡、知識和經(jīng)驗優(yōu)勢,可以給予學生引導;而孩童憑借天性中的純粹、靈動和求索,可以給予教師第二次成長的機會。
本學期有一次習作題目是“漫畫老師”,在批閱孩子們的習作時,心中竟然忐忑不安。一方面,渴望自己成為被孩子們選中的老師,看看在他們筆下的自己會是何種面貌。另一方面,許是虛榮心在作怪,渴望在他們的文字中讀到一點點認可與鼓勵。
“李莎老師常對我們說,要積極思考,勇敢表達,說錯了也沒關系,因為人人都會犯錯。不像有的大人只會對孩子說:‘錯了就是錯了,不要狡辯?!?/p>
“李老師喜歡閱讀文學作品,也喜歡讀我們的作文。盡管并不是每一篇都十全十美,但她卻樂在其中,對每個同學都抱有尺短寸長的想法?!?/p>
“多數(shù)情況下,李老師的脾氣很溫和,只是當我們總是過于吵鬧而不聽提醒的時候,她終于忍不住‘爆發(fā)’了!”
邊讀邊樂,同時忍不住反思,若要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最應該請教的是我們的孩子。與兒童相處的每一天,“生活”這首詩便增添了更多的真、善、美。
親愛的家長,謝謝你的信任
時間飛快,已經(jīng)和蒲公英們走過了整整一年的成長歷程。因為疫情,所以幾次家長會都在線上進行。雖然與多數(shù)家長未曾謀面,但這絲毫不影響信任關系的建立。家長和老師共同乘坐著一艘遠航的巨輪,因為孩子,我們結(jié)伴而行!
自接班以來,得到了家長朋友的諸多支持和信任。具有奉獻精神的家委會伙伴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為孩子們采購學習用品,組織大家參與學校義警執(zhí)勤活動……而與家長一對一地反饋孩子們的成長情況時,真誠的溝通讓彼此的心靈靠得更近。
我們會聊聊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那些讓我們欣喜感動的卓越品質(zhì);我們會分析孩子們遇到的現(xiàn)實困難,看看能夠給予哪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會分享近期閱讀的教育書目,從中汲取指引孩子成長的方法和力量;我們也會像朋友那樣坦承自己在教育孩子時的無助和迷?!纱耍娮悠聊簧蟼鬟f的文字或語音就有了人與人交往的溫度。
是的,由于彼此立場不同、認知不同,家長和老師在溝通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錯位甚至誤解,這時候“共情”成為必不可少的鑰匙。當我們作為老師,拿起電話想和家長聊聊孩子的成長問題時,內(nèi)心渴望對方是一個“百分百在場”的家長。但不要忽略,家長一定在同時扮演著多個角色,就像我們不僅僅只是老師。
他/她可能是一位員工,每天需要直面高強度的工作;他/她多數(shù)情況下可能獨自帶娃,因為伴侶在另外一個城市打拼;他/她可能是多個孩子的父母,一肩挑著生活的重擔一肩挑著孩子們的未來;他/她可能認知受限,想要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但苦于沒有方法……
在換位思考,對家長有更多共情之后,就會在溝通中多一些理解和安慰,可以更好地尋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當我們不再習慣性地將老師比喻為園丁的時候,我更傾向于將老師比作成長之船的瞭望者——
屹立船頭,凝視四周,邀請同船的伙伴共同欣賞沿途的風景,那些成長中的彩虹和絢爛,那些生命綻放的喜悅。同時,在發(fā)現(xiàn)淺灘、暗礁和冰山等危險的時候發(fā)出信號,讓船上的人保持警醒,進而整體改變行進的方向,由此保證航船的安全。
家長和老師,仿佛彼此分離,卻又彼此相依。成長之船在航行的時候,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而同行的我們也借由這艘船駛向了更好的自己!難道這不是一場充滿詩意的旅行嗎?
親愛的同事,謝謝你的豐富
就像我們面對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身邊的每一位同事也是獨具魅力的。當他們走進一間間教室的時候,不只帶著豐厚的學識,還帶著全部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那是他們生活中最為動人的模樣。
猶記得,秋季學期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各自忙碌著教學和帶班的諸多事務,每個人都步履匆匆。在奔忙之中走進年級辦公室的時候,一陣悠揚的古琴聲傳來,仿佛高山流水,輕撫人心,琴音透露出彈奏者的氣定神閑。
而這妙音,出自郭文豪老師之手。他多么像“田鼠阿弗”,別的伙伴都在忙著儲備過冬的食物,他卻在收集陽光、顏色和字。最終,寒冬中瑟瑟發(fā)抖的伙伴在他的故事中重拾浪漫的想象!后來在文豪老師的課堂上聽到了與教學內(nèi)容極為相稱的背景音樂。是啊,一個豐富的老師會帶著孩子們走向更遠的
地方!
如果有人好奇老師們平時聊天會聊些什么,不妨和他們共進一次午餐。我們會聊學生,聊家長,聊各自的生活,還會聊聊最近讀了什么書。當鄧美琴老師眉飛色舞地分享她的《紅樓夢》閱讀體驗時,我們夾起的紅燒茄子似乎擁有了書中“茄鲞”的美味;當和搭班陳星霖老師聊起龍應臺的時候,《目送》《親愛的安德烈》《美麗的權(quán)利》等一本本作品在交流中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當和數(shù)學老師李玉瑩聊起《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寄生蟲》等書籍和電影的時候,她獨到的見解讓我驚喜和振奮,多么可愛的姑娘,這是一位思維縝密的文藝青年……
究竟還有多少寶藏同事潛伏在美麗的校園呢?每一位博學多才的同事都有一顆飽滿的心靈,他們富足的精神生活讓我們工作的場域散發(fā)著詩意。這和教育有關嗎?當然,內(nèi)心潤澤豐盈的老師自然會帶給孩子們飽滿靈動的學習生活。
斷斷續(xù)續(xù)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夜已經(jīng)深了。每次梳理生活的日常,內(nèi)心都會浮出一個聲音: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我想是的。
做一名老師,和天真無邪的孩童生長在一起,和溫暖明媚的家長進步在一起,和豐盈多姿的同事奮斗在一起,內(nèi)心還有什么不妥帖的呢?盡管職業(yè)角色只是一個人社會角色中的一種,但它足以帶來從容不迫、自我悅納的力量。
未來的日子,自己會如何回顧走過的路?暫不多想,唯有耕耘。正如詩人冰心所言:
青年人呵!
為著后來的回憶,
小心著意的描你現(xiàn)在的圖畫。
本欄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