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 要] 鋼琴即興伴奏在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學專業(yè)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經(jīng)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活動,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及近些年OBE理念的普及,對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設計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通過實際調查分析高師院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于OBE理念的背景對高師鋼琴教學設計提出個人看法,旨在實現(xiàn)需求導向型人才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OBE;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3) 11-0061-03
一、研究概述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簡稱OBE)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目前OBE理念的影響已經(jīng)發(fā)展到國家學位標準、高校教育目標和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制定等多個方面。OBE理念包含了三大要素: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可持續(xù)改進。
鋼琴即興伴奏在高等教育領域屬于音樂與舞蹈學科音樂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相關職業(yè)應用型人才所必需的鋼琴即興伴奏和創(chuàng)新設計等基本知識和技能,提升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操作能力[1]。
基于OBE理念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進行以需求為導向的教學設計,不僅僅停留在實踐層面,將中小學音樂課本內容融入本課程的教學中,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持續(xù)改進,進而在理論方面形成系統(tǒng)化,改善本課程的教學效能,有助于豐富高師院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的相關理論,對該門課程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的完善有重要意義。
二、鋼琴即興伴奏技能
對于高師音樂專業(yè)的重要性
高師院校畢業(yè)生的主要就業(yè)渠道就是中小學教師,而鋼琴即興伴奏是中小學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是上好一堂音樂課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教授新的歌唱作品時,如果熟練靈活運用鋼琴即興伴奏輔助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分段、變速練習,同時根據(jù)鋼琴伴奏音樂的變化,直觀地感受歌曲表達思想情感的變化。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具體有以下幾個作用:
首先,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鑒賞課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春天的歌》(人音版三年級下冊)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現(xiàn)場即興伴奏《楊柳青》進行導入,利用鋼琴模仿不同民樂的音色特點,接著引出學唱歌曲《嘀哩嘀哩》。學生通過導入,提高了學習興趣,快速進入學習主題。
其次,鋼琴即興伴奏在歌唱教學課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歌唱祖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新歌教學中,對于較難的樂句和節(jié)奏,教師通過即興伴奏逐句進行學習訓練,提高學生新歌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可通過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做出力度和速度等變化,讓學生感同身受,體會歌曲中的情感變化。
最后,鋼琴即興伴奏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學習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歌曲《雁群飛》(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的學習中,教師通過鋼琴即興伴奏進行輔助,使學生快速掌握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不同時值。
三、當前高師鋼琴
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招聘中,音樂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深深困擾著音樂行業(yè)的領導者與組織者,高校畢業(yè)生缺乏綜合的音樂素養(yǎng)和良好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難以適應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
其次,高校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往往無章可循,伴奏內容復雜多變,面對的大多數(shù)學生鋼琴基礎較差、音樂理論功底不深。同時教授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師大多是學習鋼琴獨奏出身,因此鋼琴教師幾乎把精力都放在了傳統(tǒng)鋼琴演奏曲目的教學上,而對于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內容或蜻蜓點水式的象征性表示一下,不去考慮其系統(tǒng)性。
最后,高校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彈奏內容往往局限于固定的幾本教材,內容上較少涉及中小學音樂課本的歌曲,同時目前市面上的中小學音樂教材歌曲伴奏參考書籍是羅列的形式,僅停留在實踐層面,并沒有針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設計做理論化提升。這就導致學生畢業(yè)進入教師崗位后,面對大量不熟悉的歌曲,很難滿足中小學音樂課堂對于鋼琴即興伴奏技能的需求。
因此,針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內容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如何與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相關聯(lián),如何將中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應用到鋼琴即興伴奏技能的訓練中來迫在眉睫。
四、OBE理念下高校鋼琴
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方案設計
(一)根據(jù)不同能力的學生制定個性化教學模式
根據(jù)OBE模式,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計劃,使課程安排更加合理和多樣化,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幫助學生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將即興伴奏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彈奏技巧相結合,做到思想和彈奏的高度融合,提高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學習方法,加強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加強對多學科知識的理解[2]。
(二)配合作品的編配,將相關教學內容做理論化提升
在教學內容方面,即興伴奏的教學不只是簡單地教彈奏,沒有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的伴奏往往結構雜亂無章。OBE模式下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可以結合伴奏實踐設計教學內容,例如在和聲方面,以正三和弦為基礎,依次加入副和弦、重屬和弦、副屬和弦和替代和弦等相關內容作為專題,并與中小學歌曲相結合,分單元對理論知識進行解構,將歌曲編配流程化,形成課程目標清晰的教學理論體系。
(三)根據(jù)不同風格歌曲的伴奏需要制定全面的伴奏技能訓練內容
在技能層面,從高師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對接用人單位的真實需求,融入中小學音樂課本歌曲,反向設計教學內容,構建基于OBE理念的模式化鋼琴即興伴奏技能體系,教授學生在歌曲伴奏中的基本規(guī)律,熟練不同調式。伴奏模式化既包含了和聲選擇和旋律連接的模式化,又包含了間奏和尾奏處理的模式化,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四)根據(jù)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成果設置多元化評定等級
OBE模式下的教學評價,重點在于學習的成果,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要分階段進行教學評價,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學生的鋼琴基本功練習音階和琶音等進行評價。第二,對學生是否充分掌握功能和聲基礎理論并快速為旋律選擇合適的和聲和織體進行評價。第三,對學生是否能滿足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需求的職業(yè)要求進行評價。
五、OBE理念下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內容
從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以中小學用人單位的日常教學音樂素材為主要學習內容,將常用和聲語匯、織體變化、即興移調練習,與歌曲即興伴奏的實踐緊密結合,力求每個知識點對學習者的即興伴奏學習有實際指導作用,做到即學即用。
(一)常用和聲語匯訓練
要為一首歌曲配和聲,首先要對歌曲的內容、演唱方式、作品風格和音樂特點做分析,特別要明確以下三點:一是旋律的調式調性(根據(jù)調式?jīng)Q定和聲,根據(jù)調性決定伴奏織體的音域);二是旋律的結構(根據(jù)結構來安排終止式);三是歌曲的情緒和速度(大體決定歌曲的基本和聲節(jié)奏)。
和聲的一般學習順序是先掌握正三和弦編配,先大調后小調。然后逐漸擴展自己的和聲應用范圍,可以先副三再副屬和弦,最后是各種色彩和弦的運用。同時由于中小學音樂課本歌曲包含很多民族調式的歌曲,所以也要加強民族調式歌曲的和聲配置訓練。以下內容均以C自然大調為例,舉例編配歌曲來自“人音版”和“人教版”中小學課本內容。
1.大調正三和弦應用
大調的正三和弦加上屬七和弦是大調式中最基本的和聲,包含了大調式中所有的自然音,已具備了編配大調式旋律的可能。但是盡管已有三種和聲功能,由于和聲比較簡單,和聲色彩單一,對比不強,還不能應付所有大調旋律編配,因此,大調正三和弦是初學者首先要掌握的編配手法。例如在歌曲《新年好》《小雨沙沙》《牧童謠》等歌曲的編配中,適用和弦只包含了大調正三和弦。
2.大調副三和弦應用
大調ii(2 4 6)級和弦屬于下屬功能組,一般用來替代Ⅳ級和弦或者在Ⅳ級和弦后出現(xiàn)?!短K》《國旗國旗真美麗》和《小青蛙找家》等歌曲編配中適用正三和弦加二級和弦。
大調重屬和弦(2 #4 6)可以歸類為ii級和弦的變化,可替代ii級或者在ii級后出現(xiàn)。但要注意旋律里如果有調式四級音的話不能用重屬和弦?!缎∏嗤苷壹摇愤@首歌曲中適用大調重屬和弦的編配訓練。
大調六級和弦(6 1 3)是復合功能和弦,屬于主功能和下屬功能組。由于和弦中包含主和弦的三音和五音,它的主功能占主要地位?!独垂础贰镀涠嗔小泛汀锻皇赘琛返雀枨m用大調正三和弦和VI級和弦的編配訓練。
大調三級和弦(3 5 7)是復合功能和弦,屬于屬功能和下屬功能組。由于它包含了調式的導音,所以它的屬功能占主要地位,但是因為同屬主功能組,其后可接Ⅳ級和弦。《我的中國心》《小小少年》《雪絨花》和《我和你》等歌曲適用于本部分學習的編配訓練。
3.小調正三和弦應用
小調主要包含自然、和聲和旋律小調三種:和聲小調的基本和聲語匯與自然大調基本相同;自然小調音階不升高第七級音,它的屬和弦是一個小三和弦,因此在和聲進行上與和聲小調的屬和弦不同,小屬和弦并不要求一定進入主和弦;旋律小調的上行音階在和聲小調的基礎上又升高了第六級音,因為增加了一個大下屬和弦(大三和弦的結構)的選用可能,一般上行出現(xiàn)升六級與升七級時可參照和聲小調的處理手法,當然也可以用旋律小調的大三下屬和弦。《動物說話》《洗手絹》和《大家來勞動》等歌曲編配中,適用和弦只包含了小調正三和弦。
4.小調副三和弦應用
重屬和弦(7#2#4)是在ii級和弦的基礎上升高了三音和五音,因此有著比ii級和弦更強烈的要求進行到屬和弦的傾向,它常用于下屬功能和屬功能之間?!洞蠹襾韯趧印愤@首歌曲可以用小調重屬和弦來進行編配。
小調六級和弦(4 6 1)是個復合功能和弦,它屬于下屬和屬功能組,作下屬功能常用在主和弦的后面,作主功能常用于阻礙進行或阻礙終止?!蹲屛覀兪幤痣p槳》《龍里格龍》等歌曲適用小調正三和弦和VI級和弦的編配訓練。
小調二級和弦(7 2 4)屬于下屬功能組,是減三和弦,常用六和弦位置,也可加上七音后成為半減七和弦來使用,實際彈奏中甚至比ii級三和弦用得更多?!赌箍平纪獾耐砩稀返雀枨m用于本部分的學習編配訓練。
小調自然七級和弦(5 7 2)是個大三和弦,經(jīng)常用來替代小屬和弦(3 5 7),自由應用于小調歌曲中,同時也經(jīng)常用于大小調的交替中。《紅蜻蜓》和《山谷靜悄悄》等歌曲適用于本部分的學習編配訓練。
5.五聲調式
五聲調式的和聲和大小調和聲在功能方面基本一致,它們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五聲調式和聲中非五聲骨架音的處理問題,為民族調式風格歌曲配和聲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為了使和聲符合旋律發(fā)展的需要,盡量避免使用和聲力度強的進行,尤其是連續(xù)的四五度和弦進行,低音應力求以五聲音調為骨干;
根因是偏音的和弦盡量避免使用,比如宮調式中用ii或vi級替代Ⅳ級,但是在同宮系統(tǒng)的其它調式中Ⅳ級不是骨架音和弦則不需過分在意;
可在三和弦的基礎上附加一到二音,一般須是正音(偏音不用),且避免出現(xiàn)小二度音程,大三和弦一般加二度、六度音,小三和弦一般加四度、七度音;
有時還可以采用替換和弦,用三和弦二度或四度音代替和弦三音,形成一個四五度疊置的和弦,也可重復一個根音。形成一個“琵琶”和弦與琵琶定弦音程關系一樣;
民族調式中由于具有“游移性”,因此在樂段終止式配置和聲時,要體現(xiàn)調式的特點非常重要。
《盧溝謠》《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梅花》《阿嘍嘍》和《美麗的夏牧場》等歌曲適合本部分五聲調式的編配訓練。
(二)織體變化訓練
中小學音樂課本歌曲的鋼琴伴奏織體不能有太多層次,要與兒童單純、活潑的性格特點相適應。通常多采用雙層次的伴奏音型,力求簡潔明確、節(jié)奏鮮明、彈奏便捷,還要帶上主旋律,方便學生學習演唱。
1.進行曲類歌曲
進行曲屬于隊列進行類的音樂體裁,大多用于2/4、4/4拍,曲式結構規(guī)整,強弱規(guī)律明顯,節(jié)拍明確,速度一般是中速或稍快,常選用柱式和弦體現(xiàn)進行曲的步伐感,富于動力?!缎∷蓸洹贰豆伯a兒童團歌》等歌曲適用此部分的編配訓練。
2.輕快類歌曲
輕快類歌曲主要是指各種舞蹈性的曲子,適合邊唱邊跳,生動活潑。這類歌曲大多用2/4,3/4,4/4,6/8拍子,律動明顯,節(jié)奏歡快,在編配中一般采用不帶旋律的節(jié)奏性強的伴奏織體,并多運用連奏和跳奏的對比來烘托氣氛。《奧蘇珊娜》《放牛山歌》和《我是草原小牧民》等歌曲適用此部分的編配訓練。
3.抒情類歌曲
抒情類歌曲一般旋律優(yōu)美,速度多為中慢速,大多是4/4拍,在編配音型上多用全分解和半分解音型?!队淇斓膲簟贰陡璩鎳泛汀稉u籃曲》等歌曲適用此部分的編配訓練。
(三)即興移調訓練
在歌曲的演唱中,有時為了使旋律適合不同的人聲演唱,就將旋律由一個調移到另一個調上,把歌曲的一部分從一個調性移到另一個調性而沒有任何其他改動,叫做移調[3]。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對歌曲進行移調的第一步是分析并確定歌曲的和聲編配,然后將這些和弦快速轉移到目標調式進行彈奏。
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課本中歌曲統(tǒng)一使用了簡譜標記,這樣更適合中小學生建立調式調性的概念,因此首調唱法的運用較為普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使歌曲的鋼琴即興伴奏適合不同音域和不同能力的演唱者。例如在《采菱》(原調C)和《種太陽》(原調A)的教學中,原曲定調過高,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能力降低一至三個調進行演唱教學。
結? ?語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對于提高高師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對于將來要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師范生來講,鋼琴即興伴奏技能是成為一名合格音樂教師所必備的一項專業(yè)技能?;贠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背景,筆者仔細分析了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明確了OBE課程教學建設中的以學生為中心、需求導向和持續(xù)改進的教學設計內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徐旼.高師音樂學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黃慧雅.基于OBE 理念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內容構建[J].大觀(論壇),2021(05):57-58.
[3]李晶.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與移調練習[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06):61-62.
(責任編輯:莊?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