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
[摘要] 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色彩感知能力,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水粉畫是適應學生繪畫心理與小學色彩美術教學需要的一種新穎的繪畫形式。研究得出在水粉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核心在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繽紛的色彩、幫助學生近距離感受色彩、鼓勵多元化的色彩風格。
[關鍵詞] 水粉畫教學;色彩感知能力;小學生
小學美術課堂上很多學生在運用色彩時,其實都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是對自身想法的印證。教師應當在尊重學生色彩邏輯的基礎上,采用合適的方式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色彩運用方式。作為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水粉畫這一繪畫形式明快、簡單、易學,是學生認識顏色的好幫手。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色彩感知能力。
一、小學水粉畫教學的特點
1.色彩的對比教學
學生在繪制水粉畫時,為了使畫面更加飽滿,對比色是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技藝,譬如冷色與暖色,這是水粉畫中常見的色彩元素,是最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色相,也是學生最初認識的基礎顏色。當學生經(jīng)過訓練理解了不同色彩之間的關系后,他們就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準確運用各種色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繪畫主體,明確主體之外的色彩是為了襯托主體,因而要優(yōu)先考慮能夠襯托主體、與主體水乳交融的顏色,最終讓作品色彩的運用和諧動人。
2.色彩的夸張用法
在繪制水粉畫的過程中,將某一種顏色進行突出,使繪畫對象的形象特征更加飽滿,這種夸張的用法是小學生在學習水粉畫過程中經(jīng)常用到的繪畫技藝之一。一方面,低年級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都喜歡發(fā)揮無邊無垠的想象力,他們本身就酷愛在繪畫中使用夸張顏色。另一方面,夸張顏色的使用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能夠調動他們的繪畫興趣。學生通過夸張技藝的運用,可以直觀地塑造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形象,通過強烈的色彩碰撞呈現(xiàn)不俗的效果,潛移默化地提升色彩感知能力。
3.色彩的使用教學
在運用色彩的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繪畫方向,再讓學生自行開展繪畫。受限于認知能力,學生對色彩的把控大多不夠熟練,尤其是對色彩的混合使用,當盡情展示自己想法的時候往往事與愿違,陷入茫然自我懷疑,繼而不敢作畫或胡亂著色。而水粉畫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很快掌握對色彩的基本認識,進而了解色彩產(chǎn)生的基本原理和運用色彩的基本辦法。教師應根據(jù)主體明確色彩應用輪廓,雕琢色彩細節(jié),精準用筆,掌控水分,以此幫助學生建立色彩的正確感知,并逐步提升他們對色彩的把控力度。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在教學中長期堅持,就能夠為他們走進藝術天地,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開一條充滿想象的發(fā)展之路。
二、小學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內(nèi)涵
色彩是繪畫的重要語言和表現(xiàn)手段,學生從自己生活的外部環(huán)境中獲得色彩信息,經(jīng)過大腦識別而形成初步的色彩感知。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強,對色彩的理解和運用尚不成熟,容易被鮮艷的色彩所吸引。因此,只有在教學中多加訓練,這種認知才會不斷得到加強。教師恰恰可以抓住學生的色彩認知特征,有意識地進行色彩專項訓練。從一開始的單色平涂,過渡到雙色混合,再到更高層次的多色混合去體味微妙的色彩差別,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由簡到繁逐層推進。從最容易的對比色入手,到和諧地表現(xiàn)對象,再到有意識地表現(xiàn)一定的色彩傾向,讓學生形成自己想要的色彩調子??偨Y起來,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
三、通過水粉畫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色彩感知能力的路徑
1.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繽紛的色彩
生活中繽紛的色彩,是激活學生繪畫興趣并對色彩產(chǎn)生正確認知的重要渠道。天空、樹木、馬路等生活中常見事物均有著屬于自己的顏色,而學生的文具盒、書包等同樣擁有豐富的色彩,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同的色彩,能夠有效提升他們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學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七彩生活”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各類生活用品帶入課堂并細致地觀察,然后按照自己對色彩的理解進行水粉繪畫,在不同的色彩排列中感知色彩的不同用法,方便又直觀。之后,再與各類物品的色彩進行對比,感受不同色彩運用帶來的視覺沖擊,就會使學生對色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繼而愿意主動去了解色彩,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
2.靈活開設實踐教學,幫助學生近距離感受色彩
覆蓋混合是水粉的特性之一,也是其最具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技法。為此,教師可以基于水粉的這一特性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的色彩探索。在教學開始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每一種常見色彩,然后準備好卡紙,讓學生在上面自由繪畫,并隨意使用顏色進行混色覆蓋,在混合中感受色彩的新生。學生通過具身實踐,發(fā)現(xiàn)不同顏色可以組成新顏色的特性,由此激發(fā)出好奇心,更專注地進行探索,逐步加深對色彩的感知。當學生對色彩產(chǎn)生一定的認知后,通過適時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色彩運用的技巧,涵育審美情操,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以教學“七彩生活”一課為例,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原色練習,通過在深色畫紙繪畫生活用品的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深色畫紙會將各類生活用品變得更加突出。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配色練習,讓學生按照自己對色彩的理解繪制一幅家庭畫,并在繪制過程中,不斷思考色彩運用的準確性,在積極實踐中學會色彩搭配。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宜為學生提供固定的色彩搭配公式,而是要充分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不斷具身實踐的過程中感知色彩。
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多元化的色彩風格
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成長軌跡的不同,小學生在運用色彩時必然會有自己的個性與喜好。對此,教師不能武斷地批評、質疑學生的色彩運用方式,而要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通過緊密互動了解學生創(chuàng)作的心理波動。色彩是為畫作賦予思想的重要元素,教師要做的便是尊重學生的想法,積極引導,拓寬學生的思考方向。教師要鼓勵課堂上不同學生百花齊放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歌頌同一片藍天的美好,既肯定他們?yōu)樽髌焚x予的思想,又讓他們明白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性,從各種角度進行繪畫表現(xiàn),豐富自己的色彩體驗。
總之,水粉畫教學是學生色彩感知能力不斷提升的有效路徑,教師要明確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并以此為教學基礎,讓學生對色彩產(chǎn)生興趣,愿意主動探索色彩、思考色彩,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升色彩感知能力,提升審美素養(yǎng),實現(xiàn)小學美術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姚彩娟.如何利用水粉畫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色彩認知[J].美術教育研究,2021(15).
[2]劉福榮.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J].學苑教育,2018(24).
陳 誠? ?江蘇省南京工業(yè)大學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