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卡普空與索尼的對抗可是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且當時兩個大廠商互相博弈也是玩家們喜聞樂見的商戰(zhàn),同時索尼當時還把此類的游戲定義為共斗游戲,不過卡普空不承認怪獵系列屬于共斗游戲,在他們口中怪獵系列是根正苗紅的狩獵動作游戲。
而在共斗學院計劃破產(chǎn)后,共斗游戲這個動作游戲分支下的小類型很快就不再受到廠商青睞,反之怪獵系列在卡普空手中卻越做越大。
讓人沒想到的是光榮特庫摩忽然站出來, 由旗下的OmegaForce 打造出了《狂野之心》這款游戲,并獲得了來自EA Originals的大力協(xié)助,很明顯就有點不一樣的味道了,并且這款游戲與怪獵系列真的太像了,像到什么地步呢?可以說初見完全就是與怪獵系列如出一轍。
本作選擇了類似于《怪物獵人世界》的半開放世界,即并非無縫切換的一整張的大地圖,每一個地圖以春夏秋冬四季來劃分區(qū)域,每張地圖又賦予了獨特且完整的一套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完全可以看成是《怪物獵人世界》那樣的區(qū)域地圖模式。
而實際的戰(zhàn)斗方面,同樣以討伐為主,進入地圖尋找怪物的蹤跡,然后開始狩獵,怪物進入狂怒狀態(tài),進入瀕臨死亡時候也會一瘸一拐地換區(qū),完成狩獵之后獲得怪物素材,再用素材強化裝備,然后狩獵更強的怪物,如此反復的一段狩獵之旅。
雖然說大致上的玩法是與怪獵系列差不多的,但是在詳細的狩獵過程或是養(yǎng)成方面《狂野之心》又有著一套自己的獨有見解。
先是在防具方面,分為了頭胸手腰腿五個部分,在擁有防御力的同時還有水火土木風等屬性抗性,而且還帶有技能,技能會根據(jù)防具的改造,選擇人道還是獸道傾向發(fā)動不同的技能,外觀上也會有所區(qū)別,甚至在裝備外觀的原創(chuàng)上感覺比怪獵系列做得還好一些。
游戲中的武器都是以輕重攻擊組合成基礎連招,然后加上對應的特殊攻擊打出可觀傷害。武器種類方面有機巧刀(類似怪獵的太刀)、野太刀(更像是怪獵的大劍)、弓、傘刃、大炮、飛燕刀、變形棍和槌。每一把武器的特殊攻擊不同,拿機巧刀和傘刃來舉例,機巧刀的特殊攻擊為連續(xù)性的快速斬擊,而傘刃的特殊攻擊則是用傘做出格擋動作抵御所有形式的攻擊,當然這些特殊攻擊不是隨便釋放,會消耗體力的。
接著是《狂野之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加入了機巧術,完全有點墨家機關術的感覺。游戲中設定機巧術為一門失傳多年的老技術,獵人可以“手搓”各種功能的建筑及道具,幫我我們狩獵。比如說建造一輛獨輪摩托(類似《蒸汽男孩》中的獨輪摩托)快速趕路;或是組合幾個彈簧高臺,讓你登上去來一個極限高空跳劈;還能造出火影中的“羅生門”擋住怪物攻擊;甚至搞一個巨大的木槌,給BOSS頭上來一下,絕對能讓它蒙上好一會兒。
另外機巧術并非直接就學會,而是要玩家在與不同怪物戰(zhàn)斗的時候,以一種“靈光一閃”的形式,引導玩家了解并使用這個機巧術,這種實戰(zhàn)教學的方式很容易讓玩家舉一反三。
最后來看看游戲中這些要狩獵的怪物外形,十分有特色,例如山穿槌,就長得有些像《幽靈公主》中的乙事主那樣的大野豬,不過它有三對眼睛,身上也纏滿了藤蔓,以及頭頂一朵大花,尾端是一個大錘,活脫脫一只大老鼠的花宿,都是非常具有自己的獨特外觀。
實際上就游戲性來說,《狂野之心》做得非常有趣,雖然也有不少學習《怪物獵人世界》的元素,但是在融入了自己獨有的一些想法后,游戲可玩性非常高,而且后續(xù)更新皆為免費,十分的推薦。如果一定要找一個游戲的缺點,那么最大問題還是PC端優(yōu)化吧,這一點日本游戲廠商很多都有這個問題,真希望他們能重視一下PC端這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