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自然與人文視野中的六朝長江*

        2023-04-06 05:24:02胡阿祥
        江蘇地方志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孫吳五馬長江

        ◎胡阿祥

        (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江蘇南京210023)

        《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1期曾刊發(fā)我的《名實互證視野中的長江—<長江歷史圖譜>評介》。我在文中舉例道:

        《長江口圖》,引人探索長江入海口由三角灣而三角洲的變遷,這是人文改變自然的見證;《滄海桑田圖》,涉及“科氏力”對地形塑造與灘洲發(fā)育之影響,這是自然影響人文的力量;《江防圖》雖以明清時代為主,卻也促發(fā)人們對于“天塹”“南北”“避難所”“薪火相傳”等軍事、文化主題的深層思考,彰顯了自然與人文的交互作用。

        這些話題其實都是頗有意思的。如長江入海口本為三角灣,并因此有了“廣陵觀濤”的人文現(xiàn)象,而據(jù)劉宋山謙之《南徐州記》的記載,“常以春秋朔望,輒有大濤,聲勢駭壯,極為奇觀,濤至江北激赤岸,尤更迅猛”,又顯示了廣陵濤的氣勢勝過今天的錢塘潮,究其原因,則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市)、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市)之間的長江,遠比今日壯闊,所謂“舊闊四十余里,今闊十八里”(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即顯示了漢唐之間長江入??诙蔚淖冞w;至于長江入海口從三角灣變成三角洲,長江江面也隨之逐漸收窄,如“明嘉靖以來,江面僅闊七八里”(明末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25)云云,又聯(lián)系著六朝以來長江流域的全面開發(fā)、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泥沙的沉積超過沖刷等因素的影響。

        理解了長江這樣的變遷,我們就能切實明了諸多的史事。比如三國吳黃武四年(225)冬,魏文帝曹丕“至廣陵,臨江觀兵,兵有十余萬,旌旗彌數(shù)百里,有渡江之志……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歸”(西晉張勃《吳錄》),所以我常把這樣的長江比作長城,人工的長城屏障著中原王朝,是農(nóng)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天塹”,自然的長江護佑著南方王朝,是農(nóng)耕社會內(nèi)部南方與北方之間的“天塹”;再如南宋陸游有言:“古來江南有事,從采石渡者十之九,從京口渡者十之一,蓋以江面狹于瓜洲也”(《讀史方輿紀要》卷19引),而這樣事關(guān)南方王朝如孫吳、陳朝以及南唐、南宋興亡的軍事形勢,又與“科氏力”即地轉(zhuǎn)偏向力有關(guān),因為“科氏力”的影響,長江右岸(南岸)沖刷、左岸(北岸)沉積,所以有利防守的臨江磯頭、逼岸山地多在右岸(南岸),而不利防守、適合駐兵的江灘多在左岸(北岸),又在沖刷與沉積的水流動力作用、兩岸邊界條件不同所導(dǎo)致的河床寬窄影響下,長江中下游河段普遍發(fā)育著江心洲,江心洲又造成分汊河道,北方軍隊“從采石渡者十之九,從京口渡者十之一”的戰(zhàn)略選擇,既與江面的寬窄有關(guān),也與這兩處的江中發(fā)育有江心洲、河道分汊、同樣不利防守有關(guān)。

        然則回到傳統(tǒng)的語境,自然的長江如何影響人文的歷史?人文的歷史又如何豐富自然的長江?姑以六朝、江蘇為時間與空間范圍,略舉三例,以見其情形的復(fù)雜與論題的重要。

        “洲數(shù)滿百,當出天子”

        先舉一個發(fā)生在湖北、而特別關(guān)涉江蘇的典型事例?!顿Y治通鑒》卷165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八月庚子:

        下詔將還建康,領(lǐng)軍將軍胡僧祐、太府卿黃羅漢、吏部尚書宗懔、御史中丞劉瑴諫曰:“建業(yè)王氣已盡,與虜正隔一江,若有不虞,悔無及也!且古老相承云:‘荊州洲數(shù)滿百,當出天子?!裰?,百數(shù)已滿,陛下龍飛,是其應(yīng)也。”上令朝臣議之。黃門侍郎周弘正、尚書右仆射王褒曰:“今百姓未見輿駕入建康,謂是列國諸王;愿陛下從四海之望?!睍r群臣多荊州人,皆曰:“弘正等東人也,志愿東下,恐非良計。”弘正面折之曰:“東人勸東,謂非良計;西人欲西,豈成長策?”上笑。又議于后堂,會者五百人,上問之曰:“吾欲還建康,諸卿以為如何?”眾莫敢先對。上曰:“勸吾去者左袒?!弊筇徽哌^半。武昌太守朱買臣言于上曰:“建康舊都,山陵所在;荊鎮(zhèn)邊疆,非王者之宅。愿陛下勿疑,以致后悔。臣家在荊州,豈不愿陛下居此?但恐是臣富貴,非陛下富貴耳!”上使術(shù)士杜景豪卜之,不吉,對上曰:“未去。”退而言曰:“此兆為鬼賊所留也?!鄙弦越档驓?,江陵全盛,意亦安之,卒從僧祐等議。

        此事的背景是:首先,梁元帝蕭繹本為湘東王、荊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刺史、都督荊雍湘等九州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他在荊州經(jīng)營了20余年,內(nèi)心自然是不愿“還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的,這樣的情形,正與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相仿佛;其次,梁朝的“建康舊都”,因為慘遭侯景叛亂的毀壞、梁武帝蕭衍被囚駕崩的影響,已經(jīng)顯得“凋殘”,似乎“王氣已盡”,況且還與定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的北齊隔著長江對峙,軍事形勢可謂危殆,于是主張定都江陵者便稱建康不宜再作都城;第三,長久以來,長江中游的楚地或荊州流傳著“洲不百,故不出王者”(劉宋·盛弘之《荊州記》)、“荊州洲數(shù)滿百,當出天子”之類的諺語或預(yù)言,按在傳統(tǒng)時代的文化語境中,這樣的諺語或預(yù)言往往被視為天意、民心的表達,擁有著今人所難以想象的“力量”。如《南史·梁本紀下·元帝紀》所述:

        江陵先有九十九洲,古老相承云:“洲滿百,當出天子。”桓玄之為荊州刺史,內(nèi)懷篡逆之心,乃遣鑿破一洲,以應(yīng)百數(shù)。隨而崩散,竟無所成。宋文帝為宜都王,在藩,一洲自立,俄而文帝纂統(tǒng)。后遇元兇之禍,此洲還沒。太清末,枝江楊之閣浦復(fù)生一洲,群公上疏稱慶,明年而帝即位。承圣末,其洲與大岸相通,惟九十九云。

        據(jù)此,東晉晚期強藩桓玄的篡逆、劉宋初年宜都王劉義隆的纂統(tǒng)以及他們的先后敗亡,竟然都與長江“荊州洲數(shù)滿百”還是“惟九十九”的交替“異變”吻合對應(yīng)。至若梁朝末年湘東王蕭繹的即位稱帝、定都江陵,既是“百數(shù)已滿,陛下龍飛”的瑞應(yīng)落實,更是“悔無及也”的重大失誤,蓋梁元帝蕭繹“意亦安之”的選擇定都江陵,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四海之望”“王者之宅”的建康;而放棄建康的結(jié)果,又誠如南宋李燾《六朝通鑒博議》卷10所云:

        建康之地,前枕大江,后倚百越,左擾泗、海,右連荊、蜀,緩急有變,左右前后迭為屏蔽,此于形勢之中,王者之居也。而元帝有如此之勢,不能居之,顧戀舊鎮(zhèn),不忍輕去,不知蜀、雍既去,楚為孤立,介居一陲,前后無援,是自閉于穴中也,欲不亡,得乎哉?

        果然,承圣三年(554)十一月,江陵為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市)的西魏、駐扎襄陽(今湖北襄陽市)的西魏附庸梁王蕭詧的聯(lián)軍所破,稱帝剛剛兩年的蕭繹被執(zhí)處死,王公大臣與十余萬百姓被虜關(guān)中。至于這場變故的影響,實在廣泛、深刻、持久,概括言之,不僅再都建康的梁朝已為平滅侯景叛亂的權(quán)臣王僧辯、陳霸先所控制,而且557年十月陳霸先就取代梁朝,建立了陳朝;不僅西晉永嘉之亂以來陸續(xù)南渡的北方僑人勢力,經(jīng)過侯景叛亂、江陵陷落的兩次沉重打擊而基本崩塌,而且代梁而立的陳朝,“同于三世紀三國時代吳國,而為完全南方色彩的朝代”(姚大中《南方的奮起》第115頁,臺灣三民書局1981年版)。又尤為悲慘的是,承圣三年十一月甲寅(555年1月10日)夜,“性愛讀書”、著述宏富、自詡“韜于文士”的梁元帝蕭繹,當江陵不守時,竟因“讀書萬卷,猶有今日”的崩潰仇怨,將從建康朝廷移來與自己積累的古今圖書14萬卷,付之一炬,盡數(shù)焚毀,釀成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然則令人感慨無限的是,部分催生或引發(fā)了上述這一系列政治、社會、文化巨變的發(fā)酵劑或?qū)Щ鹚鳎故潜緦僮匀滑F(xiàn)象的長江“灘洲發(fā)育”,這大概是習(xí)慣于“科學(xué)”思維的今人所無法理解又確實存在的“迷信”結(jié)果吧。

        “限江自?!?/h2>

        姚大中所謂陳朝“同于三世紀三國時代吳國,而為完全南方色彩的朝代”,其實體現(xiàn)于諸多方面,如孫吳皇族為吳郡富春人、陳朝皇族為吳興長城人,都屬南方土著豪族;孫吳建都建業(yè)、陳朝建都建康,建業(yè)、建康即今南京市;孫吳、陳朝的疆域雖有盈縮,但都以“北據(jù)江,南盡?!保ㄌ贫庞印锻ǖ洹ぶ菘さ湟弧罚榻蛑黧w;孫吳與陳朝的基本國策,又都是“限江自?!?;280年孫吳滅亡時,晉朝得戶52.3萬、口230萬,589年陳朝滅亡時,隋朝得戶50萬、口200萬,也頗相近。本節(jié)單說孫吳的“限江自?!保⒔宕艘砸婇L江之于六朝守國的軍事價值。

        孫吳的“限江自?!保匆越I(yè)為中心,以揚州(治建業(yè))為根本,以日益發(fā)展的南方經(jīng)濟為基礎(chǔ),以南方土著豪族與北方南遷大姓的協(xié)力為依托,憑借地理上的江山之險,層層防御,以與北方曹魏以及后來的西晉相抗衡。作為孫吳立國以后的基本國策,“限江自保”原則亦為東晉、宋、齊、梁、陳所繼承,這些王朝或守河(晉末宋初)、或守淮(東晉、宋、齊、梁)、或守江(陳),以保國祚,今日的南京也因此而屹為六朝之都。

        孫吳定立“限江自保”國策的緣由,既是孫策臨終之際對孫權(quán)的囑托,也是自身國力使然。以言孫策的囑托,《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曰:

        建安五年……(孫策)創(chuàng)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quán)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以言國力使然,東晉習(xí)鑿齒《漢晉春秋》記蜀漢建興七年(229)事曰:

        是歲,孫權(quán)稱尊號……亮曰:“權(quán)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議者咸以權(quán)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quán)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p>

        諸葛亮稱孫權(quán)“智力不侔”不必當真,“非力有余而利不取”則洵屬確論。的確,孫權(quán)的“限江自?!?,實是因其國力無法與曹魏爭雄,即便與蜀漢結(jié)盟,不時攻擾江淮之間、江漢之間,卻也北不過合肥,西不過襄陽,以攻為守,而無意于中原。

        再者,“限江自?!币彩菍O吳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的自然選擇,《六朝通鑒博議》卷2即議論道:

        曹氏父子常矜其眾,而加兵于吳矣,太祖一舉而舟焚于赤壁,魏文再臨而城遍于武昌。至廣陵之役,睹江濤洶涌,而為浮云之章,亦見其智力無所施于此矣……北之所恃者兵,而兵加南則屈,以其所長,在南不在北也。此非臆說。諸葛亮謂北方之人不習(xí)水戰(zhàn),周瑜謂舍鞍馬,仗舟楫,曹操必破。

        “永濟江流”(圖片來源:《長干里客金陵四十八景圖》)

        這就是孫吳“全據(jù)長江,形勢益張”(《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的地理優(yōu)勝,也是曹丕兵臨長江而發(fā)出的“一聲嘆息”:“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保|晉孫盛《魏氏春秋》)

        進而言之,孫吳“限江自?!钡幕緡哂质侨绾螌嵤┑哪兀壳逯x鐘英《三國疆域表》云:

        其固國江外,則以廣陵、涂中、東興、皖、尋陽、邾、夏口、江陵、西陵、建平為重鎮(zhèn),江東則以京口、建業(yè)、牛渚、柴桑、半洲、武昌、沙羨、陸口、巴丘、樂鄉(xiāng)、公安、夷道、荊門為重鎮(zhèn),夾江置守。上游要害,尤重建平。

        這是長江沿線實行要點防御的重鎮(zhèn)。又清楊晨《三國會要·兵》引北宋《太平御覽》:

        引烽火以炬,置孤山頭,皆緣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三十里。寇至則舉,一夕行萬里。孫權(quán)時,令暮舉火于西陵,鼓三竟,達吳郡、長沙。

        這是長江防線遍置烽火臺的情形。又在兵制方面,陶元珍《三國吳兵考》(《燕京學(xué)報》第13期,1933年)指出:

        吳濱江立國,處處受敵,若防守不周,則覆亡可待,故萃中央兵于建業(yè),而分戍諸將兵于各鎮(zhèn)。又若諸兵人土不習(xí),守心不固,則有潰散之虞,故采最足維系兵心之世兵制。

        當然,僅此還不足以保障孫吳長江防線的安全無虞,還需要守在江北,即在江淮之間、江漢之間建立前沿防線,以為緩沖地帶;又需要結(jié)盟蜀漢,“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三國志·蜀書·鄧芝傳》),以聯(lián)合抗衡曹魏。

        然則奠都建業(yè)、“限江自保”的孫吳,以及同樣奠都建業(yè)、“限江自?!钡年惓?,終究未能逃脫亡國的命運,只是問題的癥結(jié)并不在“我所以設(shè)險而御寇,正以長江耳”(《晉書·陶侃傳》)的地理形勢,而實在人為的不臧,南宋周應(yīng)合《景定建康志》卷38《武衛(wèi)志》即言:“自吳以來,立國江南者,莫不恃江以為固,江又恃人以為固。人善謀而武事修,則江為我之江,否則與敵共耳。”如西晉之滅吳,末主孫皓檢討:“不守者,非糧不足,非城不固,兵將背戰(zhàn)耳。兵之背戰(zhàn),豈怨兵邪?孤之罪也……天匪亡吳,孤所招也”(西晉虞溥《江表傳》);又隋之滅陳,“朝廷百官人各有心,四方萬里民各有意,是以萬里長江守之者無人,隋人取之如拾草芥。”(《六朝通鑒博議》卷10)孫皓還曾借助千尋鐵鎖、暗置鐵錐,謀求阻扼西晉水師;后主陳叔寶則自信“王氣在此……彼何為者邪……奏伎、縱酒、賦詩不輟”(《資治通鑒》卷176長城公禎明二年),幾乎靜待隋軍的來臨。地丑德齊抑或地齊德丑,本非一言可弊,而守國所恃,也本在德而不盡在于險。“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誠哉劉禹錫《金陵懷古》的歷史鑒戒。

        中國歷史留給今人的鑒戒,又在“不以成敗論英雄”。即以孫吳的“限江自?!眮碚f,若從212年孫權(quán)改秣陵為建業(yè)算起,到280年孫皓亡國,就維持了孫吳近70年的國祚,這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事功業(yè)績:首先,孫吳提升了南中國的政治地位。經(jīng)過孫吳一朝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交通開辟、政區(qū)設(shè)置、民族融合、文化進步,南中國進入了中國歷史的主舞臺,并引領(lǐng)了以后中原有難、避難江南、華夏文明薪火相傳的總體趨勢,比如東晉、南朝、南唐都是如此。其次,提升了作為“陽城”的南京的政治地位。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開始于孫吳,也就是說,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國南方最重要的古都南京的政治地位,奠基于孫吳。再次,提升了作為“陰城”的鐘山的文化地位。孫權(quán)是埋骨鐘山的第一位皇帝,孫權(quán)、朱元璋、孫中山又共同凝聚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鐘山最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南京長江五馬渡風(fēng)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wǎng))

        “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在南京2500年的城市史中,孫吳首都建業(yè),東晉再都建康。如果說孫吳“限江自保”、首都建業(yè)的意義與影響,如上所述,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與經(jīng)濟方面,那么東晉“衣冠南渡”、再都建康的意義與影響,就特別彰顯于民族與文明兩方面了。唯茲題甚大,不妨就以南京幕府山前、長江南岸的五馬渡為例,稍作說明。

        五馬渡,今為南京幕燕濱江風(fēng)貌帶的一處景點。建有五馬渡碼頭,開行“長江傳奇”號游輪;辟有五馬渡廣場,塑有一龍四馬的鑄銅群雕?!拔羼R渡”的得名,《讀史方輿紀要》卷20“幕府山”條云:“晉元帝渡江,王導(dǎo)開幕府于此,因名。北濱大江,有五馬渡,元帝初與彭城等五王渡江至此也。”雖然王導(dǎo)開幕府于此、因名幕府山的舊說,已為20世紀70年代考古發(fā)現(xiàn)孫吳磚刻地劵上的“莫府山”地名所破,但幕府山、五馬渡與王導(dǎo)、司馬睿(晉元帝)的密切關(guān)系,仍然不必質(zhì)疑。

        此不必質(zhì)疑的密切關(guān)系,考諸《晉書·元帝紀》的記載:

        始秦時望氣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氣”……及孫權(quán)之稱號,自謂當之。孫盛以為始皇逮于孫氏四百三十七載,考其歷數(shù),猶為未及;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應(yīng)在于此矣……及吳之亡,王濬實先至建鄴,而皓之降款,遠歸璽于瑯邪。天意人事,又符中興之兆。太安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奔坝兰沃校瑲q、鎮(zhèn)、熒惑、太白聚斗、牛之間,識者以為吳越之地當興王者。是歲,王室淪覆,帝與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而帝竟登大位焉。

        與上引記載相關(guān)的史實是,當建都洛陽的西晉王朝陷入“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危局時,永嘉元年(307)九月,西晉瑯邪王司馬睿在瑯邪世族王導(dǎo)的輔佐下,渡過長江,來到建鄴即今南京,再造晉朝(史稱“東晉”),是為“中興”之主。這樣的情形,又正如北宋康王趙構(gòu)之再造宋朝(史稱“南宋”)、同為“中興”之主。按照南京地方史志的記載,其時司馬睿、王導(dǎo)等人的過江上岸之處,就在幕府山北麓江邊、后人稱作“五馬渡”的地方?!拔羼R浮渡江”中的“五馬”,指西晉司馬氏皇族的瑯邪王司馬睿、西陽王司馬羕、汝南王司馬祐、南頓王司馬宗、彭城王司馬纮;“一馬化為龍”中的“龍”,則是接受孫吳末主孫皓投降的瑯邪王司馬伷的孫子、317年建元、318年稱帝的晉元帝司馬睿。

        然則南京長江岸邊的“五馬渡”,可謂開啟了歷時百余年的東晉王朝,以及遞嬗相承、接續(xù)其后的宋、齊、梁、陳四朝。而應(yīng)驗“金陵有天子氣”“又符中興之兆”“竟登大位”的司馬睿,梁人張纘《南征賦》頌其功德道:

        啟中興之英主,宣十世而重光。觀其內(nèi)招人望,外攘干紀;草創(chuàng)江南,締構(gòu)基址。豈徒能布其德,主晉有祀,《云漢》作詩,《斯干》見美而已哉!乃得正朔相承,于茲四代;多歷年所,二百余載。割疆埸于華戎,拯生靈于宇內(nèi);不被發(fā)而左衽,繄明德其是賚。

        至于這種“正朔相承”的意義,不僅使“華夏”的東晉南朝在與“五胡”的十六國北朝的南北對峙中占有文化優(yōu)勢,這種文化優(yōu)勢又部分地彌補了東晉南朝的軍事劣勢,所以南宋李燾在《六朝通鑒博議》卷1中感慨:

        若夫東晉、宋、齊、梁、陳之君,雖居江南,中國也;五胡、元魏,雖處神州,夷狄也,其事又與孫、曹不同。故五胡之盛無如苻堅,其臣之賢則有王猛;元魏之強無如佛貍,其臣之賢則有崔浩。王猛丁寧垂死之言,以江南正朔相承,勸苻堅不宜圖晉;崔浩指南方為衣冠所在,歷事兩朝,常不愿南伐。苻堅違王猛之戒,故有淝水之奔;佛貍忽崔浩之謀,故有盱眙之辱。雖江南之險,兵不可攻,而天意佑華,亦不可以厚誣其實。

        反之,可以設(shè)想,若無司馬睿、王導(dǎo)君臣的“草創(chuàng)江南,締構(gòu)基址”,相對落后、野蠻且具強大破壞力的“五胡”軍隊,跨過淮河,越過長江,迅速南下,掃定海宇,則基礎(chǔ)于農(nóng)耕經(jīng)濟、儒家傳統(tǒng)的華夏文明,無疑會遭遇難以想象的空前劫難。又正是由于東晉南朝的守淮、守漢尤其是守江,并且堅持了足夠長的時間,才使先進的華夏文明在南方得以保存與延續(xù)、發(fā)展與豐富。所以史學(xué)大師陳寅恪評價王導(dǎo):“王導(dǎo)之籠絡(luò)江東士族,統(tǒng)一內(nèi)部,結(jié)合南人北人兩種實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獨立,文化因得以續(xù)延,不謂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論也”(《述東晉王導(dǎo)之功業(yè)》,《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1956年第1期),所以我定位南京:“南京是進取而非偏安的南方正統(tǒng)之都,是具象與意象皆呈現(xiàn)出興衰起伏特點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時空中尤其堅韌而偉大的一座城市”(《華夏正統(tǒng)與城市興衰:古都南京的歷史特質(zhì)》,《南京社會科學(xué)》2013年第12期);進而言之,長江護佑的薪火相傳的南方華夏文明,還給北方“五胡”的“漢化”或“本土化”的演進,提供了鮮活的“樣本”、完整的“模范”,其結(jié)果,便是南與北交融、胡與漢融鑄而成的輝煌燦爛的隋唐文明,特別是其中的精英文化。

        “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因為所系的民族命運、文明傳承如此之重,所以明清時代各種版本的“金陵勝景”中,總有指代五馬渡的“化龍麗地”的位置,恒久寫照著這段非同凡響的歷史;又猶記2021年4月16日,我建議幕府山風(fēng)景區(qū)命名晉元路、茂弘亭、懷德亭等地名,即意在與山下、江邊的五馬渡相呼應(yīng),蓋司馬睿(晉元帝)、王導(dǎo)(字茂弘)延續(xù)漢族王朝、傳承華夏文明的豐功大德,值得我們永遠緬懷。

        六朝已經(jīng)遠去,長江萬古奔流。清人鄭燮有《六朝》詩:“一國興來一國亡,六朝興廢太匆忙。南人愛說長江水,此水從來不得長?!卑鍢蛳壬倪@首詩,以淺白的語句,寫出了歷史對于六朝的冷酷,其間還蘊涵著南人的一種無奈的情結(jié):氣承長江之勢、地擁虎踞龍盤的六朝,為什么興廢如此匆忙?其實,“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長江護佑的六朝以及六朝都城建業(yè)、建康,雖是一時的軍事上的被征服者,卻是最后的文化上的征服者,這既為革命導(dǎo)師馬克思的經(jīng)典論斷提供了中國歷史的例證:“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恒的歷史規(guī)律”(《不列顛在印度統(tǒng)治的未來結(jié)果》),也是我為六朝博物館“回望六朝”展陳所撰“前言”中表達的堅定信念:“西哲有云:‘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我們回望六朝,感悟歷史,也可以說:‘偉大屬于羅馬,光榮屬于南京!’羅馬的偉大,在于軍事的征服;南京的光榮,則在文化的傳承,在于六朝時代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然則六朝以及六朝都城這樣的“光榮”,又離不開滔滔長江的忠誠守護,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光榮屬于六朝,偉大屬于長江!

        猜你喜歡
        孫吳五馬長江
        北宋·五馬圖
        視野(2025年3期)2025-03-05 00:00:00
        宋 李公麟 五馬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2期)2023-07-17 09:29:56
        李公麟《五馬圖》首度公開亮相
        木 雕
        炎黃地理(2022年2期)2022-03-19 00:56:28
        長江之頭
        青年歌聲(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28
        騎風(fēng)火輪的跑片員(短篇小說)
        長江之歌(外二首)
        天津詩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0
        長江圖(外二首)
        天津詩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05
        孫吳“赤烏改元”考論
        論三國時期孫吳政權(quán)的長江防御體系
        黑龍江史志(2014年9期)2014-11-25 16:51:28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夜夜高潮夜夜爽免费观看|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女性女同性aⅴ免费观女性恋|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亚欧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欧洲美女黑人粗性暴交视频|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精品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熟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国产午夜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人妻熟女男人的天堂| 精品国产av色一区二区深夜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东京热|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址| 边添小泬边狠狠躁视频| 亚洲欧洲偷自拍图片区|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区免|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小说| 在线天堂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了| 欧美多人片高潮野外做片黑人 |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99国产小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日韩a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美女用丝袜脚玩我下面| 国产国拍精品av在线观看按摩 | 91超精品碰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