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翊翔 張永賓 劉義坡 吳萬里
(石家莊市動物園 河北 石家莊 050200)
兔球蟲病是由艾美耳屬的多種球蟲寄生于的兔小腸或膽管內引起的。目前我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7 種艾美耳球蟲可以寄生于兔的小腸和膽管,本病可感染各年齡段的塔兔,其中1 ~2 月齡的幼兔尤為易感,且病死率高,成年塔兔感染后癥狀輕微,但腸道帶蟲經(jīng)糞便傳播,成為重要傳染源。石家莊市動物園在兒童動物園區(qū)飼養(yǎng)40 余只塔兔供游客近距離觀賞游玩,球蟲病的感染導致大量幼兔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甚至死亡,極大的影響展覽效果。本文將圍繞兔球蟲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典型的病理變化進行診斷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供各位同行借鑒參考。
石家莊市動物園飼養(yǎng)塔兔50 余只,其中公兔10只、母兔30 只、仔兔10 余只。2021 年3 月中旬,連續(xù)4 ~5 d 陰雨過后,大部分仔兔陸續(xù)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瀉,精神狀態(tài)萎靡不振,采食量下降,個別兔食欲廢絕,陸續(xù)死亡4 ~5 只。發(fā)病率85%,死亡率45%。經(jīng)查看,仔兔獸舍內墊草潮濕,部分地面有糞尿堆積。
發(fā)病兔群中1 ~2 月齡的幼兔尤為嚴重,患病塔兔精神沉郁,不愿運動。腹部略顯膨脹,頻繁擺出排便姿勢,排出的稀便中偶見帶血絲的脫落腸黏膜。眼窩下陷,脫水,個別患兔黏膜黃染,體型消瘦,背毛凌亂無光澤。部分患兔突然倒地,四肢強制性顫動,角弓反張,迅速死亡。
對死亡病兔進行剖檢發(fā)現(xiàn),患病塔兔多為十二指腸、空腸等小腸段出現(xiàn)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十二指腸及空腸血管充血,腸壁增厚,腸黏膜層有不同程度出血點,嚴重的壞死脫落。剖開腸管可見小腸內壁有小而硬的白色結節(jié)和少許化膿性壞死病灶,腸腔內充滿氣體和紅色黏液。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肝臟輕微腫大,質地偏硬,表面有米粒樣黃白色小結節(jié)。膽囊內膽汁濃稠,膽管周圍有結締組織增生,腹腔內有少量積液。
根據(jù)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結果可作出初步診斷,進一步確診需進行糞便和腸道內容物的實驗室診斷。取約火柴頭大小的病兔糞便及少量的腸內容物,置于試管內,用飽和鹽水漂浮法,加約10 ml 飽和鹽水,攪拌混勻,用0.03 mm 和0.15 mm 的銅篩過濾掉糞渣,靜置約10 min 后,用滴管取上清液滴于載玻片中央,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檢查,可見大量橢圓形球蟲卵囊,確診為兔球蟲病。
遵循“養(yǎng)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則[1],提高有效的防控能力,加強飼養(yǎng)管理,防控措施責任落實到位。
5.1 百球清(托曲珠利混懸液)每1 L 水中加入25 mg,混合飲用,連用3 d。
5.2 磺胺二甲基嘧啶(SM2)按0.1%飲水,連用3 d。
5.3 對兔舍進行徹底消毒清理,確保通風,地面保持干燥。
5.4 確保每3 d 更換1 次墊草,食盆、水槽每日用0.5%過氧乙酸消毒。
5.5 每3 個月在飲水中添加預防球蟲藥物,連用3 d。
6.1 改善兔舍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可以有效降低球蟲的感染機會。改善塔兔的飲水設施,使兔舍長期保持清潔干燥,及時打掃尿液糞便,勤更換墊草。可在飲水中添加復合維生素,有效提高兔群的免疫力,增強抵抗球蟲的能力。
6.2 盡早診斷,科學用藥,提升治療效果。疾病發(fā)生后,梳理典型癥狀,通過剖檢和實驗室檢驗,盡早進行診斷,為后期的治療節(jié)省寶貴時間??茖W合理選擇抗球蟲藥,同時注意控制和積極治療球蟲感染后容易引起的并發(fā)癥,必要時可聯(lián)合用藥。在治療過程中輔助添加多維電解質,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提高治愈率。
6.3 定期復查糞便寄生蟲。每3 個月隨機檢測糞便中的寄生蟲,建立有效的監(jiān)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