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萬歷后期黨爭視域下丁巳京察探析

        2023-03-28 11:42:01吳思源李德新
        理論觀察 2023年11期
        關(guān)鍵詞:黨爭

        吳思源 李德新

        摘 要:“京察”是明代定期考核兩京官員的一項政治制度。在萬歷后期,“京察”制度逐漸轉(zhuǎn)化為政治爭斗、黨派互訐,打壓異己之工具,“丁巳京察”作為萬歷后期最后一次京察,黨派斗爭更是異常之激烈,齊、浙、楚三黨,在內(nèi)閣首輔的奧援下,通過“京察”獲得更多的部院領(lǐng)導(dǎo)權(quán),并通過左右廷臣言論,以達到對敵對黨派削弱目的。“丁巳京察”后,齊、浙、楚三黨在萬歷后期,全面掌握朝政和部院大臣的任免權(quán),萬歷后期的疆圉重臣、邊防大帥皆起于“丁巳京察”后,直接影響和破壞了邊疆軍事。

        關(guān)鍵詞:萬歷后期;黨爭;丁巳京察

        中圖分類號:K24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11 — 0119 — 07

        “京察”是明代定期考核官員的一項政治制度,“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歲,四品以上自陳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別致仕、降調(diào)、閑住為民者有差,具冊奏請,謂之京察。”[1]1723京察因官員品級不同,考察方式亦有所不同,對四品及以上在京官員及在外巡撫等官,由其上疏自陳功過,由皇帝定奪。對五品及以下兩京官,由部院堂官及科道官員堂審后進行黜陟,“夫大計者,計其功能而去留之也。有功者留,無問崇卑;有能者留,無問遠近?!保?]408但到了萬歷朝,“汰不職、警有位”的京察卻逐漸演變?yōu)辄h爭工具。特別是丁巳京察,是各黨派角力之焦點,決定著萬歷朝黨派間斗爭之勝負,亦是影響晚明政局演變的關(guān)鍵性節(jié)點。從現(xiàn)有研究來看,對丁巳京察在晚明政局演變過程中的關(guān)鍵性作用認識還并不十分充分。①因此,本文擬通過梳理萬歷朝京察演變?yōu)辄h爭工具的歷史進程,以丁巳京察為中心,揭示其對晚明政局的影響。

        一、從京察看萬歷黨爭基本脈絡(luò)

        萬歷年間,由于神宗長期不事朝政,致使黨派紛爭愈演愈烈?!埃ㄉ褡冢╆烫幧顚m,綱紀廢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權(quán)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jié)之士為仇讎,門戶紛然角立。”[1]294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神宗親政不久便怠政,從免朝、免講,到奏疏留中不發(fā),致使朝政無法正常運作,加之其性剛愎孤僻,不愿為大臣所挾制,不聽勸諫,疑慮重重,致使群臣水火相爭,互相報復(fù)決裂,形成了激烈的門戶之爭,在此過程中,京察逐漸成為黨爭的工具。

        (一)癸巳京察

        癸巳京察于萬歷二十一年二月初一舉行,月末

        完成。負責此次京察的是吏部尚書孫鑨、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世達,以及吏部考功司郎中趙南星等人。孫鑨等人力求此次京察嚴謹公正,不分親疏,盡黜奸邪。但在進行中卻遇阻礙,“二三宵小輩,為相君力者,皆借條陳侵吏部,欲以決隙致潰。公屹不為動,三公既不得見,公其必不可免者,乃托人求免,公皆佯應(yīng)之,其他縉紳所指目,八狗三羊之類尚多,如稍不密,則此輩蜂起而嘩扣矣。此時惟李慜肅公,僉都王公汝訓(xùn)與公同心,吏科給事中及河南道二人會同考察者,皆不得盡知也。及榜出,政府既盡喪其私人,臺省又以不得與聞,交恨之?!保?]403因?qū)O鑨等人,堅持獨立的考察權(quán),此次京察結(jié)果未知會內(nèi)閣,致使內(nèi)閣與科道均對其不滿,閣臣便借機打擊部臣,而科道亦借此拾遺吏部稽勛司員外郎虞淳熙等人,刑科給事中亦借機彈劾吏部專黨結(jié)權(quán)。對于廷臣間的互訐,神宗遂降旨,嚴懲吏部,“明是吏部專權(quán),堂上官罰俸二個月,該司郎中降三級調(diào)外任,虞淳熙等都著革職閑住。劉道隆既論劾,如何含糊不指名?也罰俸二個月?!保?]1090吏部尚書孫鑨等經(jīng)管本次京察之臣,多遭斥逐?!敖裰T臣罷黜,中外群言,不曰輔臣欲除不附己,則曰近侍不利用正人?!保?]4972-4973顯然在癸巳京察中,閣部之間政爭激烈。吏部考功司郎中趙南星亦言:“內(nèi)察之典,六年一舉,君子疾邪,小人抱怨,皆于此時。以言者之意,就當俎者之意,如詩之斷章,各取所求,無所不有?!保?]667門戶之爭遂從癸巳京察開始。

        (二)乙巳京察

        癸巳京察后,閣部之間的政爭,已經(jīng)逐漸擴大為黨派間的互持,本應(yīng)為考察京官之大典,自癸巳京察后,卻往往演變?yōu)殚T戶互訐之局面。乙巳京察于萬歷三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舉行,三月完成。此次京察的主察者是都御史溫純和吏部主事楊時喬,而角力的對象則是內(nèi)閣首輔沈一貫和其黨羽。楊時喬非沈一貫所喜,而溫存曾糾劾過沈一貫的心腹,因此二人與時任首輔的沈一貫,皆有矛盾在先。在乙巳京察中,沈一貫的心腹盡被罷黜,“計典上,錢夢皋、張似渠等官皆被黜,皆歸四明之門者。”[7]661沈一貫因此憤恨,“四明大怒,假中旨格弗下,反留用錢夢皋等。”[7]661至此,京察留中之例遂開,京察制度的公正權(quán)威遭到破壞,南北臺省相顧莫敢發(fā)。對于此次京察之結(jié)果,神宗下詔諭:“朕覽今察各官,本內(nèi)不稱職的甚煩,豈皆不肖?內(nèi)必有徇私之弊,因忿恙以泄之者有之,因結(jié)黨而去之者有之,欲樹權(quán)以挾人者有之,欲立威以制人者有之。不然,何乃至此,朕不能無疑。且大察朝廷之公典,非以公濟私之案牘,大臣當尊君體國為要,以詳慎休咎為美,今次已有旨了,爾大臣務(wù)去成心,同寅協(xié)公,共濟時艱,以成平明之治?!保?]662神宗認為其中必有徇私之弊,要求各大臣,要去彼此間的成見,同心協(xié)力,并將被察諸臣,先行留用。而被留用的錢夢皋等官,便借機再次開展對主察者的攻訐,致使溫純致仕。被察官員留用不去,主察官員卻因此被罷斥,激起了朝中正直官員的不滿,此次京察的主察官員楊時喬亦感嘆曰:“主察者逐,爭察者亦竄矣,尚可靦顏居此乎?”[1]5908乙巳京察最終導(dǎo)致首輔沈一貫致仕,就其結(jié)果對于雙方而言,可謂兩敗俱傷,就京察而言,其由之前的閣部之爭,逐步演變?yōu)辄h派之爭。

        (三)辛亥京察

        乙巳京察后,朝臣由地域之分,結(jié)黨營私,相當嚴重,其黨派名稱多且雜。沈一貫的黨羽逐步分化為以地域區(qū)分的宣、昆、齊、楚、浙等黨,與之對立的則是秦黨與東林?!芭e國分為二黨,曰西北,曰東朝,其事東林也,曰崑曰宣,其實南也?!保?]378由于門戶之見日深,甚至引起朝政紛爭,朝臣遇事不論是非,只論黨同伐異,閣部之爭逐漸演變?yōu)辄h派之爭?!皶r門戶之說盛興,但問趨向異同,不問事理曲直?!保?]567諸黨與東林黨圍繞李三才入閣問題進行了激烈的斗爭。李三才因抑制礦監(jiān)稅使有功,“時陳增在淮尤無狀,三才力與之榰柱,三才家在北畿,不乏奧援,牢籠駕馭,權(quán)譎縱橫,神廟用其言撤增,東南得安枕而功高望重,頗見汰色,時議欲以外僚直內(nèi)閣,如祖宗故事,意在推戴。”[7]743群臣商議將其拔擢入內(nèi)閣。在東林書院講學(xué)的顧憲成也向內(nèi)閣薦舉李三才,卻遭浙黨攻擊,李三才一同受到牽連。從此“南北黨論不可復(fù)解,而門戶之禍,移之國家矣?!保?]743

        辛亥京察于萬歷三十九年三月初二開始,七月完成。負責此次京察的是吏部尚書孫丕揚,都察院副都御史許弘綱以及吏部考功司郎中王宗賢等人,而負責主察的孫丕揚為陜西人,視為秦黨,因其與東林黨政見相同,遂被五黨人敵對。宣黨領(lǐng)袖湯賓尹與門人王紹徽因結(jié)時任吏部侍郎的秦人王圖不成,便指使御史金明時誣陷王圖與王國兩兄弟,于是各方勢力交錯其中,進行激烈斗爭。最終在東林與秦黨的攻訐下,浙黨與宣黨成員多數(shù)被察,“鐘兆斗、劉國縉等俱浮躁,姚文蔚不及,顧天峻、康丕揚等俱不謹?!保?0]1820湯賓尹以不謹被察,王紹徽以年例出外,于是秦黨與東林大勝?!扒厝藥诐M九列,而江南之講學(xué)者,遙相應(yīng)和?!保?]749圍繞著此結(jié)果,諸黨人群情憤憤。刑部主事秦聚奎疏曰:“今天下大勢,惟有秦人而已,更無皇上也。今天下群情,惟有趨復(fù)秦人而已,不知有皇上也。祖宗二百年來考察之大典,本憑以斥幽也,而秦人假借之以發(fā)舒私憤?!保?]9059其認為本次京察結(jié)果只是秦黨對于敵對黨派的私憤,并不公平。

        廷臣通過京察,互相打擊報復(fù)?!耙烧撸湟皇轮?,一人之非,或至混詆林泉講學(xué)之人,則人心不服。護者,因人摘其一事之失,一人之非,或至概訾論者。偽學(xué)之禁,則人心亦不服?!保?]746從“癸巳京察”的閣部之爭,到“乙巳京察”“辛亥京察”逐漸演變?yōu)闁|林黨與反東林之間的黨派之爭。至“丁巳京察”后,“齊”“浙”“楚”三黨大獲全勝,東林黨人一掃而空,黨局終成。

        二、丁巳京察始末

        辛亥京察后,宣黨、昆黨遭受打擊,科道言官依據(jù)籍貫不同,又形成了以亓詩教、韓浚為首的齊黨;以官應(yīng)震、吳亮嗣為首的楚黨;以姚宗文、劉廷元為首的浙黨?!笆菚r言路持權(quán),齊、楚、浙三黨尤橫,大僚進退,惟其喜怒?!保?]5824三黨人權(quán)勢漸盛,進而得以擺布廷臣,排除異己,不附者即群起而彈劾,托故挑釁。在丁巳京察中大肆清洗東林人士,最終與其意見相左之人,多數(shù)罷黜殆盡,“昭代之黨禍極于萬歷丁巳?!保?1]369

        (一)京察概況

        丁巳京察于萬歷四十五年三月初八舉行,五月完成,“部院主持于上,吏科、河南道、考功司協(xié)贊于下?!保?2]210由吏部、都察院主持,并由各衙門配合,都察院和吏科負責察前的咨訪和察后的糾劾拾遺。具體由“鄭繼之主之,徐紹吉、韓浚佐之,而所處皆東林也”[13]689。鄭繼之時任吏部尚書,年逾八十,遇事即聽從于楚黨,“鄭繼之楚人也,時楚方與浙、齊合,故掖縣去,而特擁戴鄭繼其位,鄭之烈焰較掖縣更為甚矣。”[7]768李志時任刑部尚書,有浙黨支持;此外還有考功司郎中趙士諤、吏科給事中徐紹吉依附楚黨;河南道御史韓浚為齊黨。所選主察官員,均帶有鮮明的黨派特征。丁巳京察由亓詩教、劉廷元居間把持,一手握定,當時葉向高致仕,李三才削籍,正人君子被逐,如風(fēng)掃殘云。

        (二)京察結(jié)果

        丁巳京察于三月八日進行堂審,同時四品及以上在京堂官與在外巡撫上自陳疏。三月十三日,吏科給事中徐紹吉、韓浚等開始拾遺諸官,四月六日后,陸續(xù)下發(fā)拾遺奏疏,五月十一日,全部官員的拾遺奏疏下發(fā)完畢,京察到此完成。本次京察結(jié)果及人員名

        單、大臣糾劾拾遺名單,以表格方式匯總①,如下表:

        本次京察堂審部分共計考察官員22人,其中涉及的東林黨人員18人,清流3人,宣黨1人。東林黨18人中,12人察以不謹,如張國儒因維護東林王元翰;麻熺因疏劾湯賓尹、熊廷弼;史記事因依附王元翰、李三才;辛亥京察時揭發(fā)昆黨、宣黨的禮部主事丁元薦,原已家居,這時又以“不謹”削籍。3人察以浮躁,如史學(xué)遷因勘查楚宗案,以及依附王元翰、李三才。才力不及亦有3人,荊養(yǎng)喬因疏劾熊廷弼;彭端吾因疏劾朱賡,疏救李三才;潘之祥因疏劾熊廷弼,維護李三才、顧向成遂受東林敵對派報復(fù)。清流3人,彭惟成以不謹被察,在政見上雖與東林相左,但亦疏劾過浙黨,與諸黨派皆相悖;李胤昌、茅瑞徵以浮躁被察,二人皆在詩詞創(chuàng)作上有所成就,為人耿直,不貪名利,遂遭排擠。宣黨1人,邵景堯作為湯賓尹門生,因湯賓尹曾為宣黨領(lǐng)袖,身為其門生的邵景堯在京察中遂遭受三黨排擠。從表中可知,在堂審部分約八成的東林黨官員在丁巳京察中被懲處,可見此次京察三黨人對于東林黨之報復(fù)。

        本次京察拾遺部分官員共計22①人,東林黨10人,秦黨2人,清流9人,宣黨1人。東林黨10人中,李時華與陳薦兩人,因其二人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潔己奉公,加之年歲較大,遂致仕。鮑應(yīng)鰲亦因議事持正不阿,被視作東林黨人而遭陷害。王子寀因揭發(fā)“挺擊案”內(nèi)幕,不僅得罪于神宗,更得罪了當時負責此案的三黨人士,因此在京察中成為罷黜對象。翁正春、朱國禎、孫慎行三人照舊調(diào)理,遠離朝堂;魏養(yǎng)蒙、曹于汴未被處分。但曹于汴因彈劾中官,攻訐浙人,辛亥京察時協(xié)助孫丕揚,罷去湯賓尹、劉國縉、王紹徽、喬慶甲等人,在察后遂受東林敵對派報復(fù)。秦黨2人,王圖因在辛亥京察得罪諸黨,被冠帶閑住。唯獨東林色彩不太濃厚的孫瑋被留用。而清流多達9人,除劉敏寬因年歲較大而致仕,其余大部分未被處分或只是調(diào)南京用,遠離政治中心,并未受到嚴重處分。宣黨1人,亦未受處分??梢娫谑斑z的官員中,受到打擊最大的還是東林黨官員,多數(shù)官員因此結(jié)束政治生涯。

        丁巳京察后,“齊”“浙”“楚”三黨聯(lián)合,東林黨與秦黨被逐殆盡。關(guān)于此次京察結(jié)果,夏允彝言:

        “至丁巳京察,不平彌甚,竟無一人起而爭者,則在朝清流,已驅(qū)逐盡矣?!保?4]539天啟朝御史蔣允儀追論丁巳京察時言:“凡抗論建藩,催請之國,保護先帝,有功國本者,靡不痛加催抑;必欲敗其名,錮其身,盡其倫類而后快?!保?]6135當時齊、浙、楚三黨皆反東林,表面看似聯(lián)系甚密,實際黨派彼此間亦存在猜忌?!叭h諸魁交甚密,后齊與浙漸相貳。布衣汪文言者,素游黃正賓、于玉立之門,習(xí)知黨人本末。后玉立遣之入都,益悉諸黨人所為,策之曰:“浙人者,主兵也,齊、楚則應(yīng)兵。成功之后,主欲逐客矣,然柄素在客,未易逐,此可搆也?!彼於喾皆O(shè)奇間之,諸人果相疑。”[1]6163齊黨的領(lǐng)袖亓詩教,“齊、浙、楚三黨鼎立,務(wù)搏擊清流。齊人亓詩教,從哲門生,勢尤張?!保?]5160-5761不僅是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的門生,還是吏部尚書趙煥鄉(xiāng)人,故齊黨勢尤甚。“詩教把持朝局,為諸黨人魁。武進鄒之麟者,浙人黨也。先坐事謫上林典簿,至是為工部主事,附詩教、浚。求吏部不得,大恨,反攻之,并詆從哲。”[1]6163浙黨鄒之麟,因欲入吏部任官不得,遂轉(zhuǎn)恨齊黨,并言:“齊人張鳳翔為文選,必以年例斥宗文、廷元。于是齊、浙之黨大離?!保?]6163姚宗文、劉廷元皆為浙黨主要成員,于是齊、浙兩黨漸行漸遠。

        三、丁巳京察對晚明政局之影響

        葉向高對門戶互訐,曾感慨曰:“年來士大夫議論異同,各分門戶,甲乙互爭,邪正俱混,株連蔓引,無有紀極,雖以至公至平之心處之,未易消弭,以故大臣之自好者,多思引避,而不欲以其身,與于甘陵朔雒之禍,人才且盡,邦國將空?!保?]9268至萬歷末年,廷臣自立門戶,相互競逐的情形,日益嚴重。黨爭之劇烈,甚至有臣僚,亟思引避,不欲置身于黨派的紛爭之中,這樣的情況,已經(jīng)嚴重地影響朝政的運作。

        (一)加劇朝臣傾軋

        “晚明的黨爭開始于張居正去世之后,由于其對言官壓制過甚,政府的意見取代了輿論,稍有不滿,就受到責罰。待到神宗親政,受迫害者紛紛復(fù)官,于是被壓抑已久的情緒爆發(fā)出來。主持朝政者對此仍以壓抑之為政策,但已時過境遷、無法制止了。他們評議朝政,指斥當權(quán),形成一種力量和風(fēng)氣?!保?5]798于是,當時言路大開,攻訐時政,蔚為成風(fēng),黨論遂興。隨著黨論之風(fēng)盛行,每逢京察遂成為黨論的焦點,便逐漸形成了門戶之爭。癸巳京察以后,遭斥逐的廷臣在野構(gòu)成一股攻訐時政的氣力。而各種黨派名稱也隨之出現(xiàn),如:“東林黨”“浙黨”

        “楚黨”“齊黨”等。而黨派的呈現(xiàn),常常使廷臣互為水火,彼此報復(fù)。

        從閣部之爭、閣臣之爭、到東林與反東林之爭,皆是借京察打擊敵對,排除異己。直至丁巳京察,夏允彝言:“余師張華延登總憲,固齊人,與韓浚輩至戚。然嘗謂余曰:當丁巳察典,韓浚嘗問以何如對?以必翻。韓詢其故。張曰:王之寀題目甚正,何為重處之。韓驚愕半日不語。嗟乎!我?guī)熆芍^不阿矣。世皆謂吾師元詩教、韓浚之友,而持論平恕,每怪諸公之太甚。然世于吾師,必曰此攻東林者也;于吾友,必曰此東林也。物而不化,不亦誤乎?”[14]539可見在當時的廷臣中,分裂十分嚴重,只因黨派而對立,全無廷臣間友誼,無心朝政,只為己方黨派而攻擊敵對勢力,經(jīng)過這次京察,黨派之間斗爭已毫無遮掩,“東林”與“反東林”雙方已然水火不相容。

        丁巳京察后,黨局終成,清流被一掃而空。對此吳應(yīng)箕言:“故己亥尚矣。乙巳則宋之熙寧、元豐也,邪正互立,而邪不勝正。辛亥則元祐、紹圣之交,君子日退、小人日進,而正不勝邪矣。丁巳則宋之元符,廷無君子之蹤,而家蒙黨錮之禍,徽、欽覆輒,恐不旋踵矣?!保?]372

        (二)政局日益混亂

        京察本是選拔和考核人才的制度,只因各黨人士企圖以此來消除異己,不顧朝政,沉溺黨派斗爭,致使官員考選停滯。在京察之后,導(dǎo)致大批官員降謫、離職,官員缺失導(dǎo)致國家政務(wù)運轉(zhuǎn)雍滯,政局日益混亂。

        丁巳京察后,言路逐漸成為影響官場的政治力量。因言官之間頻繁的疏劾、攻訐,致使神宗厭惡言官,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對于各科道官的缺官不補。萬歷四十五年四月,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疏奏神宗,懇乞遞補官員:“皇上敕令部院舉六年京察,式序在位,黜陟幽明,澄汰之典亦既嚴且肅矣,惟是倖位者去,則賢俊當庸,懸缺既多,則銓補宜亟?;噬显囁?,見在大僚幾人?科道幾人?今一時休致改調(diào)請告者幾人?例升及降謫以去者又幾人?在平時已落落如晨星,在今日殆寥寥幾空國矣。而此番京察,其推升與降調(diào)者又將二十人矣,科臣見在不過十員,而道臣則只有五、六員矣。按差無人可題,年差無人可換,東馳西鶩,左枝右梧。此何等時也?而候命諸人,方且坐守經(jīng)年,以日為歲,棲遲旅邸,抑郁無聊,無論假滿、服除、考選、散館等項,一概困頓之,催抑之,致令臺省之缺十九虛懸,內(nèi)外大小之差強半廢閣,群國乏巡方之使,朝廷無糾駁之司,灰仁賢效用之心,失祖宗養(yǎng)士之意,此其弊眾人受之與?抑國家受之與?”[4]3373大批官員的黜陟,導(dǎo)致朝廷用人的短缺,部院雖有署印官員,但兼職現(xiàn)象極為嚴重,很多官員都是身兼數(shù)職,無法專心本職工作,紀綱重地,耳目要職,懸缺最久,嚴重地影響了政務(wù)運作。

        不僅科道官員缺官不補,秩序混亂,在閣臣的推選上,亦是黨爭之焦點,致使萬歷后期內(nèi)閣只有方從哲一人“獨相”。萬歷四十七年十二月,會推閣臣時,當時推選何宗彥入閣,但因黨派爭斗導(dǎo)致會推閣臣一事受到耽擱。“禮部左侍郎何宗彥不與會推,自吏科張延登首不畫題始,御史蕭毅中、薛敷敬、左光斗、李征儀、倪應(yīng)眷、彭際遇、張新詔等交章言為士論所惜,而禮科亓詩教、兵科薛鳳翔亦屢疏相駁,具如延登議,以致諸臣互出疏揭,蜂起爭端。”[5]11294此次會推閣員的事件,亦是門戶間的斗爭所

        致。在丁巳京察之后,不論中央官員還是地方官員,在選派的過程中都受到了極大的停滯,導(dǎo)致許多有能力的官員只能在家中待業(yè),不能上任,致使出現(xiàn)了大批的空缺,導(dǎo)致朝政運作停滯,朝政大事得不到解決,政局日益混亂。

        (三)加劇邊疆危機

        遼東地區(qū)的建州女真日益壯大是威脅明朝最大的隱患之一。然后由于明廷的忽略,使其逐步坐大,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萬歷四十五年的丁巳京察,門戶間的角力,已延燒至薩爾滸一役。

        天啟二年,御史蔣允儀言:“方從哲獨居政府,亓詩教、趙興邦等分部要津。凡疆圉重臣,皆賄賂請托而得,如李維翰、楊鎬、熊廷弼、李如柏、如楨,何一不出其保舉。迨封疆破壞,囹圄充塞,而此輩宴然無恙。臣所以痛心遼事,追恨前此當軸之人也?!保?]6135蔣允儀認為,不但亓詩教、趙興邦于丁巳京察后分布要津,清流一空,且疆圉重臣,邊防大帥起于丁巳京察后,直接影響破壞遼東軍事,并言:“自丁巳一察,斬艾幾無遺種。凡疆圉重臣,邊方大帥皆出此輩,賄賂請托,用一侵賞怒夷之李維翰,而邊事壞矣。已而再用楊鎬于田間,已而特起熊廷弼于聽勘,與夫紈褲久廢之李如柏、如楨連翩出將,互相保舉,曾不為社稷江山之慮。于是封疆殘破,囹圄填塞,而當時保舉推轂之人,晏然不與其責。臣所以痛心夷禍,而追恨于丁巳之察者此也?!保?6]1412此外,蔣允儀又奏曰:“年來門戶畸分,網(wǎng)羅密布,丁巳之察,凡抗論國本,繁藉正人者,靡不巧加羅織,橫被摧殘,陰邪盛而陽氣傷馴,致有夷狄之禍。今計期已迫,丁巳之事,可鑒于前矣?!保?7]462丁巳京察之后,與內(nèi)閣首輔方從哲關(guān)系密切的“齊黨”,如亓詩教、趙興邦等人,出任要職,尤其以趙興邦任兵科掌科給事中,與對遼東用兵關(guān)系最為密切。接著楊鎬與李如柏等將領(lǐng),互相薦舉,亦皆為時論所詬病。

        明朝內(nèi)部因為丁巳京察造成的失和局面十分嚴峻。就前線而言,經(jīng)略一職乃新設(shè)之官職,楊鎬之威信,早為廷臣所質(zhì)疑,而擔任撫遼事宜的諸位將領(lǐng),彼此又互有摩擦。至于在朝廷之中,由于丁巳京察結(jié)束后,門戶互訐的風(fēng)氣,仍然余波蕩漾,更造成了廷臣間嚴重的對立,而在作戰(zhàn)方針上,明軍的動向,也為后金所掌握,大戰(zhàn)還沒有開始,明代已露敗象。由丁巳京察后所選的經(jīng)略楊鎬、兵科都給事中趙興邦等人,其軍事指揮并無足以勝任的才能,加之朝議只恐師久餉匱,因此黃嘉善、趙興邦等人皆不顧邊防實際,頻發(fā)紅旗催戰(zhàn),不顧前線將領(lǐng)勸疏,將大戰(zhàn)倉促展開。薩爾滸一役,對明軍而言,遭受了極大的挫敗。所派遣之四路大軍,除李如柏一路,及時召回,得以保全之外,其余三路幾乎被殲滅。軍事力量的大大削弱,以及朝廷內(nèi)外到處被埋怨和失望的情緒籠罩。薩爾滸一戰(zhàn)以后,后金的兵員數(shù)目有了迅速的增加,其軍事實力在主要方面超過了明朝,雖然一時占領(lǐng)的土地還比不了明朝的廣闊,但其實際擁有的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強大。

        總之,京察制度作為明代統(tǒng)治者為考察官員獨創(chuàng)的一項政治制度,在整個明代,尤其是明前中期還是發(fā)揮了其重要的作用。通過以小制大,部門互制等手段,將權(quán)力集中于皇帝,使皇帝牢牢地控制住廷臣,通過選拔出有能力的官員,以達到對國家進行有效治理和發(fā)展的目的。但是在丁巳京察之后,該制度轉(zhuǎn)變成了政治爭斗、黨派斗爭,打壓異己之工具。官員大批流失,導(dǎo)致政務(wù)運作的壅滯,朝政大事得不到處理,一些帶有黨派屬性的官員進入朝堂,加劇了廷臣對立,新進官員的無能,過度內(nèi)斗消耗,致使明廷在與后金的斗爭中落入下風(fēng),加速了明王朝的衰亡。因此,丁巳京察既是黨爭終成的標志,亦是晚明政局轉(zhuǎn)折的關(guān)鍵性節(jié)點。

        〔參 考 文 獻〕

        [1]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許國.許文穆公集[G]//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40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3]趙南星.趙忠毅公詩文集[G]//四庫禁毀書叢刊.集部6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4]南炳文,吳彥玲.輯校萬歷起居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5]明神宗實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6]趙南星.趙忠毅公集[G]//明別集叢刊.第4輯28冊.合肥:黃山書社,2013.

        [7]文秉.定陵注略[G]//中國野史集成續(xù)編.第19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

        [8]吳應(yīng)箕.東林事略[G]//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4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沈德符.萬歷野獲編[G]//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0]萬歷邸鈔[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

        [11]吳應(yīng)箕.東林事略本末[M].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周念祖.萬歷辛亥京察記事始末[G]//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計六奇.明季北略[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4]夏允彝.幸存錄[G]//續(xù)修四庫全書.第4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3.

        [16]明熹宗實錄[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17]沈國元.兩朝從信錄[G]//續(xù)修四庫全書.第35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包 闊〕

        猜你喜歡
        黨爭
        墻為什么會倒?
        論黨爭對明末清初傳奇的影響
        內(nèi)儒外道:中國古代官場的博弈
        西部論叢(2019年7期)2019-03-08 03:16:08
        北宋后期黨爭中的清流派
        青年時代(2018年14期)2018-07-22 06:53:10
        論宋代八行取士
        唐宋時代的科舉與黨爭
        古代文明(2015年4期)2015-10-15 07:43:31
        唐宋時代的科舉與黨爭——內(nèi)藤湖南“宋代近世說”中的史實問題
        古代文明(2015年4期)2015-10-15 07:28:13
        看徐光啟如何周旋于黨爭
        黑龍江史志(2014年9期)2014-11-25 22:25:15
        令狐绹與晚唐詩壇
        謠言·黨爭·浮華之風(fēng)
        97人妻无码免费专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无码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有码手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一本色道久在线综合色| 亚洲人交乣女bbw|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奇禾| 国产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免费观看久久精品日本视频|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我和丰满妇女激情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在线观看 | 国产一毛片| 国产一级一片内射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三级1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下载|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软件 | 日本视频一中文有码中文|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五月天综合在线| 农村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女| 日韩一区av二区三区|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亚洲AV无码国产永久播放蜜芽| 国产女主播在线免费看|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国一级黄色片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麻豆变态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精品观看| 无码专区亚洲综合另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奇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综合| 日本女优禁断视频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