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發(fā)展,“以人為本”的學生觀逐漸在各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不少具有革新性的教學策略應運而生。以英語學科為例,“小班化教學模式”與“分層教學策略”的出現(xiàn)使英語課堂迎來了新機遇,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增強教學效果的同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基于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樹立創(chuàng)新理念,加強對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的認識與理解,并運用科學的手段,最大化地發(fā)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小班化教學模式與分層教學策略的概述
(一)小班化教學模式的概述
在傳統(tǒng)的大班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面向整齊劃一的班級全體,教師的關注重點放在“大部隊的學習進度”上,而忽略了對學生個體的關心。與大班教學不同,小班化教學更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起必要的引導作用。小班化教學圍繞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而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時間與空間的重組,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具靈活性與自主性。小班化教學模式是基于集體教育與個人教育的有效探索,是二者的最優(yōu)結合。此外,小班教學拉近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師生雙方在學習過程中的強度、密度與效度,讓學習過程真實地發(fā)生在學生身上。
(二)分層教學策略的概述
如果說小班化教學關注教學的模式與方略,那么分層教學的關注點則放在教學目標上。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小到一個班級,大到一個年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卻有著同樣的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這種整體性目標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基本顧及了中等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卻無法滿足學優(yōu)生的學習需求,也有可能讓學困生出現(xiàn)掉隊的情況,致使學生喪失英語學習的熱情。而分層教學策略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則更有針對性,意在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最大進步,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與學習效率,避免在學習過程中做無用功,讓學生真實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看到自己的進步。
二、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意義與優(yōu)勢
(一)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學校對素質教育的關注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科教學的主要目標從“應試”轉變?yōu)樘岣邔W生的綜合能力。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分層教學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順應了新時代的教育趨勢,不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教育教學的全部要求,而是將在學生能力范圍內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最大提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這種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教學策略多有革新,教學形式豐富多樣,推動了教學朝著個性化、趣味化、全面化的角度發(fā)展,切實提升了教學效果。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的目的從來不是讓全體學生都運用統(tǒng)一的學習方法,經歷統(tǒng)一的學習過程,朝著統(tǒng)一的學習目標而努力。事實上,英語教學的重點應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通過最合適的教學方略,取得最大進步,實現(xiàn)自己學習水平范圍內的最大目標。教育的宗旨不是培養(yǎng)同樣的人,而是尊重每個人的不同。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對學生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與作用,這意味著不同層級的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案來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激發(fā),自主性會逐步增強,課堂參與度也會顯著提升。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個性化的學習過程與目標制定,培養(yǎng)學習的自主性與自覺性,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三、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分層教學的實踐路徑探究
(一)學生分層,運用科學的方式設計學習小組
要想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下開展分層教學,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不同、目標不同,要想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活動,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況以及學習水平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再依據(jù)小組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生分為A組、B組與C組。A組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英語基礎扎實,學習習慣優(yōu)秀,對英語學習有著高于教學目標的要求;B組的學生學習能力處于中等,英語基礎相對扎實,學習習慣良好,希望達到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C組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英語基礎相對較弱,學習習慣有待提高,達到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存在困難。A組代表著優(yōu)等生,B組代表著中等生,C組代表著學困生。對學生進行分層,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更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展開教學活動。其次,教學小組的設定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依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小組成員進行及時調整,利用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勝心與進取心,激發(fā)學生進步的熱情與斗志。
英語學習小組的劃分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不同小組的學習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同時小組成員也能在彼此的互助、監(jiān)督中提高學習效率。依托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分層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二)針對同一教學主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略
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策略設計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雖然處于同一課堂,但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實現(xiàn)各自能力范圍內的最優(yōu)學習效果。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學方略的設計顯得尤為關鍵,如何針對同一教學主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略才是分層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既要保證不同水平學生教學活動的統(tǒng)一性,也要關注其差異性,更要與教學主題相結合,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以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2 Travelling”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了解外國的風景名勝,并掌握景點及相關國家的詞匯,熟悉人們的旅行活動。而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掌握并演示課文中的對話,并且能以“travelling”為主題進行自由對話。針對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的設定,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對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其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對中等生,教師可以引導其圍繞教材文本內容展開討論,并將教材中的對話生動地演繹出來。對學困生,教師可以引導其從基礎著手,關注并掌握文章中的生詞與句型,做到熟讀課文。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能讓學生在同一教學主題下獲得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最大提高,既不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空間,也不會讓學生因為跟不上班級進度而掉隊。
(三)作業(yè)分層,順應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
完成作業(yè)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個人能力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然而統(tǒng)一化的作業(yè)無法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學習需求也不相同,作業(yè)的設計應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诖耍處熢诮虒W實踐中,不僅要關注教學策略上的分層與革新,也要注重作業(yè)布置的科學性與適應性。
以牛津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1 Friend”教學為例。在完成這一單元的教學工作后,教師可以分層為學生布置作業(yè),讓C組的學生總結并鞏固這一單元的重點詞匯與句型,梳理單元中的語言知識點,背誦課文并牢記單詞,能夠將“be hungry”“keep secrets”“make me happy”等詞組熟練運用。針對B組的學生,可以讓其鞏固教材配套練習中的錯誤題目,并找到錯誤原因,完成錯題本記錄,同時預習下一單元的生詞與課文。針對A組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一些關于友誼的課外提高閱讀,讓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好詞好句,并應用重點詞匯造句。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分層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的推動是新時代教育理念影響下的必然結果。這一教學形式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呼應,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了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形式與思想上的革新。教師應樹立創(chuàng)新理念,運用科學化的教學策略,確保小班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現(xiàn)效果最大化。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