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一實驗幼兒園 孫 凱
觀察時間:2021年6月
觀察地點:戶外沙水區(qū)
觀察對象:中班幼兒
游戲背景:自從我園在沙池中央新建了一圈環(huán)形水池之后,大沙池便成了孩子們玩耍的天堂。一段時間過后,孩子們已經(jīng)總結(jié)出了很多玩法,例如,撿小樹枝來“種樹”;撿樹葉埋到沙地里“尋寶”;用各種模具做“蛋糕”;在沙地里挖出深深的洞,倒上水變成池塘,然后把挖出的沙子堆成小山或者修建長城……孩子們玩得特別開心。
與往常一樣,今天的沙水區(qū)有兩三組幼兒正在齊心協(xié)力地玩“挖洞”游戲——洞挖得很深,有的已經(jīng)挖透了厚厚的沙層,直接挖到了最底下的地面。我輕輕地從幼兒身邊走過,并沒有打擾他們。當我又走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中一組幼兒的玩法和其他小組的玩法很不一樣。這次,他們沒有把洞變成池塘或者游泳池,而是幾個人合作挖沙,其中一名幼兒負責看著沙坑,其他幼兒四處尋找干樹枝和樹葉(幼兒園沙水區(qū)中間的假山上有一棵樹,所以沙池中會有散落的樹枝和樹葉),隨后他們把樹枝和樹葉小心翼翼地鋪在洞口(見圖1)。
我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棟棟發(fā)現(xiàn)了我,高興地說:“老師,我們在做陷阱!”果然是在做陷阱,可是孩子們是怎么知道“陷阱”這個詞語的呢?我問幼兒:“什么是陷阱?”幼兒七嘴八舌地說:“陷阱就是在森林里捕捉獵物用的!”“我們是在《熊出沒》中看到的?!迸?,原來是從動畫片中遷移來的經(jīng)驗。
“好的,那你們繼續(xù),希望你們能夠成功!”我這么一說,他們更起勁了,明顯加快了速度。也就兩三分鐘,他們便在洞口鋪上了一層樹枝和樹葉?!敖酉聛硪鍪裁茨兀俊蔽覇?。想不到幼兒異口同聲地說道:“當然是再撒上一層沙子,不能讓別人發(fā)現(xiàn)這個洞?!闭f完后有的幼兒用手抓,有的用小鏟子鏟,他們合力把沙子撒到了樹枝上(見圖2)。
圖1.將樹枝和樹葉鋪在洞口
圖2.一起掩埋“陷阱”
圖3.幼兒用塑料管子推平“陷阱”
我看著沙子慢慢地順著樹枝間的縫隙漏了下去——幼兒一邊鋪,沙子一邊往下漏。一群人忙活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樹枝都蓋了起來?!跋葳濉笨雌饋碛悬c高,和旁邊的沙地不太一樣,于是他們又用小鏟子拍了幾下,哲哲還拿一根塑料管子推平了“陷阱”,就這樣“陷阱”和周圍(見圖3)一樣平整了。
等幼兒做好了“陷阱”后,我說:“陷阱做好了,我先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掉到你們的陷阱里?!蔽疫@么一說,幼兒擔心地說:“那你可要小心了!”我慢慢從陷阱上面走過去,然后又在兩邊分別走了一趟?!皼]事??!我沒掉下去?!蔽艺f。幼兒沒有說話,表情看起來有些驚奇。
我問幼兒:“你們在動畫片中看到的陷阱是怎么做的,可以告訴我嗎?”棟棟說:“和我們做的一樣,就是在地上挖個洞,然后放上樹枝,再鋪上一層很厚的樹葉?!蔽艺f:“動畫片里的陷阱是在森林里做的,可我們是在沙池里做陷阱?!蔽疫呎f邊抓起一把沙子撒在旁邊的一堆樹枝上,沙子順著樹枝間的縫隙漏了下去……
“我們做陷阱的時候,鋪在洞口的樹枝和樹葉中間有很多縫隙,沙子一下就從縫隙中流進去了,所以我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庇變浩咦彀松?,大家有一個統(tǒng)一的想法,那就是把這些縫隙全部堵起來。
圖4.幼兒找到的KT 板
圖5.正在布置“陷阱”的幼兒
戶外活動之后,我們?nèi)匀辉谟懻撨@個問題:能不能換一種別的東西蓋住洞口呢?那找什么東西合適呢?紙?zhí)?,沙子一壓就會塌下去;木工坊里的板子又太硬,怎么都不會掉進洞里。最后,大家終于找到了一件合適的東西——KT板,并決定明天再試一下(見圖4)。
第二天,幼兒又來到了沙水區(qū)。他們迅速取了工具開始動工——只用了一會兒的工夫,陷阱就挖好了,幼兒都很興奮。他們把板子放在洞口,然后輕輕地蓋上一層沙子。這次幼兒做得很有條理,而且再也不需要到處撿樹枝了,所以速度提高了很多,大約用了十幾分鐘,一個陷阱便做好了(見圖5)。
看著幼兒期盼的眼神,我趕緊找來一名不知情的幼兒試了一下。當她走到陷阱上面時,腳突然踩了下去,把她嚇了一大跳,周圍的孩子大聲歡呼起來??吹接變和ㄟ^自己的努力下終于完成了“陷阱”,我真替他們感到開心。
圖6.掉進“陷阱”的幼兒
中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合作的意識。在上述案例中,幼兒表現(xiàn)出自發(fā)的合作和分工行為,表明他們具有持續(xù)的專注力以及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通過觀看動畫片,獲得了“陷阱”這一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場景經(jīng)驗。幼兒在模仿的過程中進行了經(jīng)驗遷移,并和教師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不斷探索中獲得了成長與發(fā)展。
教師為幼兒的戶外活動提供豐富的素材,使幼兒在嘗試中找到需要的材料。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嘗試“挖陷阱”,可是現(xiàn)場并沒有適合的材料提供給他們。正常情況下KT板這種材料不會出現(xiàn)在沙水區(qū),而幼兒卻在游戲中正好用到了這種材料,所以在投放材料時,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及時增添或者替換游戲材料。
教師是幼兒游戲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在自主游戲中,幼兒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教師不能“簡單粗暴”地幫助幼兒解決問題,而應該引導幼兒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更換材料、豐富經(jīng)驗、多次嘗試,鼓勵他們自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