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林 蘇仰娜 許博凝 陳婉婷
【摘 要】“雙減”政策為第二課堂的開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將非遺引入校園,能夠充分發(fā)揮第二課堂的育人價值。潮州麥稈畫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體現(xiàn)了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特性,將其融入第二課堂有助于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普及非遺知識,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促進學校文化教育,豐富課堂生活。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雙減”背景下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能夠拓展小學生非遺知識面,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增強非遺認同感。
【關鍵詞】潮州麥稈畫 第二課堂 非遺
【中圖分類號】G42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22-20-04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是教育部門為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從根本上減輕學生負擔而提出的減負政策。學校要根據(jù)“雙減”政策及時調整課堂結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能夠在校內進行有效學習,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不少學校及時調整課程結構,在學科課程的基礎上開設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fā)展。
一、“雙減”背景下開設第二課堂的必然性
(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具有歷史性,服務于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內容、目的等有所不同。從當前的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國家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高質量人才。在此背景下,學校應該著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的課后活動,將“雙減”的核心融入實際教學中。
(二)家校共育的需要
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和家長應該共同協(xié)作,落實家校共育,在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學校作為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能力的主場地,應當積極構建特色課程,以第一課堂為主,第二課堂為輔,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為學生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愛好提供良好的場所。
(三)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
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外的時間所進行的一種與第一課堂有關的教學活動。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來源于教材卻又不限于教材,不需要學生進行結業(yè)考試,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相比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課程設置多元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可學習的空間范圍大,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輔助與補充,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很強的教育引導作用。
二、潮州麥稈畫的獨特魅力
麥稈畫是中國獨有的民間手工藝品,以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廣東省潮州市、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等地較為著名,其中潮州麥稈畫以其獨特的地方魅力經(jīng)久流傳。潮州麥稈畫是廣東省潮州市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工藝美術品,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潮州麥稈畫起源于民間,凝聚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涉及花鳥蟲魚、山水風景、亭臺樓閣、人物風尚、古今詩詞等;從形態(tài)上可以將其劃分為平面貼畫和浮雕貼畫,其中浮雕貼畫以立體、層次分明的藝術特征享有盛譽,深受觀賞者的喜愛。
潮州麥稈畫做工繁雜精細,從挑選原材料到繪制圖紙再到最后的裝裱,每一個工藝細節(jié)都經(jīng)得起推敲。手工藝人為了真實地還原創(chuàng)造實物的色彩和真實度,巧妙地運用各式各樣的工具進行制作,賦予麥稈畫返璞歸真的藝術氣息,其華而不媚、素而不俗的藝術特點彰顯出麥稈畫別樣的藝術魅力。
手工藝人在創(chuàng)作中敢于創(chuàng)新突破,“潮州麥稈畫追求剛柔并濟的藝術效果,其藝術特點是大膽地吸收了潮繡、木雕、陶瓷等元素”[2],融入了中國畫的韻味,油畫的渾厚,水彩畫的清麗,使麥稈畫作品生動傳神,絢麗多彩。麥稈畫最獨特的魅力在于其作品細膩,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手工藝人有著一套獨特的制作技法。首先,在染色環(huán)節(jié)中,手工藝人挑選大麥稈進行處理,將麥稈內層和外層分離后再進行染色,使顏色更加鮮艷,更加通透,有光澤。其次,在剖絲環(huán)節(jié)中,需要用特殊的刀具處理麥稈。先將麥稈剖成絲,根據(jù)作品的特點來控制切片的大小、排列方式等,以此來呈現(xiàn)作品更加細膩的質感,被稱為細切法。最后,在拼貼環(huán)節(jié)中,手工藝人會對每個組件進一步拆分,運用獨特的墊高技藝法作為支架固定,展示麥稈畫作品的立體形象。拆分得越詳細,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越立體,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墊高技藝法使潮州麥稈畫成為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麥稈畫的一大重要標志。[3]
三、“雙減”背景下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的必要性與優(yōu)勢
(一)非遺進校園,助力“雙減”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本文簡稱非遺)凝聚了祖先的智慧結晶,蘊含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是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而且是一種長盛不衰的經(jīng)典文化,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其影響和美育價值不容小覷。例如一幅麥稈畫作品能夠生動地刻畫出當?shù)氐娜宋木坝^和生活情趣,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嘆;一件瓷器能夠搭建起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梁,為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榮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一首潮州歌劇,以其宛轉悠揚的唱腔和獨特的表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成為聯(lián)絡世界各地潮汕人的情感紐帶。
非遺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萬千華夏兒女心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于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論述精神,大力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半p減”背景下,開設潮州麥稈畫第二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不僅為學生減輕了學業(yè)負擔,而且能夠讓傳承非遺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二)潮州麥稈畫的育人價值
將潮州麥稈畫融入第二課堂意味著將非遺引入校園,有效地拓展了學校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目標所向,也是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教學手段。從這來看,潮州麥稈畫課程絕不僅僅是一門單一的美育課程,更是一門融合了歷史、美術、勞動等多門課程的綜合性課程,踐行了當前社會素質教育的課程要求。[4]
1.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非遺與民族文化、國家文化息息相關,代表了一個地區(qū)的地方風俗和各種文化習俗。將潮州麥稈畫融入小學第二課堂能夠讓當?shù)貙W生認識到潮州麥稈畫這一非遺的獨特性。此外,長期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學習,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文化的認知感,提高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度。
2.普及非遺知識,豐富校園文化內涵
將麥稈畫引入潮州小學第二課堂,有利于學生了解非遺的相關知識,深入理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涵,樹立正確的文化取向;有利于增強中小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情感,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拓寬校園文化,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創(chuàng)建和諧、底蘊濃厚的文化校園。
3.促進學校文化教育,豐富課堂生活
潮州麥稈畫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制作出來的作品精致且細膩。第二課堂能夠讓學生了解潮州麥稈畫的發(fā)展歷程及制作工序,使學生以動聽結合的形式感受流傳千年的文化工藝品。在了解的基礎上增加動手實踐的教學過程,可讓學生親身體驗制作麥稈畫的樂趣,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中,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深入挖掘麥稈畫更具內涵的故事,體會前人的聰明才智和堅守初心的不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促進學生德育、美育多方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
四、潮州市小學第二課堂開展情況
通過調查、走訪潮州市小學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校在教育政策的指導下會在原有學科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的課后生活。但城鎮(zhèn)小學和農(nóng)村小學開設的課時和科目數(shù)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城鎮(zhèn)小學教學資源豐富,師資雄厚,教學理念先進,開設的第二課堂類別較多,學生的選擇也相對更多;而農(nóng)村小學開設的第二課堂種類沒有城鎮(zhèn)小學的豐富,課時也相對減少,有的小學只能聘請校外教師到校開展一兩次活動,開設非遺類課程的學校更是寥寥無幾。
潮州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國家大力呼吁全國人民保護非遺,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場所,理應帶頭做好宣傳非遺工作,但情況不夠理想,無論是城鎮(zhèn)小學還是農(nóng)村小學,都缺少與非遺相關的課程。因此,學校應該高度重視非遺的宣傳工作,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將具體項目融入第二課堂中。
五、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的教學試點與問卷調查分析
(一)教學試點
本文選擇潮州市潮安縣楓溪鎮(zhèn)的高廈小學作為教學試點,開展了潮州麥稈畫進校園的活動。
高廈小學是一所公辦小學,以其嚴格的制度和人文情懷相結合的管理思想獲得了良好評價,學校開展的第二課堂項目種類較多,包括但不限于音樂、書法、繪畫等課程。因此,選擇高廈小學作為本次研究的教學試點。
(二)問卷調查與分析
1.問卷調查法
本文以高廈小學四年級的4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通過設計問卷,對4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圍繞學生對潮州麥稈畫的了解程度、學習非遺的興趣程度、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三個維度。后期收集學生填寫的問卷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觀察、對比教學前后各維度的變化。
2.問卷結果分析
本次共發(fā)放40份問卷,回收40份,回收率100%。根據(jù)問卷內容,統(tǒng)計出以下調查結果:
(1)學生對潮州麥稈畫的了解程度
為了對比學生課前和課后對潮州麥稈畫的整體印象和了解程度,通過整理收集到的問卷數(shù)據(jù)(見圖1、圖2),得出以下結論:
由圖1可以看出,在學校將麥稈畫引入第二課堂前,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麥稈畫是潮州地區(qū)獨有的一門技藝。說明不少學生并未深入了解過麥稈畫相關知識,或受地域的影響,對麥稈畫的了解不夠全面。后續(xù)需要加強推進潮州麥稈畫的宣傳和教學。
由圖2可以看出,學校將麥稈畫引入第二課堂后,能夠讓全體學生接觸潮州麥稈畫,學生基本能夠了解潮州麥稈畫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麥稈畫的獨特之處及其魅力風采。
(2)學生對學習非遺的興趣程度
為了調查課程結束后學生對學習非遺的興趣程度,通過整理收集到的問卷數(shù)據(jù)(見圖3),得出以下結論:大部分學生都愿意花時間去了解更多與非遺相關的知識,并且有40%的學生表示如果有宣傳非遺的活動,他們非常愿意參加,再次體驗如何制作麥稈畫。說明學生在學習完本節(jié)課后對非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愿意積極主動地學習更多有關非遺的知識,參與到非遺活動中去。
(3)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
為了調查潮州麥稈畫進入第二課堂對學生是否會產(chǎn)生影響,可根據(jù)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來進行分析判斷,通過整理收集到的問卷數(shù)據(jù)(見圖4),得出以下結論:97.5%的學生經(jīng)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后,對潮州麥稈畫的了解程度和學習興趣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超過五成的學生對潮州麥稈畫的了解程度相比于未學習前有了質的飛躍。從這些數(shù)據(jù)分析中可以說明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習到新知識,潮州麥稈畫進入小學第二課堂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增強了對麥稈畫的學習興趣,是一項值得繼續(xù)開展的活動。
六、“雙減”背景下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的影響與效果
第一,“雙減”背景下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能夠增加學生對非遺的知識儲備。麥稈畫第二課堂以科普麥稈畫知識,學會創(chuàng)作簡單的麥稈畫作品為主。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做到認真聽講,在教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麥稈畫,學習麥稈畫的制作。
第二,“雙減”背景下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潮州麥稈畫屬于藝術類手工藝品,長期接觸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此外,麥稈畫的創(chuàng)作需要動手完成,繪制圖紙、切絲、拼貼等制作工序都需要通過大腦和雙手的結合才能夠完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美育的形成。
第三,“雙減”背景下潮州麥稈畫走進小學第二課堂促進了學生德育、美育多方面發(fā)展。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教學形式的不同。第一課堂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場所,第二課堂則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5]麥稈畫的課堂教學以麥稈畫實物為載體,通過介紹、分析、鑒賞麥稈畫作品,展示非遺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增強對非遺的認同度和自豪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中強調,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fā)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yè)的青少年群體。[6]“雙減”背景下非遺走進小學第二課堂已然是大勢所趨,“減”的是學生的負擔,不減反增的是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培養(yǎng)愛好的機會。非遺以第二課堂的形式進入校園,與第一課堂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構成了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參考文獻】
[1]邸文秀.平遙剪紙藝術在初中美術第二課堂的開發(fā)與實踐研究:以平遙實驗初級中學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23:18.
[2]周欣達.淺談潮州麥稈畫的藝術特色[J].西部皮革,2018,40(2):145.
[3]徐華捷.潮州麥稈畫的藝術特征分析[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2,51(4):207-209.
[4]曹越星.“非遺”進校園的價值反思[J].教育觀察,2019,8(41):72-73.
[5]韋理山.“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第二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3:15.
[6]新華社.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并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2023-02-22)[2023-10-12].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2/content_5742718.htm?eqid=9d1936040007bd3d000000056455fa50&wd=&eqid=8508fbfc000008c700000003648ad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