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而作為名師,在做“四有”好老師外,更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名師要發(fā)揮好自己的引領(lǐng)、輻射和示范作用。
發(fā)展、充實,提升自我
作為名師,如何去搖動別人,喚醒別人的靈魂?首要的一點就是自己有能力和影響力去搖動和喚醒別人。
第一是勤讀。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提升自己的第一途徑就是勤讀。我會讀一些名家寫的文章和專著,從中學習他們的教育思想、操作方法。
第二是勤聽。作為初中教師,工作節(jié)奏緊張、工作量大,經(jīng)常外出聽別人的課很難實現(xiàn)。而網(wǎng)絡為教師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學習機會,比如學習強國APP的課程內(nèi)容、北京四中網(wǎng)校的線上課程,以及河南省教育廳錄制的名校課堂、鄭州市教育局官網(wǎng)上的“學在鄭州”等,使教師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同行的先進教學經(jīng)驗。
第三是勤學。不少教師由于家庭和教學安排等原因非常排斥走出去。但作為教師,我們既要學會腳踏實地,更要學會仰望星空,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理念,不能閉門造車,更不能用陳舊的方法去教一輩子書。所以,我們盡可能安排好家中事宜,積極參加學校和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培訓中不斷得到提升和改進。這樣走上講臺的時候,我們才不會愧對學生,更不會浪費他們的時間。對于學生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我們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打造高效課堂。
第四是勤思。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其實教、研更是相長的。在教學中教師難免會遇到一些無法快速解決的問題,甚至與同行溝通后還是不盡如人意。此時,我們要學會求助于課題研究進行思考,將問題變?yōu)檎n題。我主持和參與過省市多項課題,有化學專業(yè)方面的,比如化學前概念、化學分層次教學、化學課堂導入,還有班級建設和中招理化生實驗方面的。這些對教學和班級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要勤寫。我們不必局限寫的內(nèi)容,它可以是教學反思、案例研究,也可以是生活隨筆、感想感悟等。我們要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不管寫得好壞、是否專業(yè),只要有想法就寫下來,使自己能夠順暢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寫作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很多教師在評職稱的時候往往欠缺的就是文章或是課題,勤寫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幫助很大。
第六是勤做。很多同事問我“你累不累啊”,因為他們看到我在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包括學校的任務、教育局的任務,以及培訓任務、報告任務、評委任務、編寫任務等。對于這些工作我是從不拒絕的,因為我把它當作提升專業(yè)能力的有效途徑,即“任務驅(qū)動”。在完成這些工作時,我需要進行深入的思考、提取、整合,搞不定的我先查閱資料,然后梳理、完善,還是搞不定的我會向教研員請教和研討。這里不得不提中考評卷任務。對于初三化學教師來說,在中招過后休息一下的感覺是很好的,但評卷工作下達的時候我沒有退卻,因為我深知在中招質(zhì)檢中會看到很多優(yōu)秀的試卷,評卷的過程既可以督促我嚴謹教學,又可以讓我看到很多學生存在的問題,警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揚長避短。
培養(yǎng)、聯(lián)動,完善自我
我們學校有“師徒結(jié)對”的傳統(tǒng),從專業(yè)角度來說,師徒結(jié)對的目的是讓新教師在師傅的帶領(lǐng)下盡快適應崗位,從班主任層面來說,師徒結(jié)對的目的是讓新教師盡快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和能力,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那么,我就從專業(yè)角度談談學校如何培養(yǎng)新人的。
第一是一起讀書。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執(zhí)著的教育信念和愛心,就必須熱愛閱讀。因此,我對新教師的要求首先是多讀書,讀教育理論和促進專業(yè)發(fā)展的書籍。那么老教師或者說師傅如何督促和檢測新教師的讀書情況呢?一是讓他們撰寫讀書筆記,二是“說書”。我會和徒弟同時買一本書,然后定好時間一起讀某些章節(jié)的內(nèi)容,讀完一起說書上的內(nèi)容、說感想、說啟發(fā)、說不足、說改進。說書先是讓徒弟說,我再說;后來變成我先說,她后說。從剛開始的不敢說、不會說到后來的唇槍舌劍、旁征博引,徒弟在這一過程中有了很大進步。
第二是一起觀評課。觀課學習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途徑。為了督促青年教師觀課,我會在打開電腦觀摩學習時讓徒弟一起參與,然后討論這節(jié)課的優(yōu)缺點,以及值得借鑒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一次次觀評課的過程中,我們共同學習到很多教學方法,更新了教學理念,也學會了處理問題的技巧,看到了自己授課的不足。
第三是一起命題。命題是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考驗。我經(jīng)常會接到一些命題任務。為了讓徒弟盡快成長,我邀請他們參與到題目命制工作中。從最開始讓她編制答案到后來一起研讀課標、命制試題,她最終獨立完成了高質(zhì)量的試題命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專業(yè)水平。
第四是鼓勵年輕教師做班主任。如果說教學工作是檢驗年輕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那么班主任工作就是考驗其管理能力。當年輕教師第一次成為班主任時,可能會手足無措,還可能因?qū)W生的不配合和家長的質(zhì)疑而灰心喪氣。這時我們就要施以援手,幫助和引導他們一步步成長。
歷練、引領(lǐng),成就他人
首先談氛圍。我組織教研的原則是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或者叫先民主、后集中。教研會上沒有權(quán)威,沒有一言堂,沒有誰說了算,有的是踴躍發(fā)言、敞開心扉、打開思路。這種氛圍下的年輕教師敢想、敢說、敢做、敢拼,因此成長也比較快。從進組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需要有獨立的思想和做法,而且每一次的正確想法、做法都會得到大家的認同,這樣他們會越來越自信、從容。
其次談機會。我盡可能多地給年輕人創(chuàng)造走出去的機會,讓他們開闊視野,吸收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另外,我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公開課、診斷課等都盡可能讓年輕人展示。這一方面能鍛煉他們的膽量,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正向成長。
最后談引領(lǐng)示范。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學習和模仿,作為名師的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每學期會上一定數(shù)量的引領(lǐng)示范課,在示范的過程中提供一種教學范式,讓年輕人在模仿中逐步成長,成就自我。
研究、統(tǒng)籌,錘煉團隊
我們做課題研究,應力求精而不求多,應帶著問題、帶著突破專業(yè)瓶頸的心態(tài)而不是功利心去做課題。很多教師不愿意寫東西,對課題比較排斥,但因職稱評定條件又不得不做。為了得到一張課題研究的證書,他們想法設法和主持人爭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做課題的名額,但整個研究過程又基本只有主持人在努力,其他人則袖手旁觀。上述情況比比皆是,這樣的課題研究對他們來說顯然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
在我看來,開展課題研究首先是確定好課題組成員。主持人選擇的課題組成員可以沒有課題研究經(jīng)驗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一定要有研究熱情和研究動機。他們不是為了一張證書加入課題組的,也不是被動為之。其次是課題要切合研究者的身份。初中教師的課題定位一定不是研究什么理論,而是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每個研究者都能通過教學實際去研究解決。最后是主持人要有總體把控的能力。課題既然是問題,包括主持人在內(nèi)的研究成員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主持人一定要有規(guī)劃意識,提前部署,不能臨渴掘井,等到該提交材料時才緊張安排,這樣誰都無法做好課題研究。
總之,身為一位名師,要有精湛的教學工作能力、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要對團隊有帶動和引領(lǐng)作用。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青年教師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助他們在教學的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