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生生中的“健”“順”關(guān)系

        2023-03-09 03:00:40
        黑龍江社會科學(xué) 2023年5期
        關(guān)鍵詞:生生易傳王夫之

        李 承 貴

        (南京大學(xué) 哲學(xué)系,南京 210023)

        生生不僅具有剛健性,而且還具有柔順性,剛健性、柔順性在生生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功能不同,并各自對生生作出自己的貢獻(xiàn)。由于“生生之謂易”,《易》以乾為大生、坤為廣生,因而兩者在生生中作用不同,乾是始,坤是成,始由健,成由坤,因而順對于健來說,屬于順從、輔助,但順從、輔助,不是等級差異,而是各得其位?!兑讉鳌吩?“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易傳·彖傳》)至健乃萬物始,“天”即萬物,萬物生生,乾元為生生者所以然,統(tǒng),即統(tǒng)領(lǐng),因而統(tǒng)領(lǐng)萬物。《易傳》又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易傳·彖傳》)天地生養(yǎng)萬物至善至極,坤承天,即順天而為,化生萬物。而乾之性為“健”,坤之性為“順”,《易傳》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順也?!?《易傳·系辭下》)因此,健之性、順之性是生生所本有。那么,作為生生本有之性的健、順是怎樣的關(guān)系呢?

        一、健主順輔

        儒家認(rèn)為,生生不已,健、順為助,但健、順源自乾坤,而乾天坤地、乾陽坤陰,所以乾坤之于生生的作用不同。《易傳》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傳·系辭上》)這句話清晰地表達(dá)了乾坤或健順在生生中的角色。而《周易》其他卦也有這種觀念的表達(dá)。《易傳》云:“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傳·象傳》)即謂天地二氣相交感,化生萬物,圣人應(yīng)該效法天地陰陽結(jié)合之道,輔助天地化生萬物,以護(hù)佑天下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yè)。既然是效法乾坤陰陽結(jié)合,那也就是認(rèn)為效法健、順合而互動,相互合作,以濟(jì)生生。而健、順合而互動的性質(zhì)是健主順輔,其表現(xiàn)如下。

        其一,健內(nèi)順外。儒家認(rèn)為,在服務(wù)生生過程中,健居內(nèi),順處外。《易傳》云:“內(nèi)陽而外陰,內(nèi)健而外順,內(nèi)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易傳·彖傳》)這是對“泰”卦的解釋,“泰”卦內(nèi)卦為乾,屬陽,外卦為坤,屬陰,乾性剛健,坤性柔順,乾象征君子,坤象征小人,由于“泰”卦三陽居下,有漸長之勢,所以說君子道長,三陰居上,有漸消之勢,而小人道消。據(jù)崔憬解釋:“陽為君子,在內(nèi)健行于事;陰為小人,在外順以聽命?!盵1]無疑,《彖傳》關(guān)于“泰”卦詞“小往大來”的解釋,也就是生生過程中的現(xiàn)象。一方面,其認(rèn)為生生機(jī)體中有剛健,另一方面,認(rèn)為生生機(jī)體中亦有柔順,剛健代表的是生命之陽的力量,或陽氣,而柔順代表的則是生命之陰的力量,或陰氣。對于生命而言,這兩種力量都是必要條件,只是剛健處于強(qiáng)勢,柔順處于柔勢,但它們是互補(bǔ)的?!兑讉鳌吩?“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易傳·彖傳》)即謂“兌”卦的內(nèi)容就是喜悅。兌卦九二和九五均為剛爻,而且在上下體之中位,所以是“剛中”,六三和上六分居上下體之外,即“柔外”,因此,剛中象征君子內(nèi)心剛毅外表柔順,君子這種內(nèi)剛外柔的氣質(zhì),既順應(yīng)天理,又符合人心。這就說明,剛健柔順是生生所需,而且剛以健內(nèi)、柔以順外,剛健是生生之道。

        其二,順蓄剛健。儒家認(rèn)為,在服務(wù)生生過程中,剛健為柔順?biāo)笾?。程頤說:“小畜,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相比附則為聚,聚,畜也。又相親比,則志相畜,小畜所以次比也。畜,止也,止則聚矣。為卦巽上乾下。乾在上之物,乃居巽下。夫畜,止剛健,莫如巽順,為巽所畜,故為畜也。然巽,陰也,其體柔順,唯能以巽順柔其剛健,非能力止之也。畜道之小者也。又四以一陰得位,為五陽所說,得位得柔,巽之道也。能畜群陽之志,是以為畜也。小畜謂以小畜大,所畜聚者小。所畜之事小,以陰故也。彖專以六四畜諸陽為成卦之義,不言二體,蓋舉其重者?!盵2]745畜就是聚,也是止,乾在上,巽在下,天在上,風(fēng)在下;畜止剛健,莫如順,為巽順?biāo)?所以叫畜;巽體柔順,屬陰,所以能止剛健,而非外力使然;巽為五陽所擁,得位得柔,所以說畜眾陽。按照二程的解釋,巽卦較為典型地表現(xiàn)了柔順品質(zhì),柔順止剛健、畜眾陽,正是順的品質(zhì)。但這并不意味著柔順牢固地控制剛健,二程說:“乾之剛健,而為巽所畜。夫剛健之性,惟柔順為能畜止之,雖可以畜止之,然非能固制其剛健也,但柔順以擾系之耳,故為小畜也?!盵2]745這就是說,剛健雖然為柔順?biāo)?但并不能為其控制,柔順只能產(chǎn)生微弱的影響,這是由柔順的角色和功能決定的。

        其三,健上順下。朱熹認(rèn)為,健是乾之性,所以與天、陽、父相配,順是坤之性,所以與地、陰、母相配,至健與至順為父母之道,子道便是混合無間。朱熹說:“天,陽也,以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地,陰也,以至順而位乎下,母道也。人稟氣于天,賦形于地,以藐然之身,混合無間而位乎中,子道也。然不曰天地而曰乾坤者,天地其形體也,乾坤其性情也?!盵3]141依此,朱熹對健之性、順之性的角色功能做了進(jìn)一步說明。朱熹說:“‘忠信進(jìn)德,修辭立誠’,乾道也;是流行發(fā)用,樸實(shí)頭便做將去,是健之義?!匆灾眱?nèi),義以方外’,坤道也。便只簡靜循守,是順之義。大率乾是做,坤是守。乾如活龍相似,有猛烈底氣象,故九五曰‘飛龍?jiān)谔臁?《文言》說得活潑潑地。到坤,便善了,六五只說‘黃裳元吉’,《文言》中不過說‘黃中通理,正位居體’而已?!盵4]1991-1992在朱熹看來,健主發(fā)用流行,順主簡靜循守,健是做,順是守,既然健主動、順主靜,所以健主順輔。

        其四,健尊順卑。在《周易》中,乾尊、坤卑觀念已非常明確,后儒對此完全繼承。王夫之闡述了健 、順兩者的主輔性,他說:“唯其健,故渾淪無際,函地于中而統(tǒng)之,雖至清至虛,而有形有質(zhì)者皆其所役使,是以尊而無尚;唯其順,故雖堅(jiān)凝有實(shí)體之可憑,而靜聽無形之摶垸,不自擅而唯其所變化,是以卑而不違;則于尊卑之職分,而健順之德著矣?!盵5]507這就是說,健能函地于中而統(tǒng)之,所有有形質(zhì)者皆為健所役使,順則堅(jiān)凝有實(shí)體,靜聽無形物之自成,不干涉而聽任其變,順而不逆??梢?健、順之不同職而盡顯其特性,此特性的精髓是健尊順卑。因此,剛健就是裁成,柔順即是輔相,王夫之說:“‘裁成’地者,天也?!o相’天者,地也。天道下濟(jì),以用地之實(shí),而成之以道。地氣上升,以效用于天,而輔其所宜?!蟆瘎t兼言裁、輔者:于天亦有所裁,而酌其陰陽之和;于地亦有所輔,而善其柔剛之用?!盵5]143健因裁成而為主,順因輔相而為輔,一主一輔,共濟(jì)生生。

        二、健順互補(bǔ)

        如上所言,健、順是生生本有之性,而且剛健主生,柔順主成,功能不同,所以健、順之于生生,其功能有異而互補(bǔ)。對于《周易》而言,生生是由乾坤和合作用而成,《易傳》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cè)嵯嗤?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兇者,貞勝者也?!?《易傳·系辭下》)剛?cè)岷秃袭a(chǎn)生變化,《易傳》又云:“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易傳·序卦傳》)天地合而生萬物。天者,乾,陽,剛,即健;地者,坤,陰,柔,即順。所以乾健、坤順互補(bǔ)是《易》之本義。因乾健、坤順互補(bǔ)以促生生?!兑讉鳌吩?“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cè)嵊畜w,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傳·系辭下》)董仲舒認(rèn)為,陽健、陰順互補(bǔ)才能有益生生,反之必對生生造成阻礙。董仲舒說:“陽兼于陰,陰兼于陽,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yàn)殛?妻為陰,陰陽無所獨(dú)行,其始也不得專起,其終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義?!?《春秋繁露·基義》)這就是說,健、順相兼但健為主,如此方能生生不已。

        邵雍繼承了《周易》乾坤互補(bǔ)以生萬物之觀念,他說:“天之大,陰陽盡之矣。地之大,剛?cè)岜M之矣。陰陽盡而四時成焉,剛?cè)岜M而四維成焉?!盵6]陽健、陰順通力合作才能化生萬物、成就萬事。張載認(rèn)為,健以知險(xiǎn),順以知阻,正是由于健、順功能的差異,才會有助于生生,他說:“至健而易,至順而簡,故其險(xiǎn)其阻,不可階而升,不可勉而至。”(《正蒙·大易》)至健則所行無難,故易;至順則所行不繁,故簡。然其于事,皆有以知難,而不敢易以處之,是以其有憂患。健,自高臨下,對險(xiǎn)一清二楚;順,自下趨上,對阻了如指掌,所以不會陷于險(xiǎn),不會困于阻。至健至順是生生本有,所以只要其表現(xiàn)出來,便能清楚生生之險(xiǎn)阻,這是生生內(nèi)在邏輯使然,因此健、順各有所長而應(yīng)互補(bǔ)。二程認(rèn)為,乾健、坤順合而生萬物,正說明健、順在服務(wù)生生中需要互補(bǔ)。程頤說:“天地交而萬物生于中,然后三備,人為最靈,故為萬物之首。凡生天地之中者,皆人道也。天地不交,則不生萬物;是無人道;故曰匪人,謂非人道也?消長闔辟,相因而不息。泰極則復(fù),否極則傾。無常而不變之理,人道豈能無也?既否則泰矣?!盵2]759人生天地之中,即人道;天地不交,萬物不生,故無人道;無常而不變之理,人道亦然,而且泰否相互交替。朱熹認(rèn)為,健直行而順曲成,即謂乾健和坤柔的功能、特性不同,乾之性情是雷厲風(fēng)行,坤之性情是循理而作,所以兩者需要互補(bǔ)以助生生。朱熹說:“‘乾以易知’者,乾是至健之物,至健者,要做便做,直是易。坤是至順之物,循理而為,無所不能,故曰簡。此言造化之理。至于‘可久則賢人之德’,可久者,日新而不已;‘可大則賢人之業(yè)’,可大者,富有而無疆。易簡有幾多事在,豈容易茍簡之云乎!”[7]既然乾健是努力去做,坤順是循理而為,即兩者對于生生的作用完全不同,但又缺一不可,因而必須互補(bǔ)。

        王夫之借助氣論解釋健、順在生生中的功能不同而互補(bǔ),認(rèn)為至健是氣自生之根源,至順是氣自成之根源。王夫之說:“父母者,吾之所生成者也, 因之而推其體,則為天地;因此而推其德,則為乾坤。天地大而父母專,天地疏而父母親,故知父母而不知乾坤者有矣,未有不知父母而知乾坤者也。思吾氣之所自生,至健之理存焉;思吾形之所自成,至順之理在焉;氣固父之所臨也,形固母之所授也。故敬愛行而健順之實(shí)、知能之良,于此而凝承以流行于萬理,則見乾于父,見坤于母,而天地之道不違矣。是以可名乾以父,名坤以母,而父母之尊親始昭著而不可昧。六子,皆乾坤之所生也,則吾之有身,備六子之體用性情者,無非父母之所全以生者也,無二本也?!盵5]631氣之自生,才有至健之理;形之自成,才有至順之理。健、順之性凝于生生。這里還將自生與健順聯(lián)系起來。至健之理因氣自生,至順之理因氣自成。氣出于父,形出于母,健順、知能在對父母行敬愛中凝承并流行萬理,天地之道因此而不違。乾坤健順來自氣,父母成生不同,也就是健、順不同。生生無離父母,即無離乾坤,無離健順。健、順全生,生生非健、順不可。因此,與天德合,健以存生之理,盡人道,動以順生之機(jī)。王夫之說:“圣人盡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盡人道者,動以順生之幾。”[5]890就天德而言,健以存生生之理,就人道而言,動以順生生之機(jī),無論盡人道還是合天德,皆以健、順為要。因此,陽健、陰順相互合作而成生生。

        總之,生生之健、順,是生生本有之性,生生之健,表現(xiàn)為剛強(qiáng)、不息、自立之品質(zhì);生生之順,則意味著順生生之理、順健而剛、順以存存之品質(zhì)。健、順之為生生之本有屬性,但健、順的角色、功能不一,健、順必須中正才能發(fā)揮積極作用,因而健、順必須合作,形成強(qiáng)力互補(bǔ),以輔助生生。萬物之生,具陰陽方可,陰陽作用不同而互補(bǔ)。天具陰陽、地具柔剛,方能生物,也就是說,天不能為本體,地不能為本體,陰陽也不能為本體,陰陽構(gòu)成物,物因陰陽而生變,所以生生是物自身,物自身是個體的、實(shí)物的、具象的,物自身則因?yàn)槠渚哧庩?而需要將物自身與陰陽統(tǒng)合,方為本體,如此,生生最合適、最有資格。生生必須有體,必須有陰陽,必須發(fā)用,陰陽相互作用即發(fā)動,故生生即體即用。概言之,健、順之于生生,必須相互補(bǔ)充,誠如王夫之所說:“剛以自強(qiáng);順以應(yīng)物?!盵5]75既然一者為“自強(qiáng)”,另一者為“應(yīng)物”,分工不同而目標(biāo)一致,故生生非健、順不可。

        三、健順互滲

        乾坤之于生生,不唯有主輔,不唯有互補(bǔ),而且相互融合滲透,就是說作為生生的兩種特性的健、順,也是相互滲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者合而互滲進(jìn)而形成對生生的最佳效應(yīng)。那么,健、順是如何互相滲透的呢?其實(shí),《周易》所有爻辭,都說明了乾坤陰陽的合而互滲?!兑住分^乾坤合為大生、廣生。乾坤動而生萬物,故是自生。乾是陽,象征生物之大;坤是陰,象征生物之廣。這樣,《易》以乾、坤二卦的性質(zhì)說明乾、坤二卦在萬物化生中的作用和特點(diǎn)?!兑讉鳌吩?“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cè)犭s居,而吉兇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yuǎn)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易傳·系辭下》)所謂剛?cè)犭s居、所謂愛惡相攻、所謂遠(yuǎn)近相取、所謂情偽相感,都是陽健、陰順相互滲透的反映?!兑讉鳌酚衷?“二與四位,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yù),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yuǎn)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易傳·系辭下》)所謂“二四同功異位”“譽(yù)多懼多”“三五同功異位”“兇多功多”,亦皆是健、順合而互滲之結(jié)果?!兑讉鳌方忉尅胺瘛必栽?:“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nèi)陰而外陽,內(nèi)柔而外剛,內(nèi)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易傳·彖傳》)這段話認(rèn)為,健、順合而互滲不徹底、不順利,就會導(dǎo)致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董仲舒認(rèn)為健、順互滲且合并于健。程頤認(rèn)為,坤順與乾剛的交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他說:“以含、弘、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猶乾之剛、健、中、正純粹也。含,包容也;弘,寬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有此四者,故能成承天之功,品物咸得亨。遂取牝馬為象者,以其柔順而健行,地之類也。行地?zé)o疆,謂健也。乾健坤順,坤亦健乎?曰非健何以配乾?未有乾行而坤止也。其動也剛,不害其為柔也。柔順而利貞,乃坤德也,君子之所行也,君子之道合坤德也?!盵2]707這就是說,坤順之含、弘、光、大四德,與乾之剛健中正純粹同,有此四德,便可承天品物而得功,如健行地而無疆,因而坤順也就是乾健,所以,健行坤亦行,健柔順亦柔,順剛健亦剛。這樣,程頤就從乾健、坤順品質(zhì)上的相同說明兩者的互滲,健、順作為生生本有之特點(diǎn),本來就內(nèi)含彼此。朱熹對健、順互滲毫不懷疑,這段對話非常清晰地呈現(xiàn)了他的主張:

        問:“牝馬取其柔順健行之象。坤順而言健,何也?”朱熹說:“守得這柔順,亦堅(jiān)確,故有健象。柔順而不堅(jiān)確,則不足以配乾矣?!眴?“‘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如何?” 朱熹說:“‘柔順利貞’,坤之德也。君子而能柔順堅(jiān)正,則其所行雖先迷而后得,雖‘東北喪朋’,反之西南,則得朋而有慶。蓋陽大陰小,陽得兼陰,陰不得兼陽。坤德常只得乾之半,故常減于乾之半也?!盵4]2318

        柔順只要能堅(jiān)守,便是健。健大順小,健兼順,而非順兼健,這是因?yàn)槔さ轮皇乔轮话?。柔順只是剛健之一?這說明順與健必須相互滲透。在劉宗周看來,順不過是健分離出來的,所以順必然承健,他說:“坤,順也,真陰之德也,言其順乎乾也。上下皆坤,純坤體也。按:陰畫偶者,左畔一畫即陽也,其右乃仿而偶之,有順道焉。故陰即陽之余氣,而坤道即乾道之成者也。是故有元亨利貞之象,牝馬順而健也。順而健,所以順也。”(《劉宗周全集·周易古文抄上》)由于乾坤合而生萬物,因而健、順必在其中發(fā)揮作用,其中“順乎健”至關(guān)重要,柔順成為“健”,就是因?yàn)椤绊樅踅 ?所以坤順在乾健中,乾健亦在坤順中。因此,剛是柔之所依,“陰”愿從“陽”,王夫之說:“剛者,柔之所依,一陰固愿同于眾陽;柔者,剛之所安,眾陽亦欲同于一陰?!盵5]155而“柔”是“剛”之所安,所以“剛”亦愿同于“順”。可見,“柔”順“剛”的意義,不僅是從剛,亦可“柔”“剛”。健、順的互滲在生生過程中得以實(shí)現(xiàn),王夫之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統(tǒng)陰陽柔剛而言之。萬物之生,天之陰陽具而噓吸以通,地之柔剛具而融結(jié)以成;陰以斂之而使固,陽以發(fā)之而使靈,剛以乾之而使立,柔以濡之而使動。天地之為德,即立天立地之本德,于其生見之矣。位也,財(cái)也,仁也,義也,圣人之立人極不偏廢者也,所以裁成輔相乎天地,而貞天下之動者也。”[5]579萬物之生,有健無順不行,有順無健也不行。健虛吸以通,順凝結(jié)以成,順斂之而使固,健發(fā)之而使靈,健以乾使之立,順以濡使之動,可見,健、順功能不同而互補(bǔ)。總之,參天地贊化育,不過是健、順之理的完成。朱熹說:“夫陰陽之氣,剛?cè)嶂w同出乎萬物之一原而無間也。古之圣人所以參天地而贊化育者,豈有他哉?亦順此理而無所逆焉耳?!盵8]萬物生生不離陽健、陰順之機(jī),王夫之說:“唯萬物之始,皆陰陽之撰。夫人之情,皆健順之幾。天下無不可合之?dāng)?shù),無不可用之物,無不可居之位,特于其相易者各有趨時之道,而順之則吉,逆之則兇?!盵5]42基于此,王夫之對老莊毀滅健、順的觀念進(jìn)行了批評,因?yàn)闅缃?、順就是毀滅生生之理。王夫之說:“昧者不察,乃謂因動而生四者,吉一而兇三,欲人之一于靜以遠(yuǎn)害,此老莊之余瀋,毀健順以戕生理,而賊名教者也?!盵5]577

        綜上,儒家生生中的健、順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主輔、互補(bǔ)和互滲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的關(guān)系,與健、順的特性密切關(guān)聯(lián)。張載說:“乾至健無體,為感速,故易知;坤至順不煩,其施普,故簡能?!?《正蒙·大易》)對張載的這段話,王夫之做了進(jìn)一步發(fā)揮,極有參考價(jià)值。王夫之說:“乾,氣之健也。無體者,至健則不滯于一事,隨方即應(yīng),可以御萬理而不窮,故無所遲疑,洞達(dá)明示而易知。坤,情之順也。順天而行,己無專見之能以煩擾爭功,而乾之所至,隨效法焉,故不言勞而功能自著。此以乾、坤之德言?!?《張子正蒙注·大易》)在《周易》中,乾為陽氣,所以是氣之健;坤為陰氣,所以是氣之順。由于至健,所以不會滯于一事,而隨方即應(yīng),統(tǒng)御萬理而不窮,無所遲疑,由此洞達(dá)明示;由于至順,所以順天而行,無專見之能以煩擾爭功,隨時效法乾陽,由此不言勞苦而功自著。王夫之的這個解釋,較為詳盡,也很合理。其無非是說,乾、坤各有其性,一者為健,健無體而不滯,另一者為順,順不煩而有功,所以兩者表現(xiàn)為主輔、互補(bǔ)、互滲的關(guān)系。

        四、健順合助生生

        既然生生中的健、順關(guān)系表現(xiàn)為主輔、互補(bǔ)和互滲三個層次,而且各有所長,那么,作為生生之兩種特性的健、順,又是怎樣助力生生的呢?既然健之于生生影響離不開順,順之于生生影響也離不開健,只有健、順合才能真正促進(jìn)生生,如此可以進(jìn)一步透過健、順對生生的影響,考察兩者的關(guān)系。

        其一,健以化凝滯,順以通阻礙。依《周易》,乾為大生,坤為廣生?!兑讉鳌吩?“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易傳·系辭上》)乾德為健,坤德為順,所以乾坤合才有生,亦即言健、順合便生生,因此,生生離不開健、順。《易傳》云:“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易傳·系辭上》)若無乾健、坤順則不能生生。因此,生生不已源于乾健、坤順之矛盾。王夫之繼承了《周易》的思想,認(rèn)為健、順具有不同的功能,健、順乃生生利器、法寶,所謂效法天地,不過是做到健、順而已。王夫之說:“在乾唯健,在坤唯順,疑不足以盡萬變。乃天下之理,雖甚深而不易測,然唯有所怠廢者則有所疑惑。純乎健而自強(qiáng)不息,則無所凝滯,而吉兇消長自可旁通其數(shù);抑唯矯物立意,則勢窮而阻。純乎順而承天時行,則無所阻,而悔吝憂虞皆曲盡其材。在天地,則不勞而造物之功化無以御。其在人,則知行皆一以貫而道無多歧。”[5]511可見,健、順之德乃生生本有,健、順表現(xiàn)為乾坤不同特性,這種觀點(diǎn)是儒家的共識。由這里的論述可以看出,儒家除了認(rèn)定健、順之性是生生本有之外,還對健、順的其他特點(diǎn)有所涉及,所以王夫之說:“圣人效天法地,唯健順而已矣?!盵5]535

        其二,健、順以“知”之不同功用助力生生?!兑讉鳌吩?“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xiǎn)。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來。天地設(shè)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易傳·系辭下》)健是“恒易以知險(xiǎn)”,順是“恒簡以知阻”,生生之險(xiǎn)阻,皆在乾健、坤順化解之下。更言之,乾的功能是天下最剛健的,其德行恒常容易卻知道艱險(xiǎn)所在,坤的功能是天下最柔順的,其德行恒常簡易卻明白阻礙所在。因此,《易》之理能使此人知道彼人想什么,能斷定天下事物發(fā)展的趨勢,能成就天下盛大事業(yè)。所以在天地間的一切變化及人的言行中,由事物表現(xiàn)出的各種現(xiàn)象就能知道事態(tài)的結(jié)局,占斷事情就可以知道未來。此即健、順之認(rèn)知能力。王夫之對此進(jìn)行了解釋,他認(rèn)為乾能夠大明終始,坤則行地?zé)o疆,乾具有“明”的性能,坤具有“行”的性能,而乾之大明終始,乃是因?yàn)橹两?坤行地?zé)o疆,乃是因?yàn)橹另?。王夫之說:“夫人知天之大始而不知始之者,唯乾以知之;人知地之成物而不知成之者,唯坤以作之。故乾曰‘大明終始’,坤曰‘行地?zé)o疆’。然則茍有乾之知皆可以始,茍有坤之作皆可以成。而非至健,則明不出于一潁,而無以豫萬變;非至順,則道隱于小成,而無以善永終。故以在人之知行言之:聞見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親;行焉而與不齊之化遇,則其拒之情、順逆之勢、盈虛之?dāng)?shù),皆熟嘗之而不驚其變,行之不息,知之已全也。故唯乾之健行而后其‘知’為‘大始’也。志之所作不如理之所放,理之所放唯其志之能順;氣動而隨,相因而效,則無凝滯之情,而順道之所宜以盡事物之應(yīng)得,勉焉而無所強(qiáng),為焉而不自用,順之至,作之無倦也。故唯坤之順承而后其‘作物也’也?!盵5]510所謂“大明終始”,是因?yàn)榍〉?而乾之健在于“行”之不息,能掌握所有事象,從而到達(dá)“知之全”,所以“乾曰大明終始”;所謂“行地?zé)o疆”,是因?yàn)槔ぶ?謂志順,氣動而隨,相因相效,所以無有凝滯,從而達(dá)到“盡事物所應(yīng)得”,此謂“坤曰行地?zé)o疆”??梢?王夫之將“乾知大始”解釋為由健行而無不知,將“坤作成物”解釋為由順承而無不成。既然乾因?yàn)榫摺敖≈隆倍爸笫肌?坤因?yàn)榫摺绊樦隆倍白鞒晌铩?乾坤乃《易》之始,生生之始,所以“健” “順”是生生所本有。因此,如果沒有“至健”,則明不出于一潁,而無以豫萬變;如果沒有“至順”,則道隱于小成,而無以善永終。質(zhì)言之,乾知、坤能,非至健、至順不能也。因而,生生非至健不能測變,非至順不能善終。由此看來,乾并不一定至健,坤并不一定至順,所以還需要努力至健、至順。

        其三,健順相感以利生生。健、順如何相感?怎樣相感?程頤通過對咸、恒、漸三個卦義的解釋,闡明其中的健、順相感義,健、順合也是一個過程。物物各有一乾坤,各有一陰陽,各有一健順,因健順合而生生。二程說道:“早梅冬至已前發(fā),方一陽未生,然則發(fā)生者何也?其榮其枯,此萬物一個陰陽升降大節(jié)也。然逐枝自有一個榮枯,分限不齊,此各有一乾、坤也。各自有個消長,只是個消息。惟其消息,此所以不窮。”[9]正是萬物內(nèi)在的健、順之德促進(jìn)生生不已。

        其四,健順作為志以統(tǒng)帥生生。如上所論,乾健、坤順之于生生的意義,也表現(xiàn)在對生生的統(tǒng)帥上。就是說,乾作為萬物的開始(資始),其特點(diǎn)是“健而無息”,坤作為萬物的形成(資生),其特點(diǎn)是“順而有常”,健順各有其義,合而互助生生。朱熹說:“乾者,健而無息之謂,萬物之所資以始者也。坤者,順而有常之謂,萬物之所資以生者也。是乃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而父母乎萬物者,故指而言之?!盵3]141生生的剛健性凸顯,不等于否定生生的柔順性,但對生生而言,其剛健性象征生命的強(qiáng)大、茂盛。健,開啟萬物之始,順,使萬物得以成,因而乾坤、健順對生生的作用不同,一個是開啟,另一個是成就。至健是乾之性,至順是坤之性。這是沿襲《周易》說明“乾”“坤”的剛健、柔順之性。由于健而無息、順而有常,所以萬物得生。健知而大明終始、順作而行地?zé)o疆。健屬于知,故明終始;順屬于作,故行無疆,但兩者都是乾坤的屬性。從行為上看,健、順乃生生之性。乾坤乃生生,既然健表示乾之知、順表示坤之行,所以兩者就是表示生生的知與行。乾陽、坤陰與乾健、陰順不同,前者是氣,后者是志。因而健、順可以統(tǒng)帥陰陽,也就是主宰氣。那么,健、順為什么是生生之性?乾健、坤順是天地之志,主宰氣,從而成為人、物之性。朱熹說:“乾陽坤陰,此天地之氣,塞乎兩間,而人物之所資以為體者也。故曰天地之塞吾其體。乾健坤順,此天地之志,為氣之帥,而人物之所得以為性者也。故曰天地之帥吾其性。深察乎此,則乾父坤母混然中處之實(shí)可見矣?!盵3]141這樣,健、順的統(tǒng)帥之性就顯而易見了。

        總的說來,對生生的作用而言,健離不開順,順離不開健,只有兩者通力合作,才能暢通生生、完善生生、成就生生。王夫之說:“陰非陽無以始,而陽藉陰之材以生萬物,形質(zhì)成而性即麗焉。相配而合,方始而即方生,坤之‘元’所以與乾同也?!痢?德極厚而盡其理之謂。乃其所以成‘至哉’之美者,唯純乎柔,順天所始而即生之無違也?!盵5]76他又說:“健順本予天下以險(xiǎn)阻,按其懷來,知其情偽,達(dá)其性情,辨其藥石。使非至足者交乘乎向背以相往來,亦孰從于其不足知其有余,于其有余知其不足,以備悉乎險(xiǎn)阻之故,而通其消息哉?夫不至而險(xiǎn)阻生,至而易簡得。不至者因于至,故險(xiǎn)阻亦至者之必有,易簡亦不至者之賅存。向背往來,蒸變參差而無所少,其數(shù)全也,其位全也,數(shù)全、位全,而時亦全也。故曰:無有乾而無坤之一日,無有坤而無乾之一日,無陰陽多少不足于至健至順之一日。要所用者恒以其數(shù)位之半,相乘于錯綜而起化。故氣數(shù)有衰王而無成毀,蒸陶運(yùn)動以莫與為終始,古今一至,而孰有不至者哉 ?”[5]1070-1071就是說,至健可以清以動,至順可以濁以靜,意味著生生可以自我調(diào)整和完善,因而不會停滯,也不會消失。因此,生生過程中的變化,可歸于健、順的合而運(yùn)作,《易傳》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易傳·系辭下》)因此,健、順是生生須臾勿離之德,朱熹說:“《大傳》所謂‘易不可見則乾坤息者’,乃所以明乾坤即易,易即乾坤,乾坤無時而毀,則易無時而息爾?!盵10]誠哉,斯言!

        猜你喜歡
        生生易傳王夫之
        中西思想差異的根源:超越性與生生之德
        周易文化之十 學(xué)習(xí)《易傳》知識,詮釋謙卦和豫卦——可知“全吉全利”之卦的奧妙和如何寓治于樂
        王夫之《說文廣義》考訂《說文》析論
        漫畫
        讀書(2018年2期)2018-02-08 19:34:10
        劉善良
        《周易》經(jīng)、傳中“時”之思想探賾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試論莊子對王夫之自然觀的深刻影響
        湖湘論壇(2016年6期)2016-02-27 15:24:19
        《易傳》與中國傳統(tǒng)美感之構(gòu)建
        給學(xué)生一個互動的語文課堂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美腿丝袜诱惑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思思99热| 久久亚洲av熟女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片| 国产亚洲av无码专区a∨麻豆|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露出自己的性感大胸一尤内衣|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av免费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黄色录像|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99免费视频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日骚|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美腿丝袜在线一区二区|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 九九99国产精品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加勒比黑人在线|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一区| 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 91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在中文字幕乱码熟女|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中文字幕这里都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