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崇尚人文精神與世俗生活的中華文化中,家作為飲食起居的場所、親情血緣的紐帶,具有極高的地位,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煙火味”。
顆粒歸倉,一家人都在,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風味人間》
那天我翻閱字典,查什么字眼,形容一件事很遙遠,天邊是否在海角對面,直到九歲才知道浪費時間。這茶桌樟木的橫切面,年輪有二十三圈,鏡頭的另一邊跳接我成熟的臉。經(jīng)過這些年,爺爺?shù)氖掷O,泡在水里會有茶色蔓延。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作家。
——周杰倫《爺爺泡的茶》
走遍天涯覓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的人,回到家里就發(fā)現(xiàn)它了。
——托馬斯·莫爾
家居的快樂,是所有志向的最終目標;是所有事業(yè)的勞苦的終點。
——塞·約翰生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nóng)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歌德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有無窮無盡的笑聲,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蕩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余光中
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于是我們就只能夢想著,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地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偷影子的人》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shù)穆淙~,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么大?!蔽曳畔聲?,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史鐵生《我與地壇》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杜牧《歸家》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說的哪樣菜好吃,她們就頻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其實她這輩子就是把你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