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作文教學一直是廣大教師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其中寫景作文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傳統(tǒng)的寫景作文教學存在“公式化”問題,且對學生的認知、練習和發(fā)展缺乏應有的研究,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下面對寫景作文教學進行分析,希望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
一、依托“讀寫結合”思想,增加學生的寫景素材儲備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任何一篇佳作的誕生都必須建立在豐富的素材儲備基礎之上,寫景作文也不例外。因此,在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讀寫結合”的思想幫助學生攝入足夠豐富的素材,讓學生能在后續(xù)的學習、練習中做到“胸有成竹”,進而為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開展提供保障。
1.在閱讀中增加學生的寫景主題儲備
“寫景”要服務于文章的主題,這樣景色的描寫才更有生氣。教師要將寫景教學代入作文的主題教學維度內(nèi)來開展,依托“讀寫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的寫景材料。一邊讓學生從中獲悉相應景色所具有的主題元素,一邊幫助學生搜集、掌握彰顯這些元素的經(jīng)典詞句,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構建“景物—主題”的能動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將景寫“活”、寫“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照顧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切不可“揠苗助長”。
例如,教學完《鳥的天堂》,教師可以同步引入《夢之羽翼》和《天空之戀》這兩篇寫景短文供學生閱讀,幫助他們體會三篇文章分別體現(xiàn)的“人與自然和諧之美”“向往自由”和“回味童年”三種主題,并著重引導學生品味同樣是對于鳥類棲息的島嶼的景色描寫,作者重點凸出了這一地點中的哪類景物以及該景物的哪類特征,以至于顯現(xiàn)出對不同主題的表現(xiàn)。最后,教師可安排學生選擇一個主題仿寫,試著體會一下該主題的景物描寫路徑。
借助這種方式,學生對于寫景的認知將變得更為深刻、具體,能把寫景和文章的整體寫作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這有助于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生成。
2.在閱讀中增加學生的寫景技能儲備
“寫景”作為一種寫作技法體系,其每一種技法都擁有獨特的應用效果、適用目標和具體的應用路徑。因此,在寫景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讀寫結合”的途徑帶領學生閱讀更多應用了不同寫景技法且質(zhì)量較高的作品,從這些作品的寫景片段中感受不同技法的表現(xiàn)效果和應用方法。這不僅能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起明確的“方法—效果”搭配體系,還能深入感受每種技法和寫景素養(yǎng)之間的契合度、互促力,進而幫助學生在后續(xù)的寫景練習中進行更為精準的技法選擇。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故鄉(xiāng)的榕樹》《美麗的西雙版納》《藍色天鵝湖》這三篇寫景短文,并分別提煉出“動靜結合”“遠近結合”“虛實結合”這三種寫景技法,同時結合文中所出現(xiàn)的具體景物元素引導學生了解這三者分別使用不同的描寫方法,最后組織學生根據(jù)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閱讀體會進行續(xù)寫、仿寫練習。
如此一來,學生對寫景的了解將變得更為具體,同時拓寬了后續(xù)完成寫景任務的思路、渠道,并在練習中摸索出更具自我融合性的寫景思維,進而提升作文水平。
3.在閱讀中豐富學生的情感儲備
真正的“寫景”不是對景物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做到“融情于景”。因此,教師在寫景教學中還需要帶領學生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情感元素,從“烘托氣氛、渲染氛圍”的角度來挖掘“意象”這一概念的含義及其在“情景交融”中所表現(xiàn)出的綜合作用,讓學生以社會性、感性化的視角去看待文中和自己筆下的景物,以此提升寫景作品的情懷“溫度”。
例如,同樣是對于“月”這一景物的描寫,教師可以將《荷塘月色》《小池冷月》《玉色故鄉(xiāng)》這三篇短文介紹給學生,讓學生體會“月”在不同作者筆下所展示出的不同“面孔”,并進一步感受這些情感的寫景化表現(xiàn)路徑,最后試著對其中一些自己喜歡的寫景句子進行仿寫和改寫。
借助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對于景物描寫在寫作中的意義和價值將產(chǎn)生更高維度的理解,能在“景”和“情”的自然融合中開辟出更多通道,同時讓寫景情懷變得更為豐沛。
二、參加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情景融合能力
“實踐出真知”,在開展小學寫景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實踐活動的有效設計和組織,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參與中將自身所形成的對景物元素的認知和相應的情感具象化、豐富化、立體化,借此保證學生寫出來的寫景作文擁有更強的真實感和代入感。
1.利用觀察性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
“寫景”的前提是作者對“景”進行多元、深入觀察。因此,在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參加觀察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拓寬視野、豐富認知并獲取更多的寫景素材,同時還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色欣賞情懷與較強的寫景熱情。當然,這一活動的開展也要契合于當前寫景教學的主題,以保證教學綜合執(zhí)行質(zhì)量的進一步提升。
比如,對于以“自然”為主題的寫景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帶領學生到校園里觀察盛開的花朵、隨風搖擺的柳枝、翻飛的燕子、嫩綠的小草等,讓學生用語言描繪這些景物以及產(chǎn)生的感受,還可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說一說這些景物能被加工成哪些事物,最后讓學生帶著這些收獲投入寫景文的寫作中。
依托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借助直觀、具體的觀察素材構建對標題目的寫景體系,讓自己的作品更具可讀性。
2.利用參與性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
和觀察性活動相比,親自參與實踐活動能給學生帶來更強的代入感,同時也可以在客觀上縮短活動中諸項客觀元素對學生主觀思維的影響和滲透路徑。據(jù)此,教師在寫景教學中可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會景色中所蘊含的情懷性元素,同時感受這種元素在與自我意識結合的過程中所釋放的靈感和情感,為學生后續(xù)寫作的維度提升和質(zhì)感強化注入強勁動力。
例如,同樣以“自然”為主題寫作,教師可讓學生參加“養(yǎng)成活動”,要求學生觀察盆栽植物的幼苗,每天為它們澆水,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感受生命萌發(fā)和孕育,以及呵護生命的美好,最后將這些感受融入寫作中。
如此一來,學生的景色描寫就真正做到了“情”和“景”的深度交融,也能更好地將理解融入作品中,進而提升作品的整體質(zhì)量和寫作效率。
三、注重生本資源開發(fā),提倡個性化多元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開展寫景作文教學時要注重“生本位”,尊重并利用學生的個性化特征進行分層指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加強個性化寫作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達到鞏固、擴大教學成果的目的。
1.以分層理念為指導開展教學活動
在寫景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根據(jù)每個學生在寫景方面的不同條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參照其不同的特點進行分層教學,從而讓學生既能得到適合于自己的指導,又能提高生本個性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效率。
比如,學生在景物刻畫方面的“底子”比較薄弱,教師就可將教學重點放在對常見技法的講解和練習上;而對于綜合條件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引入“煉字”、古詩詞引用、情感多元滲透等高端技法的介紹,并鼓勵他們在寫作中自由發(fā)揮,等等。
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保證了學生的整體進步性和個體發(fā)展性,避免了學生在寫作上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問題,同時也增進師生之間的熟悉程度和默契程度。
2.重視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
教師在寫景教學中可進一步開發(fā)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價值。首先在專題講解中有意識地預留出問題作為學生思考的目標,而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目標問題進行互動討論,使有關寫景的思維、靈感、方法和關聯(lián)知識做到“互通有無”,借此提升學生的寫景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夏夜”這一場景性主題的寫景訓練中,教師可以就“‘夏夜二字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你能想到哪些與之有關的場景”這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大家分享自己見過的“夏夜”景象,品讀這些景象中或美麗或溫馨或有些小“驚悚”的畫面,最后由本組代表做匯報,并由教師做總結性講述。
由此,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可以從其他人的真實經(jīng)歷和豐富想象中獲取更多的寫作靈感和素材,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
3.加強對學生個性化寫景思維的培養(yǎng)
每個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思維認知,因此,教師在寫景教學中要秉持“培養(yǎng)個性”的原則,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并帶領他們將這些優(yōu)勢融入不同題目、主題的寫景中,從而讓學生的寫景作品實現(xiàn)從“好”到“優(yōu)”的蛻變。
比如在以“故鄉(xiāng)”為主題的寫景練習中,有些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非常豐富,筆法細膩,教師就可以引導他們運用古詩詞以及詩意化的詞句寫出充滿美感的寫景文;而有些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性格也比較幽默,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在寫景時加入更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象內(nèi)容,把原本平常的景物寫得富有生機、動感和有趣,等等。
這種方法給了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擺脫了寫景作文“千篇一律”的乏味感,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寫景信心。
四、完善日常訓練活動,鞏固系統(tǒng)教學成果
只有真正做到“寓教于?!?,教學工作才能取得實質(zhì)性的成果。教師要將寫景訓練拓展到課堂教學之外,組織學生在課堂之外以更為自主、靈活的方式進行寫景文的寫作。可運用小組合作模式,以便更好地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其良好的自覺性。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組長利用課余“碎片時間”帶領組員就某一主題進行寫景小練筆,并對組員的作品質(zhì)量和活動表現(xiàn)進行點評,而后將結果匯報給教師。
如此一來,學生的寫景素養(yǎng)提升進程將變得更加連貫,有關思維、技法體系的構建也能得到更為多元的支點,同時還可以展示自己在寫景方面的學習成果,可謂“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