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本質(zhì)回歸
文章合為時而做。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寫作的動因。我們教學生讀文時,需要循著文章的脈絡(luò),挖掘作家寫作的背景。如老舍先生寫的《貓》,是一篇滋養(yǎng)了幾代人的經(jīng)典散文。我讀小學的時候,就學了這篇文章,現(xiàn)在我依然用這篇文章在教我的學生。透過時代背景,我知道了老舍先生酷愛養(yǎng)花,即便在自己遭遇人生的坎坷經(jīng)歷時,他也不忘把花在院子里搬來挪去,又是澆水,又是捉蟲。而他恩寵的小貓,卻常常抱著花枝打秋千,常常弄得枝折花落,但老舍先生非常喜歡小貓咪,從來不舍得打它。還把雞毛和線團丟給小貓當玩具。透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小動物和小花草的喜愛是發(fā)字內(nèi)心的。全文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致,舉手投足間都是愛。我們在教學這樣的經(jīng)典篇目時,應該鼓勵學生多多地誦讀和積累,品文悟情,感受作者對動植物的愛,其實是源于對生活的熱愛!無論是從寫作手法上還是謀篇布局上,都堪稱大手筆。有了這樣的經(jīng)典文字做范文,還愁學生寫不好文章嗎?
凡是文章,都是文字有規(guī)律的排列組合。我們需要教會學生在茫茫文海中,尋找和選擇有價值的文章展開閱讀。小學語文要回歸,就要讓閱讀拓展來領(lǐng)航。如果每天都盯著那本小學語文教科書,就是把課本讀得爛熟,收獲也是很微小的。為了促進語文知識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必須努力從海量閱讀上做文章,通過不停地閱讀,汲取語文的營養(yǎng),來滋養(yǎng)自己,在閱讀和積累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文修養(yǎng)。比如我們在部編版的五年級下冊中,有一個單元全部是關(guān)于四大名著的課文:《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這些都是從四大名著里截取的一小段精彩段落。比如草船借箭,說的就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設(shè)計陷害他。沒想到能掐會算的諸葛亮將計就計,不但滿口答應造箭的要求,還把本來可以十天的工期縮短到三天??尚男鬲M窄的周瑜以為正中下懷,卻不曾想,諸葛亮把天文、地理和人心都拿捏得妥妥的,三天時間,沒有用一丁點兒材料,硬是能收到10萬枝箭!以這個閱讀為契機,打開朗讀的缺口,學生對三國演義里的諸多人物,一個個頂禮膜拜一樣,從此也可以口若懸河,縱橫三國。我們依然用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從《猴王出世》的閱讀中,向縱深里去探尋菩提祖師,太上老君,豬八戒,沙和尚,鐵扇公主,紅孩兒……從黛玉和寶玉放風箏的端口,走進賈府,去看看王熙鳳怎么治家,看看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跌宕起伏的人生。老師是學生閱讀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讓學生從教材的藍本拓展延伸,在貫穿古今的閱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通讀全文,了解全文,通過故事情節(jié)深究那個年代的文學價值和深層次的語文沉淀,就像在沙灘上拾得閃光的貝殼一樣,心情怡然。
任何的形式的語文檢測,都是在通過一種特定的途徑考量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和領(lǐng)悟,以及學生對文中是否在識字認詞和隨文理解方面做到恰到好處。我們在讓學生錘煉閱讀的時候,也要本著從小學語文本質(zhì)回歸的角度來學習語文,研究語文,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本質(zhì)回歸,是所有小學語文老師的期望,也是教育本真的原始底線。
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本質(zhì)的回歸,是一個個語文老師的責任,也是一個個語文老師的重任。我們肩負著傳播語言文字的工作,就要在這條道路上,守正創(chuàng)新,引領(lǐng)閱讀,做小學語文教育,就是要從字、詞、句、段和篇的循序漸進中,謀得文從句順,謀得心靈相通,謀得用樸素的文字也能生出璀璨的光華!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高縣蘆洲鄉(xiāng)儒里小學 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