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跨文化交際成為很多國家重點關注的事項,更是外語教學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如今,國際競爭愈演愈烈,多種文化碰撞與交融,說到國家文化,就不得不提每個國家獨特的語言。學習外國語言一直是我國教育事業(yè)中的重要部分,英語更是被納入我國基礎教育。因此,探究如何學習英語已成為國內(nèi)專家、學者討論的熱門話題,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系不斷改革,有學者表示在探究初中英語教學時,應充分思考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問題,只有以此為研究視角進行分析,才能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為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文化意識是基于文化發(fā)展衍生的新型概念,其泛指為國家及地區(qū)文化發(fā)展而形成的一種影響人類思想的意識。作為文化意識的下位理念,跨文化意識指的是文化之間的跨越,即在原有文化意識基礎上,通過接觸新的文化,在不斷了解的過程中形成新的文化意識,以此明確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這種文化意識分為五個不同的層次,每一個層次都代表了自身在原有文化基礎上對其他文化的了解與接受度。第一層為基礎文化的識別;第二層為文化差異的識別;第三層是對其他文化的理解與接收;第四層是對其他文化的理解與感受;第五層是跨文化意識的最高境界,即具備“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跨文化意識的形成象征著文化思想的革新,有助于推動人類思想意識的創(chuàng)新(周杰2022)。
英語這門學科較為特殊,因為是國外語言類學科,所以在學習其相關知識時,應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這既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難點,又是重點。如果對文化背景沒有一定的認知,那么就無法真正理解其含義和相關知識,從而影響學習的質量和效率。無論是從聽力、閱讀還是口語來看,在學習英語課程時,一定要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經(jīng)濟及政治等方面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與初中英語學習相結合,從而促進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王斌2022)。
詞匯是每一門語言學科的重點。要學好一門語言,就要不斷增加詞匯量。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信息傳播速度較快,學生可以通過各類網(wǎng)絡媒介搜索有關歐美國家經(jīng)濟、文化及政治方面的新聞和視頻,積累詞匯量(韋雪梅2021)??傊雽W好一門語言,豐富的詞匯量是前提,只有做好這一點,才能為后續(xù)的學習提供有效保障,這也是教學的關鍵點,即一切教學工作的開展都要從詞匯開始(陸豐2021)。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語速轉換是一大難點。英語和漢語的語速有所不同,導致很多學生無法適應,其學習質量和效率受到影響。學生可以從了解國家文化出發(fā),平時多查閱英語相關資料,觀看英語對話視頻,并不斷實踐,以更好地掌握英語語速及其節(jié)奏。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輸,而且要重視實踐能力的提升。
隨著文化碰撞且融合的趨勢愈演愈烈,初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即教師要以指引學生學習為主,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楊平平2021)。教師要尊重學生及其想法和觀點。只有師生之間的角色發(fā)生轉變,才能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此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再以傳輸知識為主,而是將更多時間用于觀察學生英語實踐運用,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和問題,并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西方國家的文化。
1.文化參觀
在跨文化交際視域下,教師可通過文化參觀的方式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能夠為相關學習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從而提升學習水平和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觀看一些帶有西方文化印記的藝術品、視頻等,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特點。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學生也可以修學旅行,親身感受當?shù)匚幕?,真正體驗英語的魅力,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2.文化講座
學校可以組織開展文化講座,為學生講解西方文化和英語之間的關系,以此加強他們對英語學科的認知。通過傾聽西方文化講座,學生能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對于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3.文化欣賞
文化欣賞建立在文化參觀和文化講座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悟、去欣賞西方國家獨特的文化,感受英語語言的特殊性,從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及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提升其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培養(yǎng)其跨文化意識。
每一種語言的文化都蘊含在詞匯中,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詞匯的含義學習其中蘊含的語言文化,使其對英語詞匯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簡單的詞義上,從而掌握英語和漢語不對應的文化現(xiàn)象,以培養(yǎng)其跨文化意識。以old(老)為例,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尊老愛幼”的思想,對“老”這個字的理解是一種尊敬。年齡大的人在我國的人際交往關系中代表著較高的地位,因為年齡大的人往往閱歷豐富,更加成熟,體現(xiàn)出的是一種智慧。中國有一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北磉_的就是這個意思。在西方文化體系中,old 并不是這個含義,因為西方國家的文化體系中并不以老為尊,反而將其視為“老舊”的意思,與我國的“不中用”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年齡是個人隱私,不應被人談論,因此他們很討厭聽到別人說自己老,特別是女性(熊國陽2020)。
從上述內(nèi)容來看,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國家及地區(qū)之間文化的差異,對于一些具有不同文化內(nèi)涵的詞匯要重點提示。以dog為例,狗作為人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動物,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有養(yǎng)狗的習慣,但是彼此對狗的看法與態(tài)度大不相同。在漢語體系中,有很多詞匯中帶有“狗”字,常用來比喻壞人或帶有貶義,如“雞飛狗跳”“雞犬不寧”等。在英美國家,人們將狗視為人類最親近的朋友。當中國人聽見有人對自己說“You are a lucky dog.”時,會認為別人在罵自己。然而,在西方人眼中,a lucky dog 的含義為“幸運兒”。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與西方人對狗的看法有所不同,其詞匯蘊含的文化就存在較大差異。要使學生真正領悟英語知識,掌握英語語言運用技巧,教師要幫助他們減少因受母語影響而出現(xiàn)的語用錯誤,將詞匯教學與西方文化相結合,通過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引導他們形成新的文化理念(鄒響太2020)。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點較多。為了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法結構,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引導他們感受西方文化,借助英語語言了解西方人在進行語言溝通時的情感及價值觀,這也是培養(yǎng)其跨文化意識的要點。
從英語詞匯的角度來看,不同的詞匯出現(xiàn)在不同的語句中,其意思有所不同,這是基于文化環(huán)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因此,只有熟悉英語語言文化,熟悉相關國家及地區(qū)的歷史,才能在閱讀中真正理解相關詞句的含義。比如,一個關于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留學生活的故事,內(nèi)容是中國留學生向英國同學尋求幫助,隨后道謝,而英國同學的回答是:“It’s a piece of cake.”由于文化差異,很多學生誤以為這名英國學生向中國留學生索要一塊蛋糕作為謝禮。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解。教師應指引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英美簡易讀物,并提醒他們在閱讀時注意留心和積累有關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加強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沈燕瓊2020)。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要在閱讀與詞匯教學中進行,還要融入口語教學。就語言學科而言,掌握口語知識十分重要,因為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交流。就英語學科來說,學生只有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才能在交流中避免產(chǎn)生語法錯誤及口語不規(guī)范的問題,從而為彼此之間有效的溝通提供保障。不同國家由于文化不同,談話的方式也不同,談話的重點會存在差異。比如,兩個人見面打招呼,我國人習慣詢問對方家庭、年齡及工作等信息,因為在我國的文化里,對這些信息的了解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第一步。然而,英語國家的人比較看重自身隱私,個人保護意識較強,在談話時會盡量避開一些敏感話題,如家庭、年齡及工作等。
從口語交際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較為內(nèi)斂,西方文化較為開放;在交談過程中,中國人比較內(nèi)斂、含蓄,西方人比較簡單直接。西方人的談話講究簡單、直白,因為簡潔的表達一直是英語語言遵循的理念。從人與人之間的贊美來看,西方人表達比較直接,在西方人眼中,互相稱贊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且在被稱贊后,都會說“Thank you.”來表示感謝。在中國人眼中,“謝謝”常作為得到幫助后的答謝語,而不是受到他人贊美后的回復語。當你夸贊一個中國人今天很漂亮時,他的回答往往不是“謝謝”,而是“哪里哪里”“說笑了”“一般般”。因此,考慮到中國人與西方人口語交際中的文化差異,教師在口語教學中,不僅要教導學生運用相關詞匯進行交談,還要加強語言文化的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的影響,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正確使用英語口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為滿足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積極開展創(chuàng)新性教學,注重從文化層面入手,基于英語學科的特性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西方文化,并在詞匯、閱讀及口語等教學中融入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相關內(nèi)容,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加強對其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夠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這也是初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