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許海濤,高玉平,蔡德霖,王相國,肖龍菲,安 紅,王穎秋,王 騫,郭 勇,齊曉龍,倪和民
(1北京農(nóng)學院動物科學技術(shù)學院,北京 102206;2全國畜牧總站,北京 100125;3天津市薊州區(qū)下倉鎮(zhèn)人民政府,天津 301905)
在現(xiàn)代規(guī)模化牧場管理中,提高奶牛單產(chǎn)量,盡早診斷出奶牛妊娠可以有效縮短配種期,保證奶牛具有持久泌乳高峰期及較短的空懷周期,從而增加產(chǎn)奶量,提高經(jīng)濟效益[1]。目前確定奶牛妊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直腸觸診法、B超檢查法、孕酮檢測法,但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直腸觸診法操作簡單,成本低,但會造成一定比例的胚胎損失(胚胎死亡、胎兒死亡以及誤診)[2];B超檢查在人工授精30天之后方可進行準確診斷妊娠,但由于儀器價格較高,體積較大等原因,難以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中[3];孕酮濃度雖然隨發(fā)情周期而變化,但脂肪也會對其造成嚴重干擾,因而無法準確確定是否妊娠[4]。因此,建立一種新的方法在早期確定奶牛妊娠與否至關(guān)重要。
牛妊娠相關(guān)糖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glycoproteins,PAGs)在胎兒胎盤的滋養(yǎng)層雙核細胞與母體子宮上皮細胞融合時,會釋放到母畜血液中[5],與未孕奶牛在28天后的血液檢測量相比有顯著增高,并在臨近分娩前達到最高水平。目前,boPAGs基因家族至少有22個轉(zhuǎn)錄本以及變異體,根據(jù)前人的研究將boPAGs分為2類:古代PAGs和現(xiàn)代PAGs[6]。Green等[7]用核糖核酸酶保護實驗檢測胎盤中boPAGs RNA的表達 ,發(fā)現(xiàn) boPAG2、boPAG4、boPAG5、boPAG8、boPAG9、boPAG10、boPAG11在妊娠后25天就已經(jīng)表達;boPAG1從授精后濃度遞增,并且在授精后第240天達到峰值[8],但由于其半衰期長(>8天),其免疫反應性在產(chǎn)后80~100天仍可檢測到,容易影響產(chǎn)后早期奶牛妊娠診斷的準確性[9-10]。Telugu等[11]在基因水平檢測中發(fā)現(xiàn)boPAG2比其他boPAGs蛋白的轉(zhuǎn)錄水平都高,表明boPAG2在奶牛妊娠早期發(fā)揮重要作用。boPAG4的半衰期為4.3天,相比于boPAG1的半衰期較短,且在妊娠早期(24~28天)就能被檢測到[12-14]。boPAG6在妊娠早期表達,在妊娠末期(約250天)消失,其半衰期相對較短,以boPAG6作為標志物應用于母牛早期妊娠診斷的準確性更高,且不易產(chǎn)生假陽性現(xiàn)象[7]。
研究表明通過免疫學方法檢測boPAGs與B超結(jié)果符合率非常高,且能夠在配種后30天即可獲得是否懷孕的結(jié)果,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15-16]。目前常用的早期妊娠 檢 測 蛋 白 主 要 有 PAG1、PAG4、PAG6、PAG9、PAG16、PAG18、PAG19等[14,17],但是有關(guān)抗體的研究僅涉及到boPAG1、boPAG2和boPAG4,針對PAG6多克隆抗體研究的報道在國內(nèi)尚未出現(xiàn)。本試驗利用前期制備的牛妊娠相關(guān)糖蛋白PAG6多克隆抗體制備快速檢測試紙條,為奶牛妊娠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方法,為獸醫(yī)的臨床診斷提供了新思路。
索萊寶公司:PVDF膜、NC膜、牛血清白蛋白(BSA)、5% BSA封閉液;碧云天公司:DAB辣根過氧化物酶顯色試劑盒、PBS;康為世紀公司:HRP標記山羊抗小鼠lgG;泉州科諾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妊娠相關(guān)糖蛋白(PAGs)ELISA檢測試劑盒;實驗室制備的PAG6多克隆抗體。試驗于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北京農(nóng)學院動科樓511實驗室進行。
1.2.1 快速檢測試紙條的制備 分別用水、PBS、含1% BSA的PBS將PAG6多克隆抗體稀釋至2~50 μg/mL。將不同稀釋度的抗體分別點樣至固定載體上,每滴10μL,分別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固定。隨后在37℃溫箱中進行封閉,60 min后使用PBST清洗試紙條5 min。
1.2.2 檢測方法的建立 先將待檢血清樣品進行倍比稀釋,吸取10 μL滴加至點樣孔,分別于不同條件下進行孵育,孵育后PBST清洗芯片3次,每次3 min。隨后,使用山羊抗小鼠IgG H&L(HRP)的二抗在37℃溫箱中對試紙條進行孵育1 h,孵育后PBST清洗3次,每次3 min。最后,分別選用DAB、TMB和ECL顯色液進行顯色,肉眼觀察檢測結(jié)果。
1.2.3 檢測試紙條的布局 根據(jù)優(yōu)化條件,對檢測試紙條進行點樣,每組3個重復,制備3×3檢測試紙條矩陣。
1.2.4 判定標準的確定 肉眼下,檢測試紙條監(jiān)測點顯色較深即可視為懷孕奶牛。
1.2.5 敏感性驗證 將待檢血清進行檢測試紙條檢測,同時使用商品化的PAG試劑盒進行檢測,最后將所獲得的檢測結(jié)果相比較。
1.2.6 特異性驗證 取1組制備好的檢測試紙條,分別檢測未孕奶牛血清、懷孕奶牛血清和二者的混合血清,檢測在不同血清的顯色效果。
1.2.7 重復性驗證 在3個不同時間點,每次制備3組快速檢測試紙條,對同一批臨床血清進行檢測。
1.2.8 穩(wěn)定性驗證 將同一批制備的檢測試紙條分別于不同條件下保存數(shù)周后,取待檢血清進行檢測。
使用Excel和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2.1 抗體固定載體的選擇
抗體分別選用NC膜、PVDF膜2種載體進行固定,結(jié)果如圖1所示,抗體均能夠固定于上述2種載體上,且均可與血清中的蛋白進行良好反應,但考慮到肉眼觀察效果,最終確定NC膜為最適蛋白固定載體。
圖1 抗體固定載體的選擇
2.2 點樣緩沖液的選擇
抗體分別選取無菌水、PBS和含1%BSA的PBS進行稀釋,結(jié)果如圖2所示,抗體在3種點樣緩沖液稀釋下均有明顯顯色反應,其中以PBS組效果最好。因此,本研究選擇PBS作為點樣緩沖液。
圖2 點樣緩沖液的選擇
2.3 抗體點樣濃度的選擇
選取PBS作為抗體稀釋液,使用3種濃度的稀釋液進行試驗。如圖3所示,抗體在50 μg/mL和10 μg/mL條件下有明顯顯色反應。但考慮成本,最終確定10 μg/mL為最適抗體點樣濃度。
圖3 抗體點樣濃度的選擇
2.4 抗體固定條件的選擇
本研究分別設計4種抗體固定條件:37℃30 min、37℃ 60 min、25℃ 2 h、4℃ 8 h。結(jié)果如圖4所示,抗體在37℃60 min和37℃30 min條件下效果均較好??紤]到時間成本,最終選擇37℃30 min作為最佳抗體固定條件。
圖4 抗體固定條件的選擇
2.5 封閉劑種類的選擇
以PBS作為陰性對照,分別選取5%BSA和5%脫脂乳2種封閉劑進行試驗。如圖5所示,抗體在2種封閉劑條件下顯色效果均較好,但考慮試劑成本后,確定5%脫脂乳為最佳封閉劑。
圖5 封閉劑種類的選擇
2.6 待檢血清孵育條件的選擇
將未孕奶牛和懷孕奶牛血清滴加至檢測試紙條后分別在37℃溫箱中孵育30 min、60 min、25℃溫箱中孵育2 h、4℃冰箱中孵育8 h。如圖6所示,考慮到顯色效果和檢測時間后,確定37℃孵育60 min效果最好。
圖6 待檢血清孵育條件的選擇
2.7 檢測試紙條最低檢測限的確定
為明確其最低檢測限,利用檢測試紙條對經(jīng)過梯度稀釋的血清進行檢測。如圖7所示,試紙條分別與1600~12800倍稀釋的血清孵育結(jié)合,試紙條在1600~3200倍稀釋下顯色效果均較好,所以用于判別診斷的最低檢測限為3200倍。
圖7 蛋白芯片最低檢測限的確定
2.8 顯色方法的選擇
分別選取DAB、TMB以及ECL顯色液進行檢測試紙條的顯色,結(jié)果如圖8所示,TMB顯色液組的結(jié)果反應過快,不宜觀察,而ECL顯色需要專業(yè)顯影儀器設備。因此,本研究最終選擇DAB顯色液。
圖8 顯色方法的選擇
2.9 顯色時間的選擇
選取DAB顯色液在1、3、5 min和10 min作為顯色時間點進行優(yōu)化。結(jié)果如圖9所示,試紙條在3、5 min和10 min顯色條件下效果均明顯,隨著顯色時間增加背景加深。因此,確定3 min為DAB顯色液的最佳顯色時間。
圖9 顯色時間的選擇
2.10 檢測試紙條特異性分析
如圖10所示,在混合血清中仍然可以檢測,證明試紙條特異性較強。
圖10 蛋白芯片特異性分析
2.11 檢測試紙條敏感性分析
取10頭奶牛待檢血清進行檢測,并與ELISA測定結(jié)果進行對比。如圖11所示,為ELISA測定結(jié)果的標曲,計算得出5頭奶牛懷孕,5頭奶牛未懷孕,通過與檢測試紙條的對比,二者符合率為80%,證明試紙條敏感性好。
圖11 Bovine PAGs標準曲線
2.12 檢測試紙條重復性分析 本研究用不同時間制備的試紙條進行重復性驗證,每份樣品重復3次,結(jié)果與預期一致,證明重復性好。
2.13 檢測試紙條穩(wěn)定性分析 本研究將于同一批次制備的檢測試紙條分別于4℃和-20℃保存14天和28天。結(jié)果如圖12所示,2周內(nèi)試紙條顯色效果均明顯,證明檢測試紙條保存在4℃和-20℃條件下2周內(nèi)性能穩(wěn)定。
圖12 蛋白芯片穩(wěn)定性分析
對于奶牛養(yǎng)殖行業(yè)而言,高效配種能增加產(chǎn)奶量、降低護理成本,提高企業(yè)效益[1]。因此,盡早發(fā)現(xiàn)奶牛妊娠能夠減少其配種次數(shù),降低胚胎死亡率,并且提早發(fā)現(xiàn)空懷現(xiàn)象,能縮短產(chǎn)犢間隔時間,提高奶牛繁殖率[18]。研究表明與未懷孕的奶牛相比,懷孕奶牛第24天母體血液循環(huán)中PAG濃度有所增加[19];在授精后的24~26天母體血液循環(huán)中PAG增加[20-21]。
目前國內(nèi)市場有關(guān)PAGs早期診斷產(chǎn)品主要為ELISA試劑盒,常用的早期妊娠檢測PAGs主要有PAG4、PAG6、PAG9、PAG16、PAG18、PAG19等[17]。筆者前期通過原核表達方式獲得了PAG6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備了多克隆抗體,檢測發(fā)現(xiàn)其具有較高的抗體滴度,可以用來制備奶牛早期妊娠診斷檢測試紙條。
目前,可視化芯片技術(shù)在動植物病毒檢測、食品中抗生素殘留檢測、基因分型、酶功能鑒定等方面廣泛應用[22-24],且蛋白質(zhì)芯片技術(shù)在獸醫(yī)診斷學上的應用,近些年來也已取得了巨大進步[25-27]。本試驗通過優(yōu)化載體材質(zhì)、點樣濃度、顯色方法等檢測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抗體用PBS稀釋成10 μg/mL點樣至NC膜上,在37℃溫箱中固定抗體30 min,經(jīng)5%的脫脂奶粉封閉,清洗后制成標準化檢測試紙條。待檢血清滴加至試紙條后,在37℃溫箱中孵育1 h后,進行洗滌和二抗孵育,最后在DAB顯色試劑盒作用下顯色3 min即可觀察。初步臨床檢測表明,在稀釋3200倍的最低檢測限的情況下,在混合血清中仍然可以檢測出懷孕,該檢測試紙條特異性強;此外,該方法與ELISA的符合率在80%,敏感性良好。試驗重復性良好,并能在4℃和-20℃條件下,保存2周。雖然本方法僅針對一種蛋白,在面臨復雜的妊娠環(huán)境下存在局限,但作為直腸觸診和超聲波診斷檢測技術(shù)的替代方法,在協(xié)助臨床診斷方面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焖贆z測試紙條兼具平價、易操作、易推廣、易保存等優(yōu)點,能夠深入基層臨床,打破美國企業(yè)對中國相關(guān)行業(yè)的壟斷控制,提高中國奶牛早期妊娠診斷效率。
制備了奶牛妊娠相關(guān)糖蛋白6快速檢測試紙條,待檢血清滴加至試紙條后,在37℃溫箱中孵育1 h后,進行洗滌和二抗孵育,最后在DAB顯色試劑盒作用下顯色3 min即可判定,可用于奶牛早期妊娠診斷,該法具有簡便、快速、特異性好等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