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靜
中考語文復習是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復習的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中考語文成績。筆者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探究基于“四性”的中考語文復習策略。
要搞好復習,就要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對學情的把握科學制定周密的復習計劃。計劃包括復習步驟、復習時間、復習方法、復習測評等,以確保復習工作有條不紊,高效實施。
計劃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復習步驟要合理。復習可以打破以往逐篇復習的慣例,實現內容的大整合。筆者把復習過程分成三輪:一是依據文體,按塊復習;二是專題突破,強化演練;三是模擬沖刺,實戰(zhàn)演練。第一輪,復習散文、小說、消息、戲劇、說明文、議論文、古詩文。指出要重點閱讀的段篇,擬出要重點掌握的內容,包括課后習題、字詞、文學常識等。第二輪,專題訓練要把各種知識點歸整為若干小類,如字詞書寫、注音、成語運用、修辭手法、修改病句、仿寫、古詩文默寫、綜合性學習、名著閱讀、文言實詞虛詞等,逐一加強,訓練夯實。第三輪,圍繞本區(qū)域的中考題型,訓練準確分析題目、解答問題。這幾輪復習互相關聯,不斷推進。復習中要有講有練,精講精練,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計劃的科學性還體現在背誦和默寫的內容分散穿插到復習的各個階段,不能集中安排在一起,教師要定期督促檢查。計劃要安排周全,保證課內知識不丟分,課外題目多拿分。
要讓學生清楚班級復習總計劃的具體步驟和要求,讓學生根據學情制定切實可行的小計劃。計劃要做到精確、科學、實用,督促學生未雨綢繆,為高效復習打好有準備之仗。
用于中考復習備考的時間并不多,而復習內容涉及初中階段的六冊教材,知識繁雜。因而復習目標必須明確,要加強復習輔導的針對性,減少低效甚至無效復習。
一要依據課標。課標指明了復習方向和命題的側重點,如課標指出“閱讀文學作品,要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復習要“注重基礎,貼近生活,突出能力,關注情感”等。復習中要吃透命題精神,明確今年的考試內容和題型有哪些新變化,各種題型的賦分比重等。這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復習要點,把握考點。
二要關注學情。要通過作業(yè)反饋和平時檢測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要傾聽學生訴求,了解學生最需要復習的是什么,需要重點解決哪些問題。知道了學生要學什么,就知道要復習輔導什么。對學生已完全掌握的知識,可以舍棄。復習要抓住重點,只講學生困惑之處。如果不了解學情,復習就會出現盲目性,該講的沒有講,不該講的一直在重復,浪費了時間。
三要觀照題型。各區(qū)域試卷特色會略有區(qū)別,如本區(qū)域試卷結構分為三大類:一是語言積累和運用,包括填寫古詩文、情境對話、字音字形的正誤判斷、綜合性學習。二是閱讀,包括名著、古詩詞、文言文(課內外比較)、現代文閱讀(不同文體的課外文章兩篇)。三是作文。以閱讀理解為例,僅僅了解題目類型還不夠,還要進一步細化到題干,如記敘文閱讀,題型包括賞析題(言外之意、修辭手法、動詞等關鍵詞)、分析文中重要語句的內涵、分析人物形象、信息篩選、標題理解、內容概括、文本鏈接等。要對近幾年的中考題型進行分析,明確哪些題型已經固化,形成主流題型,哪些題型有新的變化。要揣摩命題意圖,研究試題解答的規(guī)范步驟,確定正確的解題思路。
中考語文復習要注意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歸類、總結。為指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知識遷移運用到課外閱讀中,教師要系統梳理、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幫助學生掌握解讀文章的基本方法。
一是總結文體知識。如小說板塊,要掌握小說分析方法,如人物形象、情節(jié)結構、寫作手法、環(huán)境描寫、語言運用;議論文板塊,要掌握論點語言的表現形態(tài)、論點位置、論據種類、論證方法、論證結構;說明文板塊,要重點把握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等。在復習文體板塊時,要以課文為例,圍繞考點精選例子,整合文本,用比較閱讀來印證方法,掌握解讀規(guī)律。如《母親的風景》,考題有分析題目的雙層含義;概括母親對孩子的愛體現在哪些方面;自選角度賞析文中語句;結合選文及生活體驗理解母親看似矛盾的兩句話。這些題目都符合記敘文的特質,應根據命題對例題進行解剖分析,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熟悉規(guī)范答題的要求。如自選角度賞析語句題,解題角度有多種,如內容、寫法、結構、語言、修辭等。選取《母親的風景》中的“這雙溝壑叢生、粗糙干硬的手,牽引的卻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可解答為:① “溝壑叢生”“粗糙干硬”與“柔暖光滑”形成鮮明對比,強調母親為孩子無私奉獻,濃得化不開的愛讓孩子一生溫暖;②用感嘆句表達作者對母親無私的愛的贊美。答案內容包括寫作手法、句式特點、藝術效果、表達內容和情感。
二是歸類文化知識、文學常識。如學習文言文,要根據其文體特質作系統歸類。歸類字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歸類句子: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又如學習寫作知識,要歸類文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歸類表現手法:象征、對比、襯托、伏筆、鋪墊、先抑后揚、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描寫等。歸類不是空洞的說教,要結合教材例子作具體說明,以加深學生印象。
復習過程中要經常查漏補缺,充分了解學生對復習知識的掌握情況??梢酝ㄟ^作業(yè)、檢測、詢問等方式了解復習效果。復習檢測可分為單向知識檢測、文體板塊檢測、綜合沖刺檢測。單向檢測只考查某一個知識點,如根據語境理解語句含義。文體板塊檢測,如考查小說,可以根據文體特點呈現相關題目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綜合沖刺檢測,仿照中考試卷結構和題型編寫幾套試卷,讓學生適應考試。檢測不僅是考學生,也是考教師。通過檢測可以發(fā)現教師漏講和講得不深的地方,了解學生對重點知識是否掌握,發(fā)現缺漏及時補上。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解讀文本技能的全面性。
學生答題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屬于個性問題要個別輔導,共性問題要集中重點輔導。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訓練思維方法、解題路徑和規(guī)范答題。從平時檢測情況看,不少學生答題能得分,但能得滿分者少。主要表現在:缺乏整體意識,如概括題和篩選題,概括內容或提取的信息未能涵蓋整篇文章;缺乏回歸意識,如分析語句的表達作用,不注意語境,憑空發(fā)揮;缺乏要點意識,回答問題時語句雜亂,沒有分條答點,沒有抓住重點;缺乏規(guī)范意識,答題要素不全,內容空洞,層次混亂,角度單一。每種題型都有相對規(guī)范的解答方法,復習中要認真對待。
怎樣指導學生復習好語文是一門藝術,要抓住重點,高效復習,讓學生夯基提能,讓復習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