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元奕,劉家博,沈怡平
(山東科技大學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
隨著現(xiàn)代微電子科學技術、光纖科學技術和微機的發(fā)展,電力電子裝置的容積、重量、效率、熱特性等各方面的技術指標也日新月異。與此同時,電力電子器件、電力電子電路及電力電子裝置的電腦建模與仿真技術也在進一步發(fā)展。中國清潔能源戰(zhàn)略的一個發(fā)展重點就是光伏發(fā)電技術,而光電并網(wǎng)技術已成為中國太陽光資源的最重要開發(fā)利用方式。鼓勵對光伏發(fā)電及并網(wǎng)技術的研究,是有效減輕中國環(huán)境壓力、促進中國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型經濟發(fā)展模式的關鍵切入點。
將光伏電池當作能夠穩(wěn)定產生光電流Iph的電流源。Rs代表的是光伏電池、引線的體電阻和引線與電池接觸電阻的總電阻。Rsh代表的是電池表面因污漬等導電物質造成的跨接電阻。二極管代表的是經過PN結的擴散電流。剩余的光電線流過Rs,再流向負載[1]。具體電路圖見圖1。
圖1 光伏電池單二極管等效電路
依據(jù)圖1推導出的數(shù)學物理模型為
(1)
式(1)經過簡化推導,可以得到光伏電池的工程用數(shù)學模型:
(2)
標準條件:光照強度Sref=1 000 W/m2,電池工作溫度Tref=25 ℃。當電池溫度不是在標準條件下取值時,取T=Tair+K×S,其中,Tair為空氣的溫度,S為實際光照強度,取K=0.03。當環(huán)境條件不是標準條件時,參數(shù)Isc、Uoc、Im、Um需要相應地改變,如下所示。
(3)
(4)
(5)
(6)
式中:ΔT=T-Tref,ΔS=S/Sref-1,a=0.002 5,b=0.5,c=0.002 88[2]。
Isc為短路電流,空載電壓Uoc是空載電壓。這樣,在使用該模式時只需提供光伏電池最基本的技術參數(shù)Isc、Uoc、Im和Um,就能夠按照式(3)至式(6)定義光伏電池的伏安特性曲線[3]。
多個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經過串、并聯(lián)組合成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因此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的模型與上述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一致,只是需要根據(jù)串、并聯(lián)關系,對Isc、Uoc、Im和Um的參數(shù)值進行改變(串聯(lián)使得電壓加倍,并聯(lián)使得電流加倍)。根據(jù)上述公式與原理,基于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防真設計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該模型,圖2所示為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參數(shù)設置界面[4]。
圖2 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參數(shù)設置界面
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電路仿真設計采用的MPPT電路利用的是擾動觀測法的基本原理[5]。如圖3所示,設光伏組件在當前工作點功率為Pn,增加了運行電壓ΔV后,在下一時刻工作點對應功率為Pn+1,此時Pn 圖3 擾動法爬升過程 如圖4所示,繼續(xù)增加運行電壓ΔV,此時Pn>Pn+1,需減小運行電壓ΔV,則工作點從另一方向向峰頂爬升。這樣可以不斷控制光伏電池工作點電壓的變化,最終實現(xiàn)工作點平穩(wěn)運行在最大功率點附近[7]。 圖4 擾動法反向爬升過程 要完成直流母線和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之間的電氣分離,就必須選擇帶有高頻變壓器的DC/DC轉換器方案,因此在DC/DC變換器仿真設計中使用圖5給出的隔離Boost升壓電路。 圖5 隔離Boost升壓電路 隔離Boost升壓電路在升壓的同時,用高頻變壓器作為電氣隔離,其升壓倍數(shù)由Boost電路與隔離變壓器共同組成;隔離Boost電路在實現(xiàn)升壓的同時,僅用最少的開關器件,能在相同條件下實現(xiàn)最大的升壓倍數(shù),所以選擇隔離Boost電路。 隔離變壓器變比nT取值1,則根據(jù)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關系可得到: (7) D=1-Ui/Uo=1-1 200/4 000=0.7 (8) 隔離升壓電路的電感需要保持輸入電流連續(xù),因此需要的最小值為 =75.6 μH (9) 將數(shù)值代入,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正常工作電壓是1 200 V的輸出,最大功率點電壓為1 500 V,同時由于額定功率不低于2 MW,因此輸入電流最小值為1 667 A,系統(tǒng)設計頻率為10 kHz,基于隔離升壓電路的特性,電流脈動頻率f為20 kHz,式中T為5×10-5,計算得出L為75.6 μH。功率開關管Q1~Q4設定耐壓值時,以高頻變壓器原邊最大電壓作為取值依據(jù),設計值為2 kV,當耐壓余量為50%時,則需要選擇耐壓值為3 kV的開關管。輸入電流為1 667 A,選擇輸入額定導通電流為2 kA的開關管,如果沒有滿足要求的器件,則可以選擇并聯(lián)的功率開關管。整流二極管耐壓值的設定以高頻變壓器副邊最大電壓作為取值依據(jù),設計值為2 kV,當耐壓余量為50%時,則需要選擇耐壓值為3 kV的二極管,輸出電流額定值為1 kA,選擇2倍余量的二極管,則最終選擇2 kA導通電流的二極管。輸出濾波電容選擇耐壓值為2.5 kV,容值為1 mF的電解電容[8-10]。 隔離升壓電路需要完成對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的最大功率追蹤,因此隔離升壓電路需要采集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的輸出電壓Upv與電流Ipv。該設計選擇擾動觀測法。如圖6所示,在1個周期的2個Ton區(qū)間,4個開關管全部導通,此時電感充電,隔離變壓器原邊短路,在2個Toff區(qū)間內,分別對副邊輸出正負電壓[11]。 圖6 隔離升壓變換器驅動脈沖 因為需要并網(wǎng),所以最終輸出應為三相工頻交流電。逆變電路仿真設計采用圖7所示的三相橋式逆變電路,該逆變電路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逆變效率可達97%,輸出波形也較好[12]。 圖7 三相橋式逆變電路 逆變器的功率開關管直流側電壓在2 kV上下浮動,因此選擇3 kV耐壓值的開關管作為逆變電路的功率器件。當采取SPWM調制時,三相逆變器輸出線電壓為 Uo=0.816Udc=1 632 V (10) 則三相輸出線電流為 (11) 根據(jù)上式,該設計選擇額定導通電流為2 kA的開關管。 輸出濾波LC電路,其截止頻率為 (12) 開關頻率為10 kHz,截止頻率為1.6 kHz時,可選擇電感值為100 μH,電容值為100 μF的濾波電路[9]。 通過圖8中原理可以進行實現(xiàn)并網(wǎng)操作。采集電網(wǎng)側ua、ub、uc與ia、ib、ic,通過abc-αβ變換后,由于采用輸出電流控制,且電網(wǎng)側電壓固定,因此改變網(wǎng)側輸入電流ia、ib、ic可實現(xiàn)功率傳遞,其中PWM環(huán)節(jié)選擇SPWM調制[13]。 圖8 靜止坐標系下的PIR控制 建立仿真電路圖,運行后發(fā)現(xiàn)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輸出電流波動過大,可通過改變隔離升壓電路的輸入電感,來調節(jié)電流波動過大的問題,輸入電感提升10倍后,電流波動抑制明顯[14]。 再次開啟仿真,可發(fā)現(xiàn)三相輸出電壓有較大畸變,為此將LC濾波電路的C值提高10倍,L提升2倍后,得到圖9中的輸出電壓,波形有較大改善。 圖9 三相逆變輸出電壓 該設計中,太陽能光伏電池方陣輸出的直流電經過隔離Boost升壓電路后,輸出為高電壓直流電,再經過三相橋式逆變電路輸出為三相工頻交流電。其中,隔離Boost升壓電路的控制電路采用簡單實用的擾動觀測法來實現(xiàn)MPPT功能;三相橋式逆變電路的控制電路的PWM環(huán)節(jié)選擇傳統(tǒng)的SPWM調制。文中設計了一種光伏直流匯集系統(tǒng),并通過Matlab進行了仿真驗證和參數(shù)改進,該設計簡單易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3 DC/DC變換器仿真設計
4 逆變電路仿真設計
5 仿真與發(fā)現(xiàn)的問題
6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