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朝陽,杜偉鵬,馮磊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1醫(yī)學檢驗科,2婦科,河南 南陽 473000
卵巢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1],全球癌癥統(tǒng)計2020年新發(fā)病例居所有惡性腫瘤第20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9位[2]。中國癌癥統(tǒng)計2015年卵巢癌新發(fā)病例大約為5.21萬例,居所有惡性腫瘤第20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11位[3]。卵巢癌在診斷時常呈惡性程度高、病死率高、易轉移、治療后易復發(fā)的特點,而且早期診斷比較困難,所以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jīng)處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僅30%左右[4-5]。但是,若能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時診斷、手術治療,則5年生存率可達90%[6]。然而,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即使瘤體逐漸增大,也可能不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往往在體檢時偶然發(fā)現(xiàn)[7]。而體檢時超聲檢查往往容易漏診早期卵巢癌,CT與MRI檢查由于放射性損傷和經(jīng)濟成本過高,一般不作為常規(guī)檢查使用[8-10]。因此,目前關于卵巢癌的早期診斷,研究多集中于生物標志物的臨床應用價值[11-12]。研究證實,一些血液中的生物標志物對惡性腫瘤有較好的診斷價值,例如甲胎蛋白的升高與動態(tài)變化對肝癌的診斷價值較高,癌胚抗原的升高與動態(tài)變化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價值較高[13-14]。部分研究也顯示,血清糖類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CA153以及CA19-9與卵巢癌有關[11-12],但目前的證據(jù)還不是很充分,并且三者聯(lián)合使用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目前還不明確。因此,本研究探討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及臨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于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接受病理檢查的卵巢占位性病變患者的病歷資料。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有手術或穿刺病理檢查結果;③病理檢查同期有CA125、CA153、CA19-9檢測結果;④病理檢查同期有影像學或術中探查結果;⑤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合并風濕免疫性疾??;③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213例卵巢占位性病變患者,依據(jù)病理結果分為病例組(卵巢癌)107例和對照組(卵巢良性病變)106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術前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取上清液送檢。血清CA125、CA153、CA19-9均采用羅氏e602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及其配套檢測試劑盒以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按儀器及配套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操作。正常參考值范圍:CA125為 0~35 U/ml,CA153為 0~25 U/ml,CA19-9為0~27 U/ml。
收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身高、體重、合并癥、實驗室檢查結果、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xiàn)IGO)分期及血清CA125、CA153、CA19-9檢測結果。FIGO分期:Ⅰ期,指卵巢癌的癌灶局限于卵巢;Ⅱ期,指卵巢癌的癌灶局限于盆腔;Ⅲ期,指卵巢癌的癌灶已經(jīng)突破盆腔進入腹腔;Ⅳ期,指卵巢癌的癌灶已經(jīng)發(fā)生遠處轉移[15]。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和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比較不同F(xiàn)IGO分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比較血清CA125、CA153、CA19-9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聯(lián)合檢測時,3個指標任一指標為陽性結果時,判定為陽性,否則為陰性。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算不同指標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靈敏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假陽性)例數(shù)×100%;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例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其他臨床特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特征的比較
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明顯高于Ⅰ~Ⅱ期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不同F(xiàn)IGO分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的比較(U/ml,±s)
表2 不同F(xiàn)IGO分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水平的比較(U/ml,±s)
分期Ⅰ~Ⅱ(n=48)Ⅲ~Ⅳ(n=59)t值P值CA125 127.4±50.6 193.6±57.4 6.254<0.01 CA153 32.3±7.1 39.9±7.6 5.298<0.01 CA19-9 66.8±22.2 90.2±27.5 4.765<0.01
CA125、CA153與CA19-9均對卵巢癌有一定的診斷價值,而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卵巢癌的靈敏度高于三者單獨檢測(表3、表4)。病理診斷Ⅰ~Ⅱ期卵巢癌48例,CA125、CA153與CA19-9聯(lián)合檢測診斷Ⅰ~Ⅱ期卵巢癌40例,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Ⅰ~Ⅱ期卵巢癌的靈敏度為0.83(40/48)。
表3 CA125、CA153與CA19-9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卵巢癌的結果與病理結果的對照
表4 CA125、CA153與CA19-9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
卵巢癌常缺乏特異性癥狀和特征,導致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體檢超聲檢查中發(fā)現(xiàn)卵巢占位性病變,往往也難以判斷占位的性質,需要進一步行CT和MRI檢查,或穿刺病理活檢甚至手術才能明確診斷。這容易使良性病變的患者過度診斷和治療,也增加不必要的經(jīng)濟負擔。血液生物標志物對卵巢癌的診斷研究提示多個糖類抗原與卵巢癌有關。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卵巢癌與卵巢良性病變患者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不同F(xiàn)IGO分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結果顯示,CA125、CA153和CA19-9對卵巢癌均有一定的診斷價值,而且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卵巢癌的靈敏度高于三者單獨檢測,但特異度變化不大,同時三者聯(lián)合檢測對Ⅰ~Ⅱ期卵巢癌也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在3個指標中,關于CA125的研究更為廣泛和深入。研究顯示,CA125與多種腫瘤密切相關[16-19]。Zhang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CA125在直腸癌患者血清中水平下降,但在其他腫瘤患者和纖維性疾病患者中顯著升高,如胰腺癌、卵巢癌、肝硬化和肺纖維化等。Feng等[17]研究發(fā)現(xiàn),有骨轉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顯著高于未轉移的乳腺癌患者,未轉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顯著高于良性乳腺腫瘤患者。Shimada等[18]研究結果顯示,CA125升高可發(fā)現(xiàn)胃癌伴腹膜轉移的患者。Yu等[19]在肝癌患者中發(fā)現(xiàn),CA125升高與腫瘤細胞向眼內轉移有密切關系。而更多的是在卵巢癌中,CA125顯示出較好的診斷價值。研究認為,CA125可以作為卵巢癌患者化療效果的監(jiān)測指標,也可以用于卵巢癌的診斷,但對早期卵巢癌的檢出效能較低[20]。本研究中,CA125、CA153與CA19-9聯(lián)合檢測對Ⅰ~Ⅱ期卵巢癌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可能與本研究中的Ⅱ期患者較多有關,本結果與李亞設[21]的研究結果接近。
CA153也在多種腫瘤患者體液中水平升高。劉文旺等[22]在肺癌患者中發(fā)現(xiàn),胸腔積液中的CA153升高有助于肺癌的診斷。榮守華等[23]的研究顯示,CA153升高有助于乳腺癌的診斷。劉小艷等[24]發(fā)現(xiàn),CA153升高對宮頸癌的診斷有提示意義。在卵巢癌患者中,研究結果并不一致。侯娟娟等[25]研究發(fā)現(xiàn),CA153對卵巢癌的診斷效能較差。但朱玨等[26]的研究卻認為,CA19-9、CA153與CA125聯(lián)合檢測是診斷卵巢癌較為理想的標志物組合。本研究結果與此一致。
CA19-9也與多種腫瘤有關,包括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在卵巢癌和其他腫瘤中的應用,主要是與CA125等標志物進行聯(lián)合檢測[21-22]。根據(jù)其他類似的研究,目前關注的重點仍然是多個指標的聯(lián)合應用,本研究結果顯示,CA19-9、CA153與CA125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有較好的診斷價值,而且,晚期腫瘤患者血清CA19-9、CA153、CA125水平顯著高于早期患者,提示可能有利于判斷患者的病情。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了CA125、CA153和CA19-9對卵巢癌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而且3個指標聯(lián)合應用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