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建松
“想準”體現(xiàn)了思維的準確性。寫好一篇作文,首要問題是審題立意,其次是材料運用。好文章應該立意精準、材料豐富。作文出現(xiàn)偏題離題、用錯材料等情況,其實質是學生的思維偏差導致“想不準”:或將現(xiàn)象看作本質,或將局部看作整體,或將主觀當作客觀,或將次要當作主要,或將個性當作共性……要“想準”需要做到兩點:一是扣題,作者的觀念要符合命題者的要求;二是切題,就是所用材料能夠體現(xiàn)想表達的思想情感。
“想開”體現(xiàn)了思維的靈活性??忌軌蚋鶕?jù)命題要求和文章的特點,自由而靈活地聯(lián)想開去,文章就顯得思路開闊,結構有序而靈活?!跋氩婚_”則會導致思維狹隘和紊亂。“想開”了,則容易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由一到多地聯(lián)想,打通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想不開”,寫出來的文章則會顯得空洞、無支撐、銜接生硬。作家周樹山在《走出鄉(xiāng)村》一文中回憶自己參加一次考試時,在審題立意的環(huán)節(jié)是如何“想開”的:“寫作考試出了兩個題目,一是《重訪嚴師》,一是《心事》,任選其一,在兩個半小時內(nèi),寫出一篇短篇小說。我選擇了《心事》。寫作前,我頗費思量,考試進行了十來分鐘時,我還沒有動筆,我要找到表現(xiàn)‘心事’的最好形式。經(jīng)過沉思默想,這種形式最終被我找到了。我以一個女知青給母親的短信和幾篇日記結構了這篇小說,表現(xiàn)這個女孩子隱秘的初戀情感。在剩下的時間里,我文思順暢,寫滿了幾大張八開紙,完成了這篇小說。”周樹山思考用什么形式寫——短篇小說(文體),用什么內(nèi)容寫——女知青給母親的短信和幾篇日記(材料和結構)。說的雖然是小說,但思維路徑與寫作文是一樣的,“想開”的結果就是“文思順暢”。
“想深”體現(xiàn)了思維的深刻性。作文切忌膚淺、俗常、陳舊,要追求深刻、非凡、新穎。“想不深”,主要是“易得性思維”造成的,即滿足于首先想到的東西而沒有繼續(xù)深入想下去。“想深”的方法,就是多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樣就能夠做到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找出事物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