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專 耿立峰 陳樂球 邵德成 劉金華
1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銷售分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4
2 湖南化工地質(zhì)工程勘察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4
微型樁是指小直徑的樁,單樁樁徑一般小于300mm,長細比大于30[1],樁型有鉆孔灌注樁、鋼管樁等[2]。在微型鋼管樁施工后,用壓力注入水泥漿或者水泥砂漿,在樁的周邊形成樹根狀的漿脈,即為微型鋼管砼樹根樁,其具有布置靈活,施工速度快,對環(huán)境影響小等優(yōu)點,廣泛用于滑坡治理、地基加固等工程[3-5]。微型樁主要通過結合承臺等形成體系結構,用于承擔荷載[6],受力機制與普通抗滑樁差別較大[7]。實際工程中,工程人員不能單純的依靠理論計算來進行設計,需要針對復雜的地質(zhì)條件對設計方案進行調(diào)整。王文宇[8]采用樹根樁快速加固房屋地基,減小不均勻沉降;曹明星[9]基于樹根樁地基加固法提出了井塔糾偏方案,有效減小地下水對井塔地基土體造成的影響;歐高軍[10]采用樹根樁托換處理方案治理不均勻沉降廠房;王昆旺[11]針對某工程病害地基,提出樹根樁加擴展式托換基礎的加固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以湖南常德某加油站加固項目為例,分析加油站站房發(fā)生不均勻沉降的原因,依托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評估微型樹根樁加固地基的效果,為其他地基加固工程提供參考。
該加油站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大鯨港鎮(zhèn),場地北側為擋土墻,基礎落在素填土上,加油站站房為一層磚混結構,一層層高3.6m,女兒墻高2.4m,底部有鋼筋混凝土圈梁。站房南側為獨立柱基基礎,基礎的持力層為素填土;站房北側利用擋土墻作為基礎,并通過底部圈梁外挑1.2m,形成1.2m的懸臂梁,懸臂梁外挑下部區(qū)域用240mm磚墻封閉。加油站建成后,站房發(fā)生不均勻沉降,向北傾斜,墻體出現(xiàn)裂縫,墻體側向變位最大值35mm,并有繼續(xù)發(fā)展跡象,亟需對加油站站房進行地基基礎加固(圖1)。另外,站房周邊地面產(chǎn)生的裂縫系地面沉降所致,影響地下管線及加油站安全運營,需進行治理(圖2,圖3)。
圖1 墻體裂縫 Fig.1 Wall cracks
圖2 地面裂縫 Fig.2 Ground cracks
圖3 加油站場地平面圖 Fig.3 Site plan of the gas station
根據(jù)勘察報告,地層從上至下分別為雜填土、素填土、粉質(zhì)粘土。雜填土含磚頭、瓦片、砼塊等建筑垃圾,性質(zhì)很差。素填土相對雜填土性質(zhì)較好,原基礎坐落在素填土上(圖4,表1)。
表1 土體參數(shù)表 Table 1 Parameter Table of soil bodies
圖4 地層示意圖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strata
由地層情況可知,場地地層主要有雜填土、素填土、粉質(zhì)粘土,雜填土和素填土厚度較大,二者厚度最大7.5m,最小5.2m,它們的土力學性質(zhì)差,在荷載的作用下,易產(chǎn)生較大變形。在填土施工過程中,會采用一些密實措施,由于施工質(zhì)量管控不到位等原因,填土質(zhì)量距設計要求往往有一定差距,特別是雜填土,物質(zhì)來源和組成成分的復雜和差異,性質(zhì)很不勻勻,密度變化大,達不到自然固結的狀態(tài)[12]。
站房基礎持力層為素填土,南側是獨立柱基,直接落在素填土上;北側將擋土墻作為基礎,通過擋土墻將荷載傳遞到素填土上。由于擋土墻自重以及挑梁等原因,北側擋土墻基礎持力層素填土所受的荷載較大,導致沉降較大,造成站房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向北側傾斜。
站房附近的地面裂縫主要是因雜填土成分復雜、密度不勻、未達到自然固結狀態(tài)導致地面沉降所致。地面裂縫出現(xiàn)后,雨水會從裂縫向土體深部入滲,降低填土的力學參數(shù),對擋土墻穩(wěn)定不利,地面沉降會影響加油站地下管線的使用,影響加油站的安全運營。
加油站的站房已向北側方向傾斜,由于是在已有建筑上進行施工,施工空間有限,且要求對周邊環(huán)境的擾動小,根據(jù)場地工程地質(zhì)條件和建筑物結構特征,選擇微型鋼管砼樹根樁進行加固,治理站房偏斜問題。將站房北側原挑梁下面用于封閉的磚墻拆除,設置4個柱及承臺,每個承臺由4根微型鋼管砼樹根樁支撐,樁長為18m,且嵌入粉質(zhì)黏土。承臺的尺寸為1.4m×1.2m×0.6m(長×寬×高),鋼管錨入鋼筋混凝土承臺中,其上各設支承柱,由于場地限制,承臺為偏心受壓,支承柱寬0.4m、高0.3m,并通過連梁0.4m×0.5m(寬×高)支承上部站房。微型鋼管砼樹根樁加固完成后,站房墻面裂縫用水泥砂漿等方法修補。
針對地面沉降的問題,采用分層注漿改善土體性質(zhì),保證加油站后續(xù)使用不出現(xiàn)地面下沉開裂等問題。注漿范圍為站房周圍地面沉降區(qū)域,為了慎重起見注漿對象為場地雜填土和素填土。填土比較松散,漿液通過壓力注入土層后,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滲透壓密土體,漿液擴張土體中的空隙進而壓密土體,漿液的壓密作用使土體連續(xù)性增強;二是漿液凝固后,在土體中形成縱橫交錯的網(wǎng)狀漿脈使土體聯(lián)接成一個整體,具有“加筋”作用,加固了土體,提高土體力學性質(zhì),同時對擋土墻穩(wěn)定有利[13]。注漿后清理站內(nèi)砼地面裂縫,對裂縫內(nèi)人工灌注濃漿,水灰比0.4,對于伸縮縫采用油膏填縫(圖5)。
圖5 加固方案設計圖 Fig.5 Design draw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scheme
鋼管砼樹根樁成孔采用機械鉆孔、回轉(zhuǎn)鉆進跟管護壁工藝,樁孔直徑200mm,鋼管為直徑108mm、壁厚5m的無縫鋼管。樁孔完成后下鋼管和注漿管,第一次注漿后拋骨料,待砼強度達5MPa后進行二次注漿。注漿材料采用純水泥漿,水泥為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45~0.5。第一次注漿壓力為0.1~0.2MPa,第二次注漿壓力為0.3~0.5MPa。根據(jù)以往工程經(jīng)驗,填土注漿水泥用量預計約300kg/m。
在鋼管砼樹根樁施工完畢后,采用分層注漿法對場地填土進行加固,漿孔按1.0~1.5m孔距布置,注漿孔直徑為50~90mm,注漿孔深度要求進入粉質(zhì)黏土不小于1.0m。采用分層注漿法,注漿段長度每次為0.5m,注漿材料采用純水泥漿,水泥為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5,注漿水泥用量約200kg/m,注漿壓力0.2~0.3MPa。
由加固方案可知,加固方案中有四個承臺,單個承臺需要承受200kN的上部荷載,上部荷載作用在承臺的一側,所以承臺為偏心受力構件,前排樁受拉,后排樁受壓。對單個承臺進行受力分析,令后排單樁受力大小為F1,前排單樁受力大小為F2,后排樁與前排樁的中心距離為e1=0.5m,柱與前排樁的中心距離為e2=0.75m。首先根據(jù)力矩平衡關系,對前排樁取矩,可得2×F1×e1=200×e2,所以受壓樁單樁受力大小為F1=(200×e2)/(2×e1)=(200×0.75)/(2×0.5)=150kN;其次根據(jù)力的平衡關系,可得2×F1=200+2×F2,所以受拉樁單樁受力大小為F2=(2×F1-200)/2=(150×2-200)/2=50kN,故需分別對后排樁進行抗壓承載力和前排樁抗拔承載力驗算。
樁的抗壓承載力需要參考兩個值:第一是樁側樁端所提供的承載力,第二是樁身材料所能承受的強度。計算公式如下(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2008》[14],后文中的公式,取值未做說明時,均參考本規(guī)范):
式中: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Ra-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kN);K-安全系數(shù),取2;μ-樁的周長(m);Ap-樁的截面積(m2);li-樁周第i層土的厚度(m);qsi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qpk-極限端阻力標準值(kPa);N-樁身軸向壓力設計值(kN);ψc-基樁成樁工藝系數(shù),計算取0.7;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kPa);Aps-樁的截面面積(m2)。
根據(jù)勘察報告,樁在各層土中的端阻、樁側阻極限標準值見表2。
表2 樁端阻、樁側阻極限標準值 Table 2 Limit standard value of Pile end resistance and pile side resistance
運用上述公式計算單樁的承載力,結果分別為200kN和314kN,取兩者之間的最小值200kN作為樁的豎向承載力。根據(jù)上部荷載計算可知,單樁的抗壓承載力需要150kN,滿足要求。
樁在受拉時,抗拔承載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Tuk-基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N);μi-樁的周長(m);li-樁周第i層土的厚度(m);qsi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λi-抗拔系數(shù),計算取0.7[14]。
經(jīng)計算,單樁所能提供的抗拔承載力為128.6kN,根據(jù)上部荷載計算可知,單樁的抗拔承載力需要50kN,滿足要求。綜上所述,本次工程中樁提供的承載力能支撐上部結構。
對工程進行沉降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站房沉降監(jiān)測點J1、J2、J3在施工期間繼續(xù)出現(xiàn)沉降,最大沉降為2mm,施工完成后沉降穩(wěn)定;站房沉降監(jiān)測點J4、J5、J6沉降一直較穩(wěn)定;地面沉降監(jiān)測點J7、J8、J9施工期間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小幅度波動,總體上是先沉降后抬升,施工完成后沉降穩(wěn)定(圖6,圖7)。
圖6 監(jiān)測平面布置圖 Fig.6 Monitoring plan layout
圖7 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Fig.7 Monitoring data
檢測單位對加固后站房進行質(zhì)量檢測,認為房屋墻體側向變位最大為37mm,建筑物整體傾斜未超過國家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的允許范圍,結構安全性滿足加固設計要求,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1)站房基礎落在素填土和擋土墻上,由于素填土力學性質(zhì)差以及荷載不均等因素,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導致站房發(fā)生傾斜。
(2)微型鋼管砼樹根樁所需施工范圍小,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很小,能很好的解決房屋不均勻沉降問題,適合對已有建筑進行加固。
(3)分層注漿法可使填土的性質(zhì)得到明顯提高,有效解決地面下沉問題,保證了加油站正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