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試卷講評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試題講評可以起到以點帶面、承上啟下的作用?;陧椖渴綄W習理念,以完成“一圖三題”學習單為核心任務,以小組合作學習為載體開展初中物理試卷講評課,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試卷講評課;設計;項目式學習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2)16—0066—04
考試是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一種檢測,評講試卷是學生繼續(xù)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加油站”[1]。高效的試卷講評課可以讓師生雙方都能獲益頗多:一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了解自己前一段時間中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提升;二是幫助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升專業(yè)水平。實踐證明,試卷講評課在教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教師和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然而當下試卷講評課中普遍存在著教師重視不足、課堂教學缺乏設計、以“逐題講解”的方式貫穿課堂、沒有喚醒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能達到試卷講評課的預期效果。項目式學習基于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借助工程中項目流程的模式,以任務驅(qū)動的方式激勵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基于項目式學習理念開展試卷講評課,可以有效地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的缺陷和能力的不足,進而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信心。
一、課前準備
1.試題分析,把握命題意圖。項目式學習理念認為在項目學習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中的講授者,而是項目活動的組織者和支持者。在試卷講評課前,教師必須做好準備工作,即需要做好對試卷的分析工作。首先教師需要將試題自始至終完整地做一遍,了解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初步分析試題中的重難點題目,簡要思考如何化繁就簡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其次需要剖析命題意圖,挖掘試題背后的知識,拓展試題的深度和廣度;最后需要總結(jié)試題中涉及的物理思維和物理方法,授之以漁,以期使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做到舉一反三。
2.成績分析,找準問題癥結(jié)。在宏觀分析試題之后,接下來需要關(guān)注的就是此次考試的成績,首先需要關(guān)注整體的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最高分和最低分等,并與其他平行班級進行對比分析,尋找差距,查漏補缺;其次需要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成績情況,并與其前幾次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大致了解學生的進步和退步情況,并能結(jié)合學生近期學習表現(xiàn)情況進行合理分析;最后是需要分析本次考試中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目,并梳理知識點,反思自己過往的授課環(huán)節(jié),查閱資料文獻,進而優(yōu)化該知識點的教學設計,以期促使學生深刻理解該內(nèi)容,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實現(xiàn)教學相長。
3.扎實備課,優(yōu)化教學設計。在做好以上試題、成績分析工作之后,教師便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項目式教學設計。項目式教學的載體是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故教師需要依據(jù)“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進行小組劃分,即每個小組中的成員涵蓋了不同學習層次的同學,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起到組織協(xié)調(diào)以及習題講解的作用,一般的學生可以承擔查找資料以及整理補充的任務,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間,都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體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這一理念。
同時,學生能否在項目式學習中獲得能力的發(fā)展取決于教學組織是否是高效有序的。故教師必須在授課前確定課堂核心任務,明晰課堂教學流程,預設課堂突發(fā)情況并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在確定流程之后,教師可以與同事進行溝通交流,參考其他教師的建議,也可以隨機抽取班中學生進行訪談調(diào)查,了解學生心目中的良好課堂,聽取學生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設計,如此做到萬事俱備,便可以順利進行課堂教學。筆者在初二下冊物理期中考試試題評價課堂中采用了項目式學習理念下的授課方式,以完成“一圖三題”學習單為核心任務,即思維導圖、典型錯題、典型好題及變式訓練四部分,以小組合作為載體開展學習,課堂效果良好,下面以此為例簡要說明具體的課堂設計。
二、課堂設計
1.參考答案,略知對錯。教學過程:出示本次考試試題的參考答案,學生對照自己試卷,更正錯題。然后自主研究錯題,分析錯誤原因,將錯因簡要寫到試卷上。
設計意圖:試卷講評課應重視時效性[2]。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自主學習”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學生在第一時間參考正確答案的基礎上,對于自己錯誤的問題就會做到心中有數(shù),哪些問題是粗心做錯的,哪些問題是知識點沒有掌握做錯的,哪些問題是不能理解題意做錯的,這樣在后面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有的放矢,重點解決自己由于知識點掌握不清及題意不懂而導致的錯題。
2.小組抽簽,確定項目。教學過程:本次考試內(nèi)容是八年級下冊前四章的內(nèi)容,故將班級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分別承擔四章的項目學習任務。先在紙片上面寫好“力”“力與運動”“壓強”“浮力”等章節(jié)名稱,然后選擇每組的組長前來抽簽,從而確定每個小組的具體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試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而課堂時間有限,故采用“承包制”的方式讓每個小組承擔一章內(nèi)容進行詳細梳理,然后再選擇本節(jié)的核心知識在組間進行分享,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分配時通過民主的抽簽確定學習任務,將民主精神滲透到每一次的教學活動中,落實了立德樹人的要求。
3.組內(nèi)協(xié)商,劃分任務。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每一組負責的項目任務后,在組長的組織下,通過民主協(xié)商的方式劃分每位小組成員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具體的任務有:第一,根據(jù)試題內(nèi)容,梳理試卷中涉及本章知識的試題,并統(tǒng)計所占分值;第二,梳理試題中涉及的本章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第三,尋找本組負責章節(jié)中的一道典型錯題,并在練習冊、課本或其他資料中找到一道類似的變式訓練題目;第四,選擇試卷中一道具有啟發(fā)性的“好題”,分析題目考點。其中第一項任務由組內(nèi)集體集眾智完成,其他三項學習任務每兩個同學負責一項,通過自主查閱資料或借助老師、小組同學的幫助,完成該項學習任務。最終在小組組內(nèi)研討時,將所有內(nèi)容整合在一章A4紙上,以備分享所用。
設計意圖:以上學習任務簡稱為“一圖三題”,是本次試卷講評課的核心工作,即每個小組最終需要呈現(xiàn)的學習成果。其中思維導圖的目的在于梳理知識點;相較于正確答案,學生自己錯誤的答案給他們帶來的沖擊感更為強烈,印象會更為深刻,所以分享典型錯題,可以使學生引以為戒,避免出現(xiàn)同類錯誤,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構(gòu)建和諧課堂;典型好題或綜合性強,涵蓋知識點多,或題目新穎,涉及的思維方法、技巧引人入勝,這種題目的研討分享可以使學生受益匪淺;變式訓練的目的則是為了趁熱打鐵,進一步強化、鞏固相應知識點。
項目式學習理念下的學習過程強調(diào)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而將每項任務責任到人,是一種很好的喚醒學生學習動力的方式,而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是提高學習質(zhì)量的最佳途徑[3]。
4.組間分享,補充提問。教學過程:面向未來的教育在于構(gòu)建個體的主場感。班級分享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在組內(nèi)同學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之后,便需要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分享。他們將梳理的題目、思維導圖整合在A4紙上,然后借助投影機進行展示并講解,其他小組可以就其分享中不夠透徹的問題進行提問,也可以對其分享的內(nèi)容中缺少的部分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試卷講評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糾錯和提升。幫助的主體不一定是教師,學生之間的講解有時候比教師的講解更為通俗易懂。所以以學生分享為載體進行試卷講評,學生的積極性高漲,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大幅提升。然后借助其他組同學的“旁觀者效應”進行查漏補缺,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本章知識點的講解。
5.教師點評,及時強化。教學過程:各個小組將本次試卷講解完成后,教師要及時地對剛才幾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口頭評價。評價以鼓勵為主,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有助于下次更好地開展項目式學習。同時要對個別未涉及的重點題目進行講解,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及一題多變的方式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并且通過及時歸納,強化物理思想方法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物理問題。
設計意圖:評價具有引導、激勵等功能,及時的正面評價可以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知識和題目的講解,學生一般理解較為淺顯,教師這時候就需要從宏觀方面進行深入剖析,挖掘題目背后的信息,解讀出題人的意圖,總結(jié)解題的一般方法,從而強化學生對考試題目的再認識,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三、課后評價與反思
1.課后評價。教學評價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導向、診斷、調(diào)節(jié)和激勵作用。項目式學習形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要求我們的評價方式不應該是單一的、片面的,而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多元評價方式。所以在項目式學習完成后,僅僅在課堂的口頭點評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結(jié)合實踐經(jīng)驗,主要采取小組打分制和非正式表彰兩種方式進行評價,重點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小組打分分為組內(nèi)打分和組間打分兩方面。其中組內(nèi)打分即組內(nèi)成員互評,由組長負責實施。主要依據(jù)該成員對于分配任務的完成情況,對小組的貢獻以及組內(nèi)合作交流情況;組間評價主要參考該組的代表同學在分享過程中的講解情況,主要依據(jù)該同學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清楚,問題講解是否清晰明確,臺上姿態(tài)是否落落大方等,該同學的得分便是整個小組的得分。最后會將每一次小組得分公布并張貼,每位小組成員即會看到自己的得分情況,也可以知道自己小組的情況。并且通過前后分數(shù)的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退步情況,看到自己小組的名次變化,從而促使學生扎實投入到每一次的學習之中。
同時要采取非正式表彰的評價方式。學習小組完成本次項目式學習之后,最終會呈現(xiàn)出一張以思維導圖為主體的“一圖三題”學習單,這是小組共同努力的結(jié)晶,蘊含了集體的智慧和汗水。教師收集這些學習單,選擇班級代表進行打分,最終選擇出最優(yōu)秀的兩張內(nèi)容進行張貼,以資鼓勵。同時在自主項目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巡回指導,并抓取精彩討論瞬間拍照留存,最后也選擇部分照片進行張貼。以上小組打分結(jié)合非正式表彰的評價方式,充分發(fā)揮了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引領(lǐng)了學生的學習方向,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項目式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
2.課后反思。本次試卷講評課基于項目式學習理念,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抓手,責任到組,責任到人,每位學生都參與到了試卷分析之中,課堂學習參與度大幅提升。在組織形式上,以小組合作為主體,組內(nèi)個人分擔部分任務,最終完成整個小組的任務,呈現(xiàn)在“一圖三題”學習單上,內(nèi)容豐富詳細。然后通過組間分享進行內(nèi)化拓展,全班同學都能從分享中獲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經(jīng)過與組內(nèi)資深教師進行交流之后,筆者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
一是需要限制學生分享時間。本次給各個小組分享的時間未作限制,導致部分小組分享時間過長,對于部分簡單知識點闡述過多,致使后面小組同學未能詳盡分享。故下次分享時間應依據(jù)分享內(nèi)容作一定限制,即限時分享。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所分享內(nèi)容進行刪選,力爭言簡意賅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二是小組人員分工需要再作細化。僅僅靠口頭敘述分工安排是不夠的,學生容易忘記,此時便需要在電子白板呈現(xiàn)出具體的分工安排,這樣會一目了然,為學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討論時間。
三是評價體系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小組打分制和非正式表彰都注重了結(jié)果評價,對于過程性評價較少,筆者需要在小組合作的時候深入學生中間進行課堂觀察,聽取他們的發(fā)言,及時捕捉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和亮點思維,并予以口頭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建立學習檔案袋也是一種良好的過程性評價方式,可以將未入選非正式表彰的小組學習單和照片裝入小組檔案袋。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試卷講評課中開展項目式教學,學生通過明確的任務驅(qū)動,開展具體的學習活動,每位學生參與其中,都在項目式學習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提升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當然,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一線物理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對該理念的理解,掌握該理念下的實踐操作方式,積極應用于自己的教學之中。同時更需要教師扎實備課,能夠準確分析試題中所涉及的學科核心概念,深入淺出地對學生進行講解。
參考文獻
[1]江寧.改良物理試卷的評講模式[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7(05):38-40.
[2]惠恩玲.支架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試卷講評課中的應用[J].物理教學,2022(02):33-37+40.
[3]鄧燕,韋超.高標準備課引領(lǐng)高效物理試卷講評[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8(12):17-19.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實施的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Z146)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