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_ 北京市順義區(qū)天竺第一小學
《小學德育綱要》中指出:“語文教學要貫徹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充分利用課文內容中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學生經常地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痹谛W語文教學中,把字源識字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一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和融合德育,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并充分掌握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小學生身心健康離不開德育,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將德育滲透并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不斷提高認知與辨別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進行不同層次的德育滲透。以英雄人物課文為例,這種類型的課文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質。從小學語文教師的角度看,對于一篇好文章不僅要“有物”還要“有情”。在實際教學中,要將其“情”挖掘出來,對文章的“情”進行探究,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一定共鳴,才能使德育的目的更好地實現。同時,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對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和審美情感等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
第一,領悟字源識字中的德育價值。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滲透時,可引導學生領悟漢字的內涵。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漢字時,可以結合造字法以及演變過程,通過以字帶詞、以詞帶句等形式進行拓展講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德育主題,使學生充分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漢字的造字意義。
第二,挖掘字源識字中的德育因素。漢字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包含了許多深刻的德育內涵。比如,“德”字,代表順應自然的法則,是道家方法論的核心。古人造字時把每個字的意義呈現在字的筆畫中,在識字教學時,要從漢字本身的文化和道德意義出發(fā),結合小學語文字源識字教學的特殊地位與意義,通過舉例發(fā)掘字源識字教學中蘊含的德育契機。
第三,在生活識字中發(fā)現道德教育。在字源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進行德育滲透的方式,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意義,促進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進而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在識字教學中,有的教師面對孤零零的漢字,頂多是組成相關的詞語或說一句簡短的話,如何在生活識字中進行德育滲透呢?這就需要教育者具有強烈的德育意識和嫻熟的教學技巧,將字源識字教學與道德教育聯(lián)系起來,做到語文知識與道德教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