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東洲小學五年級 方琬婷
指導教師 郁麗麗 姜 勇
眾所周知,秦始皇陵是世界十大文化遺產(chǎn)之一,但鮮為人知的是,皇陵中有個史書庫,堆滿了秦朝史書,如若發(fā)掘出來,能讓世人對秦朝的認知“更上一層樓”。于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考古學家——王叔叔,帶著我以及膽大卻有點冒失的表哥,開啟了刺激的皇陵探險。
剛到皇陵入口,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迷宮便出現(xiàn)在眼前。我感嘆道:“迷宮不像搭積木,錯了還能重頭再來,這可怎么辦???”此時,王叔叔已從百寶箱中掏出一條“無限延長伸縮繩”,一邊將繩子的一端固定在入口處,一邊說:“我們沿著迷宮的右側(cè)走,邊走邊放繩,若走不通,就原路返回?!蓖跏迨宓姆椒ü挥行?,幾經(jīng)周折,我們終于順利走出迷宮。進入陵內(nèi),我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黑藍的天花板上,鑲嵌著足金鑄的太陽、白銀造的圓月、黃銅制的繁星、美玉雕的云朵;地上則是山川林立,交錯著若干條溝渠,滿是流淌著的水銀;山嶺間大量的兵馬俑駐扎其中,將士們手握兵器,精神飽滿,氣宇軒昂。我們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這恢宏的景象,驚嘆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也為他們的智慧所折服。駐足許久,大家才戀戀不舍地繼續(xù)前行。
我們邊走邊聊,不知不覺間來到史書庫前,卻被一扇厚重的石門攔住。門兩側(cè)各盤有一條威風凜凜的金龍,金龍嘴里各含一顆碩大的夜明珠,奪目的光芒射得人睜不開眼。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門上還刻有幾行小篆。翻譯古漢字對于王叔叔來說,可謂“小菜一碟”。他略微掃視了一下,便解釋:“這道門叫‘陰陽門’,門前的兩條龍為‘生死龍’,拿出生龍口中的寶珠后,門會徐徐開啟,而取出死龍口中的寶珠,則會萬箭齊發(fā)。”話音未落,我那位“急先鋒”表哥便充分展示了“非凡的膽量”,二話不說,直接把兩條龍口中的寶珠都摳了出來。門倒是“吱吱呀呀”地緩緩打開了,可箭卻像雨點一般,“嗖嗖”地從龍的口中不斷躥出。幸虧王叔叔當機立斷,迅速掏出“萬能防護盾牌”擋在前面,把我和表哥護在身后,才躲過一劫。
待“箭雨”停息,我們才小心翼翼地進入庫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由竹簡堆成的小山。神奇的是,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滄桑,竹簡還散發(fā)著淡淡的墨香,沒有受到腐蝕。望著那座座“書山”,我的內(nèi)心喜憂參半:喜的是,這么多的資料終于可以重見天日了;憂的是,堆積如山的竹簡,可怎么運回去???王叔叔不慌不忙地掏出了“百變伸縮袋”,只輕輕地按下“自動裝書鍵”,這個神奇的袋子便將所有的竹簡輕松“吞”入腹中。
達成目標后,大家興高采烈地沿原路返回,把所有文獻資料交給了歷史學家。我們期待學者能夠通過這些史書文獻,更深入地解讀秦朝的政治文化,抽絲剝繭,早日揭開皇陵的神秘面紗,解開這個“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