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里的同事給我講述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晚高峰,地鐵車廂里一位男乘客突然暈倒,眾人把他抬到站臺上,有人報警,有人撥打120,有人幫著站務(wù)員疏散圍觀者。
一名女乘客說自己是護士,猜測病人有可能是犯心臟病,提議應(yīng)當做心肺復蘇(那時站內(nèi)還沒有配備AED裝置),說著率先跪地給患者做按壓,一邊做還一邊示范給眾人,因為心肺按壓必須長時間不間斷地做,否則沒有什么實際效果,所以需要大家輪番上陣。
但熱心乘客們畢竟沒有經(jīng)驗,動作和力度很難達到標準,于是等待救護車的半小時內(nèi),幾乎都是這名護士在操作。
學過急救的人應(yīng)該知道,心肺復蘇相當耗費體力,再加上是與死神爭分奪秒,稍有松懈和不慎,手下就會葬送一條性命,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救護車趕來后,把人抬到了車上。
人潮退去,那名護士卻孤坐在樓梯上久久不曾離去。站務(wù)員過去問她怎么了,她說沒事,只想歇會兒,剛才一直跪在地上,膝蓋已經(jīng)疼得無法直立。
站務(wù)員把她扶進了辦公室,她歇了好一會兒,仍舊沒法自行離開,最后只能給家人打電話把她接走。
我還知道一件差不多類似的事,施救者是一名坐地鐵的醫(yī)生。他看到有名男乘客昏迷倒地,在等待急救車的過程中,上前給他做人工呼吸,直到大口嘔吐。那是我第一次聽說做人工呼吸會導致嘔吐,一開始還不可思議,設(shè)身處地地一想,渾身毛孔不期然地瑟瑟打開,特別感同身受地心酸。
《中國醫(yī)生》里有句臺詞說得很好:你們都想活,我們都想救。
也許醫(yī)護工作者,是世界上最孤勇的一群人。嘈雜紛亂中,只有他們看得到死神,看得到生死邊界,看得到每張昏迷不醒的面龐下,依然奮力蓬勃的生命力。他們并不是生來就背負這樣的使命,也不是被誰選中的救世主,而恰恰只是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過著一段看似再普通不過,對自己和家人卻有著無法取代意義的人生。
“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人。千回百轉(zhuǎn),千錘百煉,矢志不改,如此而已?!?/p>
(高廣平薦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