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華,梁從蝶,胡小華,俞 勇
上海市靜安區(qū)閘北中心醫(yī)院腎內科,上海 200040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患者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可能誘發(fā)微血管病變,導致腎功能損傷,嚴重者甚至可誘發(fā)腎功能衰竭[1]。既往有研究顯示,終末期腎病患者中近30%為糖尿病腎病(DN)患者,其致病率僅次于慢性腎炎[2-3]。因此,及早診斷和治療早期DN,控制病情發(fā)展,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中對于早期DN患者的治療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降壓、控糖、調脂等手段為主,雖具有一定臨床療效,但仍有部分患者難以獲得滿意的效果。LncRNA是細胞反應、發(fā)育和疾病進展中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對于機體氧化應激、炎癥反應、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也有具有作用,并參與了DN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4]。既往有研究指出,正常狀態(tài)下機體的氧化和抗氧化系統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若活性氧自由基過量,則抗氧化酶表達不足,導致氧化/抗氧化失衡,體內蓄積大量活性氧自由基,誘發(fā)細胞和組織損傷[5]。因此本研究通過了解氧化/抗氧化平衡及LncRNA KCNQ1重疊轉錄物1(KCNQ1OT1)、LncRNA 人肺腺癌轉移相關轉錄本(Malat1)水平變化,探討早期DN的常規(guī)治療效果,同時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尿毒清顆粒輔助治療,該藥具有通腑降濁、活血化瘀、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緩解炎癥反應,穩(wěn)定腎功能,具有一定的臨床作用效果[6]?,F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診的100例早期DN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47~69歲,平均(51.54±3.68)歲;體質量指數(BMI)在21~31 kg/m2,平均(26.49±3.24)kg/m2;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4.14±1.57)年。對照組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8~70歲,平均(52.47±3.17)歲; BMI在21~31 kg/m2,平均(26.18±3.55)kg/m2,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4.37±1.6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DN診斷標準,且Mogensen分期為Ⅲ期者;(2)年齡≥18歲者;(3)病程≥6個月者;(4)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合并繼發(fā)性腎臟疾病者;(2)合并泌尿系統疾病者;(3)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4)有糖尿病并發(fā)癥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者;(6)有藥物過敏史者;(7)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低鹽、低脂、優(yōu)質蛋白飲食,配合適量運動,依據患者情況給予胰島素或降糖藥治療,并口服0.1 g/d的拜阿司匹林(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和20 mg/d的阿托伐他汀鈣(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治療3個月。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聯合尿毒清顆粒輔助治療,尿毒清顆粒輔助治療: 每天3次口服尿毒清顆粒(廠家:康臣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50115),每次5 g。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氧化和抗氧化指標 均于治療前1 d和治療后1 d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15 min取上清液,使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檢測血清總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終末氧化蛋白產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羽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2腎功能 均于治療前1 d和治療后1 d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15 min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
1.3.3血糖指標 均于治療前1 d和治療后1 d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FPG),使用糖化血紅蛋白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1.3.4炎癥指標 均于治療前1 d和治療后1 d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15 min取上清液,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IL)-1β、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
1.3.5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 均于治療前1 d和治療后1 d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半徑10 cm)15 min取上清液,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試劑盒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KCNQ1OT1上游引物5′-CCCAGAAATCCACACCTCGG-3′,下游引物5′-TCCTCAGTGAGCAGATGGAGA-3′;LncRNA Malat1上游引物5′-CAGACCACCACAGGTTTA-CAG-3′,下游引物5′-AGACCATCCCAAAATGCTTCA-3′;GADPH上游引物5′-TGACTTCAACAGCGACACCCA-3′,下游引物5′-CACCCTGTTGCTGTAGCCAAA-3′。
1.3.6臨床療效 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均為正常范圍,或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超過1/2、血糖下降超過1/3,各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為顯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均未達到顯效的標準,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為有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糖、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7不良反應 統計并比較兩組胃腸反應、乏力、頭暈的發(fā)生率。
2.1治療前后兩組氧化/抗氧化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1 d比較,治療后1 d兩組T-AOC、SOD、CAT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OPP、MDA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氧化/抗氧化指標水平比較
2.2治療前后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1 d比較,治療后1 d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nAOPP(μmol/L)治療前1 d治療后1 dMDA(μmol/L)治療前1 d治療后1 d觀察組5035.89±4.8720.41±1.12a15.32±1.789.01±1.02a對照組5035.42±5.2625.78±2.14a15.78±1.3611.47±1.54at1.9262.5731.7832.489P0.0630.0110.0790.025
2.3治療前后兩組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1 d比較,治療后1 d兩組血清FPG、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治療前后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2.4治療前后兩組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1 d比較,治療后1 d兩組血清IL-1β、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兩組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2.5治療前后兩組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1 d比較,治療后1 d兩組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兩組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比較
2.6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8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7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7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DN的基本病理變化為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基質增生,患者主要表現出尿液內蛋白量升高、身體水腫、腎功能排泄紊亂等臨床癥狀[7]。目前世界范圍內1億多人口患有糖尿病,其中42%的患者可隨病情的進展而發(fā)生腎臟疾病,加重腎臟負荷[8]。而糖尿病患者進展為DN患者的發(fā)病機制相對復雜,據報道與糖代謝異常、遺傳、多元醇通路激活、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均存在密切相關,且各因素相互作用會加劇病情嚴重程度,誘發(fā)腎功能衰竭,甚至導致患者死亡[9-10]。因DN患者復雜的發(fā)病機制,僅憑西藥治療無法有效控制其病情發(fā)展,因此考慮給予患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考慮DN患者的病理機制特點為外體虛弱,內里實火,病情發(fā)展與各臟腑均存在密切相關,因此中醫(yī)學認為治療DN患者應當以消炎消腫、清熱解毒、祛濕利尿為主,因此本研究輔以患者尿毒清顆粒治療,以期能改善臨床療效[11-12]。
尿毒清顆粒內含大黃、桑白皮、黃芪、白芍、茯苓、丹參、白術、車前草、苦參、何首烏等藥物,其中大黃可瀉熱通腸、逐瘀通經、解毒涼血,桑白皮可利水消腫,黃芪可利水消腫、補氣固表、排毒祛濃,白芍可平肝止痛、斂陰止汗,茯苓可健脾滲濕、利水消腫,丹參可通經止痛、活血祛瘀,白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車前草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苦參可清熱解毒、利尿燥濕,何首烏可補肝益腎、益精血,因此尿毒清顆粒內諸藥共同發(fā)揮健脾利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1 d比較,治療后1 d兩組T-AOC、SOD、CAT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AOPP、MDA、腎功能指標、血清FPG、HbA1c、IL-1β、IL-6、CRP、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氧化/抗氧化平衡為腎臟組織結構重要的病理緩解過程,若該平衡失衡,則會導致腎組織損傷,T-AOC、SOD、CAT、AOPP、MDA為臨床常用的氧化產物和抗氧化指標,其水平的高低能夠反映出氧化/抗氧化平衡情況[15-16]。因此,本研究結果提示尿毒清顆??蓭椭纳蒲趸?抗氧化平衡,減少DN患者體內氧化產物的生成,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緩解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同時有研究指出,LncRNA KCNQ1OT1在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小鼠心臟組織內均呈現高表達,其可促進血管生成,促進細胞增殖,相反敲除LncRNA KCNQ1OT1則可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增殖[17-18]。本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相似[19],提示LncRNA KCNQ1OT1可能會加速DN患者病情進展,臨床中可通過抑制LncRNA KCNQ1OT1高表達而抑制DN病情進展。而LncRNA Malat1為miR-23c的靶基因,LncRNA Malat1高表達會降低細胞內miR-23c的表達,導致焦磷酸化相關蛋白表達上調,促進機體釋放大量炎癥因子,誘發(fā)炎癥反應,因此調控LncRNA Malat1表達可通過緩解炎癥反應而延緩DN病情進展[20]。本研究中觀察組聯合應用尿毒清顆粒治療后患者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降低,炎癥反應緩解,氧化/抗氧化平衡改善,進而改善了臨床療效。且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尿毒清顆粒治療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尿毒清顆粒輔助治療早期DN可通過調控氧化/抗氧化平衡降低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水平,改善血糖水平和腎功能,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臨床療效,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