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 敏,吳月娥
(徐州市兒童醫(yī)院呼吸內一科,江蘇徐州 221002)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長期慢性咳嗽的特殊型哮喘,兒童為此病高發(fā)群體,尤其是3~5 歲幼兒或者6~14 歲學齡前兒童,如治療不及時可能進展為典型哮喘,出現(xiàn)喘息等癥狀[1]。目前臨床上治療CVA 的常用藥物為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及支氣管擴張劑等[2]。丙酸倍氯米松是糖皮質激素類代表藥物,在調節(jié)免疫、抗過敏等方面有顯著作用[3]。但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CVA 發(fā)生過程中白三烯、血栓素等多種炎癥介質活化、釋放,導致患兒體內持續(xù)氣道炎癥反應,且白三烯在哮喘發(fā)生、發(fā)展等環(huán)節(jié)均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旨在分析孟魯司特鈉與丙酸倍氯米松聯(lián)合治療小兒CVA 的療效及對相關實驗室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徐州市兒童醫(yī)院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83 例CVA 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2 例,予孟魯司特鈉咀嚼片聯(lián)合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治療)和對照組(41例,予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治療)。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均21 例;年齡3~11 歲,平均年齡(6.45±1.39)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18~24 kg/m2,平均BMI(22.36±1.23)kg/m2;病 程5~20 周,平 均 病 程(14.57±2.72)周;病情程度:輕度22 例,中度20 例。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9、22 例;年齡4~11 歲,平均年齡(6.93±1.26)歲;BMI 18~23 kg/m2,平均BMI(21.93±1.72)kg/m2;病程5~18 周,平均病程(14.11±2.98)周;病情程度:輕度24 例,中度17 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徐州市兒童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法定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參照《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5]中CVA 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11 歲;②咳嗽反復發(fā)作且持續(xù)時間>4 周;③受涼、運動、晨起后癥狀加?。虎苤夤芗ぐl(fā)實驗或舒張實驗陽性。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肝、腎等功能異常;②急性細菌感染;③合并先天性畸形者;④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規(guī)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兒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928,規(guī)格:50 μg/撳)霧化吸入治療,50 μg/次,2 次/d;同時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30038,規(guī)格:10 mg/片)治療,3~6 歲的患兒4 mg/次,7~12歲的患兒5 mg/次,1 次/d。對照組患兒僅用霧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療,用法用量同觀察組。兩組患兒均治療4 周。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顯效:慢性咳嗽基本消失,停藥后4 周內未復發(fā);有效:慢性咳嗽頻次降低≥50%,停藥后4 周內未復發(fā);無效:用藥2 周以上咳嗽癥狀無明顯轉變,停藥后再次復發(fā)[6]??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咳嗽評分。0分:無咳嗽;1 分:間斷咳嗽,但不影響正常生活;2 分:頻繁咳嗽,輕度影響日?;顒?;3 分:晝夜咳嗽頻繁或劇烈咳嗽,明顯影響生活和學習[7]。③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抽取患兒空腹肘靜脈血4 mL,以3 000 r/min 離心15 min,離心半徑10 cm,取上清液,在-80 ℃冰箱中低溫保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白細胞介素-5(IL-5)、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試劑盒由上海紀寧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④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測定儀(四川思達科技,型號:S-980AⅢ)測定患兒肺功能指標[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采用一氧化氮分析儀(瑞譜斯,型號:N1)檢測患兒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及肺泡氣一氧化氮(CaNO),設置FeNO 流速50 mL/s,CaNO 流速200 mL/s。⑤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其中包括心悸、手顫、頭暈及乏力。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咳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日間及夜間咳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日間及夜間咳嗽評分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咳嗽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咳嗽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例數(shù) 日間 夜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2.51±0.39 1.21±0.18* 2.59±0.17 0.95±0.16*對照組 41 2.49±0.47 1.71±0.35* 2.55±0.25 1.05±0.13*t 值 0.211 8.213 0.854 3.121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IL-5、IL-8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IL-5、IL-8 水平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g/L,±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ng/L,±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IL-5:白細胞介素-5;IL-8:白細胞介素-8。
組別 例數(shù) IL-5 IL-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152.36±25.11 113.68±16.52* 461.39±89.74 281.57±63.25*對照組 41 149.65±23.74 127.31±19.46* 457.28±81.96 309.05±54.32*t 值 0.505 3.443 0.218 2.121 P 值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FVC、FEV1、FEV1/FVC、FeNO、CaNO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FVC、FEV1、FEV1/FVC 比治療前高,F(xiàn)eNO 及CaNO 比治療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FVC、FEV1、FEV1/FVC 比對照組高,F(xiàn)eNO 及CaNO 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NO:呼出氣一氧化氮;CaNO:肺泡氣一氧化氮。
組別 例數(shù) FEV1(L) FVC(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0.98±0.23 1.77±0.21* 1.27±0.49 1.94±0.58* 77.17±3.21 91.23±5.31*對照組 41 1.02±0.17 1.53±0.22* 1.30±0.33 1.73±0.26* 78.46±4.23 88.44±4.51*t 值 0.899 5.085 0.326 2.120 1.567 2.57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FeNO(μg/L) CaNO(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52.36±7.56 32.20±5.03* 15.52±2.67 7.51±1.02*對照組 41 51.40±8.23 36.82±5.31* 15.66±2.71 8.49±1.53*t 值 0.554 4.070 0.237 3.441 P 值 >0.05 <0.05 >0.05 <0.05
2.5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炎癥反應引起的氣管高反應是誘發(fā)患兒CVA 的主要因素,這與哮喘發(fā)病機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主要特征為嗜酸性粒細胞(EOS)浸潤[8]。據(jù)現(xiàn)有研究表明,CVA 患兒的EOS 浸潤程度及氣道黏膜增厚程度比典型哮喘患兒輕,且氣道黏膜的肥大細胞數(shù)量更少,故CVA 患兒氣道炎癥較輕[9]。臨床治療CVA的重點為止咳及抑制炎癥反應,與哮喘治療原則基本相同,為減輕機體內炎癥反應、避免疾病進一步發(fā)展,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發(fā)揮主要作用[10]。其中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是外用的糖皮質激素,在促進支氣管擴張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且更適用于兒童,可有效緩解CVA 患兒氣道高反應性,但研究發(fā)現(xiàn),單一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對CVA 患兒進行治療時,對阻止機體釋放致炎因子白三烯無明顯作用[11]。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治療后兩組患兒晝夜咳嗽評分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治療后兩組患兒FVC、FEV1、FEV1/FVC 比治療前高,F(xiàn)eNO、CaNO 比治療前低,治療后觀察組患兒FVC、FEV1、FEV1/FVC 比對照組高,F(xiàn)eNO、CaNO 比對照組低。這提示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療CVA 可有效緩解患兒咳嗽癥狀及改善肺功能。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可起到協(xié)同作用,快速控制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白三烯是機體內重要致炎因子,在CVA 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這一炎癥介質主要促進EOS、肥大細胞等促炎細胞聚集后合成并釋放白三烯,收縮氣管平滑肌、增加血管通透性及黏液分泌后引發(fā)哮喘癥狀[12]。孟魯司特鈉咀嚼片主要作用于拮抗白三烯受體,通過抑制白三烯與其受體相結合,減輕氣道炎癥反應,緩解氣道阻力的目的[13-14]。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IL-5、IL-8 水平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提示孟魯司特鈉與丙酸倍氯米松治療可明顯改善患兒血清炎癥水平,抗炎作用顯著。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阻止半胱氨酰白三烯與其受體結合,抑制炎癥因子生成,進一步增強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的抗炎效果[15-16]。最后,本研究顯示,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加用孟魯司特鈉后不良反應并未明顯上升,患兒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與丙酸倍氯米松治療CVA 患兒,可有效改善患兒慢性咳嗽癥狀及肺功能,降低炎癥水平,提高療效,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