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婷
美文引路
打 飯
◎路 遙
午飯鈴聲剛剛響過,從一排排高低錯落的石窯洞里,跑出來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們把碗筷敲得震天響,踏泥帶水、叫叫嚷嚷地跑過院壩,向南面總務處那一排窯洞的墻根下蜂涌而去。偌大一個院子,霎時就被這紛亂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爛泥灘。
因著天氣,所有打了飯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護著碗,趔趔趄趄穿過爛泥塘般的院壩,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會功夫,飯場上就稀稀落落的沒有幾個人了。
雨中的雪花陡然間增多了,遠遠近近愈加變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靜無聲。隱約地聽見很遠的地方傳來一聲公雞的啼鳴,給這灰蒙蒙的天地間平添了一絲睡夢般的陰郁。
就在這時候,在空曠的院壩的北頭,走過來一個瘦高個的青年人。他胳膊窩里夾著一只碗,縮著脖子在泥地里蹣跚而行。小伙子臉色黃瘦,而且兩頰有點塌陷,顯得鼻子像希臘人一樣又高又直,臉上看來才剛剛褪掉少年的稚氣——顯然由于營養(yǎng)不良,還沒有煥發(fā)出他這種年齡所特有的那種青春光彩。
他撩開兩條瘦長的腿,撲踏撲踏地踩著泥水走著。這也許就是那幾個黑面饃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憐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這種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盡管式樣裁剪得勉強還算是學生裝,但分明是自家織出的那種老土粗布,而且黑顏料染得很不均勻,給人一種骯骯臟臟的感覺。腳上的一雙舊黃膠鞋已經沒有了鞋帶,湊合著系兩根白線繩;一只鞋幫上甚至還綴補著一塊藍布補丁。褲子顯然是前兩年縫的,人長布縮,現(xiàn)在已經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虧襪腰高,否則就要露肉了。
他徑直向飯場走過來了。現(xiàn)在可以斷定,他就是來拿這幾個黑面饃的。他獨個兒來到饃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彎腰拾了兩個高粱面饃??鹄镞€剩兩個,不知他為什么沒有拿。
他直起身子來,眼睛不由得朝三只空蕩蕩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見菜盆的底子上還有一點殘湯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來,盆底的菜湯四處飛濺。他扭頭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壩里空無一人。他很快蹲下來,慌得如同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盆底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的碗里舀。鐵勺刮盆底的嘶啦聲像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血涌上了他黃瘦的臉。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濺了他一臉菜湯。他閉住眼,緊接著,就見兩顆淚珠慢慢地從臉頰上滑落了下來——唉,我們姑且就認為這是他眼中濺進了辣子湯吧!
他站起來,用手抹了一把臉,端著半碗剩菜湯,來到西南拐角處的開水房前,在水房后墻上伸出來的管子上給菜湯里攙了一些開水,然后把高粱面饃掰碎泡進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選自《平凡的世界》,題目為編者加,有刪改)
◆賞析
這段打飯場景的描寫中有許多細節(jié),蘊含著作者的匠心?!坝曛械难┗ā薄盎颐擅傻奶斓亍薄翱諘绲脑簤巍彼茉炝说湫偷沫h(huán)境,交代了孫少平學生時代貧窮的生活。其他同學“叫叫嚷嚷”的熱鬧,與孫少平獨自一人“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吃菜湯泡高粱面饃形成鮮明的對比。臉色黃瘦、兩頰有點塌陷、染色不均勻的老土粗布、打著補丁的舊黃膠鞋,還有短窄的褲子,這些外貌和衣著的細節(jié)描寫,從側面反映出人物家境貧寒。破舊的穿著,拿不出手的餐食,都讓孫少平在縣城的求學生涯中變得膽怯而自卑。“怔”“瞥”“扭頭瞧”“蹲”“舀”等一連串動作描寫,將少年的自尊心“揉碎”,也埋下了奮發(fā)向上的種子。
◆技法借鑒
細節(jié)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復雜感情的重要方法。如何讓細節(jié)描寫更加細膩、豐富,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細節(jié)描寫要真實
作者聚焦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黃土高原、普通的縣城高中、高低錯落的石窯洞、家庭境遇不同的學生、一個簡單的“打飯”場景。有人“把碗筷敲得震天響”,有人躲開所有同學“給菜湯里攙了一些開水,然后把高粱面饃掰碎泡進去”。真實的環(huán)境描寫、真實的生活境遇,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也使作品充滿了感人的藝術力量。
二、細節(jié)描寫要典型
選文在刻畫孫少平自卑、敏感的形象時,先寫“一群一伙”的同學,“叫叫嚷嚷地跑過院壩,向南面總務處那一排窯洞的墻根下蜂涌而去”。學生時代,同學們三五成群一起吃飯本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但是和后面孫少平在其他同學都離開飯場后,才“撩開兩條瘦長的腿,撲踏撲踏地踩著泥水”獨自一人走向饃筐的“孤獨”“不合群”形成鮮明的對比,具有代表性和極強的表現(xiàn)力。
三、細節(jié)描寫要豐富
選文描寫了時代背景、自然環(huán)境,描寫了主人公的外貌、動作,還描寫了他人的行動,多處細節(jié)描寫不僅豐富、生動,而且為我們生動再現(xiàn)了孫少平求學之路的艱辛,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張本。
我仿我秀
暴 雨
◎陳羿冰
云壓了下來,天色越來越暗,整個城市都被濃重的墨色籠罩著,狂風的嘶吼聲一陣高過一陣,我加快了腳步。
眼看著就到小區(qū)門口了,依然沒能跑贏傾瀉如注的暴雨,我沖向小區(qū)門口的便利店。
慣性使然,我撞上了一個人,剛準備說對不起,一抬頭,竟是他——一個常年盤踞在我們小區(qū)撿破爛的男子。抱歉的話生生憋在嘴里,怎么也講不出來。
倒是他,背著一捆廢舊報紙和紙箱,手里還提著一袋子的飲料瓶,佝僂著身子,不停地向我道歉。我嫌棄地避開,趕緊走進店里。
他似乎也想進店,一只腳抬起來,看看鞋上的泥水,猶豫了一下,又退了回去。他把裝著飲料瓶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店門口,然后把捆起來的報紙和紙箱殼半搭在便利店的臺階上,脫下發(fā)舊的黑色外套,蓋在廢紙殼上面,自己就站在店門口那不足一米用帆布搭的屋檐下。
雨勢漸大,狂風把雨水夾雜著泥土卷了進來,我打了個寒戰(zhàn),感到一股涼意。再看看門口的他,身上洗得發(fā)黃的白背心大部分已經被雨水打濕,皺巴巴的運動褲耷拉在瘦削的腿上,褲腳和有點開線的老式帆布鞋已經濕透了。他膝蓋微微彎曲,雙臂張開,半個身子撲在紙殼上,就像一只護著雞仔的老母雞,生怕它們有一丁點閃失。也許,生活對于他,是不易的。
“老金,你怎么不進來???”忙完的店主大步走到門口,邊說話邊把臺階上的紙殼提到了店里。
“鞋太臟了,把店弄臟了,不好做生意。”他輕聲說道。
“說這些干什么?趕緊進來!”店主佯怒道。
他拍了拍身上的雨滴,蹭了蹭腳上的泥水,小心翼翼地走進店里。
“我這里還留了一些廢紙殼和塑料瓶,剛好你來了,順便拿走吧。最近,老伴的病好點了沒?”
“好多了,好多了,多虧了大家伙的關照。”滿臉皺紋的臉上露出欣喜,手里的活兒干得越發(fā)起勁。
他盡量蜷著身子不碰著一旁的物品,熟練地把紙殼捆好,把壓扁的塑料瓶塞進袋子里。他頭發(fā)中夾雜著一些銀白,粗糙的手滿是老繭,斑斑點點的皮膚就像揉碎了的紙,似乎一扯就會脫落,龜裂的嘴唇因為缺水而微微泛白,酸楚一下涌上我的鼻子。
雨勢漸小,我終于鼓起勇氣:“金伯伯,我家里還有一些廢紙殼和塑料瓶,我拿給你?!?/p>
他有些局促地笑了:“好?!?/p>
雨過,天晴。
一場暴雨,沖刷了城市的污漬,也洗刷了我內心的污漬。
【貴州貴陽市清鎮(zhèn)北大培文學?!?/p>
◆點評
作者運用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把“老金”這一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老金進店前的“抬”“看”“退”等一系列動作體現(xiàn)出他做事的小心謹慎和內心的自卑?!懊撓掳l(fā)舊的黑色外套,蓋在廢紙殼上面,自己就站在店門口那不足一米用帆布搭的屋檐下”等細節(jié)描寫,把老金對這些廢紙殼的珍視寫了出來,也符合一個“老伴生病”、生活困難的拾荒者形象。文中對店老板的著墨雖不多,但寥寥數(shù)語,既交代了老金的生活現(xiàn)狀,成為“我”情感轉變的關鍵,也刻畫出一個熱心助人的形象。“我”對“老金”的情感由嫌棄到同情,再到熱心相幫的變化,合情合理,感情真摯。最后的暴雨與作文標題相呼應,回扣主題,畫龍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