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棟棟(江蘇:南京市瑯琊路小學)
美國社會學家范尼·謝夫特和喬治·謝夫特在《關(guān)于社會價值的角色扮演》中,提到這樣一種學習模式:讓學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來體驗、思考,從而構(gòu)建新的理解和知識,并培養(yǎng)生活必備的能力。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角色體驗式學習。
角色體驗式學習,是指學生借助一個真實的體驗活動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自己整個身心置于角色中。學生在完成任務(wù)的同時,不僅學到了知識,也提升了能力,并且體會到角色帶來的快樂。角色體驗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本、把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置于最重要地位的學習方式,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滲透著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簡單來說,在角色體驗式學習中,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進行學習,從而實現(xiàn)本次學習的目標。
角色體驗式學習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然而這種學習方式需要學生有比較強的學習規(guī)劃意識,并且能做好自我時間管理和任務(wù)管理。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那么如何在學生中更好地開展角色體驗式學習呢?我們的小主人個性化學習平臺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學生借助小主人個性化學習平臺上的四個板塊,自主經(jīng)歷自選研究方向、自訂方案、“自產(chǎn)自銷”研究成果等過程。當學生完成平臺上自己選擇的學習內(nèi)容時,他們已然進入角色中,經(jīng)歷一個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并學以致用的完整過程。通過這樣的角色體驗式學習,他們的學習有了方向并明確自己該如何學習,另外在做什么、怎么做上,還能自覺代入自己的真實想法。
任何一種角色體驗式學習,都需要學生全身心地進入角色。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體驗,從而學到該學的東西。那么怎樣讓學生進入角色呢?需要讓學生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鲞@件事,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才會產(chǎn)生內(nèi)在驅(qū)動力,更好地完成任務(wù)。
個性化平臺的“早知道”板塊,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個價值明確的過程。教師可以提前將課程內(nèi)容發(fā)布在平臺上,學生在此板塊中可以了解自己在本次學習中扮演什么角色、解決什么問題和這件事有什么意義。知道這些后,學生就知道自己要研究的方向,并且知道研究這件事的價值。
“吃的學問”這個主題內(nèi)容,是因為食堂的師傅想了解學生對于營養(yǎng)午餐的意見和建議而發(fā)布的學習任務(wù)。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成為一名“小小策劃師”,幫助學校食堂改進午餐食譜。在運用平臺上“早知道”板塊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很容易進入角色,了解自己為什么做這件事和做這件事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如下。
告訴學生:“這里有一封來自食堂叔叔阿姨的信,請一位同學上來讀一下?!背鍪酒脚_上的信件。
引導(dǎo)學生思考:“你們對午餐滿意嗎?覺得還有什么要改進的地方?”讓他們了解這次學習的主題,知道他們在這次項目學習中是一名小小策劃師,運用所掌握的“吃的學問”,分析、評價食堂一學期的食譜,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此教學過程中,要隨時提到“我們可以參與到校園生活決策中,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午餐。那么為了讓自己吃得好,吃得健康,我們就應(yīng)該讓自己更加專業(yè),分析更全面”。
角色體驗式學習中,學生知道自己要做的事,并且了解開展這次學習的價值。但是僅僅知道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任何學習都要學生把它開展起來才有用。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角色該做什么事、怎么做呢?這是角色體驗式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難處理的部分。個性化平臺上的角色體驗式學習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平臺上的“會安排”板塊上,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內(nèi)容選項,選擇自己研究小組的研究方向、研究過程、成果呈現(xiàn)方式等等。有的內(nèi)容是要選擇的,有的內(nèi)容則是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水平去添加的,體現(xiàn)了個性化。在這樣的選項過程中,學生明確了自己接下來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能更好地體驗角色。這樣,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有計劃,并且又有個性的事情。
在“吃的學問”學習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習任務(wù)進行“會安排”板塊的初步設(shè)計(如表),學生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可以對本次研究的內(nèi)容進行選擇,這些內(nèi)容正是他們身為一名策劃師該做的事。
步驟一:準備工作調(diào)查、統(tǒng)計學校食堂午餐食物的組成類型步驟二:確定分析午餐食譜的角度1.營養(yǎng)搭配2.受歡迎程度3.相生相克4.天然食品VS加工食品5.自定步驟三:我的研究過程2.我的訪談3.我查閱的資料4.我對研究伙伴的建議5.我的發(fā)現(xiàn)步驟四:我們的改進意見1.訂一個新菜譜2.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先讓學生說說“對于學校的午餐有哪些想去分析的角度”,然后確定自己研究的方向,接著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學建立小組,接著根據(jù)“會安排”板塊中的內(nèi)容選擇并研制小組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明確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
學生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組員之間交流活動過程。這樣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小組的任務(wù)完成得怎么樣,可以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活動過程,也可以保留過程性材料。常見的交流多是面對面交流,這樣的交流方式在時間和空間方面都很不方便。
在個性化平臺上的“能落實”板塊很好地打破了這個局限。在整個研究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和教師不需要局限于教室交流與分享自己的過程性材料,可在“能落實”板塊——類似討論區(qū)的網(wǎng)絡(luò)虛擬空間里發(fā)表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的方式更是多樣,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或視頻進行分享。多樣的交流方式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參與其中,進行交流。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分享重要信息時,可以通過選擇對應(yīng)的“會安排步驟”進行發(fā)布,分享的信息將自動被采集到后臺中,成為重要的過程性材料。后期在查找相應(yīng)的材料時,只需要在“有反思”板塊翻看即可看到。
在“吃的學問”中,學生作為一名策劃師,要分析現(xiàn)有的食堂菜譜,接著要根據(jù)自己組“會安排”部分的內(nèi)容去完成研究任務(wù)。在研究過程中,他們可以及時在討論區(qū)發(fā)布收集到的各種信息,和同學交流,不再需要面對面交流。研究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或?qū)ν橛惺裁唇ㄗh,也可以隨時在討論區(qū)里提出來,從而組內(nèi)一同解決,更好地完成任務(wù)。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做的,就是提醒學生及時在討論區(qū)發(fā)布各種信息、和學生交流,如果有問題或?qū)ν橛惺裁唇ㄗh,也可以在討論區(qū)提出。還有,教師要隨時查閱各個小組的內(nèi)容,做好指導(dǎo)工作。
任何一個角色體驗式學習,都不只是為了完成任務(wù),而是為了學習后學生的那些反思,反思自己做得怎么樣,做到有診斷、有提升,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那么個性化平臺就有這樣一個板塊——有反思。讓學生有機會反思。
在“吃的學問”學習的最后,教師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對在作為一名小小策劃師對食堂食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完成得怎么樣、對團隊和他人有沒有貢獻等等方面進行反思。
1.我們學到了什么?
黃燦寧:這個活動讓我更加了解了怎樣搭配食物。許多人都認為,肉吃得越多越好,其實肉里含有脂肪,不能吃太多,不然會發(fā)胖;許多人認為,多吃蔬菜可以補充水分,但是他們不知道蔬菜還能給予我們很多維生素;等。在這個活動中,不僅讓我學會了搭配食物,還讓全班同學也學會了搭配食物。
潘思勰: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的特性,了解了哪些食品是健康的,哪些食品是有害的,收獲很大。更大收獲的是,讓我明白了互相幫助、團結(jié)一致的重要性。我也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都是科學。
2.我們完成得怎么樣?
李家澄:這次“吃的學問”探究活動,我們研究了食堂伙食中的幾個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讓自己更有探究精神,體會了“科學源于生活”的含義。
3.我對團隊和他人有沒有貢獻?
沈子楠:我們組一開始分工的時候,是我自己申請做一張調(diào)查問卷。組長認可了我,讓我和姜姜一起干。剛開始的時候,我把調(diào)查問卷的稿子寫在紙上,然后自行修改,最后在WPS 上和姜姜的部分合并,并將稿子打印出來。
角色體驗式學習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并且能有所收獲。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學生會運用這種學習方式,并且愿意用。個性化平臺上的角色體驗式學習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知道自己為什么做這件事,增加了內(nèi)在驅(qū)動力,也告知學生該怎么做、做什么,從平臺上學生就知道該如何開展研究,一目了然。另外,讓學生能及時和伙伴分享活動過程,也能讓學生反思自己做得怎么樣。這些使學習簡單又高效,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能力,也收獲了快樂。
角色體驗式學習固然很好,但是作為教師,我們考慮最多的是,方不方便在學生中使用?好不好用?畢竟從別人的理論到自己的實踐,中間困難重重。但個性化平臺上的角色體驗式學習幫我們打消了這個顧慮,教師只需按照平臺上的幾個板塊設(shè)計教學,整個教學過程簡單又有趣。我們在個性化平臺上需要做的,就是設(shè)計一個真實又和學生有密切關(guān)系的情境,接著明確研究的主題,并提供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然后把課堂交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