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齊麗格爾
走進浙江省海寧市周王廟鎮(zhèn)博儒橋村,寬闊的村道、成片的綠蔭、累累的果實、各具特色的生態(tài)精品園、加速建設的高科技共富大棚、喜笑顏開的村民……無不展示著這個美麗鄉(xiāng)村的無限生機和魅力。
博儒橋村位于周王廟鎮(zhèn)西北部,在5.01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積內,有28個村民小組、3 700多名村民。這些年,在村黨委班子的領導下,得益于“共商籌智、共建籌資、共管籌治、共聚籌心”,經濟薄弱的博儒橋村實現了蝶變躍升,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 002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 105元。
“全國各地來我們村參觀學習的團隊很多,在外界看來,眾籌是推動我們村各項發(fā)展的一張金名片?!辈┤鍢虼妩h委書記吳清江介紹,村里開展任何工作,黨員、干部和群眾都積極參與其中,已經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博儒橋特色的“黨建統(tǒng)領·四共四籌”機制,闖出了一條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村級發(fā)展共富路子。
“博儒橋村是2004年由陸聯村和博儒村合并而成的,當年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9 000元,是個經濟薄弱村。后來,我們把出讓土地掘到的‘第一桶金’,用于村工業(yè)園區(qū)建設,才有了每年80多萬元的標準廠房出租收入。”吳清江至今記得,村里的起始發(fā)展走得多不易。
后來,省里提出大力建設美麗鄉(xiāng)村,這不光涉及大量資金投入,還事關協調村民土地使用等方方面面。對于剛脫貧的博儒橋村來說,要全面開啟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似乎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怎么辦?
美麗鄉(xiāng)村怎么建、建什么,必須讓村民共同來策劃、來參與,才會更懂得珍惜。村黨委統(tǒng)一思想后,在一次黨員大會上,吳清江提出了村里打算在陳家浜眾籌建設精品園的想法,大家都聽得很認真。當晚,黨員企業(yè)家郁武就主動找上吳清江,說早想把家門口的破河堤整修一下,這次索性把整修河堤的項目包下了。就這樣,郁武成了村里籌資第一人,率先出資6.8萬元。隨后,陸續(xù)有村民響應,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打造當地第一個主題精品園——陳家浜鄉(xiāng)村垂釣園。
“當時,精品園建設需要的土地明確了由村民免費出讓、青苗不補,推進過程中,有個別村民想不通,沒同意?!眳乔褰f,精品園是年前動工的,過年時已經很有樣子,年后,沒同意的幾戶村民認識到了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性,主動找來,同意出地了,并希望精品園建設能延伸到他們家附近。
為積極帶動村民爭當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主人翁,經過村黨委班子商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博儒橋村還制定了專門的籌資政策:村和各組簽訂協議,在小組農戶都同意的前提下,如果小組能籌到10萬元,村集體給予相應配套資金,完成相關項目建設。
2017年6月,博儒橋村第一條村級柏油馬路建成了。除涉及無償供地的人家,值得一提的是:這條1公里長的路兩旁有80棵不同品種、規(guī)格的樹,都是由黨員、組長、村民無償捐贈的。
村級柏油馬路后來成了村里的黨建筑夢路,常有團隊來參觀考察村里黨建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一天,一參觀團成員路過村民老徐家無意說了一句:“天這么熱,有個稍作休息的場所就好了?!睙嵝牡睦闲炻犨M去了,主動拿出家里閑置的兩間蠶室,打造了“村未書屋”,既讓附近村民來看書休閑,也能讓參觀團臨時休息,這里還成了村里的眾籌文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地出地、有苗出苗,建設美好家園,博儒橋村上下參與熱情空前高漲。眾籌建起19個各具特色的精品園、拓寬一條條村道、添置石桌石凳……在博儒橋村,有事大家議、有項目大家籌,有難題大家破、已經成為一種風尚。目前,該村僅涉及無償提供土地的農戶就達600多戶。
村子要發(fā)展,滿足于眼前是不夠的。吳清江做過生意,這些年,也在不斷把做企業(yè)所積累的經驗注入到鄉(xiāng)村管理、鄉(xiāng)村發(fā)展上來。
“新時期,實現共同富裕,我們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前面,且要比別人先做,才有優(yōu)勢?!北е@樣的想法,統(tǒng)一思想的村黨委班子又在謀劃大事了。2022年6月初,博儒橋村召開首個戶長會,動員村民入股由博儒橋股份經濟合作社牽頭投資設立的強村公司。強村公司投資方向是現代農業(yè),建設農業(yè)標準廠房,引進特色農業(yè)項目。
按照規(guī)劃,強村公司由博儒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運營,計劃投資6 000萬元,設3 000股,每股2萬元,由鎮(zhèn)財政補貼部分、村經濟合作社自籌和村民入股構成,其中社員分配1 000股。村里以戶為單位,每戶一股,單個項目投資周期為3年,強村公司確保每年給予保底收益10%,不受項目盈虧影響。
為了擴中提低,為村民尤其低收入家庭進一步增加收入,強村公司項目還對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給予更多傾斜,明確規(guī)定這些家庭最多可入5股。博儒橋村黨委副書記瞿小妹直言:“考慮這些家庭本就沒啥錢,我們和相關銀行前期就進行過溝通,通過為全村農戶授信,讓這些家庭在相關銀行申請‘共富貸’,也就是走個貸款手續(xù),后期的紅利錢是穩(wěn)拿的?!?/p>
如今,在博儒橋村東南角,一個由強村公司出資建設的86畝共富大棚正在加緊建設中。這個共富大棚建成后,將出租給農業(yè)大戶,每年為投資農戶提供固定收益。另據測算,這個現代農業(yè)大棚項目能提供固定就業(yè)崗位30多個,促進周王廟鎮(zhèn)相關產業(yè)發(fā)展,帶動當地就業(yè)200余人。
“我們組建的強村公司,當前村民入股率達90%以上,7月1日起就在正式計算大家的收益了?!眳乔褰嬖V記者,開辦強村公司,是新時期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的一個全新賽道,是打造基層黨建示范點和深化“黨建統(tǒng)領·四共四籌”機制的全新探索,他們將不負群眾的信任,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帶著大家一起邁向共同富裕路。
發(fā)展為了群眾,發(fā)展依靠群眾,發(fā)展的最終結果,是要把最好的留給群眾。正因為有著這樣深入的認識,從一個精品園開始,博儒橋村的“眾籌”之路越走越寬廣。在村黨委班子的帶領下,通過籌智、籌資、籌治,博儒橋村把群眾的心“籌”到了一起,讓廣大群眾能夠緊緊地凝聚在黨組織周圍,齊心協力,共建美麗家園,共謀鄉(xiāng)村振興,大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