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何葉
童謠具有朗朗上口、講究押韻的特點,教師將其合理開發(fā)并運用在幼兒教育中,有助于增強教育效果。體育游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yǎng)幼兒的跑、跳、爬、鉆等多種技能為主,有助于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大班幼兒的學習能力強,掌握的體育技能較多,教師可將童謠融入體育游戲,使體育游戲充滿趣味性,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促使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游戲,從而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第一,童謠與大班體育游戲的結合能開發(fā)幼兒的智力。體育游戲以培養(yǎng)幼兒的肢體協(xié)調性為主,可以讓大班幼兒獲得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長的經驗。教師將童謠融入體育游戲,既能強化幼兒的記憶力,又能在童謠旋律的帶動下,強化幼兒對體育游戲的節(jié)奏掌控力,讓幼兒一邊玩游戲一邊朗誦兒歌,促使幼兒的手、腦、口都參與進來。由此可見,童謠與體育游戲的融合對幼兒的智力開發(fā)起著不可估量 的作用。
第二,童謠與大班體育游戲的融合能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育游戲是一種多人協(xié)作的活動,需要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互相協(xié)調、共同參與,從而完成任務。教師將童謠融入體育游戲,能將枯燥的規(guī)則和游戲內容“童趣化”,幫助幼兒快速了解游戲規(guī)則及要求,讓幼兒從原本的“游戲觀察者”轉變?yōu)椤盎顒訁⑴c者”,有助于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
第三,童謠與大班體育游戲的融合可以給予幼兒提示。童謠本身具有極強的提示性,將其融入體育游戲,能幫助幼兒盡快掌握游戲規(guī)則及指定動作,起到提示的作用。此外,部分規(guī)則性較強的童謠,能幫助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有序排隊、分隊。
童謠在大班幼兒體育游戲中較為常見,但針對教師當前的使用模式而言,童謠內容的選取較為單一。興趣是幼兒開展活動的基礎,也是課程質量的最佳保障。在當前大班體育游戲中,部分教師長時間使用一首童謠開展游戲,在活動初期,幼兒還有較強的游戲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的活動欲望會逐漸降低,這不僅影響了童謠在體育游戲中的教育價值,還影響了體育游戲的活動質量。
不同的體育游戲擁有不同的游戲性質,在童謠的選擇上也有所不同,教師應當根據(jù)幼兒的狀態(tài)和童謠內容及時進行調整,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具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但在當前的幼兒體育游戲中,童謠的融入方式較為生硬,與游戲模式脫節(jié),童謠內容與游戲活動不夠吻合,導致幼兒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影響了體育游戲的活動質量,難以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
童謠在幼兒教育中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其朗朗上口、講究押韻的特點能給幼兒帶來別樣的情感體驗。但在當前的體育游戲中,部分教師常忽略童謠的使用價值,沒有注重其在分組、規(guī)則、游戲情境等方面的應用,沒有充分發(fā)揮童謠的教育價值。
童謠是我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其內容生動形象,含義簡單易懂,符合幼兒的語言思維,其用詞、表達手法充滿童趣。教師將童謠融入大班幼兒體育游戲,能通過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激發(fā)大班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诖颂攸c,教師可從童謠中的“形象”元素出發(f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情境,將童謠與體育游戲相融合,這既能在體育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全新的游戲經驗,有助于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比如,《騎馬到松江》這首童謠簡單易懂,充滿趣味性。教師可以立足“騎馬”這一元素,為大班幼兒創(chuàng)設“騎竹馬”體育游戲。在此游戲中,教師可以一邊讓幼兒吟唱童謠,一邊引導幼兒做出相對應的動作,通過童謠中的元素為大班幼兒構建一個全新的、趣味性的游戲情境,以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從而發(fā)展幼兒跨跳、追逐跑的運動技能,同時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體育游戲之所以被大班幼兒所喜愛,主要原因是其可玩性、趣味性較強,能給幼兒帶來別樣的游戲體驗,符合幼兒好玩、好動的年齡特征。教師將童謠融入大班體育游戲,可以借助童謠的“語言性”啟發(fā)幼兒,利用具有押韻性的語言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規(guī)則。
比如,童謠《丟手絹》,其內容為“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禳c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這首童謠雖然篇幅簡短,但清晰地講述了游戲規(guī)則。因此,在設計體育游戲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圍坐成一個圈,讓幼兒在玩的時候唱童謠, 在唱的過程中強化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的記憶。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參與游戲的幼兒追逐同伴,在童謠和體育游戲的相互融合中,發(fā)展幼兒的肢體協(xié)調性和反應能力。
體育游戲形式多變、內涵豐富,不同類型的體育游戲會給幼兒帶來不同的游戲體驗。在將童謠融入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童謠句式”入手,通過句式上的變化構建豐富的體育游戲,利用同一首童謠為幼兒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以增加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比如,在玩游戲“木頭人”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朗誦之前學過的童謠“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澳绢^人”游戲可以考查幼兒的反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幼兒長時間用同一首童謠開展游戲,會對體育游戲產生倦怠感。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童謠句式”的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編全新的童謠,給予幼兒豐富的游戲體驗。如在幼兒游戲時,教師可以將原來的童謠改編為“一、二、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笑,看誰先露出小白牙”。這一改編給游戲活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雖然內容有所改變,但童謠依然強調了游戲規(guī)則。由此可見,教師通過改編童謠的句式,既能為游戲注入新的活力,又能加深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的認知,促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新的游戲體驗。
大班幼兒的學習能力較強,在體育游戲中,他們的情緒較為興奮,容易出現(xiàn)場面失控的情況。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童謠語言的趣味性引導幼兒分組,讓幼兒在童謠中“玩”,在“玩”中維持秩序,從而更好地進行體育游戲的組織與管理。
比如,在體育游戲開始時,幼兒常會因為分組產生分歧。此時,教師可以選擇具有趣味性的童謠展開這一環(huán)節(jié),如童謠 《石頭剪刀布》,其內容為“一 二三,剪拳布,剪刀剪破布,布來包石頭,石頭錘剪刀,看誰猜得對”。在分組活動中,教師可讓幼兒一邊朗誦童謠一邊做出動作,在說出最后一句“看誰猜得對”時讓幼兒出示動作,以三局兩勝的輸贏方式自行組隊。
童謠因其篇幅短小、語言通俗易懂受到了幼兒的喜愛,且童謠的內容貼近現(xiàn)實生活,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幼兒教育中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選擇童趣十足的童謠開展趣味體育游戲,增強體育游戲的趣味性。
在體育游戲開始前,教師會帶領幼兒開展熱身活動。在熱身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為使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口令,整個熱身過程缺乏新意,幼兒的參與熱情不高。此時,教師可以選用童謠《做早操》,一邊帶領幼兒做操,一邊讓幼兒唱童謠“體育游戲前熱身,一起動起來吧!伸伸手臂彎彎腰,踢踢腿兒蹦蹦跳,轉轉手腕和腳腕,天天鍛煉身體好……”這種具有提示和趣味性的童謠,能讓幼兒在朗誦的同時做出相應的動作,有助于增強熱身活動的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將童謠融入體育游戲,可以增強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增強體育游戲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童謠在體育游戲中的教育價值,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幼兒構建多樣化的游戲活動,遵循“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適時 對童謠、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編,不斷構建全新的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以增強體育游戲的趣味性,促使幼兒積極參與,從而增強幼兒的運動能力,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