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舸 郭燕
(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都江堰電子商務學院 四川都江堰 611830)
在線開放課程近年來在全世界范圍內大規(guī)模興起,對教學時空進行了擴展,也使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得到了顛覆和改變,正在引領一場教育大變革。在這場教育變革中,高校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包括在線開放課程模式的設定和學分的認定等。隨著近年來教育行業(yè)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在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技術。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是結合國家政策和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在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以及師生互動方面都呈現出不一樣的內容。從教學上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眾多研究,然而對教學方式進行量化系統(tǒng)的研究較少,需要進行有效提升的研究。
互聯網在20世紀末期開始進入我國,并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在教育領域也開始應用互聯網技術。2000年,教育部批準開設了網絡教育學院共68所。通過在線視頻進行遠程網絡教育,能夠使學生們進行自我學習,則標志著在線課程在我國開始得到初步發(fā)展。2003 年,教育部開始了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并在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中,對精品課程的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007 年美國開始出現了MOOC 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也越來越多地開始應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我國的在線課程也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MOOC的意思是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自從21世紀以來,國家教育部門建設和開放了大量的精品在線課程,內容包括建設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教學資源共享課程。在原有的精品課程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升級和轉型,鼓勵富媒體化資源建設,同時增加了許多共享課程功能,包括在線測試、在線互動等。2017年教育部認定開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重點在于大規(guī)模開展慕課,同時采用混合教學模式,即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相結合,同時提倡持續(xù)建設和邊建邊用[1]。
在線課程最開始是由官方渠道開始開放的,后來隨著在線課程的不斷發(fā)展,很多高校也紛紛加入了在線課程的行列中。學校學生和教師是在線課程的主要應用人群。另外,一些企業(yè)也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組織員工培訓和學習,很多互聯網網站也逐漸推出了在線精品課程,使在線課程更具有普適性。
由于我國在線教育的巨大需求量,使慕課發(fā)展得越來越好,視頻的內容越來越精良,私人在線課程也隨之出現。私人在線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是結合學生們的不同需求所制定的一種課程,但是目前在我國還沒有發(fā)展成熟,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
經過20多年的持續(xù)發(fā)展,我國的在線課程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規(guī)?;慕逃w系。官方設置的教育在線課程數量劇增,人們對于線上課程的需求度也越來越大,進一步促使在線課程數量的不斷增加,二者為相互促進的關系。很多知名互聯網網站都有了大量的精品在線課程,且課程的數量和質量也在逐漸地提升。國內在線教育前十名分別為網易公開課、新東方在線、騰訊課堂、YY 教育、新浪公開課、網易云課堂、百度傳課、滬江網校、跨考考研以及黃岡中學網校。
分析在線課程在我國的發(fā)展軌跡,筆者發(fā)現很多社會人士會選擇學習在線課程,在線課程具有自主性和選擇性,此外遠程教育文憑也能夠通過努力獲取。在線課程平臺對于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和開放越來越重視,課程的類別也越來越豐富和細化,對于不同的學科,有著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供學生們選擇。根據學習目的的不同,可以將在線課程分為考證類、輔導類、興趣技能類和文憑類[2]。根據學科的不同,在線課程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經濟學、數學、物理學等。根據教學模式的不同,在線課程可以分為視頻公開課、MOOC 資源共享課、在線開放課、講座和名師課堂等。而針對學習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研究生、本科、專科以及社會學習者。按照開放程度可以分為付費和免費,按照學習平臺可以分為網站學習和移動App學習。
隨著在線課程在我國的不斷發(fā)展,導致在線課程數量也越來越多。同時,在線課程的功能和學習方式也變得更加有多樣性和選擇性,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學習者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在線課程的類型。當前,在線課程在我國社會發(fā)揮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受眾也越來越多。相關統(tǒng)計表明,2020 年3 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guī)模達4.23 億,幾乎所有的學習平臺都有在線學習功能。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信息化技術不斷成熟和普及,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主動性越來越強,因此也形成了新的教學需求和教學關系。在慕課的基礎上,需要對新型智慧在線開放課程進行建設。新型智慧在線開放課程始于慕課,但是在MOOCS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創(chuàng)新,具有較為明顯的教學智慧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加上有了教學資源的共享,能夠打造具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教學課程,結合線上教學及線下教學模式,對線上和線下教學進行完善和吸納,便于開展教育改革和學業(yè)管理。學生們的學習形式更加多樣化,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需求選擇自我學習。應用線上和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為教學提供了多種可能性,能夠發(fā)揮不同教學模式的不同作用和優(yōu)勢[3]。通過平臺來開展教學管理和授課計劃的安排等,能夠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學習秩序,通過數據化模式實施線上及線下教學的管理,對于學校改變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智慧課程的應用也為學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智慧教學豐富了學習渠道,學生們的中心地位得以凸顯,學習模式不斷豐富,學生們學習的方式更加地便捷。利用專業(yè)的數據分析對學生們的學習過程進行收集和記錄,可以了解學生們學習的情況,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使線上教學的短板得到彌補。
慕課的教師和授課模式是比較固定的,而智慧在線開放課程則需要將這種固定的模式打破,同時能夠引用新課程,結合教學的具體需求來改造課程,豐富和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未來的課程將變得更加開放,或采用協(xié)同授課的方式。
慕課最初來源于美國,面向社會大眾和學校的學生,具有開放性和普適性的特點。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們的學習和考試都可在線上完成,學生們也可以進行課程的共享,教師在專業(yè)的平臺上統(tǒng)一集中管理學生,發(fā)布在線課程或在線考核,在線上回答學生們的問題[4]。由于線上有很多不同的教師,因此學生們遇到問題時可以向多個教師求助。在線上,學生們不僅可以求助教師,也可以和其他的學生進行線上交流與討論,對優(yōu)質的教學視頻進行分享等,學生們的學習過程將變得非常自由和有趣,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所謂的MOOC,就是學生們自助申請選擇修的課程內容,選擇同一門課程的學生們組成一個小組或班級,最后由統(tǒng)一的在線課程進行學習。MOOC 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其他的課程,掌握更多教學資源,實現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促進學生們眼界的開闊和思維的發(fā)展,同時能夠減少開發(fā)新課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成本。在MOOC 中,學生們所學習的知識和教師講解的課程內容沒有變化,因此它更適合傳授通用的知識,同時因為無法開展線下教學活動,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不適合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協(xié)同授課聯合SPOC 模式的意思就是同時開展在線課程并且由助教加以輔助,根據教師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學生們在線上和線下進行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習課件中的內容,遇到問題可以和小組成員相互探討,學生們在線下開展學習,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們解決難題,批改學生們的作業(yè)[5]。協(xié)同授課聯合SPOC模式的學習團體一般數量比較少,該模式體現了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緊密的聯合性。這種小規(guī)模的小組學習通??梢詮椭凭€上和線下教學,學習過程中能夠發(fā)揮小組成員的協(xié)同作用,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協(xié)同授課聯合SPOC 模式也就是說由4 個關鍵的步驟組成,首先是規(guī)定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其次是引入助教,再次由學生們自主選擇喜愛的課程,最后開始由小組進行共同討論。它屬于一種繼承了MOOCS 的新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助教老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們選課和學習,擴展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們能夠獲取自己想要的教學資源。
SPOC 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直接在線上二次打造教學課程,其人力、資金成本較少,適合該校建設學生在線課程,同時對學生們進行線下輔導課程,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提升。隨著特色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模式越來越受歡迎,很多學校對課程的高要求,在今后的在線課程發(fā)展和演變過程中,SPOC模式將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6]。
我國對應課程學習理念和信息技術已經發(fā)展得較為成熟,然而結合實際情況,無論是精品課程、公開課、資源共享課、慕課,還是目前大規(guī)模的在線開放課程,都沒有達到滿足人們期望的教學效果,要想廣泛開展在線開放課程,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線上教育和互動答疑,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很多教師并沒有很高的積極性來開展線上教學。從教學資源角度來看,雖然有著眾多碎片化的教學資源和豐富的資源類型,但是整體教學資源缺乏規(guī)范性和系統(tǒng)性,學生們在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難度。從授課角度來看,教師從開始準備拍攝視頻和教學資源,到課后線上教學和互動答疑,都需要耗費教師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這些都是線上教學之外的工作量,所以許多教師線上教學的積極性較低。從學習角度來看,雖然有眾多注冊者,但是真正認真學習的人還是比較少的,所以線上教學管理的效果并不如直接的線下教學,同時也存在著學習效果存在較大差異的現象[7]。
目前,教育部門鼓勵各高校開展在線開放課程,通過資源庫項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項目的建設來推動在線開放課程的發(fā)展。這些舉動一方面使我國的在線開放課程得到了較好、較快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一些不良現象。一些教師為了立項而建設,為了建設而建設,而不是真正地從學生們的學習需求角度出發(f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幾年在線課程的建設導向已經逐漸轉變?yōu)橐贿吔ㄔO,一邊投入使用,甚至是先建設、先用,再立項。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使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質量和實際使用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依然存在著立項和資源更新率低,驗收效果較差、不再使用的情況。
在線開放課程形成了豐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的資源環(huán)境,也使優(yōu)質教學資源得到了豐富的認可和推廣及共享,跨專業(yè)、跨校乃至面向整個社會的學習者開放。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學校并沒有提供大量的系統(tǒng)性開放課程給社會人士[8]。雖然在技術方面SPOC模式完全沒有任何的限制和問題,但是依然沒有在全社會普及,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就是受到知識產權問題的影響。如果這兩個問題不加以解決,就很難在社會上推廣SPOC。當前推動在線開放課程需要付出的努力還有很多,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不斷改進問題,大力推動在線課程的發(fā)展,才能夠使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管理和技術智慧融于一體,高校需要建立課程共享的制度,滿足人們對在線課程不斷增長的需求。
教學方式會影響師生互動性,例如教師講,學生聽,這雖然有利于傳播知識,但是互動性較少。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體現,且缺乏參與感??梢詫虒W模式進行更換,例如:通過設立教學情景和增加設置情景教學、模式討論、實驗操作、角色扮演等,使學生們更好地融入課堂,增加師生交流話題,實現師生良好活動。這樣還能夠使學生們的知識變得更加系統(tǒng)化,增加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梢越Y合網絡平臺討論教學,也可以在課件中體現。在網絡討論教學中,教師可以上傳短視頻供學生們思考和學習,之后加入到和學生的討論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單純地指導學生。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作為參與者而非單純的領導者,教師全程參與,能夠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更好的把握,同時針對學生們的具體學習程度來進行知識解析,實現個體化教學,增加師生互動。教師在分享課件時,可以在討論區(qū)課堂交流區(qū)發(fā)布相同討論主題,學生們可以一邊觀看課件,一邊主動參與討論過程,有針對性地回復學生們的提問和觀點,結合討論成果發(fā)布教學視頻供學生們觀看[9]。在討論區(qū),學生教師作為指導者,為學生們解答疑惑,結合兩種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果。然而存在的缺陷是教師人數少,學生人數多,所以該方法不適用于大班制教學,教師在大班制教學中只能作為指導者,所以可以通過小班化課堂來實現這種教師參與討論的教學模式。
如果沒有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會導致教學質量較低??梢愿鶕W科性質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以提升教學效果。很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所采用的教育方式都會受到學科性質的影響,比如:中國地質大學的結晶學與礦物學、武漢理工大學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等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包括講解、演示和實驗指導。這些課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生們需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并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這種典型的實驗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們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也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網絡教學具有資源廣泛、沒有時空限制、可交互等特點,好的網絡教學系統(tǒng)可以取代傳統(tǒng)教學系統(tǒng)。當前的課堂教學方式應結合網絡教學的特點,借助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和優(yōu)良的在線教育平臺,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線教育平臺的特色功能包括可交互、資源可共享、數據統(tǒng)計等,能夠同時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生們的學習需求[10]。
教學中應當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學平臺的特點和實踐探究,使學生的個性特色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教學課件一般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短視頻,所以教師可以一個主題為一個單元,采用情景導入的方式來發(fā)布具有探究性的學習視頻。學生們能夠迅速獲得學習知識,融入課堂,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學中可以建立學習小組,并選出一個負責人,教師發(fā)布的任務由整個學習小組來共同完成,并討論學習成果,反饋給平臺和老師,形成一個循環(huán)的學習過程。為了避免學生們延時完成任務,應該結合任務的難易程度對時間進行限制。
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方式調研中,筆者發(fā)現,單一地運用一種教學方式并不可取,應該結合教學具體內容來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對教學模式更滿意的同時,促進學習效果的改善,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輔助教學,同時也需要合適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國家在線課程所開放的部分并沒有完全相同的教學性質,加上授課的方法也比較固定和傳統(tǒng),所以對于學校和教育工作者來說,要對教學的方式加以改變,讓更多學生們擁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吸引學生們更多的關注。
總而言之,我國高校在線課程從起步到發(fā)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當前,在慕課基礎上發(fā)展更多功能的智慧在線開放課程,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在慕課基礎上建設的高校智慧在線開放課程,其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地研究、發(fā)展和改進。相關工作者需要構建融學習智慧、管理智慧和技術智慧于一體的新型智慧在線開放課程,從而為我國的教育行業(yè)和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幫助,打造精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