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泉芳
(深圳市龍華區(qū)龍華第二小學 廣東深圳 518110)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通過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音樂老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課堂的質量。游戲教學法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要選擇適合他們的音樂游戲來進行教學,構建高效的音樂教學課堂[1]。
在小學階段,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之一,在課堂上開展音樂游戲能夠有效培養(yǎng)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音樂上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歡樂,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有關的音樂知識與文化。
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音樂上,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對音樂有更好的理解。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反復對音樂進行記憶,因此在有效的時間內就可以對音樂內容有很好的理解。音樂游戲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老師應該盡量選擇競爭類型的游戲,這樣他們能夠快速思考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
在小學音樂游戲模式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所具備的活動性充分發(fā)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在日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模式運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學習音樂知識,展現(xiàn)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力。而游戲教學的活動互動性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身體靈活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表現(xiàn)力[3]。
在開展游戲階段通常都是由數(shù)名學生協(xié)同完成,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結合應用音樂類游戲,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中形成較為優(yōu)異的合作意識,借助互為協(xié)作,加強交流,一起努力來達成設定的目標,這不單單提升了班級內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也更好推動了學生個人素質的增進。
教師在引入音樂游戲教學期間,對于音樂游戲的種類需要合理的挑選,依據(jù)教材的內容結合游戲的種類進行相關的游戲設計,以活潑新穎的游戲種類為學生帶來音樂知識的學習。許多教師在設計游戲期間不注重游戲與教材內容的聯(lián)系,游戲和教材知識的結合浮于表面,無法達到有效的教學需求。還有部分教師在挑選游戲教學時期,運用的音樂過于單薄,甚至于只有一些基礎性的發(fā)音和詞匯練習。學生在參與音樂游戲期間會覺得此種音樂游戲過于簡單,不具備挑戰(zhàn)性,無法達到高效的探究學習的需求,學生也會因為太過單調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在音樂游戲課堂之中參與的興趣性,致使學生不去參與到音樂游戲的過程中[4]。
音樂是一門具有綜合性的藝術類科目,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中所富含的感情色彩,從而促進學生自身的音樂賞析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審美觀念。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期間引入游戲時,不要一味地重復在課本上關于音樂的一些理論上的知識和音樂發(fā)音旋律等等,此種方式并不利于學生對于音樂文化內容的學習。此外,教師在音樂游戲教學過程中過于刻板化,游戲內容的設置也比較單一和老套,學生在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期間并沒有感受到任何的游戲新意,學生在參與音樂游戲時期會失去了參與的動力,從而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無法達到學生音樂能力的開發(fā)以及鍛煉[5]。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jīng)]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考慮學生的學習愛好,在課堂期間沒有引起學生想要學習的好奇心理,學生自然無法養(yǎng)成自主學習探究音樂的習慣。然而,部分音樂教師在創(chuàng)設音樂游戲教學期間,仍然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忽略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設計音樂游戲情節(jié)時期,只依據(jù)課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角度去創(chuàng)設音樂游戲,讓原本活潑的音樂游戲教學變得深沉無趣,既無法體現(xiàn)教學的效果,也無法幫助學生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音樂的愉悅感[6]。
在音樂教學期間,學習氛圍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師在教學期間并沒有注重通過營造氛圍感帶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音樂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忽視了音樂游戲教學中的教學部分。學生在音樂游戲中只會一味地參與到游戲中,但是在游戲里沒有學到實際性的知識內容,從而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的進度和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此種教學設置雖然能夠提升課堂氣氛,但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任何實際性的幫助。
小學生好奇心強,老師應該根據(jù)這一特點,抓住游戲的趣味性來進行音樂教學,極大地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比如,在上課之前,老師可以預先按照音符的數(shù)量準備相應的瓶子個數(shù),每個瓶子里裝上不同份量的水,上課時讓學生對其進行敲擊,對音樂的高低音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再比如,在進行休止符的教學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紅綠燈的游戲,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休止符的真正含義。在進行音的強弱教學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回聲游戲,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鈴聲,讓他們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
小學階段音樂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學習一些有關于音樂的基礎知識,通過自己的身體器官來對音樂有基礎的感知,并進行一些基礎的表演,這樣可以對學生身體器官的協(xié)調性進行有效的鍛煉,讓他們彼此配合,對音樂有更好的表現(xiàn)形式[7]。比如,老師可以抓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開展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戲。比如,在進行動物說話的歌曲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來進行模仿,有的學生會選擇小鴨子,有的學生會選擇小綿羊,有的學生會選擇小貓咪等等,讓學生模仿他們的聲音,以及他們的動作,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了身體與聲音的完美配合,加強了他們對音樂的表現(xiàn)力。
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所以他們喜歡玩耍,而且好動,所以小學音樂老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上的教學內容,來對音樂游戲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同時,教師要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結合起來,通過動畫形象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真實的音樂情景[8]。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有良好的把控。如果所涉及的游戲難度比較大,學生就會望而卻步,不能主動地參與到其中,甚至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但是如果游戲的難度比較小的話,就不會幫助學生對音樂有很好的理解,也不能幫助他們跨過現(xiàn)階段的水平進入到下一階段,無法發(fā)揮出游戲的真正價值。所以,音樂游戲的設計要盡量符合實際情況,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學生對音樂的內涵有更好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比如,在進行蝸牛與黃鸝鳥的歌曲教學時,老師可以開展一場音樂劇,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一個真實的音樂場景。老師可以按照角色為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可以選擇出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出蝸牛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以及黃鸝鳥身上獨有的傲慢,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老師可以預先為他們準備一些角色所需要的服裝或者是頭飾,讓他們表演出自己的特色。最后,通過小組投票的方式來選出表演能力最強的一個小組,并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習到相應的音樂知識,也可以對他們的表演能力、想象能力進行一定的鍛煉。
小學生好勝心非常強,教師在使用音樂游戲的教學過程中可抓住學生好勝心強這一特點,使用競爭性比較大的游戲可以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比如,老師在進行沂蒙山小調歌曲教學時,可先在多媒體上為學生播放一遍歌曲,先不要告訴他們歌曲的名字,老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已經(jīng)學過的音樂知識為這首歌曲起名字,然后老師在這些名字當中選出最符合實際的三個,為他們頒發(fā)一些獎勵。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認真地聆聽歌曲,然后為其命名。教師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對音樂內涵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音準訓練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教師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難度。比如,老師可以把小貓爬樓梯的過程當作一個個音階,小袋鼠蹦蹦跳跳的過程當作小跳音程,這些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而且能夠讓音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形象化,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再比如,教師可以將課本上那些比較抽象的音符利用游戲化的方式教給學生,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成小青蛙的樣子,將臺階看作音符,當學生跳上相應的臺階式時,讓學生唱出對應的音符,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熟記音符,同時,也讓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鍛煉。
小學音樂老師在使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為了讓課堂變得輕松愉悅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學目標,這樣就違背了音樂教學的初衷。小學一共分為六個年級,年級越低,學生的自制力越差,所以老師必須要有針對性設置游戲。比如,低年級的學生更容易被一些有趣的游戲所吸引,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老師要對他們的思維有一個良好的掌握。對高年級的學生不能使用強制的方法,他們的思維已經(jīng)開始獨立了,所以老師要按照他們的興趣來開展游戲。特別要注意的是,游戲內容要與音樂教學內容相統(tǒng)一,所以音樂老師要做到靈活應變。
小學生因為年齡因素,往往無法做到長時間精力集中的學習,特別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影響,在如此的情況之下,也需要應用對應舉措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則往往可以有效輔助學生迅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中,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整體提升。將音樂游戲科學結合到課堂導入中,可以為課堂導入設計給予非常重要的基礎支持,將學生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行全面激發(fā),讓學生可以主動開展學習,在學習階段中持續(xù)拓展自身思維。任課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中,需充分關注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將教學內容與音樂游戲更好地協(xié)同運用,以全面提升音樂游戲的趣味性,借助設計巧妙的游戲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自然引入,學生也會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較為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任課教師還需要全面探究學生的具體愛好及特征,在課堂導入的實際階段中,如此可以將學生情感認知更為有效地激發(fā)而出。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運作,各學科的任課教師皆需要對合作學習此種方式給予關注,希望可以借助合作學習輔助學生更為有效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輔助學生更為有效地適應社會。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階段中將音樂游戲進行有效結合,也可以推動學生更為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音樂游戲的核心便是游戲,游戲需要多人協(xié)同開展,音樂游戲亦是如此,在實際開展中,學生可以有效地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整體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也會全面提升。在音樂開展階段,任課教師需科學對學生進行分組,以保證學生能明晰其責任,在有效協(xié)作的情況下達成游戲教學任務。同時,小組之間內部競爭也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動力全面激發(fā),讓學生更為深入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改革背景下,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教師若想要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則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作為一名音樂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自己的觀念,加強對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重要性的認識,根據(jù)教材上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對音樂游戲進行設計,并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所以,從長期發(fā)展考慮,音樂游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能夠提高我國的音樂教學水平,老師應該進行不斷地學習與創(chuàng)新,從而真正實現(xiàn)音樂游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