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利鋒,李少年,岳大靈,王小睿,魏列江
(蘭州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工程光學》是蘭州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針對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該課程于2004年首次開設,至今已有18屆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學生學習了此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本科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光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光學系統的分析方法,為學生以后從事有關光學系統設計、光學方法測量等研究奠定專業(yè)基礎。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工程光學已經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精密制造和微電子等領域交叉融合,形成了高精尖的光學檢測方法,相應光學檢測儀器設備的開發(fā)已成為目前研究熱點,因此,具備扎實基礎理論知識和創(chuàng)新應用能力的畢業(yè)生是檢測領域急需的關鍵人才[1]。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教學團隊開展教學十多年來,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教學可使學生具備較系統全面的光學知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內容概念多、抽象且理論性偏強,公式推導復雜且難懂,影響了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所學的純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應用脫節(jié),導致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弱,在光學綜合應用創(chuàng)新方面能力不足[2-3]。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對學習工程光學的意義和前景感到困惑,而且很難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積極性[4]。
針對上述工程光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本文基于OBE理念,工程光學展開應用型課程改革。
OBE理念(Outcomes Based Education)指成果導向教育,強調以最終結果為基礎,重點關注學習成效,根植于“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滿足新時代下打造新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5-6]。
基于OEB理念對《工程光學》進行課程改革,具有如下優(yōu)勢:首先,課程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熱情度低、自信心差等壁壘,一切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展開,確保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其次,以成果導向為目標,突出課程的實際應用性,在課程內容中引入國外先進光學檢測儀器案例,形成章節(jié)教學內容與儀器案例對應關系,突出理論教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再次,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宗旨,課程教學與考核中設置新型光學系統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能力等多重培養(yǎng),把科學研究和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發(fā)揮科研育人功能;最后,隨著本科培養(yǎng)方案的大改革,課程教學時長進行了大幅縮減?;贠BE理念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有利于在較少的課時內使學生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與鍛煉。
因此,針對工程光學的教學現狀、結合課程的特點,基于OBE理念開展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于《工程光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結合OBE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課程改革總體思路如圖1所示。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能力為改革宗旨,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優(yōu)化。結合教師團隊的科研方法,建立多領域工程應用案例,將其進行拆分,形成光學元件、光學系統和光學方法等基本元素,再依據教學大綱設置的教學內容,將工程案例的基本元素與章節(jié)理論知識進行融合,形成合理的課程教學設計方案。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施,同時設置考試、案例分析報告、創(chuàng)新設計報告等形式進行考核,對教改效果進行有效評價。
圖1 項目總體思路
課程所支撐的畢業(yè)要求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目標。目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的工程光學教學目標為:
(1)通過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驗訓練,使學生掌握光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光學元件光路分析、綜合光路像質分析等光學專業(yè)知識,能夠用于測控系統光學部分工程問題的表述中;
(2)能夠對復雜測控系統中的光學成像部分進行像質評價,或者依據光學系統的約束條件對光學模型進行建模分析。
該教學目標中未能突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贠BE理念,根據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力培養(yǎng)方針,以光學高精密檢測應用為導向下,結合新型光學儀器發(fā)展趨勢和新技術應用,對教學目標進行優(yōu)化與調整,著重強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能力的多元化培養(yǎng),讓本課程對本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要求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和貢獻,具體修改如下:
(1)掌握光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光學元件光路分析、綜合光路像質分析,能夠利用光學專業(yè)知識對實際工作應用中的光學系統進行分析與評價;
(2)掌握光學系統的設計原理,能夠依據光學測量方法,建立光學系統模型并進行設計。
傳統的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實驗教學為輔,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贠BE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在理論教學中加強實際工程案例的解剖與分析,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實際工程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意識,突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建立與發(fā)展。如圖2所示,課程教學改革是基于實際工程案例,通過對光學儀器的光學系統進行拆分,形成以光學元件、光學系統結構、光學測量方法為基本元素的系統構架,然后對工程光學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并與光學系統基本元素之間形成映射關系。在實際教學中,針對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用工程實例進行支撐,時刻體現理論與實際應用之間的緊密結合。
圖2 課程教學設計方案
工程光學課程內容繁雜枯燥且抽象,概念多、公式復雜、圖示多,許多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多,并具有廣泛應用背景,學生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很難有足夠學習耐心和積極[3]。傳統的PPT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下的教學要求?;贠BE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元化教學,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圖3所示,針對不同課程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通過現代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使課堂的教學課件更生動活潑,利用動畫、Zemax等設計軟件進行部分抽象理論內容講授,使教學內容直觀易懂。同時設置工程案例分析任務,讓學生形成完整的光學系統設計分析方法,并進行新型光學系統設計與開發(fā)。著力培養(yǎng)學生光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工程創(chuàng)新能力,旨在達到教學與科研相統一。
圖3 課程教學實施
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主要為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這種形式重點強調的課程理論的學習,對實踐應用考核未能有效體現,表現出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鑒于此,建立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評價指標的教學考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學習、應用和創(chuàng)新等多層面進行能力拓展和鍛煉,突出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價值。
具體教學考核指標包括:學生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練習、實驗訓練、案例分析報告、創(chuàng)新設計報告和閉卷考試。通過分階段性(期中和期末)、分類型(理論學習、實踐訓練、創(chuàng)新訓練等)地進行多層面考核,建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能力的多元化評價方法。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基于OBE理念下的教學實施過程,要求老師具有良好的工程應用、光學儀器設計與開發(fā)背景,以及具備教學組織協調、教材編寫等能力。教學團隊成員往往既要教學,又要科研,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主要實踐者。因此,建立教學團隊,一方面有利于教學和科研一體化發(fā)展,促進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與滲透,使得課程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修改;另一方面,突出教師之間互相協作,進行資源整合、挖掘教師潛力,團隊合力進行教學研究,有利于教學改革的進行,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7]。
教學團隊由多位副教授職稱以上的一線教師組成,各成員的研究領域涉及液壓、光電、流體、控制等領域。一方面,教學團隊整合研究領域中的工程光學應用實例和光學檢測儀器,將其引入到課程教學中,突出理論學習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和意義,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程的動力和熱情。同時,針對研究中涉及的先進光學系統,將其加入課內設計環(huán)節(jié),以考核學生利用所需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另一方面,團隊成員依據多年教學經驗編寫了《工程光學》教材,使其更好地滿足蘭州理工大學測控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目標[8]。基于合作機制建立教學團隊,打破了單一教師主導教學質量的培養(yǎng)模式,從整體上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本文基于OBE理念,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考核和團隊組建五個方面進行改革,形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多元化考核方式;同時,引入工程實例案例分析和新光學系統創(chuàng)新設計,弱化課程理論公式的推導,強化光學知識的工程應用和多學科交叉與滲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