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希
旋律是音樂的要素之一,是體現(xiàn)音樂美的核心。旋律線主要通過簡單的線條描繪音樂的旋律變化以及高低音,它能幫助學生直觀地體會音樂旋律的變化,精準掌握音節(jié),體會音樂形象,增進對音樂的理解。在音樂教學中,筆者積極發(fā)揮旋律線的音樂教學輔助作用,希望通過旋律線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質(zhì)量。
1.推動情感體驗
旋律是音樂思維的表現(xiàn)形式,它可以在特定的時間中運用由陳述到發(fā)展再到終結的方式,表達一個具有全面展示力的樂曲思想。如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開始和結束部分就出現(xiàn)了向上提升的戰(zhàn)斗號角的旋律線,然后再通過其他不同的方式進行重復,不斷地補充與增強開始和結束部分的旋律特點,從而使整個音樂體現(xiàn)出極具生命力的線條,體現(xiàn)出中國人民英勇前進、不懼斗爭的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描繪樂曲的旋律線,能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不同類型旋律線所具備的表達功能:水平旋律線倘若結合變化差別較小并且緩慢的節(jié)奏,通常能夠呈現(xiàn)出肅穆、莊嚴的音樂意境;波浪形旋律線通常能夠呈現(xiàn)出熱烈激動、活潑奔放的情感;上下起伏的旋律線不但能夠體現(xiàn)出情感的變化,還可以表現(xiàn)出音樂作品的豐富多樣和無窮魅力??梢?,借助這些旋律線,能有效促進學生體驗音樂情感。
2.理解音樂情緒
旋律線能將音樂中的情感直觀、簡潔地表現(xiàn)出來。如在教學蘇少版《音樂》四下《西風的話》時,教師可以采用畫蝴蝶的方式將四個大樂句和八個小分句巧妙地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在聆聽時快速地找出分句,并體會句尾的長音與舒緩的情感。當聽第二遍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字母譜加入其中,這樣學生就會比較容易地代入自己的情感,感受音樂的美。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圖譜描繪出旋律線,彰顯音樂的律動美。旋律線能夠直觀表現(xiàn)音樂旋律的起伏變化,通常旋律線平穩(wěn)就表示此音樂的旋律較為舒緩。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旋律線把繁雜的節(jié)奏變得更簡單,以方便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情感,體會音樂魅力。
3.精準學唱樂曲
如在教學蘇少版《音樂》五下《在一起》時,通常的做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聆聽的同時進行反復練唱,但是這樣無法確保學生演唱的精準性。如果教師畫出樂曲的旋律線,學生就能夠通過比較上下樂句的方式,更準確地學習音樂,同時掌握“同頭換尾”的創(chuàng)作方法。在教授第五樂句時,教師可以直接采取帶領學生進行演唱的方式。事實上,只要教師開個頭,之后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接下去,這是因為學生能夠認識到這個部分的旋律線與上面部分是相同的。可見,一條簡單的旋律線能夠使學生輕松地掌握相關音樂知識與技能,并唱對唱好樂曲。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旋律線的作用,讓抽象的音樂旋律直觀呈現(xiàn),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魅力,提高音樂學習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