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靈 指導專家/何奔
很多人都知道,運動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是真正能夠堅持運動的人很少。上海市胸科醫(yī)院心內科何奔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可促進分泌一種多肽來改善心臟功能,這對于高血壓心衰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這一多肽藥物如果能投入到臨床,那么運動的效益將可通過服藥來替代,從而使更多的心臟疾病患者受益。
堅持打太極拳后,煥然新生
85歲的田阿姨是一位由于冠心病導致慢性心衰的患者,醫(yī)生根據(jù)她的癥狀開具了藥物治療方案。首先通過降壓藥控制血壓,其次通過一系列治療心衰的藥物,減少其心臟負擔,改善她日常乏力、呼吸困難的癥狀。伴隨心衰的是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使自己的生活質量隨之下降,所以田阿姨的情緒總是很低落,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晚上也睡不好覺。
朝夕相處的老伴看不下去了,“雖然你目前的健康狀況不理想,但也不能自暴自棄,和我一起到公園打打太極拳,這是心臟病患者也可以做的‘慢運動’。”在老伴的鼓勵下,田阿姨每天到公園和其他老人一起打太極拳。半年下來,她感覺自己胸悶的癥狀好了一些,心情變好了,生活質量也提升了不少。
堅持運動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過半
長期規(guī)律的鍛煉對身體健康有諸多益處,這已經(jīng)是廣為人知的概念。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規(guī)律運動的人群,罹患代謝相關疾病如肥胖、2 型糖尿病等的概率更低。運動還可改善肌肉功能及大腦認知功能,甚至降低一些癌癥的發(fā)生率。在心血管領域,運動的益處更為顯著。有一項對17013名成年人平均隨訪12年的研究報告表明,運動人群相較于久坐人群,死于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低54%。針對心衰人群的臨床研究也顯示,長期規(guī)律的運動可使65歲后心衰住院風險降低20%,且有助于保護心臟功能,改善預后。
拓展閱讀
運動的益處,未來可通過服藥來獲得
盡管運動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多種益處已被證實,但能夠堅持規(guī)律運動的人仍然很少。何奔教授團隊已經(jīng)尋找到一種由運動導致心血管受益的關鍵物質,將其轉化為可以口服的藥物后,即可直接獲得運動帶來的益處。這樣不僅避免了長期運動自覺性低的問題,還可更加安全高效。
團隊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篩選,結合體外和體內實驗,并運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學手段發(fā)現(xiàn),運動促進分泌的一種多肽CCDC80tide,可顯著降低高血壓導致的心肌纖維化,改善心臟功能,并對改善高血壓心衰有良好的作用。這項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fā)表在柳葉刀子刊《生物醫(yī)學》雜志上。多肽藥物相比傳統(tǒng)化學藥物具有更高的特異性、安全性及耐受性,相較于蛋白藥物,其免疫原性低且生產(chǎn)成本低,是良好的藥物開發(f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