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較高,其中食管鱗癌是全世界食管癌的主要病理類型。據統(tǒng)計,我國食管癌發(fā)病率為16.7/10 萬,居全國各類惡性腫瘤第5位[1]。食管癌好發(fā)于45歲以上人群,80歲及以上人群發(fā)病率最高,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進食后哽噎感、胸骨后疼痛、進行性吞咽困難,若無有效治療極易并發(fā)食管穿孔、食管氣管瘺、食管梗阻和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嚴重可導致死亡[2]。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40萬人因食管癌及其并發(fā)疾病死亡,而我國食管癌患者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占21.8%,僅次于胃癌[3]。目前,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手術涉及到食管和胃重建,時間較長,損傷較大,術后需留置連線和導管,存在大出血、肺栓塞等風險,且老年患者具有生理病理的特殊性,理解適應及意志力均有所下降,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心理,術后應激反應較強烈,極易影響術后康復進程,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圍術期有效護理干預[4]。舒適護理以深入的護理研究、科學的護理方法及先進的護理理念成為多種疾病圍術期首選護理模式[5]。本研究旨在探討圍術期舒適護理對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為食管癌患者選擇合適的護理模式,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常規(guī)組,每組各43 例。研究組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齡60~83 歲,平均年齡(71.52±10.26)歲;食管癌分期為Ⅰ期20 例,Ⅱ期14 例,Ⅲ期7 例,Ⅳ期2 例。常規(guī)組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齡61~85 歲,平均年齡(71.48±9.86)歲;食管癌分期為Ⅰ期19 例,Ⅱ期15 例,Ⅲ期6例,Ⅳ期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1)均符合《食管癌診療規(guī)范》(2018 年版)[6]相關診療標準。(2)年齡≥60 歲。(3)均經食管造影檢查、CT 檢查、實驗室檢查及組織學、細胞學檢查等確診。(3)均接受手術治療。(4)無手術相關禁忌證。(5)具備正常的溝通交流及基本讀寫能力。(6)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鑒別診斷為食管癌肉瘤、食管平滑肌肉瘤或食管轉移瘤等食管其他惡性腫瘤。(2)存在手術禁忌證,無法手術。(3)精神異常,存在溝通交流障礙。(4)合并其他心腦血管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5)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礙。(6)不配合本次研究。
常規(guī)組實施圍術期常規(guī)護理。術前做好準備工作,并告知患者手術相關事項及注意事項,叮囑患者術中要密切配合醫(yī)生,術后將患者安全轉移至病房并講解相關事項。
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圍術期舒適護理。(1)術前?;颊叱鲇趯ψ陨砑膊〉膿鷳n和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常常在進入手術室前極度緊張焦慮,若不進行一系列措施進行干預,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程。負責患者當天手術的巡回護士應在手術開始的前1 d 找主治醫(yī)師或患者陪護家屬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對患者有初步了解及認識,做好一切準備,術前0.5 h 訪視患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手術相關適宜,包括手術目的、方法、操作過程、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并向患者介紹手術室位置、環(huán)境等情況,對于患者或家屬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詳細、耐心解答,安慰開導患者放心手術,疏導其緊張、焦慮情緒,并給予真誠的鼓勵及支持,使其增強手術信心。(2)術中。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相關工作,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指標,加強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監(jiān)測。(3)術后。①術后患者所處的病房環(huán)境對于疾病康復具有重要影響,護理人員應將室溫調至22~24 ℃,濕度控制在50%~60%,同時注意定時通風換氣,調整光線,按時更換床單及衣物,保持環(huán)境干凈、安靜,與家屬商定好探視時間,每次不要超過20 min,確?;颊哂凶銐虻男菹r間,為其營造安心、舒適的環(huán)境。②術后患者因對疾病情況不了解、自身疼痛以及身體受限等原因常常焦慮不安,護理人員要多主動與患者溝通,根據其身體情況及具體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以通俗易懂且簡短明了的話語為患者講解食管癌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影響因素、手術目的、手術方法、術后注意事項、主要護理措施以及如何配合等知識,考慮到患者多為老年人,聽力和記憶力有所下降,護理人員可采用宣傳畫冊結合口頭講解的方式盡量放慢語速,提高音量,讓老年患者盡可能聽清楚、聽明白相關內容,從而提高其依從性,更好的實施護理措施。③患者術后疼痛明顯,極大程度上影響生活質量,需要護理人員及時給予鎮(zhèn)痛處理,減輕疼痛帶來的不適,還要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考慮到患者術后需要放置引流管,護理人員要將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牽拉、扭曲或者滑脫,更要定時檢查清洗,確保引流管無堵塞、無污染。術后切口尚未愈合,輕微動作極易引起傷口疼痛,需要指導或幫助患者在翻身、咳嗽時用手按住切口,防止切口裂開,以減輕術后疼痛。術后需禁飲食,患者可能饑餓、口干,想要吃飯、喝水,護理人員要耐心解釋禁飲食的重要性,可采用棉球蘸取溫水擦拭濕潤嘴唇,或涂抹潤唇膏,并按時使用漱口水漱口,以消除口腔異味,防止口腔細菌滋生,避免口腔潰瘍,同時給予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減輕因置管、禁飲食導致的咽干、咽痛、聲音嘶啞,緩解口腔不適感。④患者術后以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食物為主,禁忌油膩、辛辣、過冷、過熱、過硬、不好消化的食物,增加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攝入量,盡量少食多餐,防止食物反流及腹脹,進食后可適當活動,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胃排空。⑤出院指導。出院前做好患者居家康復相關事項的指導,如叮囑患者合理飲食及鍛煉,按時用藥并定期復診。
(1)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發(fā)生肺不張、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瘺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2)生活質量評分。兩組患者采用生活質量評分表(QOL)進行評估,量表共12 個條目,總分60 分,得分51~60 分為良好,得分41~50 分為較好,得分31~40 分為一般,得分21~30 分為較差,得分<20分為極差。(3)護理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96,重測效度為0.866,總分100分,得分≥8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60~79 分為滿意,得分<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65%,低于常規(guī)組的20.9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例(%)
護理前,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QOL 評分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QOL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QOL評分情況(±s) 分
組別研究組(n=43)常規(guī)組(n=43)t值P值護理前24.26±2.46 24.51±2.51 0.093 0.926護理后45.64±4.58 40.48±4.05 5.534<0.001 t值26.967 21.979 P值<0.001<0.00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7.67%,高于常規(guī)組的83.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例(%)
食管癌是發(fā)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在我國的發(fā)病和死亡病例約占全世界的50%,老年人尤為嚴重。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高齡食管癌患者發(fā)病率呈增高趨勢,但該病確切病因仍不明確,可能與炎癥、創(chuàng)傷、亞硝胺慢性刺激及遺傳因素有關,晚期患者預后較差,生存期較短,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負擔[7]。外科手術治療仍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但老年患者身體機能、營養(yǎng)狀態(tài)及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在手術創(chuàng)傷、引流管以及術后疼痛、植物神經功能失衡等因素的刺激下,面臨更為嚴峻的術后康復問題,65歲以上患者術后心律失常發(fā)生率高達44.78%,嚴重者可影響循環(huán)功能,甚至導致休克、心臟驟停等[8]。故圍術期實施良好護理干預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必要手段,在術后康復中起到重要作用。
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整體、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護理模式,在整體全面護理基礎上著重強調“舒適”,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達到最愉快狀態(tài),在輕松、自在的狀態(tài)下減少并發(fā)癥,加快康復進程[9]。本研究為老年食管癌患者實施圍術期舒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且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與李文潔等[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圍術期舒適護理在術前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安慰鼓勵,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緊張情緒,真正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通過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術中實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指標,術后根據老年患者的身體條件及病情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計劃及專科護理措施,為老年患者提供生活、生理、心理、飲食等方面的專項護理,通過專項健康宣教計劃提高了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和了解,提高了患者配合度,增強了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信念;引流管護理和口腔護理不僅減少了患者生理不適感,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飲食護理為患者提供了機體恢復所需營養(yǎng);出院指導為患者居家康復繼續(xù)保駕護航。以上措施不僅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術后康復環(huán)境,還減輕了患者負面情緒,使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充滿了信心,確?;颊咴谏硇氖孢m的前提下完成術后恢復過程[11]。
綜上所述,對老年食管癌患者實施圍術期舒適護理,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患者護理滿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