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宏新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決定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如果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分,可以分為無效課堂、低效課堂、有效課堂和高效課堂四個等次。高效課堂,是最高層次的教學,是指超過預設教學目標,且教學效率較高、效果較好的課堂。筆者所理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教師以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是一個輕負擔、高質量的快樂學習過程,具有效率高、容量大和效果好的特點。下面淺談筆者實踐中的一些收獲和體會。
一、高效課堂的基礎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本身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而教學的基礎建立在良好的、默契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之上。因此,師生間要加強交流與溝通,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課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多與學生在情感、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多渠道的交流溝通。通過溝通,要“知學生所想,達學生所愿”,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內心深處感悟到教師的真誠與信任,營造歡快的課堂環(huán)境。
2.始于學生充分自學
上課前,如果學生能提前自學新課,將對課堂學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引導他們養(yǎng)成課前自學的好習慣。
要提高自學的效果,須完成“感悟新知—理解方法—嘗試練習”三個步驟,有的教師喜歡學生把書本例題和練習題抄在本子進行自學,筆者不贊成這種做法,現(xiàn)在學生學業(yè)負擔不輕、作業(yè)多,如果這樣做,無疑加重學生負擔。學生在書本上完成,以書本為綱,不脫離書本,學生也容易完成自學任務。當然,有些內容,確實需要自學提綱的,教師有時可以向學生提供自學提綱和要求,引導學生正確進行自學新課。
3.基于教師充分備課
教師要深研教材,精準分析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情,預設教學流程和選擇合適的教法,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以新課教學為例,教師要預設好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充分估計學生回答的情況,教師如何應對,學生的易錯點等。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情況,靈活選擇教育時機,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二、高效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1.精心設計巧妙的教法
有教無類,教無定法。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等,而高效課堂強調的是選擇最直接、最有效,能讓學生更容易、更快地接受新知。
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又快又準地掌握長方體的表面計算計算方法,筆者在學生理解表面積計算原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長”“寬”和“高”比喻為三個班進行雙循環(huán)比賽,“長”和“寬”比賽(相乘),“長”和“高”比賽(相乘),“寬”和“高”比賽(相乘),三次比賽都比賽兩次,學生就很快地記住的公式。
2.構建有趣的學習歷程
數(shù)學教材中蘊涵著許多有趣元素,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時,要充分發(fā)掘與教材有關的各種素材,發(fā)掘數(shù)學本身的美,重新組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預案,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巧妙的教學方法加快學生領悟知識,把有趣的數(shù)學貫徹整個學習過程,讓數(shù)學課變得更吸引。如教學四年級上冊《位置與方向》一課,筆者設計了生動激烈的“保衛(wèi)釣魚島”教學情境,以開炮射擊“敵艦”為主線,教師在演示課件時,前三炮“故意”打不準,“故意”制造了“方向不對、角度不對、距離不對”三個錯誤,制造了矛盾,引導學生思考和爭論,找出不能“擊中” 敵艦的原因,最后第四炮才準確擊沉敵艦,教師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出“擊沉敵艦”的四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讓學生學會運用以上知識用完整的一句話描述事物的準確位置。
3.采取有效的小組教學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行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和分層訓練,使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發(fā)展。如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有這樣一道練習題:“用兩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拼成后長方體的棱長和比原來兩個小正方體的棱長和多了24厘米,求原來小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厘米?”如何計算出“小正方體的棱長”比較抽象。此時,教師可以及時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以小正方體木塊為學具進行實踐操作,并觀察“棱長”數(shù)量的變化,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討論—歸納”,總結出拼成的大長方體的棱長,比原小正方體少了8條棱長,這“消失了”的8條棱長和就等于24厘米,小正方體的棱長的計算方法就是“24÷(4×2)=3(厘米)”。
4.開展及時的激勵性評價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到情感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fā)揮到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情感激勵后,所發(fā)揮的作用相當于激勵前的3-4倍。激勵性評價是學生課堂習的有效“催化劑”,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誘發(fā)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運用注重激勵性言語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要結合數(shù)學科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激勵性評價。
5.教會學生自主學習
筆者深有體會,同一種題型的數(shù)學題,有時教師講解了多次,不明白的那部分學生到下一次再遇相同類型的題目時,同樣是不會做,為什么總是出現(xiàn)這種情況?歸根到底,學生沒有參與到學習中來,他們沒有經過親身參與、獨立思考的過程,沒有“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數(shù)學營養(yǎng)”,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安宦劜蝗袈勚勚蝗粢娭?,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痹趯W習過程中聽過的比沒有聽過的好,見過的比聽過的好,理解了的比見過的好,實踐過的比理解了的好。高年級學生的心智逐漸發(fā)育成熟,教師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課堂角色,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變課堂“主角”為“配角”,當好“配角”,真正地教給學生“學”的方法。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