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龍
(哈爾濱吉象隆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Salvia)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莖,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河北,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浙江,江蘇,江西,安徽及湖南等地,湖北也有丹參分布。多生于海拔1 000 m 以下山坡、林下草叢或溪谷旁。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jīng)。具有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安神的功效。用于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痛;血瘀之胸痛、癥瘕積聚、風寒濕邪痹阻關(guān)節(jié)、脘腹疼痛;瘡瘍癰腫;熱病神昏及心悸。本文綜述了丹參的化學物質(zhì)、藥理作用和臨床用途的研究現(xiàn)狀,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丹參提供參考。
自20 世紀30 年代以來,學者們陸續(xù)分離出110 余種化合物,其中包括60 余種脂溶性成分(丹參酮類、丹參醇、丹參內(nèi)酯等),50 余種水溶性成分(丹參酸類、酚酸類等)。根據(jù)丹參中成分的化學結(jié)構(gòu),化學成分主要可分為二萜醌類、酚酸類和其他類化合物。丹參具有保護心血管、保護心肌、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動過速、抗心動過緩、抗心律不齊、改善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機體的抗缺氧性、抑制血小板相互黏附、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抗氧化、抗炎、保護肝細胞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
主要為對醌型羅列酮類和鄰醌型丹參酮類型的化合物,具有二萜結(jié)構(gòu),包括較強活性、含量較高的丹參酮ⅡA、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Ⅰ、丹參酮ⅡB、丹參酮Ⅰ、丹參新酮、準丹參酮、次甲丹參酮、紅根草鄰醌、丹參甲酯、丹參二醇、紫丹參甲素、紫丹參乙素、紫丹參丙素等,以及含量較低的異丹參酮ⅡA、異丹參酮ⅡB、異丹參酮Ⅰ、異隱丹參酮、異二氫丹參酮Ⅰ、丹參新醌甲、丹參新醌乙、7A-乙氧基羅列酮等。
丹參溶于水的成分主要是極性較大的酚酸類型的化合物,包括咖啡酸、迷迭香酸、原兒茶醛、丹參素、紫草酸、丹酚酸A 到G、丹參酸鉀、丹參酚酸鉀、丹參內(nèi)酯、異丹酚酸C、四甲基丹酚酸F 等。
丹參中還有生物堿類、丹參酯類,黃酮類、多糖類、甾體類、無機鹽類等。
丹參具有保護心血管、抗腫瘤、抗炎、抗胃潰瘍、保護肝臟、抗肺纖維化、抗氧化等作用,具體如下。
丹參主要具有心肌保護、抗心肌供血不足、減少動脈內(nèi)膜上脂質(zhì)的積聚、抑制心肌鈣化、抗血栓、抗腫瘤、抗炎等作用,概述如下。
2.1.1 心肌保護及抗心肌缺血作用 有研究表明丹參中的化學成分丹參酮ⅡA、丹酚酸A、總酚酸類對心肌有保護作用,丹參水溶化合物有抗心肌缺血作用。丹參可以改善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相互黏附、抑制血栓素的產(chǎn)生、舒張冠狀血管,普遍應(yīng)用于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李翔等為制備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采取結(jié)扎大鼠左側(cè)冠狀動脈前降支法,評價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短軸縮短率)及心電圖ST 變化,Masson 染色觀察心肌鈣化的程度,以高、中、低3 個劑量給藥,以曲美他嗪為對照,檢測各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水平;心臟/體質(zhì)量系數(shù)評價心肌缺血損傷情況;以HE 染色評價心肌組織病理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丹參素鈉能在大鼠心肌缺血7 d 和28 d 兩個階段發(fā)揮改善心功能、缺血心肌保護作用,其保護作用可能與抗炎、調(diào)控缺血心肌糖脂代謝、抗心肌纖維化等作用有關(guān)。
2.1.2 抑制心肌纖維化作用 丹參具有預(yù)防高血壓模型大鼠的心肌組織纖維化作用,其可能與抑制心臟膠原蛋白的合成、水解局部膠原蛋白、調(diào)節(jié)心肌中血液的供應(yīng)、阻礙局部醛固酮的生成、改善心肌氧自由基代謝等多方面作用有關(guān)。李湘海等尾靜脈注射給予急性心肌梗死SD 大鼠高、中、低劑量的丹參素,給藥4 周,采用小動物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檢測各組大鼠心功能指標LVESD、LVEDD、LVEF、LVFS;采用RT-PCR 檢測各組大鼠心肌組織Ⅰ型膠原和Ⅲ型膠原的mRNA 表達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檢測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TGF、TGF-β、α-SMA 蛋白表達;采用比色法測定各組大鼠心肌中SOD、MDA 水平;采用Masson 染色檢測各組大鼠心肌膠原沉積情況并計算膠原容積分數(shù)。
2.1.3 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丹參可以從不同環(huán)節(jié)減緩病程,也可改善周圍血管內(nèi)皮功能紊亂。丹酚酸A可有效抑制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從根源上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丹酚酸B 不僅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還可抑制單核細胞進一步分化成巨噬細胞;丹參酮能阻礙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改善脂質(zhì)代謝過程;丹參水提取物對平滑肌細胞遷移、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陳麗等采用大鼠腹腔注射維生素D3 加高脂飼料喂養(yǎng)誘導(dǎo)動脈粥樣硬化模型,腹腔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4 周,在第16 周HE 染色觀察主動脈病理變化,檢測血清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腫瘤壞死因子-α、甘油三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β、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管細胞黏附分子、丙二醛和主動脈中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 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脂代謝,抑制炎癥和抗氧化損傷,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2.1.4 抗血栓作用 丹參能激活血漿纖維蛋白水解酶無活性的前體即纖溶酶原從而產(chǎn)生纖溶作用,丹參素也能降低氧化脂蛋白中丙二酮含量從而避免組織缺血、血管狹窄。劉海梅對12 種丹參酮類化合物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脫氧基新隱丹參酮能夠濃度依賴性地抑制PAI-1 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表達;而丹參酮類化合物顯示出了對t-PA 的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達的促進作用;同時脫氧基新隱丹參酮具有和丹參酮IIA 相當?shù)目鼓蜃雍涂鼓傅幕钚?;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兩種活性化合物的抗血栓機制不同,脫氧基新隱丹參酮能明顯地抑制p-p65 和pJNK 的蛋白水平表達,但是對p-p38 蛋白的表達無顯著作用,其抗血栓機制是通過NF-κB/JNK 通路實現(xiàn)的。在12 種酚酸類化合物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紫草酸具有較強的抑制PAI-1 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表達作用,其抗凝血因子和抗凝血酶活性較丹酚酸B 強;同時發(fā)現(xiàn)紫草酸能夠同時阻滯p-p38、pJNK 和p-p65 的表達,其抗栓機制是通過抑制NF-κB/JNK/p38 MAPK 信號通路實現(xiàn)的。
丹參酮ⅡA 對HepG2 肝癌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體肝癌細胞抑制率與用藥濃度呈正相關(guān),有明顯抑制作用,還能夠抑制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腫瘤細胞的生長。丹參酮Ⅱ能夠促使腫瘤細胞的分化和凋亡,可能是通過抑制ras 癌基因和PCNA 表達,抑制DNA 的合成,從而抑制細胞增殖。隱丹參酮不僅能夠激活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誘導(dǎo)卵巢癌細胞凋亡,還可阻滯細胞有絲分裂而抑制黑色素瘤細胞B16 的增殖。二氫丹參酮Ⅰ和隱丹參酮是抗血管生成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生長過程中血管生成,肺癌細胞和肝癌細胞能被二氫丹參酮Ⅰ殺傷。丹參酮Ⅰ可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的遷移,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丹參酮、二氫丹參酮、丹參多糖和丹參多酚酸鹽也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丹參還對宮頸癌、結(jié)腸癌、喉癌等分離的細胞有細胞毒活性。
丹參及其提取物均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其抗炎作用主要集中于二氫丹參酮Ⅰ、丹參酮、丹參酮Ⅰ、隱丹參酮等丹參酮類衍生化合物,丹參多酚酸鹽也有抗炎效果。丹參酮和丹參中的揮發(fā)油具有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作用。丹參也能夠抑制真菌繁殖,增強宿主免疫功能。李園園等制作了二甲苯小鼠耳腫脹模型,并灌胃給予高、中、低劑量的丹參水溶性成分,分離培養(yǎng)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對丹參水溶性成分的安全性進行評價,確定最大安全濃度后制備脂多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炎癥模型,探討不同濃度丹參水溶性成分對小鼠耳腫脹度、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中性紅能力和炎性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 和白介素-6 水平的影響。結(jié)果說明丹參水溶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機制可能與其抑制炎性因子白介素-6 的分泌有關(guān)。
有研究表明,丹參的水溶性成分能影響胃酸分泌、抑制胃運動、增加黏膜血流、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胃黏液的分泌、抗氧化、減輕細胞內(nèi)鈣元素超載,有抗胃潰瘍的作用;丹酚酸類化合物對急慢性胃潰瘍也有一定治療作用,能促進上皮細胞增生和分泌黏液、抑制迷走神經(jīng)、增加黏膜血氧供給增強胃黏膜防御能力。丹參酮能有效清除體內(nèi)的活性氧自由基,消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性收縮,恢復(fù)肺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的作用,丹參對肺功能有保護作用。丹參酮ⅡA 和丹酚酸A 可以改善和抑制肺纖維化、丹酚酸B 可以抑制肝纖維化。丹參多糖能刺激脾細胞增殖,促進抗炎因子產(chǎn)生,增強T 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殺傷力,是一種免疫調(diào)節(jié)劑。丹參酮ⅡA 和丹酚酸A 均有改善腎損傷的作用,丹參的水提取物和醇取物有腎保護作用。丹參中的酚酸類化合物大多數(shù)具有酚羥基基團,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
丹參通過抗心肌缺血、抗血栓、抗心肌肥大、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等機制保護心腦血管作用,臨床上丹參可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腦供血不足、腦卒中的預(yù)防和治療。
丹參抗腫瘤的機制主要是阻滯腫瘤細胞繁殖,阻礙腫瘤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因子的表達從而導(dǎo)致癌細胞程序化死亡。臨床上丹參能夠作為輔助藥物用于肺癌、肝癌等癌癥。
配伍是中藥的特點之一,通過不同中藥中化學成分的相互作用,能夠起到增強藥物療效和降低單一藥材生物有害性的作用。例如丹參和川芎是臨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藥對,丹參和紅花是祛瘀行氣的藥對,丹參和三七是通經(jīng)止痛、止血散瘀的藥對,丹參和黃芪是益氣活血的藥對,丹參和大黃是通經(jīng)活血的藥對。丹參不僅可以和中藥配伍,也可和西藥配伍,復(fù)方丹參滴丸與阿托伐他汀鈣片聯(lián)用對肝損傷有一定防治作用,和阿司匹林聯(lián)用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丹參酮ⅡA 磺酸鈉注射液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
丹參作為一種常用中藥,具有豐富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了其諸多的藥理活性和臨床用途,其中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應(yīng)用廣泛。隨著科研人員對丹參研究的深入,已經(jīng)在物質(zhì)基礎(chǔ)和藥理作用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臨床應(yīng)用中多以中藥配伍形式存在,因此將丹參以西藥制劑的形式應(yīng)用到臨床中是今后科研人員在丹參開發(fā)中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