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駿飛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一教學理念揭示了語文學習的本質(zhì)。而實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組織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記下學習中的疑難與收獲,以指導其再次深入地閱讀。這樣,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還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閱讀與批注過程中,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自主批注,培養(yǎng)批注習慣
在運用批注的方法進行教學時,其關鍵是要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批注,即讓學生依據(jù)教學目標,自行解決學習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如識字寫字、語言積累、文本理解、情感體會、寫法探究等。不過,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是需要學生在獨立自主的閱讀中實現(xiàn)的,甚至要通過多次的批注式閱讀才能完成。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依據(jù)教學要求和自己的興趣點進行批注,要在批注的過程中注入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自主批注的閱讀習慣,用批注來引導學生完成對課文的學習。
我們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搭船的鳥》一文的批注閱讀為例。本課所在的單元比較特殊,是一個習作單元,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批注的習慣,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主地對課文進行批注。由于這是讓學生第一次批注,因此,可以先不設計什么教學目標,也不要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引導,就是要讓學生按照日常學習課文的習慣和自己的興趣進行批注??梢耘⒄n文哪些地方寫了鳥,寫了鳥哪些方面的特點,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描寫這些特點的;可以批注翠鳥給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寫出自己心中的感想;可以記錄對文中精彩內(nèi)容的閱讀感悟;還可以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疑惑等。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邊閱讀,一邊思考,同時要把自己的思考記下來,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在讓學生運用批注的方法學習課文時,雖然強調(diào)學生要自主批注,但教師的引領也非常重要。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批注的方法,還需要進行示范性批注,讓學生真正領悟到怎樣對文本進行批注,并在長期的語文學習中養(yǎng)成批注文本的好習慣。
二、目標引領,提升批注效果
對于一篇課文來說,其中所蘊含的教學資源非常之多,可謂是豐富而又復雜。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自主批注,必定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運用批注的方法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設定批注目標的方法進行導學。首先,教師要依據(jù)教材中的單元導語和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教學目標制定批注目標,可以直接把目標出示給學生,也可以把目標設計成學案的形式,讓學生依照學案進行閱讀和批注,讓學生的批注有的放矢,在批注中掌握科學的方法,從而提升批注效果。
我們以部編版小學語文《麻雀》一文的批注閱讀為例,為了提升批注效果,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目標,來引領學生對課文進行批注。對于本課的批注,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通過每個階段的批注閱讀解決一個問題。比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把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標記出來,對于課文中的生詞,還要通過查字典的方法解釋詞義,從而解決閱讀過程中的文字障礙;然后,再讓學生通過批注課文了解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從中了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初步了解事情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最后,再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描寫進行批注,了解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這些人物的,具體寫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等。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實現(xiàn)高效批注。
教師在運用學習目標引領學生進行閱讀批注時,要注意學習目標設計的梯度與層次,可以依據(jù)字詞積累、內(nèi)容理解、情感體會和寫法分析幾個方面設計不同梯度的批注目標,而在同一梯度的目標中,又可以設計難易不同的批注問題。
三、專項批注,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教材中,單元中的每篇課文都是圍繞既定的學習目標編排的。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學習目標,讓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圍繞既定的學習目標進行批注式閱讀。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依據(jù)學習目標閱讀文本,在閱讀的過程中努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僅能夠收獲知識與方法,還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把主要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學習的重點之上,在批注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我們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爬天都峰》一文的批注為例,對課文寫作方法進行分析,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批注閱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文的寫法進行專項批注,讓學生在對文本的分析與欣賞過程中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在批注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詥栴}來引導,讓學生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比如,讓學生尋找并勾畫出表現(xiàn)作者“爬”天都峰的語句,以弄清課文的寫作順序:爬山前——爬山中——登上頂峰;然后讓學生抓住“爬山中”進行精讀精批,抓住人物是想到了什么(心理),說了些什么(語言)和做了些什么(動作),進行精準批注,讓學生從中了解寫人寫事的基本方法,體會細節(jié)中的深層內(nèi)涵,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需要注意的是,閱讀學習中的專項批注,是需要對文本的綜合性學習來實現(xiàn)的,往往需要—個“閱讀——理解——感悟——再閱讀”的過程,這就需要學生在對文本進行批注時,要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實現(xiàn)對既定目標的學習。
四、示范交流,激興趣增收獲
批注式閱讀,本來是適合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一種方法,是學生獨立自主閱讀學習的重要途徑。不過,如果教師只是把批注閱讀限制在學生的自學范圍內(nèi),不僅會讓學生的批注閱讀因“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甚至會逐漸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不能發(fā)揮批注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能夠讓批注閱讀起到激興趣、增收獲的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批注示范交流。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收獲,交流自己的疑難,在大家的相互交流中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七律·長征》一課的批注為例。這是一首詩歌,內(nèi)容簡短,內(nèi)涵卻豐富而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批注,通過查閱資料,對詩句進行細致的注解與闡釋,還要組織學生展示他們的批注成果,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豐富批注的收獲。比如,詩句中“五嶺”“烏蒙”“金沙”“大渡”四個詞語,作者是用它們來指代當年激烈的戰(zhàn)爭,蘊含著紅軍戰(zhàn)士英勇無畏、勇于犧牲的革命主義精神,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充分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到文字的深層內(nèi)涵。這樣,就能通過示范交流,打造出高效語文課堂。
在組織學生對批注進行示范交流時,可以分層次進行:通過小組內(nèi)的交流,解決一般性問題;通過小組間的交流,來解決難度稍大一些的學習難題。同時,教師也要做好批注的示范,特別是對學生交流中未能很好解決的疑難進行及時引導。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具體學情和實際的教學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閱讀批注,開展廣泛交流,以擴大學生的學習收獲,激發(fā)學生的批注熱情,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從而構建更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