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寧
(石河子大學,新疆石河子 832000)
但是就目前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來說,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學生基礎薄弱,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內容與學生未來工作有一定的脫離等情況,需要我們加以重視。為此,本文將首先分析學前教育專業(yè)當下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存在的五個方面的問題,之后分別根據這五個方面的問題來分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伴奏教學的改革路徑,以供參考。
所謂鋼琴即興伴奏,指的是伴奏者在事先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將鋼琴演奏技巧、鍵盤和聲手法、作曲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進行伴奏的過程。這需要伴奏者具有非常扎實的鋼琴演奏基礎,非常強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非常高的音樂素養(yǎng),因此對伴奏者的要求極高。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入學前很多都是鋼琴零基礎,因此鋼琴即興伴奏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具體來說,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幫助學生成長為未來的老師,而非專業(yè)的鋼琴演奏者。學生完成學校的課程學習后,未來進入社會進行即興伴奏多限于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因此鋼琴伴奏教學的目標應該加以明確。然而,當前一些高校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過程中,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清晰,教師在鋼琴的即興伴奏教學時,過于拔高,過多地將即興伴奏的技巧傳授給學生,教學專業(yè)性過強,復雜度過高。從現實的調查獲知,很多學生對鋼琴知識較為陌生,只能從最基礎的鋼琴知識學起。而如果鋼琴伴奏教學的目標不明確,教學就會比較困難。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并非藝術特長生,很多學生都是鋼琴零基礎,進入到大學才接觸鋼琴。也有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但是基礎相對來說也是比較薄弱的。在鋼琴伴奏教學中,一些學生基礎薄弱,無法理解鋼琴伴奏教學的深層次的理論性內容,缺乏音樂感知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只能按部就班地模仿教師的指法,模仿教師的彈奏習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導致學習效果非常差。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伴奏教學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要求綜合技能的課程,其包含了多門學科的內容,比如聲樂演唱、鋼琴演奏、理論作曲、曲式和音樂作品分析、和聲等。但實際教學過程中,該課程和上述相關課程間極少互動關聯,脫節(jié)情況十分普遍。教師通常在教學活動中僅關注自己專業(yè)教學任務的完成,對恰當引導學生將本門課程和相關課程融會貫通卻有所忽視,這樣學生的知識量和綜合能力都沒有得到拓展和鍛煉。
最近幾年,我國逐步開始落實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也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各高校規(guī)模增加,數量變多,專業(yè)設置愈發(fā)廣泛,相應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招生人數愈發(fā)擴大,已然發(fā)展到前所未有的盛況。但高?;窘ㄔO的教材建設并未緊跟時代腳步,甚至很多高校學生沒有與之匹配的專業(yè)教材,這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很大的制約影響,也妨礙了整體高等教育的長足進步。就過去學前教育通用的鋼琴即興伴奏教材來看,多數內容均源于專業(yè)鋼琴演奏教材,僅僅稍做改動就拿來給學前教育專業(yè)使用,盡管其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然而因其側重專業(yè)鋼琴技能的培養(yǎng),與即興伴奏的培養(yǎng)方向有一定不同,使得其在學前教育鋼琴即興伴奏方向適用性并不強,使用效果也不佳。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不僅鋼琴基礎非常薄弱,音樂綜合素質也是非常薄弱的。由于不是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他們在音樂素養(yǎng)方面相對不足,雖然學習鋼琴伴奏,但是往往因為缺乏音樂綜合素養(yǎng),而伴奏過程中出現音型單一、和弦單調、曲子寡然無味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加以重視,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來制定鋼琴伴奏教學的計劃。
為了使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伴奏教學更符合學生的未來職業(yè)需求,更符合當下的學情,我們應該積極開展鋼琴伴奏教學的改革。下面,筆者將結合個人體會與教學經驗,從五個方面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改革展開論述。
教師需要引入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目標進行適度調整,并在課程教學中落實。這樣學生經過課堂學習,可以學到更多的鋼琴理論知識。教師還要明確鋼琴教學的任務,從學生身心發(fā)育特點來改善并落實教學活動。教師應在課堂前使明確了解實用性課程的重要作用,學生只有先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才能涉獵其他知識。
例如《巴赫初級鋼琴曲》的學習,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歌詞,歸納自己對曲子的切身感受,領悟作者的情緒變化,再向學生講授曲子的演奏技巧,待到學生熟練領悟技巧并可以獨立演奏,教師就能嘗試組織演奏比賽,使學生能主動公開彈奏,進而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要彈出一手好的鋼琴曲子,必然要從小練習,長年累月的積累與刻苦努力才會熟能生巧地演奏。然而現在很多高考生的訓練僅僅為了應付藝考,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半路出家”,他們只在專門的高考培訓機構里集中短期訓練,以近乎拔苗助長的方式贏得高考的入場券。從這一情況看,這些學生即便進入高校,也不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鋼琴演奏水平自然也不高。倘若教師面對這樣一群鋼琴基礎并不扎實的學生,哪怕他們理論知識學得再多再專業(yè),也很難讓他們順利彈奏。長期下來,學生們因為懼怕彈錯而很少練習,也就喪失了學習興趣。對高校學前教育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開展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事實上,高校開展的學前教育鋼琴即興伴奏,通常以兒歌作為練習曲目,也相對簡單,即便學生并不具備深厚的鋼琴彈奏技巧,也能先從簡單的兒歌旋律入手練習。這樣學生以兒歌作為彈奏練習曲目,就能順利彈下來。學生一旦產生了彈奏自信,自然后續(xù)的新兒歌曲目也能逐步練習并彈奏出來,但無可厚非的是,鋼琴彈奏基礎仍需鞏固。
從本質看,即興伴奏主要考驗一個人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進而將學生對音樂各門類知識綜合而靈活應用的水平展現出來。由此,設置課程時,應將契合交叉學科關聯起來,形成多方位交叉的立體課程體系。這就要對當下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
第一,學校設置課程時要從專業(yè)特征出發(fā),把鋼琴課程有機整合起來,打造出對學生學習有利的課程體系。
第二,基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導向進行鋼琴伴奏教學的課程設置。
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鋼琴即興伴奏主要是針對日后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兒歌伴奏,由于兒歌的特點是輕松活潑的,是活躍的、積極向上的,因此在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中,伴奏可高可低,可以進行自由發(fā)揮,而不是過多地限制于機械的技巧練習。為此,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寬松的氛圍,多設置一些彈奏能力的訓練,要訓練學生大腦的反應,使其在內心視覺的“鍵盤”上配彈,用心理表象感受配彈的旋律。
第三,當前的學前教育鋼琴專業(yè)教材多數源于學科體系間的關聯來設計,有關即興伴奏的知識相對不多,為此,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選擇更適合伴奏的曲目。此外,教師應開展實地調研,對目前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有基本認知,進而了解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進展情況,便于快速調整教學內容,配合幼兒的音樂培養(yǎng)。
第四,適度地將鋼琴實踐課的練習時間延長一些,使學生能更好地練習教學曲目,提高鋼琴專業(yè)彈奏水準。
第五,在當前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中設置豐富的內容。比如,在課程設置中,我們不能僅僅從伴奏技巧進行訓練,還應該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經典兒歌欣賞、鋼琴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等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的文化與藝術的熏陶,在所了解的音樂知識和所掌握的彈奏技巧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如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伴奏教學課程更符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未來職業(yè)需求,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實用的、貼近職業(yè)需求的鋼琴伴奏技能。
要解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伴奏教學的專業(yè)教材有待改進”這一難題,對現有教學體系完善時,教師也應重視抓緊對原有鋼琴即興伴奏教材的改革、優(yōu)化,選擇與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方向更契合的教材,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提倡部分具備條件的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自主改變現有教材,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教學改革的實施。未來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培養(yǎng),教師們要積極把“走出去”理念與教材緊密結合起來,靈活應用到學前教育專業(yè)中并發(fā)揮更多作用,也讓一線教學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能針對原有教材的不足去改進,由此找到更契合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的校本課程,進而給未來這一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為幼兒園教學賦予更多能量。
要使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取得優(yōu)異成績,不僅僅是要關注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們還應重視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育。以技術性練習來提升學生的即興伴奏技巧,從音樂素質教育的強化使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藝術鑒賞能力,進而提高學生未來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水平。在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上,教師可以嘗試以下三種方法:第一,在鋼琴實踐課堂上,為學生們公開演示移調技術,進而使學生們更好地感受音樂教育氛圍,也能讓學生在觀看移調技術過程中對標自己的演奏,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第二,教師應積極組織音樂鑒賞活動,集中性地觀摩古今中外的兒歌演奏,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第三,學校舉辦原創(chuàng)兒歌比賽,學生們在比賽中提高自己的彈奏技巧,互相學習借鑒,不僅能積累優(yōu)秀原創(chuàng)作品,還進一步豐富了學前兒童音樂教學。
此外,在科技進步的當下,教育行業(yè)教學中已普遍運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梢哉f,學前教育專業(yè)基本都擁有了專門的數碼多媒體鋼琴教室,用于教師的鋼琴即興伴奏演奏教學。這種專業(yè)教室的數碼鋼琴以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安裝、管理,進而有助于把彈唱練習和現實教學關聯起來,實現兩者的一體化發(fā)展。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能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集體授課,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及時成為全新的進步教學方法,能給教學活動帶來更多便利,也能動態(tài)化管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多興趣,進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所培養(yǎng)的學生未來是要進入學前教育行業(yè)的,其所面對的是0~6歲尤其是3~6歲的幼兒,因此需要具備較高的藝術素養(yǎng),以便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yǎng)。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備的技能,因為今后的工作中,常常會需要教師對幼兒各項音樂活動進行鋼琴伴奏。但是由于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鋼琴基礎薄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從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伴奏教學的改革路徑展開了探究,希望能夠為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伴奏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