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炎
活躍在語文課堂的漢字精靈,經(jīng)過了時間的千錘百煉,帶給我們意蘊深遠的意境之美,成為我們不斷深入思索的靈魂載體。我們的語文課堂透過一個個漢字,在一次次推敲與嘗試、切磋與打磨中,找到通向?qū)W生思維成長之路的教學方式。在語文長篇閱讀教學里,我同學生一起教學相長,一同探尋藏在文本里的時間的秘密。
在語文課堂的時間軸里,我們以語文課程標準里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為依托,將文本一一細數(shù)、歸類總結(jié):《將軍與孤女》跨越時空與民族的大愛里出現(xiàn)了有關時間的詞語,《新年禮物》里麥克在黎明前后送給父親特殊禮物里藏著表示時間的詞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的記敘文里都出現(xiàn)了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以孔老夫子學琴的故事為例,看看這些藏在文本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起到的引領與獨特妙用吧!
想讓學生讀通讀透一篇文章,我們應該訓練學生學會抓關鍵語句這一基本能力,因為這些詞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厘清文章的脈絡。在教授《孔子學琴》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前的導學單(時間表格)將故事分解成四個板塊。學生認真斟酌、篩選,把自己勾畫的關鍵語句填寫在導學單里,“一晃幾天過去了,又過了些時候……”
學生一次次抓住文本里表示時間順序的關鍵語句,并逐漸對時間提示語進行解讀與思考,構(gòu)建出更為明晰的思維網(wǎng)。學生漸漸體會到孔子一絲不茍與精益求精的做事態(tài)度,不由地心生敬意,發(fā)出嘖嘖稱贊:“孔夫子之所以與眾不同,重點就在于他對學的理解上!”就像我們讀課文,第一遍是讀準音,第二遍是讀順溜,最后才是讀出自己的想法。
時間提示語的一次次出現(xiàn),讓學生把描寫主人公孔子和側(cè)面人物師襄的語句進行對比:孔子彈琴時畢恭畢敬,而師襄則是好奇地去看望孔子……學生從文本中仔細斟酌篩選后,把自己找到的描寫人物的關鍵語句認真地填寫在導學單上。趁此機會教師拋出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縱向看看這張時間表,從師襄四個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中,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
一時間,學生像是立刻破解了“時間”帶來的思維密碼似的無比興奮。一個又一個有關師襄的動作,從好奇、懷疑到驚異的神情變化,都被學生深入又獨特地捕捉到。“我發(fā)現(xiàn)師襄在孔子彈琴的整個過程里,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他的反應是對孔子琴藝高超的映襯,他是孔子的忠實琴友?!薄拔蚁氲搅宋覐椬喙殴~遇到瓶頸期的時候……師襄細微的變化讓我佩服孔夫子對學的追求!”
這不就是語文園地里綻放出的別樣風景嗎?細致閱讀,巧抓“時間”,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思維盛宴。學會巧用“時間”,不僅讓語文課堂妙趣橫生,還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提升思維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