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美
(東營市河口區(qū)河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 東營 257200)
銀屑病(psoriasis)是常見的皮膚疾病類型,主要表現為皮疹、皮膚紅斑或斑片上有銀白色鱗屑,伴隨不同程度的瘙癢情況,高發(fā)于背部、頭皮、四肢伸側等部位,皮損能夠完全消退,但復發(fā)風險相對較高,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需在治療的同時配合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以皮膚涂抹藥膏等病情護理為主,對患者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關注度較低,護理的隨意性相對較強,難以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循證護理是有針對性、謹慎的基于研究文獻成果和結論開展的循證護理措施,具有個體化、科學性、預見性特點,在開展各項護理的過程中有充分的循證證據支持,有利于提高總體護理質量水平?;诖?,本研究結合2020年5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銀屑病患者臨床資料探究循證護理在銀屑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東營市河口區(qū)河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96例銀屑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參比組和探究組,各48例。納入標準:①接受臨床檢查確診為銀屑病者;②有基本交流溝通能力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傳染性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免疫功能異?;蜓合到y(tǒng)疾病者;③合并惡性腫瘤等危重癥疾病者。參比組男22例,女26例;年齡34~56歲,平均年齡(40.26±3.81)歲。探究組男23例,女25例;年齡33~55歲,平均年齡(40.49±3.68)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比組實施常規(guī)皮膚護理:于患處涂抹凡士林、尿素軟膏等保持皮膚濕潤狀態(tài),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說明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探究組實施循證護理:①建立循證護理小組:護士長作為小組長指導工作,由責任心強、高年資護士作為小組成員,每周開展例會,討論銀屑病患者的護理問題,根據以往護理經驗,查找循證文獻內容,并對護理問題進行分析和查證,制定針對性解決對策;②循證護理評估:開展針對性護理評估,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和身體情況,了解患者經濟基礎、疾病史以及對疾病的認知情況,充分評價患者的實際情況,分析發(fā)病情況,制定與患者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循證護理方案;③提出循證問題:充分分析院內銀屑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基本情況和以往護理經驗,提出針對性的循證問題,明確相關影響因素,如銀屑病復發(fā)主要影響因素等,與患者實際相結合制定針對性循證護理計劃,并將科研證據轉變成為臨床依據;④循證支持:在知網、萬方等數據平臺中輸入“銀屑病”“循證護理”“疾病認知度”等關鍵詞,尋找證據支持,并篩選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形成銀屑病護理方案;⑤循證護理方案具體內容:○a 循證健康教育:加強針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說明疾病相關知識,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健康宣教,糾正患者不良認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b循證心理疏導:加強針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治療,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提高其配合度;○c 循證皮膚護理:與銀屑病以往治療護理文獻內容相結合,在護理期間應保證患者患處清潔、濕潤,選擇性質溫和的洗劑清洗患處;○d 延續(xù)性循證護理:通過微信等軟件與患者建立延續(xù)性交流平臺,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康復情況,并予以針對性指導,根據患者用藥情況提供個體化指導,降低疾病復發(fā)風險。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疾病認知得分、生活質量得分及護理滿意程度。①疾病認知:采用我院自制的疾病認知評分表調查患者的認知情況,分值范圍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認知度越高;②生活質量:應用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進行評估,采取百分制評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③采用科室自制的滿意程度評分表對患者的滿意程度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80分為特別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基本滿意+特別滿意)/總例數×100%。
2.1 兩組疾病認知及生活質量得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疾病認知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探究組高于參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疾病認知得分與生活質量得分的比較(,分)
2.2 兩組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探究組中基本滿意25例、特別滿意20例,總滿意度為93.75%(45/48);參比組中基本滿意21例、特別滿意17例,總滿意度為79.17%(38/48)。探究組總滿意度高于參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359,=0.036)。
銀屑病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疾病發(fā)生的誘因大多與細菌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等有關,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炎癥性病變,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個別患者甚至終身不愈。疾病高發(fā)于青壯年,患病后會出現丘疹、紅斑、皮膚銀屑等情況,部分患者進入寒冷的冬季后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會對患者的精神狀況和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為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適度,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
循證護理是以循證醫(yī)學為依據開展的護理措施,是新型護理干預措施的一種,主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開展循證護理能第一時間明確患者的情緒改變情況和病情變化情況。通過循證護理措施還能針對患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幫助,加強針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促進其機體病情轉歸,且能有效調節(jié)患者負面心理情緒。加強皮膚護理和延續(xù)性指導,能積極預防疾病復發(fā)的風險,在實際護理過程中,科學審慎結合以往科研資料和數據,將具體護理措施與患者實際情況相結合,充分將其作為循證證據,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服務,做出針對性護理對策,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讓患者對護理服務更加滿意。本次結果顯示,探究組護理后的疾病認知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參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說明循證護理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同時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開展循證護理能在分析銀屑病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后,提出個體化問題,并對問題查找對應的循證資料,根據循證內容開展各項護理,保證護理內容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加強針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認知度,提供心理支持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服務,提高其護理質量水平。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探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說明循證護理模式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分析原因為:循證護理措施相比常規(guī)護理更具有全面性、科學性特點,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可以充分將循證證據、患者基本情況、臨床經驗等結合,將所得到的結果作為參考依據,為患者提供更加個體化、針對性、科學性的護理方案,并提出循證護理問題,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保證護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提高護理質量水平。
綜上所述,在銀屑病皮膚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可以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及護理滿意程度,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