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令香,陳孝華
1.山東省泰安市中醫(yī)二院中風科,山東泰安 271000;2.山東省泰安市中醫(yī)二院外科,山東泰安 271000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多發(fā)生在中老年群體,患者可見明顯的血糖數(shù)值升高,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1]。隨著時間推移,長時間高血糖會誘發(fā)各類并發(fā)癥,如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足、繼發(fā)感染、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2]?;诖耍ㄟ^為糖尿病患者實施早期治療,及時干預,能夠切實改善患者的預后與轉(zhuǎn)歸[4]。近年來,個性化護理在臨床中得到較為廣泛應用。個性化護理可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不同,對患者實施個性化、針對性的心理、生理等全方面護理[5-6]。本研究分析常規(guī)護理與個性化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選取在山東省泰安市中醫(yī)二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診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出80例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在本院診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選出80例為研究對象,均無糖尿病并發(fā)癥,病程>6個月,神志清醒,無精神疾病、交流障礙。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對照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48~84歲,平均(62.3±9.3)歲;病程2~24年,平均(13.2±3.1)年。觀察組40例中男30例,女10例;年齡45~86歲,平均(62.6±9.5)歲;病程3~25年,平均(13.4±3.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凹覍僦獣员狙芯浚栽竻⒓忧液炇鹜鈺?;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①健康宣教: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宣教方式,講解疾病發(fā)病原因、疾病臨床癥狀、疾病治療方法、疾病并發(fā)癥等知識。②遵醫(yī)用藥:定時提醒患者用藥,監(jiān)控用藥量及用藥后不良反應。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①健康教育。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宣教方式,宣教內(nèi)容為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如疾病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并發(fā)癥等,促使患者知曉自我管理對疾病控制的價值,從各個層面入手,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由責任護士、主治醫(yī)生等醫(yī)護團隊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綜合評估,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差異化考慮。②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營養(yǎng)狀況、日常飲食習慣等為患者制定個體性的飲食計劃,飲食以易消化、低脂低鹽、低膽固醇為主,注意患者食物糖分的管控,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同時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入。切記不可食用高鹽分、高脂肪、高油食物,飲食遵循少食多餐,定時定量的原則。③運動護理。結合患者基本情況,如年齡、身體狀況、運動喜好與運動耐力等,制定針對性運動計劃,建議選擇散步、打羽毛球、慢跑、打太極與快走等有氧運動。切記不可進行強度過大運動,整個運動過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期間攜帶適量的餅干等,體質(zhì)量過高者調(diào)整運動計劃,囑家屬監(jiān)測患者運動,以減輕體質(zhì)量。④用藥護理。糖尿病病情必須依靠藥物進行控制。常見藥物主要有口服藥物和胰島素??诜幬锇p胍類藥物和磺脲類藥物,這兩類藥物都可能會出不良反應??诜幬镆欢ㄒ凑蔗t(yī)囑服用,禁止自己隨意服藥。另一類就是胰島素,這是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的藥物,一般通過注射進行治療。針筒注射一般不好掌握量,但隨著技術發(fā)展,目前更多使用胰島素筆,更加方便。一般來講,胰島素需要放在冰箱中進行保存,如果有外出也需要做好冷凍保存。在注射胰島素前,需要提前將胰島素拿出,使其恢復至常溫;已經(jīng)使用過的胰島素筆不宜再放入冰箱。注射胰島素時需要注意扎入深度,不可扎入肌肉層,主要是因為肌肉層血糖不穩(wěn)定,且該層面注射疼痛度較高。在藥物注射結束后,等待15 s后再拔出針頭。用棉簽按住針孔,禁止按摩。如果需要同時注入兩類胰島素,需要注意兩類胰島素的注射距離不能少于2 cm。如果注射速效胰島素,在注射完成后15 min內(nèi)一定要進食;如果注射普通胰島素也要在30 min內(nèi)進食。注射中效及預混胰島素前必須搖勻,否則效果不佳。⑤血糖監(jiān)測。糖尿病患者血糖監(jiān)測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做好血糖監(jiān)測,2~3次/周,分別測量空腹及飯后血糖含量;運動過后或參加大型聚會過后也需要測量血糖。及時測量血糖水平能夠幫助患者進行血糖控制。血糖監(jiān)測的意義在于防止低血糖,需要患者熟悉低血糖的癥狀,出現(xiàn)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癥狀時,患者需要立即食用具有糖分的食物,如餅干、糖果等。⑥心理護理。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不同心理狀態(tài)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與患者溝通交流期間,使用親和溫柔的語氣,展現(xiàn)平易近人的一面,多鼓勵、疏導患者,告知患者過度憂慮、負面情緒對血糖管控的影響;不良情緒較為嚴重的患者(如抑郁癥、焦慮癥患者)需要加強引導,通過玩游戲、冥想與放松呼吸等方式緩解患者負面情緒。⑦基礎護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勤換衣。運動不便患者可以讓家人幫助,床單被套等要定期進行更換?;颊哔N身衣物,最好以棉質(zhì)為主,衣物不能過緊;注意口腔衛(wèi)生,按時刷牙,防止出現(xiàn)口腔感染。做好皮膚的清潔工作,每晚用溫水做好皮膚清潔,如果出現(xiàn)皮膚瘙癢等情況,不能用手去撓,可以涂抹止癢的藥物。要時常翻身,因為長時間躺在床上很容易出現(xiàn)褥瘡。定期開窗,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接觸過燙的物體,防止感染。⑧足部護理。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護理非常重要,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并發(fā)癥就是糖尿病足,對患者健康影響很大,需要做好足部的護理。需要每日清潔足部,最好是采用泡腳的方式,泡完后一定要擦干凈。每天對足部進行觀察,看足部有無異常情況,如果有異常注意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前兆。鞋子選擇比較透氣寬松的,如果可以盡量不穿高跟鞋。冬天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但不要使用熱水袋等取暖,可以多穿幾雙襪子或穿保暖的鞋子;每天按摩足部,從足尖開始往上按摩。如果足部出現(xiàn)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yī),防止出現(xiàn)糖尿病足。
①觀察兩組護理總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diào)查表,共100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②觀察兩組血糖水平。記錄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③觀察兩組焦慮、抑郁評分。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不良情緒。分值越高,則患者負面情緒越嚴重。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率對比[n(%)]
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對比(±s)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干預前9.54±1.63 9.36±1.57 0.503 0.616干預3個月后6.48±1.03 7.47±1.28 3.811<0.001餐后2 h血糖(mmol/L)干預前13.20±2.13 13.05±2.16 0.312 0.755干預3個月后8.10±1.15 9.48±1.46 4.628<0.001糖化血紅蛋白(%)干預前7.89±0.75 7.80±0.73 0.543 0.588干預3個月后5.89±0.45 6.73±0.52 7.725<0.001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與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與SDS評分對比[(±s),分]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SAS評分干預前51.29±3.26 51.48±3.18 0.263 0.792干預后35.58±2.15 46.18±3.15 17.578<0.001 SDS評分干預前57.68±3.29 57.53±2.95 0.214 0.830干預后33.18±2.18 42.08±3.15 14.693<0.001
糖尿病屬于內(nèi)分泌疾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患者多表現(xiàn)為多尿、多食與多飲,且迅速消瘦等,若不注重血糖指標點管控,危及患者的神經(jīng)、心腦血管與腎臟等系統(tǒng),對機體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生活產(chǎn)生影響,因此早期針對性治療十分關鍵[7-8]。
以往臨床多采取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雖應用時間較長,但護理模式較為單一,故總體效果欠佳[9]。個性化護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護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根據(jù)患者個體病情差異、生活方式、心理狀態(tài)等各方面實施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全方面護理的方式,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個體性[10-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與SDS評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針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重點在于結合患者個性開展護理服務[13]。這一護理模式強調(diào)護患間的一對一溝通,著力拉近護患間距離,構建良好護患關系[14]。這是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漫長的病程期間容易對治療喪失信心,治療依存性相對較低,只有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后方能打破這一局面,使患者重新重視醫(yī)護人員的話語[15-18]。其次了解患者家庭情況,幫助其掃除與家屬間的心理障礙,鼓勵親友多來探視患者。對部分有文體愛好患者應當積極鼓勵其堅持愛好。整個護理過程中還須加強患者飲食控制,制定合理的飲食食譜,均衡攝入營養(yǎng),控制患者血糖。
綜上所述,將個性化護理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