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楓
中國藥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江蘇南京 211500
2型糖尿病是由于機體糖代謝紊亂所致的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且2型糖尿病是全世界關注的重點健康問題之一。據統計,我國超重或肥胖人群糖尿病罹患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且常規(guī)降糖藥物聯合胰島素治療對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甚理想[1]。再者,研究發(fā)現,傳統降糖藥物聯合胰島素治療后可能導致該類患者體質量進一步增加,從而導致病情持續(xù)發(fā)展[2]。達格列凈作為一種新型降糖藥物,其獨特的降糖機制不僅有助于血糖控制,還可減少胰島素用量,從而控制或減輕體質量[3-4]。目前,已有部分學者對血糖控制不達標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達格列凈治療,均證實了,達格列凈對患者血糖控制的顯著效果。但目前有關達格列凈對血糖控制不達標的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體質量指數及腎功能影響等系統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小組特選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間經中國藥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展開探討?,F報道如下。
選取中國藥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確診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兩組,均34例。對 照 組 男16例,女18例;年 齡49~73歲,平 均(56.32±4.59)歲;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4.5~29 kg/m2,平均(26.35±1.13)kg/m2;2型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6.52±1.87)年。研究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48~74歲,平均(55.01±5.98)歲;BMI:24~29.3 kg/m2,平均(26.82±1.52)kg/m2;2型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7.13±1.65)年。上述資料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颊呒捌浼覍僦橥猓⒑炇鹬橥鈺?。
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診斷標準[5];經降糖藥物及胰島素治療時間>3個月,且血糖控制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在7%以上;BMI在24 kg/m2及以上;病例資料完善。排除標準:非2型糖尿病者;存在急性腎損傷或腎功能不全者;存在相關藥物禁忌證者;近期服用減重產品或藥物治療者。
對照組予以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0023370;規(guī)格:0.5 g×20片)口服,1 g/次,2次/d+門冬胰島素30[國藥準字S20133006;規(guī)格:3 mL:300 U(筆芯)],初始劑量按照0.4~0.6 U/(kg·d)計算,按1:1分早晚餐前5 min皮下注射,根據血糖監(jiān)測情況調整胰島素劑量。血糖控制目標: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達格列凈(國藥準字J20170040;規(guī)格:10 mg×14片)口服治療,劑量為10 mg/次,1次/d。
①血糖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晨起空腹采集靜脈血5 mL,充分離心(3 000 r/min,離心150 min),留取血清,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②BMI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測量身高、體質量,計算BMI值。并統計肥胖發(fā)生率(肥胖例數/總例數×100.00%),肥胖診斷標準:BMI值在28 kg/m2以上。③腎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集尿標本,測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④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記錄胰島素每日用量。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經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3個月后各項血糖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研究組(n=34)對照組(n=34)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治療前9.69±2.37 9.23±2.08 0.851 0.398治療3個月(6.53±1.38)*(7.69±1.21)*3.685 0.001餐后2 h血糖(mmol/L)治療前14.62±3.25 15.03±3.91 0.470 0.640治療3個月(10.89±2.01)*(12.05±1.88)*2.458 0.017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前9.67±1.65 9.24±1.72 1.052 0.297治療3個月(7.01±0.96)*(7.65±0.89)*2.851 0.006
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BMI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肥胖發(fā)生率26.47%,低于對照組5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BMI指標及肥胖率比較
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Scr及UACR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Scr(μmol/L)治療前82.89±20.15 83.76±19.06 0.183 0.855治療3個月(70.82±16.89)*80.92±18.81 2.330 0.023 UACR(mg/g)治療前22.49±6.36 21.53±8.04 0.546 0.587治療3個月(15.86±5.58)*19.81±6.61 2.663 0.010
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每日胰島素用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胰島素用量情況比較[(±s),U/d]
表4 兩組患者胰島素用量情況比較[(±s),U/d]
組別研究組(n=34)對照組(n=34)t值P值治療前45.62±8.12 46.02±7.61 0.210 0.835治療3個月(35.15±4.28)*(41.08±4.73)*5.421<0.001 t值6.645 3.215 P值<0.001 0.002
2型糖尿病治療需采用降糖藥物聯合胰島素治療,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物聯合應用雖可一定程度上減少胰島素使用量,但僅適用于部分患者,且效果欠佳[6]。對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而言,存在嚴重的胰島素抵抗問題,胰島素的大劑量使用可能引發(fā)各種血管病變,同時還有可能加重自身肥胖情況,胰島功能紊亂導致血糖浮動較大,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病變風險[7-8]。另外,2型糖尿病若不及時控糖治療,隨疾病進展將可能導致諸多并發(fā)癥[9]。目前臨床開始致力于預防和改善糖尿病腎病上,在降血糖的基礎上,保護腎臟功能對于2型糖尿病預后意義重大[10]。
達格列凈是我國近年來引進的一種新型降糖藥物,其可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糖水平[11]。本研究中,經治療后兩組血糖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治療3個月后研究組各項血糖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與周偉[12]研究結果相符,均提示達格列凈的聯合應用對其血糖控制的顯著優(yōu)勢。且研究組BMI水平以及肥胖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低。達格列凈作用于腎臟近曲小管的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type 2,SGLT2),抑制腎臟對于鈉離子和葡萄糖的重吸收,使體內多余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從而有效降低血糖[13]。達格列凈對于BMI的影響主要源于其對尿糖的排泄作用,導致機體熱量丟失,從而減輕體質量[14]。
2型糖尿病患者腎臟近端小管上皮細胞對鈉及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從而增加腎臟的耗氧量,引起腎小球高灌注,同時還會導致腎臟微血管損傷和腎小管間質纖維化[15]。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腎臟保護對于疾病康復意義重大。研究發(fā)現,達格列凈可有效控糖,從而改善腎臟血流量,減輕腎小管及腎小球壓力,繼而發(fā)揮保護腎臟的作用[16-17]。本研究顯示,加達格列凈的研究組治療3個月后Scr及UACR水平明顯較治療前有所降低,且低于對照組水平。提示達格列凈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腎臟功能的保護作用。達格列凈是一種具有非依賴胰島細胞功能的降糖藥物,該藥物單獨應用時很少發(fā)生低血糖,但當其與胰島素聯合應用時則可能增加低血糖風險,因此需減少胰島素用量。高芳芳等[18]研究中證實,治療24周后,加用達格列凈的觀察組每日胰島素用量(17.84±7.18)U/d低于對照組的(23.47±9.47)U/d(P<0.05)。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3個月后,每日胰島素用量(35.15±4.28)U/d較對照組的(41.08±4.73)U/d低(P<0.05)。均說明達格列凈的應用能夠降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島素用量。
綜上所述,達格列凈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減少胰島素用量,促進BMI下降,同時還能對腎功能起到保護作用。